愛的昇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許多人對「愛」的消失,感到悲傷難過甚至不知手措,如親人離世`情人分手`婚姻破裂或失去另一半。一時間頓失所愛的虛空,讓人會陷於低谷且久久無法平復。那世上有智者可以提出心法,讓人度過低潮,重新受愛迎接新生嗎?

曾在禪院聽聞ㄧ位法師開示,對「愛」有ㄧ番獨有的詮解,得以讓人受益,在此分享。

法師對「愛」這樣詮釋,他認為當所愛不在時,那具體愛的消失不是愛本身的消失,而是人本身已缺乏愛的能力。這是因佛性是人本具且是不朽永存。當所愛的人離開了。因愛是佛性的ㄧ面,離開的人那份「遺愛」與自己內心「真愛」,在佛性中圓融了。所以人只要保有「愛」的能力,在超越時空中摰愛永存,那份愛的溫度仍ㄧ如既往。

篬央嘉措曾詩云「你見或不見我,我就在那裏,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裏,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裏,不增不減。」這首詩將「愛」收歸了佛。

法師的開示充滿了佛智,煩惱即菩提是吧!那所愛消亡的傷悲,又何嘗不是讓本心的覺醒,修行的增上緣呢?

智慧出於憂思,生於悲憫。亦如蓮花出於汚泥。人生的悲歡離合都是生命的體驗,ㄧ生經歷「愛」苦,才能豐富閱歷,層高生命的高度,這世上的來去都是幻相,金子不脫器而存,佛性不因幻化而消失,人是佛,以宇宙為本心,又怎麼會蔽與塵而哭泣呢?

