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求知,就是去愛──《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為什麼知識讓我們更疏離?

近年來,升學主義的思維不斷在台灣被檢視與批判,大家不甘於以「競爭」的角度看待學習,卻又不得不被捲入這龐大的競爭體系中。大學的普設,非但沒有讓學生更清楚自己對該學科的熱情,反而成為另類的「職業訓練所」,彷彿文憑是獲取更好工作機會的門票。
如今人們讀大學,不是為了與群體一同追尋真理,不是為了與知識建立更深刻的關係,也不是要回應知識對我們的倫理要求。相反的,我們將知識視為一種「工具」,僅為獲取更多經濟利益;我們以知識來鞏固自己的權力,並帶來撕裂;我們更重視「實際、有用」的科學知識,而輕視「不實際、無用」的人文知識。
美國知名的教育工作者巴默爾(Parker J. Palmer)在1983年寫下的未來在等待的教育:從創造生命的空間開始》To Know As We Are Known: Education as a Spiritual Journey便是回應當時師生對知識「疏離的痛苦」的深刻反思之作。他在本書大膽指出,我們應該找回教育的靈性傳統,主張「求知就是去愛」,去修復、重建破碎的自我與世界,而不是讓知識成為分化、暴力、控制的工具。
雖本書已出版逾近40年,但其洞見著實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我在閱讀的時候,不停畫重點,也讓我一直以來的疑問越加清晰:為什麼國民教育讓我們與知識、世界、人群越來越疏離?我們該怎麼學、怎麼教導知識才是真正有益的?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運用當今百花齊放的知識?

知識是怎麼來的?談人類知識的起源

但是,巴默爾說,我們首先要問的,不是教學的技巧,不是課程的內容,也不是如何運用知識。我們必須先問這個問題:知識是怎麼來的?唯有知道知識從何而來,才能知道它要把我們帶向何方。
我們通常認為,知識是透過人類的觀察、歸納而整理出來的客觀事實,本身不帶有價值判斷或情感。然而,作者指出,「知識的起源並非中性,而是起自人類靈魂內蘊的感情。」(頁17)
人類的第一個知識源頭是「好奇心」與「控制欲」,這也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好奇心將渴求知識本身當成目的,不問是非;控制欲則將知識視作控制生命的工具,帶來毀滅。這兩者結合,便是產生帶來暴力、分化、毀滅的知識。正如核子武器、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的狂熱發展,便顯示人類征服受造界的傲慢。

客觀主義:世界是客體,有待我們解析

這種知識源頭導出來的知識觀,就是「客觀主義」。客觀主義指的是,將所知的對象與自己劃出界線,視之為獨立我們存在的客體,有待我們去解析、觀察。然而,這種一分為二的思考方式,不是真正的思考,因為我們並沒有敞開自己的生命被所知的對象認識。
在客觀主義底下,一方面,我們會將世界強硬地塞進自我狹隘的封閉邏輯裡,例如將社會問題怪罪於某些人(女人、移工、窮人、文組生?);另一方面,我們也會任由單一的世界觀形塑我們。例如,將自己塑造成只是滿足無窮欲望的動物(科學體系),只是權力的剝削者與受害者(政治體系)、只是純粹的心智(思想體系)。
巴默爾批判道,這種教育「美其名為『學科』,而且絲毫沒有整合的意思,以致我們最後所了解的自己,跟支離破碎的世界一樣,缺乏連貫。」(頁24)

