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文化有感|防空演習/萬安演習

更新於 2024/11/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其實有定期的防空演習,而且代號是「萬安演習」,它是軍民聯合防空演習,且是全台進行,不過不同縣市的演習時間也不同,今年﹙2023年)是連續4天的北、中、南、東部輪流進行,這個演習對香港人來說應該蠻特別的(因為香港沒有這種演習)。

萬安演習時,大家都要躲在室內空間

還記得我第一次遇到萬安演習時,是在研究所的研討會進行時,那時很驚奇那警號是什麼,而且知道是防空演習時也在想有什麼需要配合,像是要不要逃生或幹嘛的,結果看大家都氣定神閒,同學還想騙我叫我躲桌下去ಠ_ಠ 但看到大家都繼續做自己的事情,我會那麼蠢上當嗎!(那時同學們都蠻愛鬧我的)

因為那時是室內,所以並不知道戶外有沒有什麼差別,直到一次新工作報到不久,跟上一手去午餐時遇到萬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5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港女在台灣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3會員
135內容數
✿ 歡迎分享交流✿ ✎ 港台生活的小事 ✎ 育兒生活大小事 ✎ 職場生活大小事 ✎ 各種聊天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港女媽媽在台灣 的其他內容
當出社會一段時間段,除非很早便認清及認定自己適合做什麼、或是堅定想在什麼領域深耕發展,不然多數人應該也會對自己的職涯感到迷惘的時候,像我個人算是蠻常換工作的類型,所以對於職涯發展倒是更容易感到迷惘,而剛好舊同事跟我分享新北市青年局有免費職涯諮商.....
繼上篇分享一些台灣職場文化與香港的差異,這篇繼續分享其他個人對台灣職場的相關觀察。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雖然都是用繁體字及華人社會,但在生活、職場及其他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還不一定是旅遊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๑´人`๑)
相信有不少人除了投資移民到台灣,也是有到台灣工作的部分,特別是有些用字或習慣比較不一樣,所以這邊也分享一下個人在台灣職場感受與香港的差異:)
有時候會覺得台灣在文俗信仰方面仍是有很多的保留及傳承,也不確定算不算迷信,像中元普渡拜拜就是全國公司都會做的事情般,在我看來已經變成一種習慣似的。這部分倒是香港愈來愈淡.....
在台灣工作多年後,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台灣人蠻多都習慣在中午的午餐時間後,把握那一點點時間來午睡!這對我來說蠻新奇的,因為香港普遍比較少人會在午餐時間小睡......
在香港發生時代革命、反送中至國安法實施,有不少認識的人也開始出走香港,英國、加拿大、台灣等都是港人移居的目標。其中有不少也考慮距離較為接近、同樣使用繁體中文的台灣為首個目標.....
當出社會一段時間段,除非很早便認清及認定自己適合做什麼、或是堅定想在什麼領域深耕發展,不然多數人應該也會對自己的職涯感到迷惘的時候,像我個人算是蠻常換工作的類型,所以對於職涯發展倒是更容易感到迷惘,而剛好舊同事跟我分享新北市青年局有免費職涯諮商.....
繼上篇分享一些台灣職場文化與香港的差異,這篇繼續分享其他個人對台灣職場的相關觀察。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雖然都是用繁體字及華人社會,但在生活、職場及其他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還不一定是旅遊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๑´人`๑)
相信有不少人除了投資移民到台灣,也是有到台灣工作的部分,特別是有些用字或習慣比較不一樣,所以這邊也分享一下個人在台灣職場感受與香港的差異:)
有時候會覺得台灣在文俗信仰方面仍是有很多的保留及傳承,也不確定算不算迷信,像中元普渡拜拜就是全國公司都會做的事情般,在我看來已經變成一種習慣似的。這部分倒是香港愈來愈淡.....
在台灣工作多年後,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台灣人蠻多都習慣在中午的午餐時間後,把握那一點點時間來午睡!這對我來說蠻新奇的,因為香港普遍比較少人會在午餐時間小睡......
在香港發生時代革命、反送中至國安法實施,有不少認識的人也開始出走香港,英國、加拿大、台灣等都是港人移居的目標。其中有不少也考慮距離較為接近、同樣使用繁體中文的台灣為首個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香港與台灣雖然都是亞洲國家,節慶也差不多,不過在渡過不同節慶的習慣上還是有些差異,而這些差異也蠻有趣的,這邊來分享一些個人觀察到的不同:)
Thumbnail
