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BTC會議,以國防角度正視生技投資,展望跨國際合作,帶起兆元產業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行政院長主持年度BTC會議,重申打造生技醫療兆元產業

2005年開辦迄今的「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循例由行政院長主持召開,今年大會主題「前瞻生醫、全齡健康、智慧未來」,聚焦「跨領域科技領航前瞻未來、產業創新創造全球競爭力及智慧健康開創生醫新契機」等三大主軸,持續在台灣生技產業擘畫栩栩藍國。

陳院長於致詞時表示:「自2016年起政府即視生醫產業為重點創新計畫項目,並隨著醫療技術走向精準醫療,2020年將精準健康戰略產業列入五大核心產業鏈,希冀打造下一個兆元產業。」

中美台大健康醫藥合作平台,大中華大健康產業聯盟

中美台大健康醫藥合作平台,大中華大健康產業聯盟

育世博楊育民以國防角度呼籲重視生技投資

委員會特聘專家亦是育世博生物科技(6976.TW)董事長的楊育民博士,於演講中以「把握契機建立跨領域創新生物科技護國百岳群山」為題,分享台灣豐厚的生技實力基礎,並以台灣及美國為例,資本市場已經出現睽違已久的黄金交叉,並與其它學者一致認為,疫情帶來的啟示應以國防觀念來看待生技投資,不單就只是跨領域合作,更該朝向跨國際媒合。

生技醫療產業不是只有創造經濟價值,新穎的細菌、病毒及傳染病變化莫測,促使新藥的研發速度顯著提升,過去臨床試驗耗時冗長,現況最快僅需50天,顯見高科技讓專業技術不斷進步,加上甫落幕之2023亞洲生技大展中廣推的CDMO (委託開發製造服務 )及CRO(受委託研究)領域配合國內(外)IPO的盛行,絕對能如同院長口中所述:「政府會做產業靠山,讓其堅韌且蓬勃發展下去。」

