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香港青年的「新蒙特焦」現象

20230901香港青年的「新蒙特焦」現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蒙特焦」一詞出自2018年,黃子華《金盤𠺘口》的棟篤笑橋段,意即被蒙蔽的特工焦慮症。被蒙蔽是被誰蒙蔽?中國?英國?當年毛澤東的八隻大字「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正好道破了1949至1997年前的香港人是「被中方利用留在英國的卧底」,1949年的中國仍處於百廢待興階段,正需要香港這個世界窗口,與世界接軌,所以香港人的身份被確立為「卧底」、「特工」。然而卧底終有一天是要歸隊的,就像「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關羽,可是這群卧底們根本連自己是卧底都不自知,無緣無故的回歸使他們感到不適應,甚至出現了焦慮。

我並不否認香港的確有這麼一群人,生長於80、90年代的香港,享受英治時期的繁榮,對於回歸感到不安,在回歸後出現焦慮,從而有抗爭之舉。然而在2023年回望過去,真正站在抗爭前線的,抗爭最激烈的實際是97後出生的青年。他們是沒有經歷過英國管治的一群,卻出現了「蒙特焦」症狀,實在令人費解。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調查18-39歲香港人,有約七成人表示對香港前途沒有信心,40-59歲則是五成,60歲以上較為樂觀,只有三成沒有信心。香港的現在如何是上一代青年決定的,香港的未來如何是這一代的青年決定的,青年對土生土長的地方如此沒有信心,香港又怎會有前途?然而香港的前途早已不由香港人決定,又或者從來都不是由香港人決定的,對香港沒有信心,其實就是對中國沒有信心,對中國感到焦慮。

歸根究底就是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模糊,甚至衝突的問題。這個結並非一日構成的,更非一日能解。在此我想定義「新蒙特焦」現象,「新」就是要和「舊」作區分,新的地方在於新一代未經歷過英國統治,在於港人治港的新風氣—自由,在於21世紀的新網絡時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是英治時期所建立的,在97後通過通識教育加強歸屬感,透過網絡加強相互連繫。可是在中國人眼中只有統一,不能容忍差異,在他們的認知中,這種地方的身分認同是英國殖民主義遺害,是國民教育不足的問題,是分裂的預兆。

「蒙」仍舊是被蒙蔽,不過是另一種。在十二年免費教育中,我從未接觸過有關中國共產黨的施政錯誤,包括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兩件駭人聽聞的事件。德國人的教育相信不會蒙蔽有關納綷主義的事,但中國人就會,因為在他們的角度,這會危害國家安全。認識一個人,我們會了解一個人的方方面面,欣賞他的優點,包容他的缺點,探究他的價值觀,了解他的過去。同樣的認識一個國家,又怎能只知她的「優」,而不知她的「劣」,這是件荒謬的事。人不是平面的,國家也不是,人不是完美的,國家也不是。缺乏透明度,就是香港人沒有中國人身分認同的原因,不了解一個人,又怎會喜歡她?就算有好感,也只是假象,謊言總有被揭穿的一天。

「特」不再代表特工,而是特別。香港本來就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文化上華洋交雜,地理上處於大陸南部緣海,維多利亞港海闊水深。現在又是一個特別的時代,中美衝突加劇,香港過去扮演的世界窗口角色不再。從小漁村變成國際大都會,國際大都會再變為大「刀」𣾀。彈性與活力就是香港特別之處,當這特別之處被奪去,香港人又怎會不痛苦,這痛苦就像逼虔誠的基督徒不能禮拜,逼穆斯林吃豬肉,逼佛教徒嫖妓。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中國人卻不懂得尊重差異,強逼別人和自己一樣,根本就是野蠻人之行。

「焦」仍是焦慮症,過去一段時間是燥鬱症,現在是被逼抑鬱症。香港人對未來只有無力感、迷惘、不安,因為不再有選擇的自由,所以才有「我們就是最後一代」的想法,至少暫時我們還有生育自由。絕望是末代香港人的悲歌。「新蒙特焦」即是「新型被蒙蔽特別焦慮症」,由於這是魯拉帕路蕯效應所致的,這種心理疾病難以根治。

發明「蒙特焦」的黃子華顯然是有智慧的,他選擇在2018掛麥,並非無話可說,而是不能再說。在最後一場棟篤笑,他也要避重就輕,生怕得罪任何一方。一個沒有歡樂的城市,又怎會有希望?

