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記裡面,你會期待看到什麼?
是看悲苦人生的逆轉勝?
還是經營有道成為典範?
大部分的人在認識坂本龍一之前,是先認識他的音樂。
在認識他的音樂之前,大多是先看過電影。
在你認識他之後就會發現,
他不只是一位音樂家,
還是一位積極的行動倡議者。
為了地球環境、為了世界和平,
他參與社會運動,
對國際大事也有諸多評論。
他有意識將想法放進音樂裡,
在音樂裡聽到的不只是排列組合過的音符,
而是他的宣言。
坂本龍一去年底的線上音樂會之後,
我在家裡翻箱倒櫃找出了兩張CD,教授的專輯封面總是極簡。
就好像他音樂裡面鋼琴樂音的清晰的顆粒感,聽著不複雜卻充滿情感。
就這樣搭配著教授的音樂,慢慢的看了麥田出版的《音樂使人自由》。
在教授過世之後,大塊文化出版了《skmt 坂本龍一是誰》,最後是麥田推出的《我還能在看到幾次滿月》。
以前曾經想過把坂本龍一放在夢幻的研究清單裡,
但是如果是崇拜的大師,我想還是需要剛剛好的距離。
簡單的區別這幾本書。
如果只聽過音樂,想知道坂本龍一的生平,比較適合《音樂使人自由》。
如果原本就很知道「教授」生平經歷的人,比較適合看《skmt 坂本龍一是誰》。
如果上述兩本書都看過了,最後才會是《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
因為這本書紀錄的是坂本龍一生命最後一段的日子。
音樂要能引起的共鳴,在聲響上要如何達成共感,
對於大多書的人來說,比起看文字或看畫更難。
因為沒有一個具體物(文字或圖像)展現在眼前,
就算聽見了,也不一定能說出明確的感受。
但不知道為什麼教授的音樂就是可以讓我反覆聽個千百次。
那個通透的穿透力,還有一點東方色彩的合聲,
也許是因為他很欣賞德布西,也許他小時候也喜歡巴哈,
都跟我一樣啊!(迷妹上身
因為他是坂本龍一,
所有(聽覺上的)不合理和矛盾好像都說得過去。
因為他是坂本龍一,
即使病中腦袋裡還是裝滿了各種哲思。
這次的超級藍月,教授已經看不到了。
但電腦裡依舊播放著 他的作品〈full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