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奇幻的小說表演:<雲圖>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雲圖由六個故事串連組成,故事的時代背景從19世紀到文明毀滅後的遙遠未來。而閱讀雲圖的過程彷彿是在觀看一場關於小說敘事結構的奇幻演出。大約許多人也會把這部小說歸類為後現代主義的範疇,或是所謂的meta-fiction。作者雖然說這部作品是受到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啟發,而結構確實也有相似之處。但是雲圖和那些意圖拆解讀者與作者關係,不斷凸顯小說虛構性的meta-fiction還是有些不一樣。

某個層面而言雲圖其實是古典的,因為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面玲攏明鏡映射著過去或未來的某些人與事。六個故事六種類型,在我們的閱讀經驗裡或許能翻找出可以類比的類型小說或者電影來。第一個故事「亞當.尤恩的太平洋日記」是1850年代南太平洋上的一篇航海日誌,背景是帝國主義時代的種族霸凌;「寄自日德堅莊園的信」則是陰鬱的青年音樂家於1930年寫給其同性密友的書信,信中充斥著二十世紀初期歐洲上流社會的背叛與情欲,以及那個時代的虛無情緒;第三篇「半衰期——露薏莎.瑞伊秘案首部曲」是典型好萊塢式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敘述1970年一個八卦刊物記者意圖揭發大企業陰暗真相的刺激驚悚故事;「提摩西.卡文迪西的恐怖考驗」是當代的黑色荒謬喜劇,彷若是魔幻驚悚小說「我只是來借個電話」的歡樂喜劇版;「宋咪-451的祈錄」年代背景是不久的將來,企業治世的時代,描寫複製人的故事,這一篇總讓我想起銀翼殺手這部經典科幻電影;最後一篇「史魯沙渡口及之後的一切」的時間拉到遙遠未來,人類文明摧毀之後。在後文明時代人類徹底拋開一切虛假律法把原屬於潛規則裡的暴力本性正式提上檯面,至此暴力成為人類唯一律法。

雲圖的結構則令人目眩神迷。六個故事依年代順序編排,前五個故事都在故事中途嘎然而止,然後直接跳到下一個故事,最後在「史魯沙渡口及之後的一切」結束後,再倒著把前五個故事交代完畢。它的結構是1、2、3、4、5、6、5、4、3、2、1,擺在中間的第六個故事「史魯沙渡口及之後的一切」是雲圖六重奏全部故事的宿命終結,而這一切則緣起於第一個故事「亞當.尤恩的太平洋日記」。

作者總在文本裡的這裡、那裡暗示著不同故事間人物與情節千絲萬縷的關係。後一篇故事的主角是前一篇的讀者,每個故事總以某種形式被後一篇故事的人物閱讀/觀看著。例如日德間莊園的年輕音樂家意外發現亞當.尤恩的日記。提摩西.卡文迪西的可笑故事被編成電影,成了複製人宋咪-451念茲在茲唯一看過的老電影。而宋咪-451被摧毀前留下的訪問錄像(祈錄)變成史魯沙渡口的牧羊男孩及其後人不斷召喚的魔幻神祇。六個故事彼此指涉,相同主題在不同故事裡輪迴出現,最後合成一曲雲圖六重奏。我們觀賞過這場奇幻演出後,才驚訝地發現原來小說結構可以繁複若斯。

古典世界的美學價值認為小說作品該像一面鏡子反映著真實世界,敘事結構則融化在情節裡。作者駕馭這些敘事結構,讓讀者融進故事情境,深受感動,彷彿一切都是真實的。而雲圖以繁複技法處理近乎類型化的故事情節,讓故事本身不再是小說的主角,或不再是讀者關心的焦點。小說的主角其實是作者的百變敘事手法,讀者眩於作者的技法,忘了即使在燦爛陽光下,那明亮的背後其實一如夜空還是滿天繁星。因此這部小說引來討論的永遠是作者高明的拼貼技法以及神乎其技的敘事結構,所有的微言大義注定最終將消散在炫目的奇幻演出後。

