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分享了我自己關於讀書心得的心魔與解方,這篇用《致富心態》這本熱門的理財書籍,分享我自己基於卡片盒筆記的閱讀筆記六步驟
當我們拿起一本書,我們一定有最初的期待與動機,不論是朋友推薦、YTer 推薦、隨意瀏覽突然被封面吸引等等,當準備認真讀一本書時我喜歡先寫下「為什麼」拿起這本書,並看看書的前言與推薦序,建立正確的期待,主要有幾個原因
例如說我想看《致富心態》是因為小孩即將出生,覺得自己需要更完整的理財觀念才可以應付未來的家庭開支,當我在看這本書時會格外注意有哪些觀念是與家庭開支、長遠財務規劃相關
安排以章節閱讀主要有幾個考量
做筆記時偶爾會遇到整個章節看完沒什麼想法,這時候我會選擇跳過就不留任何筆記,
畢竟筆記就是自己的,不是考試不用勉強自己
章節整理部分,我習慣的步驟是
《卡片盒筆記》有提到靈感筆記,看到重點就馬上用自己的話紀錄,但我後來比較著重在「自己的理解與表達」而非逐個重點的整理,所以我更喜歡先看完一個章節先用自己的話描述一遍
這邊有個心魔是「如果我想表達的方式跟作者有些出入會不會不太好?」我目前的觀念是心得是個人的,自己能夠理解才是重點
例如 作者在書中提到投資組合只會有少部分成功,大部分都會失敗,但這少部分的成功就足以帶來足夠的獲利,這邊作者的標題是「長尾效應」,但根據我的認知長尾效應是指互聯網時代透過販售小眾商品也能累積出大量的獲利,這邊應該更像是 80/20 法則,20% 的投資帶來 80% 的收益,我就索性改掉標題用自己的話描述
閱讀完所有章節後,會得到一些零散的卡片,頂多就是章節內數張卡片相互連結,此時閱讀筆記比較像單純的紀錄,而沒有真的被自己完全內化
我會花大概 2 小時時間重新挪移,用「說故事」為核心建立卡片之間的關聯
說故事的邏輯通常是從底層邏輯出發,一路往更具體的實際案例走
,以這本書為例
我覺得這本書最重要的觀念是「理財能帶來最大的財富是選擇的自由」,當我們想要透過投資理財時,需要先了解
1) 投資背後的真相是「理財雖然看起來是數字與公式,但他更像行為科學,每個人基於自己的微薄經歷做出各種決定」
2) 實務上投資方針是「長線投資重點:時間、廣度、維持樂觀心態」
1. 投資背後的真相延伸兩個現象,
1)「投資不是硬科學....」所以高學歷不等於懂理財
2)「沒有人是瘋子」同一場遊戲中每個人策略卻大有不同
2. 長線投資三個重點在實務上要注意
1) 「金融系統非常複雜....」
2) 「保持耐心,巴菲特有八百億資產是在六十歲後累積的」
3).....
我會在卡片之間的連接線上增加一些語句去串聯卡片,用說故事的方式帶完所有的卡片,原本《致富心態》作者比較是用條列 20 點方式分享,但我就改用自己的邏輯串起整個故事
我曾經嘗試把說故事的方式路程短影片上傳,但因為要額外約兩個小時產出,最近比較忙碌就先中止這個計畫
讀書本是希望能拓展視野,我會在自己完整做完筆記後,去挑網路上其他人做的筆記相互呼應,看有沒有自己遺漏或是有所收穫的重點,重新補上想法
剛好《致富心態》這本書還算熱門,所以我看了柴鼠兄弟、文森說書、瓦基閱讀站等不同版本,如果可以從不同領域挑說書人我覺得是最棒的,可以看到更多種角度的詮釋
看完書整理完筆記了,那然後呢?
讀書可以是休閒不帶任何目的與功利,但如果是工具類型的書籍我通常會思考有什麼 Action Item 是我接下來能做的,像是《致富心態》中提到儲蓄的重要性,我打算提高自己的儲蓄率,並重新省思自己的消費模式
閱讀書籍大概花 10 小時,而整理大概要再到 3 個小時,雖然看起來整理很花時間,但透過這六個步驟做出來的閱讀筆記,讓我覺得比以往更踏實,書裡的知識用更實際且深刻的角度影響著我的想法與行為
如果有不同的建議與想法,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