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設計的人 157篇 嫌隙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為了這個家,我犧牲了多少?你為什麼不能乖乖的聽話」

媽媽對孩子的埋怨

「別人家孩子上台大,你看看你考的是甚麼學校?」

父親對孩子的嘮叨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我每天加班賺錢養這個家,你連一頓晚餐都可以煮不好」

先生對太太的責怪 

「我嫁給你,不是來你家當黃臉婆的喔!」

老婆對老公的怨懟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許多家庭,許多原本美好的緣分

就在這種日積月累的小裂痕中,最後撕裂了對方與彼此

嫌隙最終變成了仇怨,以至於「回不去了~」

這是現下世代大部份的家庭寫照…..

有沒有例外的呢?當然~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個週遭真實的故事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一位曾經官拜校級高級軍官

將大部份人生奉獻給了國家,榮退後有了終身俸

本來生活過得簡單而滿足

但因為孩子們相繼找上他們夫妻倆報到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而雙方父母也日漸年邁,於是這位當年的校級高級軍官

開始擔任起大眾交通司機,年輕時保衛我們的國家

軍旅結束後,面對現實,扛起了自己和老婆的家

承載著往返大眾的安全,扛起這個充滿愛的故事

令人動容~~~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羅威科技,一間令我感到神奇的客戶

產品優勢:使用全球獨家生物型防水科技及超高強度抗裂纖維

核心技術獲歐盟CE認證、日本國土交通省登錄

打底、防水一次完成,任何需防水之區域皆可使用,在海水中依然有效

可重複自行產生防水保護層、修復裂縫

是的,可自行產生防水保護層修復裂縫的生物型抗裂防水砂漿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有興趣的可自行上網瀏覽查閱

https://basiliskconcrete.com.tw/work/

當然,產品可以修復裂縫,但人生呢?

當原本許多美好的緣分,如果因日積月累的小裂痕

最終產生了嫌隙變成了仇怨那就真的「回不去了~」

所以,好好珍惜您生命中每一份美好的緣分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公司名:羅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委託品項:產品外包裝形象視覺設計


