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棧 - 第叁之三篇、如何有效率的投資股市?哪種策略才是你最好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風險再分散!經得起驗證的「傳統股債配」?

風險分散,不僅僅可以透過持股數量的增加來分散,更可以透過配置在不同類型的資產來增加風險的分散。因為不同類型的資產,所需要承受的風險大小與種類皆大不相同,甚至會有部分負相關的情形出現。過去經濟學家透過統計資料的回測,發現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有兩項資產會產生一定的負相關性。甚麼是負相關性?就是在其中一項資產上漲的同時,另外一項資產會有反向的動作。也因為負相關性,且股票欲債券依據外國的統計,皆是長期上漲,並且相對於現金皆能有效對抗通膨。且而根據《因子投資》一書中,投資大盤所需承擔的「市場風險」與美國的中期債券所需承擔的「利率風險」皆能顯著地提供投資者長期穩定的「風險溢酬」,也就是承擔風險皆能獲得一定的報酬!下圖為透過元大回測試算索回測出來的數據。證明了在長達6年「中長期」尺度下,資產配置皆能有效提供較優良的「夏普植」(風險報酬比,越高越佳)。在股市之中,降低風險後卻提升的報酬率,又稱作「免費的午餐」。

#因為資產具有負相關性,不僅僅降低了波動、降低了風險,更能額外獲得「免費的午餐」!

回測的6.2年間,可以發現股債配的波動度會大幅降低(00697B是中期美國國債,00631L是台股0050正二)

(資料來源: 元大回測試算-表格為本棧作者製作)

回測的6.2年間,可以發現股債配的波動度會大幅降低(00697B是中期美國國債,00631L是台股0050正二) (資料來源: 元大回測試算-表格為本棧作者製作)

推薦各位可以參閱:YT頻道: 潔西卡卡-資產配置是什麼?股債平衡怎麼做?可以增加投資報酬率嗎?|投資理財分享|潔西卡卡 - YouTube。他告訴了你,股債平衡?為甚麼?

放長線釣大魚?為何要選擇"長期投資"而非"擇時交易"!

許多初入股市的人都會花大量時間學習各種技術線型指標,以及深入研究各種投資技巧,例如觀察大戶籌碼、KD線型的黃金交叉等等。然而,如果這樣的方法真的如此有效,那全球就不應該存在如此嚴重的貧富差距,PTT或Dcard的股票版也不會經常看到許多關於股票投資的「畢業文」。事實上,根據《投資金律》一書的說法,過去的統計數據顯示,那些擁有豐富資源和資訊的華爾街主動操盤手中,也僅有「三成」的操盤手能夠在當年超越整體市場指數,而且這種超越狀態無法長期維持下去!我們這些手無寸鐵的小散戶想要戰勝市場中掌握各種多元資訊和技術的高階操盤手,猶如單純靠一支長矛就想要戰勝機槍和大砲,實在是天方夜譚!而那些專業操盤手都難以擊敗的市場大盤,我們就別奢望能夠輕易地挑戰了! 

引用《投資金率》中的一則故事:「一九七零年代中期,有位投資者在共同基金上投資了一萬美元,然後就忘記這回事了。到了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大崩盤時,由於大受驚嚇,這位女士恐慌的要求基金公司贖回資金。『抱歉,女士,』基金公司回答,『但是你的基金價值已經跌到只剩下十七萬九千六百二十三美元。』」

# 連「主動投資」的專業操盤手都只有約「三成」能戰勝大盤

# 擇時交易就是一種主動交易,相對於大盤的勝率就是不高

為什麼股市長期投資更為有利呢?根據元大所提供的投資組合試算器試算,從2003年6月30日至2023年8月25日,單筆投入元大台灣50(0050)的總報酬率達到了556.03%,年化報酬率則高達9.99%。這近乎20年的統計數據向我們證明,若選擇投資整體市場指數並長期持有,將能夠獲得接近10%的年化報酬率。此外,就在相同截至日期內,從2007年12月26日起算的元大高股息ETF(0056)單筆投入的年化報酬率也達到了7.66%。因此,只要選擇適度分散風險並經得起時間考驗的ETF,多數情況下都能夠帶來相當不錯的正向報酬。如果再思考到2023年這樣高利時期的「定存」僅有1.5%的報酬,更加地加強了應該透過股市獲取長期報酬。

