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由恐懼而生,以恐懼為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怪物》劇照

《怪物》劇照

都市裡的大火,是一場風暴的起始,好像都市傳說一般,那麼遠又那麼近。當人們理所當然以為自己能永遠站在陽台上看熱鬧,始終的旁觀,卻在下一刻被竄升的濃煙反噬,毫無預警身陷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裡,親歷彷彿烈火灼燒的痛苦,掙扎,無助,發出連自己都聽不見的嘶喊,遍尋不著拯救。

小學五年級的麥野湊,突然出現反常的言行,他把自己的頭髮剪落一地,獨自在荒廢隧道中徘徊,從行進間的車內一躍而下。獨力養育兒子的母親焦急萬分,卻走不進孩子的內心,好不容易得知向兒子施暴的人是班導師保利,跑到學校想討個說法,替兒子伸張正義,卻面臨學校官腔式的樣板回應。他們一字排開,九十度鞠躬,口裡說著抱歉,眼中透出的卻是麻木不仁。校長神情空洞的張嘴,照著擬好的稿紙宣唸。他們不真的理解,也不願意理解。好像皮囊裡只是一副機械,並未裝載靈魂。

「我是在跟人類說話嗎?」

麥野湊的母親看著校長,看著教師們的眼睛,原先的焦急轉為詫異。她不明白,這些為人師表的人怎麼了?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她的孩子?為什麼一個母親的心痛換來的卻是避重就輕、失去人性的回應。


畫面切換,保利甫到任職的學校教課,就被資深的老師告誡:

「現在的家長像怪物一樣。

老師難當啊,現在的家長動不動就申訴提告。為了不影響學校校譽、升學率及往後的招生,學校早早想好了對策,無論發生什麼事,三十六計道歉為上。只要能安撫難纏無理的家長,不管事實如何,SOP就是鞠躬,道歉,表示反省,再推一個人出來背鍋以示負責,如獻上祭壇的巫女,就能平息眾怒,最大程度降低對學校的傷害。

「沒有做的事為什麼要認錯?」保利百思不得其解,企圖辯解的心被現實震懾,從詫異到感覺一切只剩下可笑。他不明白,他認真教學,愛護學生,為什麼行為卻一再被曲解?為什麼學生要誣賴他?為什麼學校不積極調查?為什麼沒有人,站在他這一邊?

好像一齣舞台上的荒謬劇。每個人都對劇本一頭霧水,不知道對手的下一句台詞,抓不到前行的準則,甚至不知道自己積極扮演的,原來是丑角。直到他們終於發現,在這個世界,事情的真相並不重要,每個人都是利己主義者,為了守護自己,和想保護的,輕易地就能將人踩在腳下,推入深淵。

是刻意為之,還是以正義和關愛之名成形的暴行,痛,都沒有輕重之分。

寄望孩子長大能結婚,對建立幸福家庭有執念的媽媽(即使丈夫出軌和外遇對象一起意外身亡,仍努力維持幸福的形象,生日都不忘給牌位放上大蛋糕),媽媽對麥野湊造成的精神壓力,並不亞於罵兒子是豬腦,以暴力矯正兒子性向的星川衣里爸爸。

為了隱瞞內心的秘密,誣賴老師的麥野湊;為了飯碗,拿保利老師當擋箭牌的其他教職員;為了校譽,讓先生出面頂罪的校長;為了不被霸凌,冷眼旁觀同學痛苦的孩子們;踩在房頂邊緣就要墜落,卻也未曾探究霸凌真相的保利老師。

本質上都沒有不同。

他們每個人都極欲擺脫惡力的糾纏,每個人卻又在不知不覺中,都成了惡的載體。

聽吧。如果仔細聽,你會聽見四處都是哀號的聲音,有的聲嘶力竭,有的幽微如懸綴在葉尖上的雨滴,無聲的搖搖欲墜,直到不堪重負,「噠」落在無人聞問的泥地,僅此一聲,一切又復歸靜默。起先你也會揪心,停下手邊的工作側耳留意。但不用擔心,聽著聽著就會習慣了,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把它當作自然的無處不在的背景音,不再有加害的虧欠,置之不理的不安,因為那細微的唉哼有時也來自自己的喉頭。終有一日你會相信,他們本應受到如此對待,如同自己也本應如此。

《怪物》劇照

《怪物》劇照

「怪物是......誰啊?」

所以每當麥野湊和星川依里陷入困境時,就會玩鬧一般的這麼問。不期望有人回應,他們知道問和答的人都是自己,怪物當然,也是自己。哭泣反抗太費體力,不如就笑著爬起來吧。認同別人認同的,就不會有這麼多掙扎了吧。