『更多的美好請上』

https://www.keran.com.tw/index.htm

https://www.instagram.com/keran083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od的沙龍
2.5K會員
286內容數
一個設計人的切身告白、真實案例 在臺灣從事品牌視覺設計多年,接觸過各行各業各種形式的案件委託 「我大部份解決的是人的問題,而不是設計方面的問題」。 所以想透過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和您分享……各種精彩絕倫的故事
A-ro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1986年,民國75年;那時的我正面臨普通高中與設有美術科系高中的抉擇 當時,幾乎所有的長輩都站在我的對立面 15歲的我,面臨人生第一次內心嚴酷的抉擇 2001,民國90年,已經是AD(Art director)的我 正考慮歸零,往行銷業務發展,當時許多朋友和家人都叫我切勿衝動 30而立的
Thumbnail
2025/04/30
1986年,民國75年;那時的我正面臨普通高中與設有美術科系高中的抉擇 當時,幾乎所有的長輩都站在我的對立面 15歲的我,面臨人生第一次內心嚴酷的抉擇 2001,民國90年,已經是AD(Art director)的我 正考慮歸零,往行銷業務發展,當時許多朋友和家人都叫我切勿衝動 30而立的
Thumbnail
2025/04/16
一件讓我很難忘記的過往事件 2022,一位晚輩,年薪有7位數的晚輩 知道我有投資和空間設計的視野與眼光,於是委請我一起幫他評看房產 我們利用了四個週末的時間,幫他評看他過濾後喜歡的物件 我也許久沒接觸房地產了,順便看看市況 從台北一路看到了新北(新房公設平均33%起跳,價格硬) 然後再鎖
Thumbnail
2025/04/16
一件讓我很難忘記的過往事件 2022,一位晚輩,年薪有7位數的晚輩 知道我有投資和空間設計的視野與眼光,於是委請我一起幫他評看房產 我們利用了四個週末的時間,幫他評看他過濾後喜歡的物件 我也許久沒接觸房地產了,順便看看市況 從台北一路看到了新北(新房公設平均33%起跳,價格硬) 然後再鎖
Thumbnail
2025/03/31
最近週末,在一次即將要去慢跑的路上碰到了熟人 這個熟人既是鄰居也是30多年前的球友(籃球) 隨著彼此記憶般的交流與對話,時間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 然後又藉著交流與對話,我們兩個又從30多年前回到了2025 (哈! !好像時光旅行) 最後我們兩個留下了彼此的LINE 而這次的對話也給了我許
Thumbnail
2025/03/31
最近週末,在一次即將要去慢跑的路上碰到了熟人 這個熟人既是鄰居也是30多年前的球友(籃球) 隨著彼此記憶般的交流與對話,時間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 然後又藉著交流與對話,我們兩個又從30多年前回到了2025 (哈! !好像時光旅行) 最後我們兩個留下了彼此的LINE 而這次的對話也給了我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了這個家,我犧牲了多少?你為什麼不能乖乖的聽話」 媽媽對孩子的埋怨 「別人家孩子上台大,你看看你考的是甚麼學校?」 父親對孩子的嘮叨 「我每天加班賺錢養這個家,你連一頓晚餐都可以煮不好」 先生對太太的責怪  「我嫁給你,不是來你家當黃臉婆的喔!」 老婆對老公的怨懟 許多家庭,許多
Thumbnail
「為了這個家,我犧牲了多少?你為什麼不能乖乖的聽話」 媽媽對孩子的埋怨 「別人家孩子上台大,你看看你考的是甚麼學校?」 父親對孩子的嘮叨 「我每天加班賺錢養這個家,你連一頓晚餐都可以煮不好」 先生對太太的責怪  「我嫁給你,不是來你家當黃臉婆的喔!」 老婆對老公的怨懟 許多家庭,許多
Thumbnail
老長官拍拍他的肩:還是你好,誰都在啊。他嘆氣,也算是命好嘍。將來有什麼打算啊?欸。寄履歷,找個簡單工作,陪老婆,陪女兒,等死嘍。大家哈哈大笑,敬他一杯酒。
Thumbnail
老長官拍拍他的肩:還是你好,誰都在啊。他嘆氣,也算是命好嘍。將來有什麼打算啊?欸。寄履歷,找個簡單工作,陪老婆,陪女兒,等死嘍。大家哈哈大笑,敬他一杯酒。
Thumbnail
20出頭歲就結婚的她,嫁進純樸的鄉村 鄰居都是叔公嬸婆級的長輩 和公婆小叔同住,還有常回娘家的小姑 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也同住了十多年 所謂鄉下的鄰居,就是關心都比所謂的親朋好友還熱心 說話方式直來直往,她都覺得自己很厲害,怎麼都沒中箭身亡 她懷女兒時,老公在外縣市工作,總有舉目無親的徬徨感
Thumbnail
20出頭歲就結婚的她,嫁進純樸的鄉村 鄰居都是叔公嬸婆級的長輩 和公婆小叔同住,還有常回娘家的小姑 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也同住了十多年 所謂鄉下的鄰居,就是關心都比所謂的親朋好友還熱心 說話方式直來直往,她都覺得自己很厲害,怎麼都沒中箭身亡 她懷女兒時,老公在外縣市工作,總有舉目無親的徬徨感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到大聽過也看過不少辛苦又可憐的故事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是甚麼大問題 我到現在都還不敢肯定會不會那些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的事其實是自己小題大作了! 比起你說我很可憐,我寧願聽到你稱讚我很堅強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到大聽過也看過不少辛苦又可憐的故事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是甚麼大問題 我到現在都還不敢肯定會不會那些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的事其實是自己小題大作了! 比起你說我很可憐,我寧願聽到你稱讚我很堅強
Thumbnail
「我和我先生都有在上班,他早出晚歸,我朝九晚五的,所以下班會去接孩子、買晚餐📷之後回家又要一堆家事和孩子的事情要處理,有時候時間太晚,他回到家看到沒做好的事情,就會開始不開心📷然後常因此而發生爭執,我覺得好累📷精神很緊繃,我也有工作,為什麼他就不懂分擔?我也很累啊!但他回到家就當自己是少爺一樣
Thumbnail
「我和我先生都有在上班,他早出晚歸,我朝九晚五的,所以下班會去接孩子、買晚餐📷之後回家又要一堆家事和孩子的事情要處理,有時候時間太晚,他回到家看到沒做好的事情,就會開始不開心📷然後常因此而發生爭執,我覺得好累📷精神很緊繃,我也有工作,為什麼他就不懂分擔?我也很累啊!但他回到家就當自己是少爺一樣
Thumbnail
第二章 那年,妳原本以為可以驕傲的為自己小小聲地吶喊著『我是全班唯三考上二專的,而且是全台前三志願的二專。』卻因為父母長久以來的感情問題,這下子,打破了妳所有的夢想。 「家醜不可外揚」是母親對於家務事一概的態度,也因為這態度,妳更不捨她獨自一人面對這樣的狀況。 她是誰?妳的心頭一震!
Thumbnail
第二章 那年,妳原本以為可以驕傲的為自己小小聲地吶喊著『我是全班唯三考上二專的,而且是全台前三志願的二專。』卻因為父母長久以來的感情問題,這下子,打破了妳所有的夢想。 「家醜不可外揚」是母親對於家務事一概的態度,也因為這態度,妳更不捨她獨自一人面對這樣的狀況。 她是誰?妳的心頭一震!
Thumbnail
新娘 和男友愛情長跑八年,終於要步入禮堂了,先生的家在苗粟,雖然母語是閩南語,但前幾代是勤儉刻苦的客家籍,和守寡的婆婆朝夕相處的那一星期,是新嫁娘招弟最大的考驗,面對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截然不同的家庭氣氛,即便都講台語,但婆婆有講法和用字,她還是聽不懂而常拿錯東西或是會錯意,種種的不適應形成巨大的壓
Thumbnail
新娘 和男友愛情長跑八年,終於要步入禮堂了,先生的家在苗粟,雖然母語是閩南語,但前幾代是勤儉刻苦的客家籍,和守寡的婆婆朝夕相處的那一星期,是新嫁娘招弟最大的考驗,面對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截然不同的家庭氣氛,即便都講台語,但婆婆有講法和用字,她還是聽不懂而常拿錯東西或是會錯意,種種的不適應形成巨大的壓
Thumbnail
每個孩子原本都很喜歡回家,很喜歡自己的父親、母親,但為何隨著年紀增長,心卻離家越來越遙遠呢?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這個周末意外聽見一段有趣的對話,是發生在太太和孩子身上,時間約莫傍晚,應該要準備開飯,但卻因為剛從外頭忙完回來,所以
Thumbnail
每個孩子原本都很喜歡回家,很喜歡自己的父親、母親,但為何隨著年紀增長,心卻離家越來越遙遠呢?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這個周末意外聽見一段有趣的對話,是發生在太太和孩子身上,時間約莫傍晚,應該要準備開飯,但卻因為剛從外頭忙完回來,所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