資料來源: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hk-survey-08312023070603.html

avatar-img
秋海的沙龍
8會員
67內容數
生活隨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秋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投資新手,不得不請教大師級前輩的投資秘技。本書的查理蒙格雖不是馳名中外,至少不及他的合夥人股神巴菲特那麼出名,但絕非泛泛之輩。其實本書的內容並非手把手的教人如何投資,更多的篇幅是講述投資的原則,而及重要的思維模式,就像投資世界的一幅地圖,是投資新手必看的一本書。 跨領域思考 跨領域思考是本書
那是一個萬籟俱寂的晚上。阿港獨坐在港灣的堤壩上,仰望着星辰無數的夜空,遙望遠方海上明亮的燈塔,它獨坐那裏,靜靜的看着這港灣的變化。這裏的夜景是如此的美麗,可惜不是永恆的,他不禁這麼想。 小時候的阿港也常來這港灣海傍玩耍,每次下課拉着三五知己,一玩就是一個下午,那時的時間流淌得很快。一番你追我逐,玩
我總是在想「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過是句騙人的話,甚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道酬勤」就是些鼓勵讓人不斷付出的話。然而在現實社會一分耕耘顯然不能帶來一分收穫。不然中彩票算是甚麼回事,天災人禍又算是甚麽回事,不斷努力就會成功嗎?多少基層人士辛勤付出,只得微薄酬勞。相反,為官者依仗權力便輕易得到財
為何言論自由禁不得?原來早在公元前844年,召穆公已經告訴我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中國 不得不說中共所作所為雖是罊竹難書,但是它的管治手法確有一套。一直以來中共監視民眾言行,甚至不惜興建網絡長城。當疫情封控最壓抑的時候,「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民眾的不滿不斷累積,最後爆發白紙革命,就像川壅而
追完一部劇,動漫,乃至於電影後,總不免有些失落。大概是我多愁善感而已,然而,當我很努力,很努力達成目標後,這種難以言喻的傷感也油然而生。我當然也有滿足感,但空虛感更甚。這究竟是為何? 是結果論所導致的嗎?大概是我太着重於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用結果來推導,論證我行動的過程。如此一來,只要是壞結果,那麼我
曹劌是魯國平民,他眼見國家積弱,被趙國入侵,屢戰屢敗。於是挺身而出,自薦為國效力。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肉食者,意即食俸祿的官員。鄙,意即無能的庸才。這裏道出為何一介平民要干預國家大事,除了愛國之心外,更重要的是朝中無人。民進黨政治酬庸的結果就是肉食者鄙。政務次長花敬群,高傲自大,目中無人,不食
作為投資新手,不得不請教大師級前輩的投資秘技。本書的查理蒙格雖不是馳名中外,至少不及他的合夥人股神巴菲特那麼出名,但絕非泛泛之輩。其實本書的內容並非手把手的教人如何投資,更多的篇幅是講述投資的原則,而及重要的思維模式,就像投資世界的一幅地圖,是投資新手必看的一本書。 跨領域思考 跨領域思考是本書
那是一個萬籟俱寂的晚上。阿港獨坐在港灣的堤壩上,仰望着星辰無數的夜空,遙望遠方海上明亮的燈塔,它獨坐那裏,靜靜的看着這港灣的變化。這裏的夜景是如此的美麗,可惜不是永恆的,他不禁這麼想。 小時候的阿港也常來這港灣海傍玩耍,每次下課拉着三五知己,一玩就是一個下午,那時的時間流淌得很快。一番你追我逐,玩
我總是在想「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過是句騙人的話,甚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道酬勤」就是些鼓勵讓人不斷付出的話。然而在現實社會一分耕耘顯然不能帶來一分收穫。不然中彩票算是甚麼回事,天災人禍又算是甚麽回事,不斷努力就會成功嗎?多少基層人士辛勤付出,只得微薄酬勞。相反,為官者依仗權力便輕易得到財
為何言論自由禁不得?原來早在公元前844年,召穆公已經告訴我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中國 不得不說中共所作所為雖是罊竹難書,但是它的管治手法確有一套。一直以來中共監視民眾言行,甚至不惜興建網絡長城。當疫情封控最壓抑的時候,「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民眾的不滿不斷累積,最後爆發白紙革命,就像川壅而
追完一部劇,動漫,乃至於電影後,總不免有些失落。大概是我多愁善感而已,然而,當我很努力,很努力達成目標後,這種難以言喻的傷感也油然而生。我當然也有滿足感,但空虛感更甚。這究竟是為何? 是結果論所導致的嗎?大概是我太着重於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用結果來推導,論證我行動的過程。如此一來,只要是壞結果,那麼我
曹劌是魯國平民,他眼見國家積弱,被趙國入侵,屢戰屢敗。於是挺身而出,自薦為國效力。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肉食者,意即食俸祿的官員。鄙,意即無能的庸才。這裏道出為何一介平民要干預國家大事,除了愛國之心外,更重要的是朝中無人。民進黨政治酬庸的結果就是肉食者鄙。政務次長花敬群,高傲自大,目中無人,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