如果你堅持要時時把握時機進行投資,認為自己天賦異稟,甚至覺得自己是天選之人,那麼你可能會選擇主動投資。然而,主動投資具有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風險,那就是錯過報酬的風險。你可能會眼巴巴地看著一支你認為會一路上漲的股票,或者在買入時看著這支被看好的股票持續下跌⋯ 根據從Morningstar取得S&P Global BMI TR USD的數據統計,我們了解到在長達31年的統計時期中,如果錯過了最大漲幅的10天,年化報酬率將從8.38%下滑至5.49%。這顯示錯過的時間越多,損失也就越大。話已至此,如果你仍然想嘗試一下「投機」的經驗,或許可以考慮在資產配置方面進行嘗試。你可以把自己的資產中不超過5%的部分用來體驗,這或許能為生活增添一些情調。但是絕對不要拿身家去冒險!以免在別人正在享受下午茶和人生的美好時光,同時你卻在股市的風浪中承受著所有的損失。

# 單純長期持有就可以輕鬆拿到10%的大盤報酬,那我們為何還要殺進殺出呢?

當你錯過了最佳上漲的機會的年化報酬率

(資料來源:Morningstar)

當你錯過了最佳上漲的機會的年化報酬率 (資料來源:Morningstar)

推薦各位可以參閱:YT頻道  : 清流君-【ETF投資】是什麼?怎麼買?定期定額?|資產配置、被動收入最佳工具 - YouTube。他告訴了你,為何買大盤、長期持有被動型ETF的原因

長期投資還有一個極佳的優勢,將台股加權報酬指數,自1967年至2022年間,取以30年為間格進行統計,對每一段間格進行報酬率的統計,得出了下圖的結果。不論在哪一個區間進行單筆資金的投入,必定可以獲利,並戰勝通膨。假設自25歲始工作並進行儲蓄,到了65歲退休之際,也過了40餘年,而投資時間的越長,則更可以分散短時間的波動風險,讓年化報酬率更不易有偏離,最終順利退休的機會又大幅增加!

# 加權報酬指數的回測,表明股市長期投資下來,忽略掉3~5年的短期波動,長期將佇立於不敗之地!

台灣加權報酬指數 滾動30年報酬數據

(資料來源: 林大仁 - 淺談保險觀念 )

台灣加權報酬指數 滾動30年報酬數據 (資料來源: 林大仁 - 淺談保險觀念 )

定期定額或單筆投入

我想有些看得比較仔細的人,會開始有一些疑惑,為什麼同樣是持有0050二十年,年化報酬率有時是9.99%,有時又是5.79%,倒底哪一個才是真的?事實是,都是真的,只是因為資金投入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很多人會說,定期定額可以降低波動度,並且在下跌時段的買進,最終會產生「微笑曲線」!很多財經作家皆推崇,盡可能分批投入、並鼓吹保留資金,想當初初入股市的我甚至還買了他們的書來閱讀,但是越想越不對盡!哪裡不對盡?先不管甚麼是微笑曲線,直接透過下圖的回測就可以知道他的投資方式相當的沒有效率!在十年以上的「長期」尺度中,定期定額所能減少的波動度幾乎微乎其微,但是對於年化報酬率卻是大大的砍半。因此同樣的波動度,相差頗甚的報酬率,沒有得到安全感的同時,報酬率大幅拖延,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為人生的尺度很長,你「每個月」可以用來進行的「單筆投入」,拉長尺度來說也是一種「單筆投入」,也因此有些理論認為可以透過「借貸」來向未來的自己借錢,來達成在常週期尺度下的「真.單筆投入」,不過借貸需要考量的變量太多,一般的上班族建議還是以「每個月單筆投入」的方式進行常週期的「定期定額」最佳