人們害怕不同,害怕未知,害怕不可掌控,更害怕那個不同,未知,無法掌控的東西,就是自己。怪物,是非我族類的代名詞,由恐懼而生,以恐懼為食,好像《牠》裡面的小丑潘尼懷斯,愈是害怕愈是鼓脹。直到牠長成無比巨大,蓋住所有的光。人們還是渾然未覺,在這個循環共生的社會裡,自己就是怪物的始作俑者,怪物的寄居地,正是自己的內心。

看是枝裕和的電影,你很難愛上誰,也很難痛恨誰。他能呈現人性和情感的擺盪。時常出現的溫情簇擁之下,總有深層的寂寞和不理解。講惡意,但不極端獵奇,每個角色即便是罪犯,都有尋常如你我的生活片段。

是枝裕和的作品過去多是自編自導,這次他沒有自己寫劇本,與坂元裕二合作創作《怪物》,多重的敘事視角讓簡單的事件多了層次和表述空間,帶出了更深的寓意。每一段埋下的線索都能巧妙銜接,作品相較以往也有更強的戲劇張力。兩個鐘頭的片長,幾乎完全沉浸故事的節奏中。

但也因為如此,反倒讓習慣導演過往作品的影迷如我,有那麼些不適應。

或許在於部分情節安排的刻意,如校長和教職員對霸凌事件的反應,都十分戲劇化。第一段保利老師在家長面前吃糖,並非尋常的舉止,瑛太在這一段的表演也不太像心裡有正義,想和家長理性溝通,卻被壓抑,屈辱的道歉,反而更像傲慢不屑,難以同理他人的亞斯伯格患者(?)。還有麥野湊的跳車,都幾近為刻意引導的誤解。所以每每切換視角,雖然會想「原來發生了這件事啊」,卻無法有因為曾經相信而恍然大悟的震懾和感動。

