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之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布施之樂

今早ㄧ位蓮友傳來ㄧ則「布施最後都是在供養自己」的圖文。

閱後有感多數人在言說布施都在述及布施的方法及今生的實益。


其實布施在佛法有成就「現生樂,來生樂,究竟解脫樂」更深廣的含義。


「現生樂」呈顯布施的人間利樂,「利樂」;是離虛妄,離醜惡,離貧乏,離苦痛,而得真實,美善,豐富,安樂的。那種的究竟可以彌補世上的不完善,人間利弊得失都是相對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在福至時,常有人錦上添花,但當大禍臨時,雪中送炭實是難能可貴。而布施不僅是雪中送炭,而能是常態的利樂有情,一種默默的奉獻,使他人的完善的過程,因他人的完善也使自我圓滿。這種內外的交互作用,泯除了人我的界線,停爭止紛,將布施功業可擴及世間的和平安樂。即是「現生樂」。


而「來生樂」在《般泥洹經》有云:

「我代若喜好布施者,後無怨畏,多得稱譽,善名日增,眾人愛敬,人能無慳,仁慧為智,如是無垢安隱,生天上諸天相娛樂。」

其白話是云:「如果喜歡布施者,就不會有怨恨和恐懼,會受到很多稱讚,名聲越來越好,受眾人的喜愛和尊敬。這樣的人能夠沒有吝嗇之心,內心仁慈、智慧清明,因此能夠安穩清淨地生活,未來還能生到天界,享受諸天界的快樂。」

這段的經文將布施的實益,說的很明白,當然與無相布施的境界有別,但布施除去慳心不為貪吝所蔽,得在第八識阿賴耶識種下清淨無染,甚深般若的種子,布施的功德得成「來生樂」的資糧。


布施可達致「究竟解脫樂」,解脫是學佛所仰求到達的最高理想的實現。常喜布施的大菩薩,以供養三寶,濟施貧病,利樂有情。

在他們心中沒有布施的我、沒有受施的人、沒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不著相,即無相布施。

在《金剛經 ・妙行無住分》

云:「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大意是佛告須菩提,不要執著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東西南北四方虛空一樣,不可思量。須菩提!只要依著我的教法如是修行,就能真正安住於清淨的菩提本心。菩提本心,就是大徹大悟後證得的光明自性,達至涅槃境界得到究竟解脫的快樂。