#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立即把欲投資資金總額進行「單筆投入」

#定期定額的策略在「長期」的尺度下,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長期尺度,單筆投入的效果卓越,且波動度與定期定額沒有太大的區別

(資料來源: 元大回測試算)

長期尺度,單筆投入的效果卓越,且波動度與定期定額沒有太大的區別 (資料來源: 元大回測試算)

再平衡的重要性

前文提到,可以透過資產配置以達到分散、降低風險,然而也提到股票資產與債券資產具有長期的「負相關」,而投資人可以透過對這個「負相關」來上下其手,獲得「免費的午餐」的同時,又額外的附贈一隻冰淇淋!下圖為再平衡示意圖。

因為有再平衡,縱使股價與債券價格回到原點,總資產卻上升

(資料來源: 本棧作者)

因為有再平衡,縱使股價與債券價格回到原點,總資產卻上升 (資料來源: 本棧作者)

#不必預測漲跌,僅在資產配比偏離時,進行「再平衡」,就能輕輕鬆鬆飯後加菜!

#通常「偏離5%」就要進行再平衡的動作!

推薦各位可以參閱: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股票】每年10分鐘!2檔ETF讓你資產翻三倍?挺過4次股災的無腦投資術 ft. 闕又上|下班經濟學389 - YouTube。關老師完美的解釋資產配置與再平衡的方法!


關於投資理財的後續觀念,還請待下回揭曉~


倘若您喜歡本棧作者的內容,也歡迎訂閱斜生的月財務誌 - 專題介紹|方格子 vocus。在這裡您將可以一窺本棧作者的操作與投資概況,一同監督本棧作者是否有確實的履行文章中的財務規劃,也順便小額贊助小弟一杯飲冰室,有您的支持將會是我寫作的一大動力!

讓我們一同揚帆、縱橫在這茫茫股海吧!

輸入優惠碼:lifeisgood 即可享有5折優惠(限前100名)