書名:雲圖

作者:大衛.米契爾

出版社:商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南方的黃昏裡遇見夕陽的沙龍
5會員
41內容數
主要是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一些閱後的個人獨白與絮語。
2024/07/29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07/29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06/14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2024/06/14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2024/03/19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2024/03/19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雲圖由六個故事串連組成,故事的時代背景從19世紀到文明毀滅後的遙遠未來。而閱讀雲圖的過程彷彿是在觀看一場關於小說敘事結構的奇幻演出。大約許多人也會把這部小說歸類為後現代主義的範疇,或是所謂的meta-fiction。
Thumbnail
雲圖由六個故事串連組成,故事的時代背景從19世紀到文明毀滅後的遙遠未來。而閱讀雲圖的過程彷彿是在觀看一場關於小說敘事結構的奇幻演出。大約許多人也會把這部小說歸類為後現代主義的範疇,或是所謂的meta-fiction。
Thumbnail
6月書宅 – 追逐時光 六月 對於學生來說是畢業的季節 也是準備迎向新生活的季節 (下週又要送走一屆學生了…) 突然發現很神奇的是 記憶中較為深刻的學生時代的記憶 似乎大多是連結著白天、炙熱的天氣 反而出社會後 記得的都是夜晚、偏冷的氛圍
Thumbnail
6月書宅 – 追逐時光 六月 對於學生來說是畢業的季節 也是準備迎向新生活的季節 (下週又要送走一屆學生了…) 突然發現很神奇的是 記憶中較為深刻的學生時代的記憶 似乎大多是連結著白天、炙熱的天氣 反而出社會後 記得的都是夜晚、偏冷的氛圍
Thumbnail
我們是自己時代的渺小過客, 在另一個人穿越時空的旅程裡,卻是無可取代的關鍵主角…… 一首恢宏詩意媲美《雲圖》的時空交響曲,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作者最新小說
Thumbnail
我們是自己時代的渺小過客, 在另一個人穿越時空的旅程裡,卻是無可取代的關鍵主角…… 一首恢宏詩意媲美《雲圖》的時空交響曲,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作者最新小說
Thumbnail
寒假有多一點時間看書了,但很懶惰地一篇心得都沒寫。最近看的幾本書都滿喜歡的,就在月底簡單整理一下好了! (排序是閱讀順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我也想學別人打星星但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Thumbnail
寒假有多一點時間看書了,但很懶惰地一篇心得都沒寫。最近看的幾本書都滿喜歡的,就在月底簡單整理一下好了! (排序是閱讀順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我也想學別人打星星但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Thumbnail
《小王子》、《追憶似水年華》、《紅樓夢》、《孔乙己》、《世界文明史》、《希臘的黃金時代》、《浮士德》……眾多的經典書籍在羅智成的詩集《夢中書店》中形成了複雜而龐大的潛文本系統;在這些錯綜複雜的軸線當中,羅智成不只「閱讀」這些書籍,更透過詩句與之「對話」。除了以上各種不同文化脈絡下的知名著作,羅智成還
Thumbnail
《小王子》、《追憶似水年華》、《紅樓夢》、《孔乙己》、《世界文明史》、《希臘的黃金時代》、《浮士德》……眾多的經典書籍在羅智成的詩集《夢中書店》中形成了複雜而龐大的潛文本系統;在這些錯綜複雜的軸線當中,羅智成不只「閱讀」這些書籍,更透過詩句與之「對話」。除了以上各種不同文化脈絡下的知名著作,羅智成還
Thumbnail
在這裡我並不想剖析雲圖六段故事的內容,因為人性中原本就包含了愛情、怨恨、貪婪、承諾、善良、利益、正義、自由等等,端視個人面對問題的當下如何抉擇,因此有人對於雲圖故事感慨莫名,有人則是懵懵懂懂的腦筋渾沌,當然也有人對其大感厭惡,至於你會如何認為,還是等看過再說吧!
Thumbnail
在這裡我並不想剖析雲圖六段故事的內容,因為人性中原本就包含了愛情、怨恨、貪婪、承諾、善良、利益、正義、自由等等,端視個人面對問題的當下如何抉擇,因此有人對於雲圖故事感慨莫名,有人則是懵懵懂懂的腦筋渾沌,當然也有人對其大感厭惡,至於你會如何認為,還是等看過再說吧!
Thumbnail
試讀心得 閱讀"烏托邦大道"對我來說是很新的嘗試,因為背景。
Thumbnail
試讀心得 閱讀"烏托邦大道"對我來說是很新的嘗試,因為背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