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縱走第一段之逆行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為下坡比上坡好走,但萬萬沒想到,走完11公里的下坡路,腳還是好痠好痛啊......

行走台北大縱走第一段,可見二子坪湖光山色。

行走台北大縱走第一段,可見二子坪湖光山色。

今天走第一段「二子坪-關渡」,全長約11公里,考量交通及體力,這次選擇「逆走」,也就是從較高處的二子坪一路往下走到關渡捷運站。

一開始,從劍潭捷運站搭紅5到陽明山公車總站,在這裡轉搭108遊園公車(全程車/區間車皆可搭),即使平日,人潮依舊眾多,大約等了第二班車才能夠上車。

抵達二子坪遊客中心,這裡有販賣部(聽說肉粽跟茶葉蛋很好吃),可以補充點熱量;洗手間也很多間,可以先解放一下, 一切準備就緒,就可以朝著「五星級步道」二子坪前進。

平坦好走的步道,即使是嬰兒推車或輪椅都很好行走。

平坦好走的步道,即使是嬰兒推車或輪椅都很好行走。

走到二子坪的湖畔後,有涼亭可以歇息,喝點水、吃點乾糧,看看遠方的山嵐,近看眼前的荷花,準備續攻接下來的縱走行程,往面天山或清天宮的方向前進,一路上都有清楚的指標,不用擔心找不到路。

沿途都有清楚的指標,指引方向。

沿途都有清楚的指標,指引方向。

從這個路標之後開始,路徑變得較為原始,小石子路混點泥土,走起來有點吃力,但樹木扶疏、風吹過樹梢的聲音,讓人感到舒服,慢慢消除腿部的不適感。聽過「五感體驗場」之後,就會來到一座涼亭,這座涼亭旁邊有兩條路,右邊一條通往大縱走第一段,左邊通往大縱走第二段(大魔王等級),今天先走右邊這條就好。

從這裡開始,就是大縱走第一斷根第二段的分歧點。

從這裡開始,就是大縱走第一斷根第二段的分歧點。

沿途都有樹蔭,氣溫大約21度,舒適宜人,中途會有岔路往上走到向天池,今天不走,續往關渡的方向前進。走著走著,轉個彎,接近祖師爺廟時,眼前豁然開朗,觀音山就在前頭守候著,望遠還能看到出海口,眼前的美景就像吃了一顆大補丸,增添前進的動力。

遠眺觀音山,有種靜謐之美。

遠眺觀音山,有種靜謐之美。

看完觀音山,即將抵達清天宮,這裡有公車可以搭,想要撤的人可以在這裡等公車;此外,留意整段路來到這裡是較為容易迷路的一個位置,若站在清天宮前,記得往「右手邊」的路徑走去,會經過民房,續往前走就對了,沒多久即會進入貴子坑步道。

沿著水圳、聽著潺潺水聲前行。

沿著水圳、聽著潺潺水聲前行。

走完水圳步道,接著會轉入忠義山步道,這個步道不長,但非常原始,泥土地加上錯落的石頭當踩腳處,兩旁皆有繩索可以拉,以免一路滑下山......!