avatar-img
19會員
49內容數
人生大不易,讀書是,工作是,理財更是!我們常被生活上各種瑣事淹沒,搞得昏頭轉向,摸不著頭緒。願本棧能成為迷茫之時提供短暫休憩、找尋方向之所在,以期來年都能有更好的收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是斜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股利+資本利得=總報酬 很多存股族會非常糾結於股利的發放率,且認為股利就是一種實際獲利,並排斥那些低股利的股票。然而他說的沒錯,但也只對了一半!對了哪一半?它確實是實質獲利的一部分。錯了哪一半?他必須要填息。股票股利在配息後會扣除股價,必須在股價上漲至除息的股價,才是真正的獲利!如(圖一) 股價
投資個股,不如ETF! (可以參閱《指數投資》一書) 我們常常聽到:「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其實不只有基金,只要是投資,都會具有風險。然而風險種類的不同,可以帶來的回報效益也有所不同。 常常可以聽到某某大師或某某教主說,投資中信金穩賺不賠!我透過台積電賺到了
資本主義下,經濟只有上漲的份! 投資資產是你最好的選擇!
投資&理財,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課之一,套一句山到猴子的一生的主角說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還記得上篇提及 營養師=市場「無形之手」 營養素=各式「資產」 價格=各種營養的「多寡」 以成年男性身體組成為例,脂肪的組成約占15~20%,肌肉則約75~85%。每一種的組成成分在身體中都有一個組成的「比例」,脂肪過高則是肥胖,水分過少則是脫水等。一旦脫離身體的恆定最佳的占比,身體就會出問
投資就像飲食 民以食為天,飲食乃一日之必須。而飲食攸關著我們的身體驗康,在醫院時我曾聽醫生說過:「你吃了什麼,你就會變成什麼」,即「吾乃無所食」,但生活忙碌的我們,根本無暇顧及營養,更無暇顧及均衡。午餐可能一杯珍珠奶茶,晚餐一頓石頭火鍋。日積月累,身體代謝負荷不及,因而積勞成疾,抱病終身。 蛋豆
股利+資本利得=總報酬 很多存股族會非常糾結於股利的發放率,且認為股利就是一種實際獲利,並排斥那些低股利的股票。然而他說的沒錯,但也只對了一半!對了哪一半?它確實是實質獲利的一部分。錯了哪一半?他必須要填息。股票股利在配息後會扣除股價,必須在股價上漲至除息的股價,才是真正的獲利!如(圖一) 股價
投資個股,不如ETF! (可以參閱《指數投資》一書) 我們常常聽到:「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其實不只有基金,只要是投資,都會具有風險。然而風險種類的不同,可以帶來的回報效益也有所不同。 常常可以聽到某某大師或某某教主說,投資中信金穩賺不賠!我透過台積電賺到了
資本主義下,經濟只有上漲的份! 投資資產是你最好的選擇!
投資&理財,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課之一,套一句山到猴子的一生的主角說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還記得上篇提及 營養師=市場「無形之手」 營養素=各式「資產」 價格=各種營養的「多寡」 以成年男性身體組成為例,脂肪的組成約占15~20%,肌肉則約75~85%。每一種的組成成分在身體中都有一個組成的「比例」,脂肪過高則是肥胖,水分過少則是脫水等。一旦脫離身體的恆定最佳的占比,身體就會出問
投資就像飲食 民以食為天,飲食乃一日之必須。而飲食攸關著我們的身體驗康,在醫院時我曾聽醫生說過:「你吃了什麼,你就會變成什麼」,即「吾乃無所食」,但生活忙碌的我們,根本無暇顧及營養,更無暇顧及均衡。午餐可能一杯珍珠奶茶,晚餐一頓石頭火鍋。日積月累,身體代謝負荷不及,因而積勞成疾,抱病終身。 蛋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Thumbnail
台股創下史上最大的跌幅1004.01點,而昨晚美股的四大指數也同步下跌,費半的跌幅更超過5 %。不僅僅是台美股大跌,基本上全球的股市都同步大跌。美國昨天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失業率從4.1%爬升至4.3%,失業人口的增加代表著產業的低迷,這也讓了市場開始正視經濟衰退的來臨。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不要幻想自己能預測未來! 前一陣子,台積電來到一千元,股市衝到兩萬四 很多人回頭看著沒有用的美債,覺得如果把所有資金移轉到台積電,現在不就賺更多。 於是乎,有人認為美債就是一個沒有效益的投資。 這個前提是...你能夠預測未來!? 多元配置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 在七月三日,股市來到兩萬三的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一般談到資產配置策略,其中股債配置似乎是一個大家都覺得不錯的方法。通常被認為有助於減少投資風險並提高長期回報。以下是股債配置的優點及缺點: 優點 風險分散:減少投資組合波動性。 回報平衡:追求高回報的同時控制風險。 流動性: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抗通脹:同時對抗通脹和提供穩定收益。 缺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Thumbnail
台股創下史上最大的跌幅1004.01點,而昨晚美股的四大指數也同步下跌,費半的跌幅更超過5 %。不僅僅是台美股大跌,基本上全球的股市都同步大跌。美國昨天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失業率從4.1%爬升至4.3%,失業人口的增加代表著產業的低迷,這也讓了市場開始正視經濟衰退的來臨。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不要幻想自己能預測未來! 前一陣子,台積電來到一千元,股市衝到兩萬四 很多人回頭看著沒有用的美債,覺得如果把所有資金移轉到台積電,現在不就賺更多。 於是乎,有人認為美債就是一個沒有效益的投資。 這個前提是...你能夠預測未來!? 多元配置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 在七月三日,股市來到兩萬三的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一般談到資產配置策略,其中股債配置似乎是一個大家都覺得不錯的方法。通常被認為有助於減少投資風險並提高長期回報。以下是股債配置的優點及缺點: 優點 風險分散:減少投資組合波動性。 回報平衡:追求高回報的同時控制風險。 流動性: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抗通脹:同時對抗通脹和提供穩定收益。 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