繼上一篇主要分享過年前的港台兩地在整體及職場上的差異,這篇則主要從生活面分享我所觀察到的一些過年文化上的差異:)
Thumbnail
雖然香港、台灣在過農曆新年時,都會有包紅包的習慣,但我卻觀察到在紅包文化方面也是略有不同,這倒是蠻有趣的。
Thumbnail
雖然農曆新年已過,不過過完年回到台灣,最常被問到香港有沒有過年氣氛,這才想到我好像可以分享一下這幾年在兩地的過年感覺呢~而這篇先從大環境的個人觀察來分享一下我的想法與感受吧~
Thumbnail
台灣和香港的出遊住宿觀念和習慣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包括情感連繫、省錢、習慣與傳統以及熱情好客等方面的因素。據我個人的觀察,在台灣蠻常有一種文化(或說是習慣?)就是出門蠻喜歡借住別人家.....
Thumbnail
人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我解放,讓身體舒展,是再也自然不過的事了。脫光衣服曬太陽的人,比比皆是。 多年後我到柏林,坐雙層巴士逛市區,巴士經過一個圓環時,就從巴士上看到圓環的草地上有人脫光光曬太陽。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觀點與想法。在台灣,如果在公園裡脫光衣服曬太陽恐怕就會引起軒然大波了~~
Thumbnail
武漢肺炎舉世驚懼,在全球奪去能夠計數,卻讓人不敢相信、不忍直視的人命的2020,這是永遠不會被歷史遺忘的,人類文明有史以來至困至厄的一年,在這年,陳思宏以《鬼地方》拿下台灣文學金典獎百萬大獎,這本書將就此銘印於歷史,成為一本傳奇。
Thumbnail
2000 年醫院多次改名,最終因為實務考量,決定遷居,因此將這具有歷史風情的建築轉手。Kering 不以生命的殞落作為不祥的象徵,反之,Kering 認為正是因為醫院建置時的高貴情操,以及對於人本的關懷,以及其完整且相對隔離於市井喧囂的寧靜設計等,育養靈感的不二之選,因此承租此地。
@0121/2019 地道紅火亮點接地氣 小鮮肉大款雄起大牛逼 中國語詞也在侵蝕台灣 而且都是媒體和政客在帶頭 真的很幹
Thumbnail
別擔心,這是個人感想,不是什麼深奧的玩意。 這算有感而發,筆者最近在巴哈姆特看到一些文章,屬於那種老玩家與新玩家價值觀對立的「月經文」,這種文章每一陣子就會出現,要表達的都是一種「我的價值才對」的看法。坦白說啦,這種想法很受主觀意識支配,但禁不起客觀事實檢驗。 筆者之前那一篇舊文重貼 - 一個線上遊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香港與台灣雖然都是亞洲國家,節慶也差不多,不過在渡過不同節慶的習慣上還是有些差異,而這些差異也蠻有趣的,這邊來分享一些個人觀察到的不同:)
Thumbnail
繼上一篇主要分享過年前的港台兩地在整體及職場上的差異,這篇則主要從生活面分享我所觀察到的一些過年文化上的差異:)
Thumbnail
雖然香港、台灣在過農曆新年時,都會有包紅包的習慣,但我卻觀察到在紅包文化方面也是略有不同,這倒是蠻有趣的。
Thumbnail
雖然農曆新年已過,不過過完年回到台灣,最常被問到香港有沒有過年氣氛,這才想到我好像可以分享一下這幾年在兩地的過年感覺呢~而這篇先從大環境的個人觀察來分享一下我的想法與感受吧~
Thumbnail
台灣和香港的出遊住宿觀念和習慣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包括情感連繫、省錢、習慣與傳統以及熱情好客等方面的因素。據我個人的觀察,在台灣蠻常有一種文化(或說是習慣?)就是出門蠻喜歡借住別人家.....
Thumbnail
人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我解放,讓身體舒展,是再也自然不過的事了。脫光衣服曬太陽的人,比比皆是。 多年後我到柏林,坐雙層巴士逛市區,巴士經過一個圓環時,就從巴士上看到圓環的草地上有人脫光光曬太陽。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觀點與想法。在台灣,如果在公園裡脫光衣服曬太陽恐怕就會引起軒然大波了~~
Thumbnail
武漢肺炎舉世驚懼,在全球奪去能夠計數,卻讓人不敢相信、不忍直視的人命的2020,這是永遠不會被歷史遺忘的,人類文明有史以來至困至厄的一年,在這年,陳思宏以《鬼地方》拿下台灣文學金典獎百萬大獎,這本書將就此銘印於歷史,成為一本傳奇。
Thumbnail
2000 年醫院多次改名,最終因為實務考量,決定遷居,因此將這具有歷史風情的建築轉手。Kering 不以生命的殞落作為不祥的象徵,反之,Kering 認為正是因為醫院建置時的高貴情操,以及對於人本的關懷,以及其完整且相對隔離於市井喧囂的寧靜設計等,育養靈感的不二之選,因此承租此地。
@0121/2019 地道紅火亮點接地氣 小鮮肉大款雄起大牛逼 中國語詞也在侵蝕台灣 而且都是媒體和政客在帶頭 真的很幹
Thumbnail
別擔心,這是個人感想,不是什麼深奧的玩意。 這算有感而發,筆者最近在巴哈姆特看到一些文章,屬於那種老玩家與新玩家價值觀對立的「月經文」,這種文章每一陣子就會出現,要表達的都是一種「我的價值才對」的看法。坦白說啦,這種想法很受主觀意識支配,但禁不起客觀事實檢驗。 筆者之前那一篇舊文重貼 - 一個線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