分享法師的智慧。但願諸位受用。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浩秦的沙龍
4會員
130內容數
ㄧ層不變的生活,唯有佛禪可令生生機,這與信仰無關,佛禪療心境界領航,學佛多年以禪調作息,律規中細會生活點滴,文以記述禪趣,禪以慈悲為懷,分享文章理趣,願助有緣人禪入生活,長精神意志,向生氣勃發,存而日日向好,佛禪力不可思議,世道艱苦,唯禪心可離苦得樂。恭筆入禪,閱者同享。
浩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布施之樂 今早ㄧ位蓮友傳來ㄧ則「布施最後都是在供養自己」的圖文。 閱後有感多數人在言說布施都在述及布施的方法及今生的實益。 其實布施在佛法有成就「現生樂,來生樂,究竟解脫樂」更深廣的含義。 「現生樂」呈顯布施的人間利樂,「利樂」;是離虛妄,離醜惡,離貧乏,離苦痛,而得真實,美善,豐富
2025/05/06
布施之樂 今早ㄧ位蓮友傳來ㄧ則「布施最後都是在供養自己」的圖文。 閱後有感多數人在言說布施都在述及布施的方法及今生的實益。 其實布施在佛法有成就「現生樂,來生樂,究竟解脫樂」更深廣的含義。 「現生樂」呈顯布施的人間利樂,「利樂」;是離虛妄,離醜惡,離貧乏,離苦痛,而得真實,美善,豐富
2025/04/24
在公園的樹下靜坐著,一片落葉不經意的掉落在身上,當下的「不在意」,不起染愛,不執著。但我的愛戀是天生自然的,落葉含蘊的凄美,觸發了悽心的執著。 落葉本該是“漂落之物”,它的生、它的枯,都應是自自然然、不言不語。但四月的落葉,似乎有著對春天的不捨,猶帶綠意葉片有著對春天最後的巡禮。 「人與物」
2025/04/24
在公園的樹下靜坐著,一片落葉不經意的掉落在身上,當下的「不在意」,不起染愛,不執著。但我的愛戀是天生自然的,落葉含蘊的凄美,觸發了悽心的執著。 落葉本該是“漂落之物”,它的生、它的枯,都應是自自然然、不言不語。但四月的落葉,似乎有著對春天的不捨,猶帶綠意葉片有著對春天最後的巡禮。 「人與物」
2025/04/21
花間蝶 今早漫步於堤岸便道 ,於一處遍布白色小野花的草坪,吸引了我的目光,駐足觀看白色粉蝶,繞著小花快樂的飛舞,三三兩兩的翔飛,此時如莊子觀游魚之樂。我想它們應是「快樂」的吧! 這係由用心觀察,花間蝶悠然的舞姿,才可曰:「蝶飛之態從容,是蝶之樂也」,若有人如擬惠子般語莊子,云:「子非蝶,
2025/04/21
花間蝶 今早漫步於堤岸便道 ,於一處遍布白色小野花的草坪,吸引了我的目光,駐足觀看白色粉蝶,繞著小花快樂的飛舞,三三兩兩的翔飛,此時如莊子觀游魚之樂。我想它們應是「快樂」的吧! 這係由用心觀察,花間蝶悠然的舞姿,才可曰:「蝶飛之態從容,是蝶之樂也」,若有人如擬惠子般語莊子,云:「子非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現在的你,是一個人,還是有人愛著呢?你可曾想過有時真愛一旦消逝,就再也回不來了嗎?如果現在的你,身邊還有著人用心愛著你,不管是親情,是愛情還是友情,都請你學會好好珍惜,別等到了失去了以後再來哀傷,因為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離開人間的。 
Thumbnail
現在的你,是一個人,還是有人愛著呢?你可曾想過有時真愛一旦消逝,就再也回不來了嗎?如果現在的你,身邊還有著人用心愛著你,不管是親情,是愛情還是友情,都請你學會好好珍惜,別等到了失去了以後再來哀傷,因為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離開人間的。 
Thumbnail
心理學常說的:失去的不見得差,或許因上天的憐憫,不想讓你多受傷害,一種讓人淡然處之的態度,畢竟對方已經下了決定,代表緣分已盡,既然緣分已盡,那就各自安好,沒有誰對誰錯。前世不欠,今生不見,今生相見,定有虧欠,離開是因為我們把債還清,誰也不欠誰的。
Thumbnail
心理學常說的:失去的不見得差,或許因上天的憐憫,不想讓你多受傷害,一種讓人淡然處之的態度,畢竟對方已經下了決定,代表緣分已盡,既然緣分已盡,那就各自安好,沒有誰對誰錯。前世不欠,今生不見,今生相見,定有虧欠,離開是因為我們把債還清,誰也不欠誰的。
Thumbnail
有一位男子在中部經營花店,太太是插花老師,由於兩人價值觀不同,長久以來為了花店的業務時有爭執,最後太太決定離開追求新的人生,男子無奈簽下離婚協議書之後的生活猶如行屍走肉,有體無魂。 幸好男子多年前就與佛法結緣,當他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志工邀他為亡者助念,將個人失意的小愛轉化成為眾人付
Thumbnail
有一位男子在中部經營花店,太太是插花老師,由於兩人價值觀不同,長久以來為了花店的業務時有爭執,最後太太決定離開追求新的人生,男子無奈簽下離婚協議書之後的生活猶如行屍走肉,有體無魂。 幸好男子多年前就與佛法結緣,當他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志工邀他為亡者助念,將個人失意的小愛轉化成為眾人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分手和人生中的重要觀念。透過深刻的語句,作者分享了關於愛的無條件、分手後的忘記以及人生最大的幸福在於與心愛的人相知相愛的體驗。文章也指出現實中的愛情觀,提醒我們無論條件如何,總會有人在愛著我們。這是一篇關於愛與自我認識的思考,讓讀者反思自己的感情經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分手和人生中的重要觀念。透過深刻的語句,作者分享了關於愛的無條件、分手後的忘記以及人生最大的幸福在於與心愛的人相知相愛的體驗。文章也指出現實中的愛情觀,提醒我們無論條件如何,總會有人在愛著我們。這是一篇關於愛與自我認識的思考,讓讀者反思自己的感情經歷。
Thumbnail
愛別離的失落感:看見夢中的故事,回歸內在的平靜 當我們經歷愛別離,像分手這樣的情感斷裂時,失落感往往會像浪潮般湧現,令人無法忽視。那種深刻的空虛感,似乎把我們整個人都淹沒了。你可能會感覺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某個重要的部分,這個失落彷彿將自己帶入了一個無法回頭的黑洞。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這種失落
Thumbnail
愛別離的失落感:看見夢中的故事,回歸內在的平靜 當我們經歷愛別離,像分手這樣的情感斷裂時,失落感往往會像浪潮般湧現,令人無法忽視。那種深刻的空虛感,似乎把我們整個人都淹沒了。你可能會感覺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某個重要的部分,這個失落彷彿將自己帶入了一個無法回頭的黑洞。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這種失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在愛情中的成長與迷惘,從過去的燦爛到現實的心碎,反映出成熟的愛戀未必需要擁有。2012年至2018年間的生活似乎變得空洞,然而遇見她後,心中重新燃起的希望又因為自卑而選擇放手。文章探討了真愛的定義與人生的意義,以及對於失去的感慨,讓讀者思考愛的本質與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在愛情中的成長與迷惘,從過去的燦爛到現實的心碎,反映出成熟的愛戀未必需要擁有。2012年至2018年間的生活似乎變得空洞,然而遇見她後,心中重新燃起的希望又因為自卑而選擇放手。文章探討了真愛的定義與人生的意義,以及對於失去的感慨,讓讀者思考愛的本質與自我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