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得EP28-金融股/高股息ETF哪個比較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前言

創作文章,分享心得皆由小資族心理開始提及,畢竟白手起家,慢慢累積財富也是一種享受。

1.想了解我的投資經驗分享及建議嗎?請到我的散戶投資日記-散戶投資心法
2.想閱讀我對ETF的介紹及看法嗎?,請到我的散戶投資日記-ETF投資心得
更精采的內容可以追蹤我,會持續分享我的投資經驗及想法

小資累積

小資族的首選以往從金融股著手,因為有著大到不會倒及台灣金融機構管控嚴格把關,所以小資族真的很安心在金融股,雖然利息無法大賺,但存的安心,真的是小資族前期的宿命


去年的COVID-19,因為防疫保單緣故(其中之重),讓今年金融股的虧損反映在配息上面了,小資族需要了解這麼多嗎?答案是你只要領息就好,只要知道今年配息比去年差的原因,知道就好,我真的覺得不用花太多時間在研究,畢竟你的本業是甚麼?能夠為你加薪的方法不是只有投資,而是你的能力決定一切,把你的本業顧好,提升等級,也是一種投資行為。


看到其他文章說今年的金融股哀鴻遍野,配息能力變差等,那麼小資族到底是改投資高股息ETF嗎?還是持續加碼買金融股,那個優渥比較香呢?


小資投資分享

以我思考的方向給與小資族的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我自己手上擁有的高股息ETF0056.00878.00713.00929.00919、債券ETF:00720B、00679B

我自己手上的金融股:元大金、永豐金、台新金

我思考的點則是以高股息ETF為主,金融股為輔,原因是因為畢竟高股息ETF對我的手法為季配息,讓我有多的資金去增加部位,因金融股他是年配,所以比較難做加買的動作,因為手中的張數變多了,就可以增加資金,這點對小資族很重要。

今年的前半年,真的大家對金融股退場一些(身旁),我還是有定額去買金融股,我覺得現在買股票最好的原因是資訊很透明,只要google或是財經節目、youtube觀看,都可以知道一件事情,因為獲利數字會說話的,所以我也覺得金融股今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希望明年能驗證我的想法)

但金融股的比例我還是沒有高股息ETF多,是因為我投資還是很小心謹慎,縱使台股都站上了萬六萬七的波段,我還是比較偏保守,那就是要有抗跌的程度,我還是覺得ETF這點仍是我的定心丸

當然不是不愛金融股,畢竟他的配息,有些也有多配股票股利的,來增加我的張數,對於長期的投資,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累積,不過當初會買增加股票股利的金融股,我還是希望股息要大於股票股利的,畢竟當初前期小資族能需要多點金錢來囤積城堡,前期的錢對我來說也很重要!


配息運用

那為何我還是依賴高股息為主呢?因為手中增加資金的部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再者~你不會全部金錢都拿去再投資吧!畢竟小資族,家裡還是要用到錢的地方,如我7月的汽車保養,老車更換一堆儀器,就花了18000了,所以很慶幸有ETF的領股利讓我負擔了這筆開銷。


就因小資族不見得能將領回股利100%再複利,可能真的有用錢時刻,而季配息產品或月配息產品,真的能讓小資族對錢的活用度變大,導致越來越多ETF這麼夯的原因

比較起來,不是金融股不香,但兩者要兼顧時候,我的比例就會提高高股息ETF的持有量,而金融股持有量做調整,再者,畢竟高股息是最壞的情況至少都還有5%-8%,能力也不差,加上多家公司綁一起,抗跌程度仍有品質


結論

小資族的你,不管你是高股息ETF或金融股,都是需要透過張數來考驗的,都是需要經過很多時光所累積的,所以持之以恆下,你就會有你要的答案。


2023下半年的你/妳,持續進場了嗎?