關注我,帶您掌握最新經濟趨勢, 大健康生技醫療新知、專業財經分析、 產業透視、時事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投資博大精深,聚焦「價值投資」內涵,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控股就是最典型的「價值投資」成功案例⋯ABVC集團價值激增,潛在價值及合理市場價值被嚴重低估100倍⋯加上「高配股」規劃順利開展,預期投資後可同時獲得兩家公司股權,不僅投資者獲得大利,集團接受資金挹注,對於本業的遂行也才會是一個正向循環⋯
大健康產業被專家學者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預計2030年規模可來到1兆6000億人民幣,台灣旅美生技公司ABVC相中四川夾江這個風水寶地,與當地中匯聯合科技公司戰略結盟,除此之外,在成都市中心的中匯集團總部位居行政中樞,規劃設立兩岸大健康孵化中心,著墨中美台三方的醫療交流
台灣身為一個先進經濟體,與國際市場頻密接觸,過去引以為傲的矽盾產業,而後接棒的智盾、藥盾都撐起台灣的經濟底氣。首次公開募股(IPO)成了一條通往成功的穩健道路,蘋果、亞馬遜都是IPO史上的成功案例。台灣近年來最火熱的生技醫療、科技創新就搭上這股風潮積極前行,新藥研發、綠能科技獲得廣泛投資者支持。
生技產業二大營運必勝策略,業績說話、轉投資事業,高端疫苗、晟德集團、育世博KY都是成功案例,Biokey身為ABVC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可望憑藉自身優異的營運效能,在明年返台掛牌KY上市(櫃)後,成為媲美晟德集團與育世博KY的黃金組合
台灣生技產業主動跨出國門、踏足國際已是趨勢所在,為的是謀求更好的技術、更廣大的市場,生技大廠ABVC集團宣布與成都中匯聯合科技集團戰略結盟,並轉讓股權收購價值740萬美元地產,訊息一經披露,立即帶起增值效應,第三方估值該計畫已讓地產價值漲逾3700萬美元。
台灣擁有不可多得的專業人才,也有雄厚的財團資本,敦促具有前瞻性、獨創性新藥、產品的公司只要願意務實的專注本業,等待的就是那飛上枝頭變鳳凰的關鍵機會。台灣島內生技大廠深耕經營之餘,也同步赴外汲取經驗,透過國際同行的良性競爭,開拓產業領域的眼界及拓展豐盈的商業行動。
投資博大精深,聚焦「價值投資」內涵,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控股就是最典型的「價值投資」成功案例⋯ABVC集團價值激增,潛在價值及合理市場價值被嚴重低估100倍⋯加上「高配股」規劃順利開展,預期投資後可同時獲得兩家公司股權,不僅投資者獲得大利,集團接受資金挹注,對於本業的遂行也才會是一個正向循環⋯
大健康產業被專家學者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預計2030年規模可來到1兆6000億人民幣,台灣旅美生技公司ABVC相中四川夾江這個風水寶地,與當地中匯聯合科技公司戰略結盟,除此之外,在成都市中心的中匯集團總部位居行政中樞,規劃設立兩岸大健康孵化中心,著墨中美台三方的醫療交流
台灣身為一個先進經濟體,與國際市場頻密接觸,過去引以為傲的矽盾產業,而後接棒的智盾、藥盾都撐起台灣的經濟底氣。首次公開募股(IPO)成了一條通往成功的穩健道路,蘋果、亞馬遜都是IPO史上的成功案例。台灣近年來最火熱的生技醫療、科技創新就搭上這股風潮積極前行,新藥研發、綠能科技獲得廣泛投資者支持。
生技產業二大營運必勝策略,業績說話、轉投資事業,高端疫苗、晟德集團、育世博KY都是成功案例,Biokey身為ABVC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可望憑藉自身優異的營運效能,在明年返台掛牌KY上市(櫃)後,成為媲美晟德集團與育世博KY的黃金組合
台灣生技產業主動跨出國門、踏足國際已是趨勢所在,為的是謀求更好的技術、更廣大的市場,生技大廠ABVC集團宣布與成都中匯聯合科技集團戰略結盟,並轉讓股權收購價值740萬美元地產,訊息一經披露,立即帶起增值效應,第三方估值該計畫已讓地產價值漲逾3700萬美元。
台灣擁有不可多得的專業人才,也有雄厚的財團資本,敦促具有前瞻性、獨創性新藥、產品的公司只要願意務實的專注本業,等待的就是那飛上枝頭變鳳凰的關鍵機會。台灣島內生技大廠深耕經營之餘,也同步赴外汲取經驗,透過國際同行的良性競爭,開拓產業領域的眼界及拓展豐盈的商業行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後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臺灣的生技產業從上游端著手發展,以對抗全球競爭。臺灣醫療科技展上,亞家生技與偉喬生醫展現創新設備與技術,提升細胞治療與抗體藥物的開發效率。觀察未來,這些進步將加速本土生技產業鏈的建立,並加強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Thumbnail
大盤臨近崩盤時刻 除了增持現金、投資剛性需求外 有題材的生技股也是不錯的避險選擇 今天來聊聊郭台銘、國發會搶著投資的生技股-台康生技(6589) 台康生技(6589)的業務有分為CDMO以及研發生物相似藥 CDMO可以理解為生技業的代工模式 銷售方以委外、外包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加快產品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健康、醫療技術的需求快速增長,生物科技產業成為市場投資的焦點。該產業不僅具備巨大的成長潛力,還能受惠於技術創新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台灣投資者可以透過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 (股票代號:00678) 進入美國生技市場,參與全球頂尖的生物科技企業。本篇將從基本資料、成分股組成、產業比重、配息狀
Thumbnail