或許稍嫌挑剔了。不同的合作嘗試產生不同的火花,雖然過往的是枝作品更能打動我,但能讓我們在觀影之後繼續思考的,都是好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倚的沙龍
61會員
57內容數
林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趁著復活節檔期上映的《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改編自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聽狄更斯講耶穌》,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認識耶穌,他用質樸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文字,寫下耶穌生平故事書。所以《萬王之王》也是由一個父親和孩子講故事的方式開始。
Thumbnail
2025/04/28
趁著復活節檔期上映的《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改編自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聽狄更斯講耶穌》,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認識耶穌,他用質樸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文字,寫下耶穌生平故事書。所以《萬王之王》也是由一個父親和孩子講故事的方式開始。
Thumbnail
2025/03/14
遲至今年才看了《聽海湧》,想起好久以前看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曾經以為識得的自己,兜兜轉轉,兢兢業業了大半生,才意識到過去的種種,時間、心神、情感,竟無一不是錯付,此後必然迎向瓦解,碎裂,成為虛無抑或成為癲狂,此外大概難有其他。
Thumbnail
2025/03/14
遲至今年才看了《聽海湧》,想起好久以前看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曾經以為識得的自己,兜兜轉轉,兢兢業業了大半生,才意識到過去的種種,時間、心神、情感,竟無一不是錯付,此後必然迎向瓦解,碎裂,成為虛無抑或成為癲狂,此外大概難有其他。
Thumbnail
2025/01/05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2025/01/05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恐懼足以碾碎一切,若我們持續不願承認地用力推開它、緊繃全身細胞地對抗它,或以為視而不見就可以忽略它,這些舉動實則是在心中持續給它養分,直到它有天長出血肉,強大到可以一巴掌將我們拍死;對恐懼而言,那簡直易如反掌。
Thumbnail
恐懼足以碾碎一切,若我們持續不願承認地用力推開它、緊繃全身細胞地對抗它,或以為視而不見就可以忽略它,這些舉動實則是在心中持續給它養分,直到它有天長出血肉,強大到可以一巴掌將我們拍死;對恐懼而言,那簡直易如反掌。
Thumbnail
不明生物,此刻就在某處... 產生「異變」!? (雖然不清楚那是什麼狀態)? 可能是「進食」,也可能是「進化」。 無論是哪一種... (似乎都在預示著危險即將到來)...
Thumbnail
不明生物,此刻就在某處... 產生「異變」!? (雖然不清楚那是什麼狀態)? 可能是「進食」,也可能是「進化」。 無論是哪一種... (似乎都在預示著危險即將到來)...
Thumbnail
有看過蜘蛛嘛? 我從未見過如此縝密的生物 沉默著織羅出驚天動地的咆哮 說 當下 現今 現在 今時 都吃不到 什麼都吃不到 只有張漂亮的簍空披肩 想說 代替死神 給某個美味饕餮披上 說 開動 銀盤的腥紅色 是飽餐一頓的小費 斷裂的蝶翼 還在風中顫抖著 就連最鋒利
Thumbnail
有看過蜘蛛嘛? 我從未見過如此縝密的生物 沉默著織羅出驚天動地的咆哮 說 當下 現今 現在 今時 都吃不到 什麼都吃不到 只有張漂亮的簍空披肩 想說 代替死神 給某個美味饕餮披上 說 開動 銀盤的腥紅色 是飽餐一頓的小費 斷裂的蝶翼 還在風中顫抖著 就連最鋒利
Thumbnail
人人都有自己的恐懼 如何去面對每一次的恐懼來臨呢? 如果不曾直面也許就難以長出相對的勇氣 / 在長濱僻靜時的自我探索中 聊到過我害怕昆蟲 但夥伴覺得我很勇敢 因為當我們一起在室內遇到小蜘蛛時我的反應 但蜘蛛不是我最怕的 我最怕的是大蟑螂 或者說會飛的、移動速度
Thumbnail
人人都有自己的恐懼 如何去面對每一次的恐懼來臨呢? 如果不曾直面也許就難以長出相對的勇氣 / 在長濱僻靜時的自我探索中 聊到過我害怕昆蟲 但夥伴覺得我很勇敢 因為當我們一起在室內遇到小蜘蛛時我的反應 但蜘蛛不是我最怕的 我最怕的是大蟑螂 或者說會飛的、移動速度
Thumbnail
外來種、歸化種、入侵種區別。外來入侵種對人類及生態的危害大解析與說明等等。
Thumbnail
外來種、歸化種、入侵種區別。外來入侵種對人類及生態的危害大解析與說明等等。
Thumbnail
「沒有人會因為蚊子般的小事而情緒激動。」 因為,那對你來說,是一隻藏在內心的大象🐘。
Thumbnail
「沒有人會因為蚊子般的小事而情緒激動。」 因為,那對你來說,是一隻藏在內心的大象🐘。
Thumbnail
說來慚愧,我對昆蟲有生理性的恐懼,而且有些昆蟲又不太看路,總會直接往人身上飛撲;我真的害怕,我真的想逃走,但是有時候如果無法逃走,我就只好攻擊他們了... 其中,讓我最深惡痛絕的就是阿強們,小強我還敢處理,遇到大強我CPU真的是直接癱瘓,太害怕了...;偏偏這些恐怖東西又防不勝防,無處不在,一直是
Thumbnail
說來慚愧,我對昆蟲有生理性的恐懼,而且有些昆蟲又不太看路,總會直接往人身上飛撲;我真的害怕,我真的想逃走,但是有時候如果無法逃走,我就只好攻擊他們了... 其中,讓我最深惡痛絕的就是阿強們,小強我還敢處理,遇到大強我CPU真的是直接癱瘓,太害怕了...;偏偏這些恐怖東西又防不勝防,無處不在,一直是
Thumbnail
當你外出踏青時,你是否曾看過有些植物的葉片上出現奇怪的東西呢? 植物出現奇怪的塊狀物有時是由病毒、細菌、真菌等的感染造成,有時線蟲或節肢動物如昆蟲也能讓植物身上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物體。其中,昆蟲讓植物產生的塊狀物最吸引大家的目光,因為它們的形狀與種類五花八門,有的可堪稱美麗,而這些塊狀物稱作蟲癭
Thumbnail
當你外出踏青時,你是否曾看過有些植物的葉片上出現奇怪的東西呢? 植物出現奇怪的塊狀物有時是由病毒、細菌、真菌等的感染造成,有時線蟲或節肢動物如昆蟲也能讓植物身上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物體。其中,昆蟲讓植物產生的塊狀物最吸引大家的目光,因為它們的形狀與種類五花八門,有的可堪稱美麗,而這些塊狀物稱作蟲癭
Thumbnail
我們個人的內心世界,就好比是蚱蜢處於獨居的狀態,除非牠的心態被魔鬼佔據,否則一定是溫馴且善良的。問題是,溫馴善良對別人來說是好事,但對自己而言卻不一定,因為在這個功利主義至上的時代,為了爭奪最好的那塊大餅,人人莫不卯足全力,想方設法地踐來踏去。溫馴者,必然被欺負;善良者,肯定被打壓;倘若     
Thumbnail
我們個人的內心世界,就好比是蚱蜢處於獨居的狀態,除非牠的心態被魔鬼佔據,否則一定是溫馴且善良的。問題是,溫馴善良對別人來說是好事,但對自己而言卻不一定,因為在這個功利主義至上的時代,為了爭奪最好的那塊大餅,人人莫不卯足全力,想方設法地踐來踏去。溫馴者,必然被欺負;善良者,肯定被打壓;倘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