喜歡這篇投資筆記的朋友,麻煩幫我按下愛心,並且記得追蹤我,雖然不如專業部落客寫很多吸引亮點,但這都是我很努力想分享給大家的心得及方式,希望各位路過的小資族,可以藉由投資改變你的人生,一起加油努力~我們下一篇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90-avatar-img
2023/08/28
非常感謝你的分享,投資合理大與理性,用自己舒服的方式長期投資,另外提升主業的能力才是重點!
avatar-img
醫療金筆客的隨之手筆錄
130會員
490內容數
各位格友,不論你是路過還是我的同伴,歡迎可以追蹤我,一起做討論交流 目前我的主題友分三大類 1.醫療類:包含了臨床上的醫療故事和困境、以及包含一些醫療衛教,了解我們醫療的故事。 2.旅遊美食日記:主要為分享我和老婆去過的地方,並記錄我和老婆的每一個時刻。 3.投資類:主要為提升你投資的理財概念及身旁小資族的故事分享。
2024/08/18
這一陣子台股指數為22,349(含加權,參考google 8/16),從240000跌落至19000再經過震盪後目前為22000左右的台股,這將近約1個多月的時間,而8月份的開獎就是00878配息0.55元,這時候還是有人問,這時間點進場買室合理的嗎?
Thumbnail
2024/08/18
這一陣子台股指數為22,349(含加權,參考google 8/16),從240000跌落至19000再經過震盪後目前為22000左右的台股,這將近約1個多月的時間,而8月份的開獎就是00878配息0.55元,這時候還是有人問,這時間點進場買室合理的嗎?
Thumbnail
2024/08/09
台股最近的震盪,從站上24000後又跌落萬9,再慢慢回到2萬,這中間的震盪珍的讓人很受不了,身旁也有很多人問說是否要出清或保留,或者有其它的策略呢?
Thumbnail
2024/08/09
台股最近的震盪,從站上24000後又跌落萬9,再慢慢回到2萬,這中間的震盪珍的讓人很受不了,身旁也有很多人問說是否要出清或保留,或者有其它的策略呢?
Thumbnail
2024/07/29
這個禮拜的台股是22164(7/29參考google),我想信等待奇蹟的及先下車的人,心情肯定不一樣,不過本來居高思危的概念一直在我們投資者的心態上,就是要僅替的,畢竟股市上沒有永遠的贏家,但我們要做到投資損傷最小的輸家,真的容易嗎?
Thumbnail
2024/07/29
這個禮拜的台股是22164(7/29參考google),我想信等待奇蹟的及先下車的人,心情肯定不一樣,不過本來居高思危的概念一直在我們投資者的心態上,就是要僅替的,畢竟股市上沒有永遠的贏家,但我們要做到投資損傷最小的輸家,真的容易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適逢台北股巿現今仍處於疫後的高基期,小資朋友該如何進場投資呢?本篇專文我們來探討:以筆者的投資系統對此狀況作出的經驗分享和建議。
Thumbnail
適逢台北股巿現今仍處於疫後的高基期,小資朋友該如何進場投資呢?本篇專文我們來探討:以筆者的投資系統對此狀況作出的經驗分享和建議。
Thumbnail
今年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年份,AI帶動了所有高股息的熱潮,反而市值型的ETF今年話題就沒這麼多,其實已經反映了一件事情,當高股息ETF能夠除了戰勝大盤後,以後會不會持續或陸續打敗大盤,雖然是個問號,但可以確定的是,根據許多高股息ETF回測結果
Thumbnail
今年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年份,AI帶動了所有高股息的熱潮,反而市值型的ETF今年話題就沒這麼多,其實已經反映了一件事情,當高股息ETF能夠除了戰勝大盤後,以後會不會持續或陸續打敗大盤,雖然是個問號,但可以確定的是,根據許多高股息ETF回測結果
Thumbnail
近日看到論壇、facebook、youtube討論市值型及高股息ETF一說,大家在討論是否會睡公園,或是高股息ETF一股不賣,悲劇自來的說法,大家各有所感,那麼投資高股息的ETF是否會錢越存越薄呢?
Thumbnail
近日看到論壇、facebook、youtube討論市值型及高股息ETF一說,大家在討論是否會睡公園,或是高股息ETF一股不賣,悲劇自來的說法,大家各有所感,那麼投資高股息的ETF是否會錢越存越薄呢?
Thumbnail
在不管面對高股息ETF或是值型的ETF,存在著更多的話題討論,不論你今天選擇的是哪種類型,甚至是題材型的ETF,有一句話是真相越辯越明,而ETF我覺得道不是越辯越明,而是越辯越了解,則在討論之後
Thumbnail
在不管面對高股息ETF或是值型的ETF,存在著更多的話題討論,不論你今天選擇的是哪種類型,甚至是題材型的ETF,有一句話是真相越辯越明,而ETF我覺得道不是越辯越明,而是越辯越了解,則在討論之後
Thumbnail
自詡為存股老手,為什麼我自己帳上沒有任何一檔高股息ETF!
Thumbnail
自詡為存股老手,為什麼我自己帳上沒有任何一檔高股息ETF!
Thumbnail
創作文章,分享心得皆由小資族心理開始提及,畢竟白手起家,慢慢累積財富也是一種享受。
Thumbnail
創作文章,分享心得皆由小資族心理開始提及,畢竟白手起家,慢慢累積財富也是一種享受。
Thumbnail
我很喜歡把自己比喻是小資族,因為我從一個薪水55000的工作變成了剩下40000的工作,南北差距特別的大,加上我有家庭後需要的開銷更多,而我的斜槓人生,就是從ETF開始。 現在市面上的ETF眼花撩亂,有市值型、高股息型、產業型、題材型等等,非常多商品,因為ETF已經成一個主打,主打就是利息高且抗跌
Thumbnail
我很喜歡把自己比喻是小資族,因為我從一個薪水55000的工作變成了剩下40000的工作,南北差距特別的大,加上我有家庭後需要的開銷更多,而我的斜槓人生,就是從ETF開始。 現在市面上的ETF眼花撩亂,有市值型、高股息型、產業型、題材型等等,非常多商品,因為ETF已經成一個主打,主打就是利息高且抗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