亞家生技與鼎泰勝集團於9/10宣布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兩大健康產業的跨界合作,標誌著台灣,鼎泰勝集團總裁吳紫淋表示:「再生醫療是目前備受關注的議題,我們非常認同亞家生技的技術及整廠輸出概念,也看好未來發展潛能。」亞家生技創辦人吳坤烈博士期望藉由雙方合作,為台灣的再生醫療產業再創輝煌成就,迎向國際。
2024.08.01 經濟部 因應多元產業發展用地需求,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積極打造良好投資環境,正如火如荼進行新園區開發。為吸引優秀廠商進駐投資,特於昨(7/31)日與投資臺灣事務所、新竹縣政府以及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糖公司)共同主辦園區招商媒合座談會,吸引了來自各界200多位產業專業人
Thumbnail
台灣益生菌原料廠-生合生物(1295),近幾年研發量能日益攀升,不僅帶動益生菌原料出貨放量成長,更推升企業品牌的國際能見度,為讓國人充分瞭解生合生物的現況與未來發展,今(26)日於亞洲生技大展擴大規模展出,以下為該公司總經理楊川賢的訪談摘要。
Thumbnail
AI產業已經如2022年預期的到現在都爆發過了 只差在擴散的消費性跟過去發展慢的產業陸續能發酵 接下來就是AI生技的發展 2020~2022年台灣生技醫療很簡單 只要政府有送分題燒錢政策就會有炒作 口罩 快篩 疫情原料藥跟物資 疫苗 遠距需求 "都是政府帶頭尤其有健保加入就是送分題"後面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對於社會、病患以及整體醫療體系都具有重要性。以下是生技醫療產業創新的一些關鍵方面: 新療法與治療方法: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帶來新的療法和治療方法,包括基因療法、細胞治療、精準醫學等。這些新技術有望改變傳統醫療模式,提供更有效、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於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有著巨大的潛力。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後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臺灣的生技產業從上游端著手發展,以對抗全球競爭。臺灣醫療科技展上,亞家生技與偉喬生醫展現創新設備與技術,提升細胞治療與抗體藥物的開發效率。觀察未來,這些進步將加速本土生技產業鏈的建立,並加強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Thumbnail
大盤臨近崩盤時刻 除了增持現金、投資剛性需求外 有題材的生技股也是不錯的避險選擇 今天來聊聊郭台銘、國發會搶著投資的生技股-台康生技(6589) 台康生技(6589)的業務有分為CDMO以及研發生物相似藥 CDMO可以理解為生技業的代工模式 銷售方以委外、外包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加快產品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健康、醫療技術的需求快速增長,生物科技產業成為市場投資的焦點。該產業不僅具備巨大的成長潛力,還能受惠於技術創新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台灣投資者可以透過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 (股票代號:00678) 進入美國生技市場,參與全球頂尖的生物科技企業。本篇將從基本資料、成分股組成、產業比重、配息狀
Thumbnail
亞家生技與鼎泰勝集團於9/10宣布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兩大健康產業的跨界合作,標誌著台灣,鼎泰勝集團總裁吳紫淋表示:「再生醫療是目前備受關注的議題,我們非常認同亞家生技的技術及整廠輸出概念,也看好未來發展潛能。」亞家生技創辦人吳坤烈博士期望藉由雙方合作,為台灣的再生醫療產業再創輝煌成就,迎向國際。
2024.08.01 經濟部 因應多元產業發展用地需求,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積極打造良好投資環境,正如火如荼進行新園區開發。為吸引優秀廠商進駐投資,特於昨(7/31)日與投資臺灣事務所、新竹縣政府以及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糖公司)共同主辦園區招商媒合座談會,吸引了來自各界200多位產業專業人
Thumbnail
台灣益生菌原料廠-生合生物(1295),近幾年研發量能日益攀升,不僅帶動益生菌原料出貨放量成長,更推升企業品牌的國際能見度,為讓國人充分瞭解生合生物的現況與未來發展,今(26)日於亞洲生技大展擴大規模展出,以下為該公司總經理楊川賢的訪談摘要。
Thumbnail
AI產業已經如2022年預期的到現在都爆發過了 只差在擴散的消費性跟過去發展慢的產業陸續能發酵 接下來就是AI生技的發展 2020~2022年台灣生技醫療很簡單 只要政府有送分題燒錢政策就會有炒作 口罩 快篩 疫情原料藥跟物資 疫苗 遠距需求 "都是政府帶頭尤其有健保加入就是送分題"後面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對於社會、病患以及整體醫療體系都具有重要性。以下是生技醫療產業創新的一些關鍵方面: 新療法與治療方法: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帶來新的療法和治療方法,包括基因療法、細胞治療、精準醫學等。這些新技術有望改變傳統醫療模式,提供更有效、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於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有著巨大的潛力。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