忠義山步道沿途皆為原始林道,兩旁有繩索輔助行走。

忠義山步道沿途皆為原始林道,兩旁有繩索輔助行走。


出了忠義山,這段大縱走的行程即將告終,沿著大馬路走向台北藝術大學,再轉入關渡捷運站,有體力的人續騎自行車完成第八段台北大縱走,不然也可以直接搭捷運歸途。

台北大縱走第一段資訊

交通:劍潭捷運站搭小15至陽明山公車總站再轉搭108至二子坪下

留意:沿途經二子坪、面天山登山口、清天宮、貴子坑步道、忠義山、台北藝術大學、關渡捷運站,有石子路、石階、泥土地、原始林相等等,鞋子一定要防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的好格友-avatar-img
2023/11/05
這篇文章真的讓我深感興奮!走完台北大縱走第一段的冒險之旅,充分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以及人們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在文章中,我尤其喜歡你描述的景點,特別是二子坪的湖光山色和觀音山的遠足。這種大自然的美麗讓人心曠神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賜。同時,你對路線的詳細描述和建議,對於計劃這個旅程的人們來說非常有幫助。我還發現你提到的涼亭和公車站等設施非常貼心,讓人在長途行走後能夠得到休息和協助。總之,感謝你分享這個充滿冒險和美景的旅程,讓我們感受到了台北大縱走第一段的魅力。我期待著閱讀更多你未來的冒險故事!
avatar-img
木牙心的沙龍
8會員
13內容數
木牙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帶孩子出門用餐,孩子無理取鬧讓媽媽的生日餐變成一場災難?本文分享一個在餐廳目睹的真實故事,帶出親子教養與應對孩子情緒的課題,並引起媽媽們的共鳴,引起讀者思考如何在特殊日子裡應對孩子情緒。
2025/04/06
帶孩子出門用餐,孩子無理取鬧讓媽媽的生日餐變成一場災難?本文分享一個在餐廳目睹的真實故事,帶出親子教養與應對孩子情緒的課題,並引起媽媽們的共鳴,引起讀者思考如何在特殊日子裡應對孩子情緒。
2023/10/05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把屎把尿,怨嘆怎麼沒有自己的時間;直到他們進入青春期,漸漸離巢,才懂得回頭珍惜過往那些黏膩在一起的日子。
Thumbnail
2023/10/05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把屎把尿,怨嘆怎麼沒有自己的時間;直到他們進入青春期,漸漸離巢,才懂得回頭珍惜過往那些黏膩在一起的日子。
Thumbnail
2023/10/04
十月芒花季,爬台北大縱走第三段正是時候......。 路線:小油坑→七星山主峰→東峰→冷水坑→冷擎步道→擎天崗環形步道→頂山石梯嶺步道→風擎步道→坪頂古圳親山步道→風櫃嘴,共15公里
Thumbnail
2023/10/04
十月芒花季,爬台北大縱走第三段正是時候......。 路線:小油坑→七星山主峰→東峰→冷水坑→冷擎步道→擎天崗環形步道→頂山石梯嶺步道→風擎步道→坪頂古圳親山步道→風櫃嘴,共15公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北大縱走第八段,我騎了幾乎49公里,花了4個多小時,這種沉浸式的騎車感,加上音樂的陪伴,使得這趟旅程雖然很漫長,但是卻是沉浸在自己的每一個願意的腳踏當中,4小時中獨自面對自己,咀嚼自我對話,感覺更了解自己的堅持毅力與目標型導向的追情,意外收穫,台北大縱走,除了達成目標之外,也能能夠更了解自己,一次
Thumbnail
台北大縱走第八段,我騎了幾乎49公里,花了4個多小時,這種沉浸式的騎車感,加上音樂的陪伴,使得這趟旅程雖然很漫長,但是卻是沉浸在自己的每一個願意的腳踏當中,4小時中獨自面對自己,咀嚼自我對話,感覺更了解自己的堅持毅力與目標型導向的追情,意外收穫,台北大縱走,除了達成目標之外,也能能夠更了解自己,一次
Thumbnail
台北大縱走 若按地理位置來說,從關渡開始,一路向東邊延續到文山政大附近。 從地勢來說,變化會從淡水河岸的水色到空氣逐漸清新的台北第一高峰–七星山 通常是習慣搭上假日的第一班捷運或公車,設定到該段的端點,開始每一段的嘗試。 不是速度型的選手,只有確實且緩慢地踏出每一小步。 以下簡單紀錄各段的
Thumbnail
台北大縱走 若按地理位置來說,從關渡開始,一路向東邊延續到文山政大附近。 從地勢來說,變化會從淡水河岸的水色到空氣逐漸清新的台北第一高峰–七星山 通常是習慣搭上假日的第一班捷運或公車,設定到該段的端點,開始每一段的嘗試。 不是速度型的選手,只有確實且緩慢地踏出每一小步。 以下簡單紀錄各段的
Thumbnail
十月芒花季,爬台北大縱走第三段正是時候......。 路線:小油坑→七星山主峰→東峰→冷水坑→冷擎步道→擎天崗環形步道→頂山石梯嶺步道→風擎步道→坪頂古圳親山步道→風櫃嘴,共15公里
Thumbnail
十月芒花季,爬台北大縱走第三段正是時候......。 路線:小油坑→七星山主峰→東峰→冷水坑→冷擎步道→擎天崗環形步道→頂山石梯嶺步道→風擎步道→坪頂古圳親山步道→風櫃嘴,共15公里
Thumbnail
以為下坡比上坡好走,但萬萬沒想到,走完11公里的下坡路,腳還是好痠好痛啊......
Thumbnail
以為下坡比上坡好走,但萬萬沒想到,走完11公里的下坡路,腳還是好痠好痛啊......
Thumbnail
牛港稜步道整條步道全長不到一公里,約莫半個小時就可以爬上山頂,一邊享受著台北港的海景,一邊享受著林口台地的山景,中間還有令人目不暇給的七彩蝴蝶步道。路程雖短,但因為沿著山坡地形搭建的木、石棧道,可是一連串的階梯地獄,如果小瞧它,可是會氣喘吁吁、汗如雨下,還沒爬到一半就會想回家,要去之前可要好好評估。
Thumbnail
牛港稜步道整條步道全長不到一公里,約莫半個小時就可以爬上山頂,一邊享受著台北港的海景,一邊享受著林口台地的山景,中間還有令人目不暇給的七彩蝴蝶步道。路程雖短,但因為沿著山坡地形搭建的木、石棧道,可是一連串的階梯地獄,如果小瞧它,可是會氣喘吁吁、汗如雨下,還沒爬到一半就會想回家,要去之前可要好好評估。
Thumbnail
今天大隊人馬出動,帶媽媽一起到戶外走走,選了平坦好走的二子坪步道。 今天路線:劍潭捷運站 > 陽明山公車總站 > 二子坪遊客中心 > 二子坪步道
Thumbnail
今天大隊人馬出動,帶媽媽一起到戶外走走,選了平坦好走的二子坪步道。 今天路線:劍潭捷運站 > 陽明山公車總站 > 二子坪遊客中心 > 二子坪步道
Thumbnail
2022/11/24台中→二延平步道觀雲平台→松山製茶廠-茶園導覽、採茶服裝體驗、品茗→櫻田牛埔農場→文化路夜市晚餐自理→仁義湖岸大酒店
Thumbnail
2022/11/24台中→二延平步道觀雲平台→松山製茶廠-茶園導覽、採茶服裝體驗、品茗→櫻田牛埔農場→文化路夜市晚餐自理→仁義湖岸大酒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