布施成就了「現生樂,來生樂,究竟解脫樂」,其「樂」的進化,可達至「常樂我淨」,即一切最圓滿、最幸福安樂、最自由、最清淨的境界,布施樣態雖異,但殊途同歸,都在利樂眾生,圓滿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浩秦的沙龍
4會員
131內容數
ㄧ層不變的生活,唯有佛禪可令生生機,這與信仰無關,佛禪療心境界領航,學佛多年以禪調作息,律規中細會生活點滴,文以記述禪趣,禪以慈悲為懷,分享文章理趣,願助有緣人禪入生活,長精神意志,向生氣勃發,存而日日向好,佛禪力不可思議,世道艱苦,唯禪心可離苦得樂。恭筆入禪,閱者同享。
浩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在公園的樹下靜坐著,一片落葉不經意的掉落在身上,當下的「不在意」,不起染愛,不執著。但我的愛戀是天生自然的,落葉含蘊的凄美,觸發了悽心的執著。 落葉本該是“漂落之物”,它的生、它的枯,都應是自自然然、不言不語。但四月的落葉,似乎有著對春天的不捨,猶帶綠意葉片有著對春天最後的巡禮。 「人與物」
2025/04/24
在公園的樹下靜坐著,一片落葉不經意的掉落在身上,當下的「不在意」,不起染愛,不執著。但我的愛戀是天生自然的,落葉含蘊的凄美,觸發了悽心的執著。 落葉本該是“漂落之物”,它的生、它的枯,都應是自自然然、不言不語。但四月的落葉,似乎有著對春天的不捨,猶帶綠意葉片有著對春天最後的巡禮。 「人與物」
2025/04/21
花間蝶 今早漫步於堤岸便道 ,於一處遍布白色小野花的草坪,吸引了我的目光,駐足觀看白色粉蝶,繞著小花快樂的飛舞,三三兩兩的翔飛,此時如莊子觀游魚之樂。我想它們應是「快樂」的吧! 這係由用心觀察,花間蝶悠然的舞姿,才可曰:「蝶飛之態從容,是蝶之樂也」,若有人如擬惠子般語莊子,云:「子非蝶,
2025/04/21
花間蝶 今早漫步於堤岸便道 ,於一處遍布白色小野花的草坪,吸引了我的目光,駐足觀看白色粉蝶,繞著小花快樂的飛舞,三三兩兩的翔飛,此時如莊子觀游魚之樂。我想它們應是「快樂」的吧! 這係由用心觀察,花間蝶悠然的舞姿,才可曰:「蝶飛之態從容,是蝶之樂也」,若有人如擬惠子般語莊子,云:「子非蝶,
2025/04/16
共在 不確定感籠罩了每個人,以出口為導向的小島,利潤的多少決定在買方的態度,長期以來習以為常的順差貿易,讓中小企業得以生存,創造了許多的就業機會,穩定了這個社會。這次的關稅事件讓許多人如大夢初醒,原來我們的命運是在他人的手上,這個世界付錢的才是老大。可預見的未來外貿只會越來越難做,關稅勢必增加下,
2025/04/16
共在 不確定感籠罩了每個人,以出口為導向的小島,利潤的多少決定在買方的態度,長期以來習以為常的順差貿易,讓中小企業得以生存,創造了許多的就業機會,穩定了這個社會。這次的關稅事件讓許多人如大夢初醒,原來我們的命運是在他人的手上,這個世界付錢的才是老大。可預見的未來外貿只會越來越難做,關稅勢必增加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世間的法,有這個東西,你得到了我就少了;我得到了,你就沒有了,是必定會生起諍論。 佛法這個東西妙不可言,我給了你,你固然好了,我更好;反過來,你給了我,我固然好,你更好,就這麼個好處,就這麼個好處。—師父的叮嚀
Thumbnail
世間的法,有這個東西,你得到了我就少了;我得到了,你就沒有了,是必定會生起諍論。 佛法這個東西妙不可言,我給了你,你固然好了,我更好;反過來,你給了我,我固然好,你更好,就這麼個好處,就這麼個好處。—師父的叮嚀
Thumbnail
一心觀禮,圓滿報身,所居之處,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寬廣平正,微妙奇麗,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實報莊嚴淨土,阿彌陀佛。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Thumbnail
一心觀禮,圓滿報身,所居之處,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寬廣平正,微妙奇麗,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實報莊嚴淨土,阿彌陀佛。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這一位很恭喜你,憂鬱症、躁鬱症都好了。你說:「還有殘餘,常常起負面等那一些。」這就是要修行,要修好心,修行不要修到僵化。比如修放生,「我要戒殺護生。今天要出放生的錢,我捐一千元希望這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能離苦得樂。」把這一份祝福透過一千元的布施,一直到真的生靈都解脫,而且得到佛法的利益為止
Thumbnail
這一位很恭喜你,憂鬱症、躁鬱症都好了。你說:「還有殘餘,常常起負面等那一些。」這就是要修行,要修好心,修行不要修到僵化。比如修放生,「我要戒殺護生。今天要出放生的錢,我捐一千元希望這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能離苦得樂。」把這一份祝福透過一千元的布施,一直到真的生靈都解脫,而且得到佛法的利益為止
Thumbnail
來這個世界的目的就是修行
Thumbnail
來這個世界的目的就是修行
Thumbnail
金剛乘行者,第一份供物是供養上師、三寶,最後一份供物要下施六道有情。供養是積聚資糧的法門,有些人要觀想供佛也想不出來,或是心裡沒有這樣的境界,那就是代表自己沒有這樣的福德。當我們真實地去作供養或是意幻的供養,如理如法去作,我們的貪執會越來越少,心性上也開始會有真實的超越!
Thumbnail
金剛乘行者,第一份供物是供養上師、三寶,最後一份供物要下施六道有情。供養是積聚資糧的法門,有些人要觀想供佛也想不出來,或是心裡沒有這樣的境界,那就是代表自己沒有這樣的福德。當我們真實地去作供養或是意幻的供養,如理如法去作,我們的貪執會越來越少,心性上也開始會有真實的超越!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