客觀主義反群體、拒絕改變

客觀主義也會深刻影響老師的教學。課堂變成了看台,學生成了旁觀者,僅學習老師頭腦裡的知識,卻沒有跟老師、其他夥伴、學科本身建立關係。此外,為了避免「主觀」的情感作祟,不能讓學生參與太多,重點是外在的現實,而非師生內在的「心靈現實」。
這種教學背後的假設是,每個求知的自我都是隔離的,學生只是方便老師上課而聚集在一處,一同吸收知識而已。他們無須合作,只須競爭;無須提問,只須覆誦。因此,客觀主義的本質是「反群體、拒絕改變」的。它不認為真理存在於群體生命的敞開、傾聽與改變,而傾向將世界視為一個有賴人類操控、解釋、建構的無生命物體。
這些感覺,很常在我們的課堂中發生。巴默爾就毫不留情地說:
「假設我在教導自由的口號,卻是以高高在上的權威姿態在教,要求課堂上的學生單以『事實』為權威,命令學生寫報告、答考卷也只能以權威為模範;那我在教的,其實是奴隸的倫理。」(頁47)
他認為,老師應該擔任起中介的角色,活出所傳講的知識,為知識作見證,而非只是高談闊論。
換言之,當知識成為了技術、理論,以及在考卷上要選擇的答案,我們就無法與知識、與群體建立關係;老師也僅是「麥克風」,講一堆大家都google得到的東西,了無新意。在客觀主義的邏輯裡,所謂的「改變」,只是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所發現「更新的現實」,而非人類與受造界整體的更新與醫治。這也難怪,總會有人抱怨說學那麼多東西,只是帶來更多的空虛。
如果客觀主義帶來的是反群體,那什麼才會建立群體,讓學生、學科與老師建立三方的交流,且一同在追尋真理的過程中成長呢?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哪一種認識論,才能真正改變人的生命,而非逃避改變呢?

源於愛的知識:建立彼此承擔的群體

巴默爾指出,人類也有第二種知識源頭,那就是「」。由愛而生的知識,目的不在操縱、利用,而在進入他者的現實,也讓他者進入我們的現實,以建立生機盎然的群體,為世界帶來修復與和解
在知識的殿堂上談「愛」,似乎顯得困窘,也會淪於「主觀看法」。但巴默爾認為,
「源於愛的知識,卻會把我們帶入生命的大網,以憐憫包往知者和所知,交織於艱鉅的責任和蛻變的喜樂的紐帶中;這樣的愛,呼喚我們參與其中、彼此相依、彼此承擔。」(頁19)
也因此,這種愛是「嚴厲的愛」,因為它會對我們的生命有所要求,我們也必須有所回應。
源於愛的知識,知道現實無法被實證與理性窮盡,而是必須將完整的自我投入當中,運用同理心、信心、直覺、信仰、憐憫等「能力」,「親身參與在由人類與非人類組成的有機群體,參與在由關懷與彼此承擔所織成的大網裡,這大網,就叫作真理。」(頁78)這表示,要完整地認識世界,靠的不只是理性,而是「建立關係」的能力。
源於愛的知識,呼喚我們參與其中、彼此相依、彼此承擔

真理,是誓約的關係

因此,巴默爾指出真理不是外在的形式理論,也不是內在的主觀感受,而是與人、與萬物建立深刻的關係
「真理……都是與人相關的,都要以個人的關係去認識。追尋真理的話語,變成世人和彼此、和受造萬物一起對群體的追尋。而講出真理的話語,也變成我們在生活中的實踐。」(頁72)
追尋真理,就是在肯定每個人內在都有真理的形象,並在關係中對話與實踐。
「在真理中認識某人某事,表示立下誓約,帶著專注、細心、善意,對著所知投入全人全心。同時,也等於敞開自己,接受所有真實的關係必定會帶來的挑戰和改變,進入所知的生命,也讓所知進入我們的生命。」(頁48)

我們不只在追尋真理,真理也在追尋我們

若真理是存在於群體的關係中,那必定是雙向的。這就帶來另一個本書的重點:我們不只在追尋真理,真理也在追尋我們。真理要進入我們的生命,告訴我們從未發現過的現實。
這就好像,當你在讀一本小說時,也會覺得這個小說也在讀你;當你在研究大自然的運作時,大自然也在對你訴說大地群體的奧秘;當你認識國家的歷史,歷史也會顯示你內心的罪惡與良善;當你在學E=mc2時,你也聽見這個世界向愛因斯坦與自己訴說的深奧話語。
所以,巴默爾建議,我們要轉換提問的方式。若我們不是問「那是什麼?」而是「這一次的相會,透露出什麼關於我的事?」;不是問「這想法合邏輯嗎?」而是「這思想背後是誰的聲音?這思想來自於怎麼樣的人世現實?我要怎麼回應?」,那麼我們才能在對話中,更快地朝向真理核心。
我們不只在追尋真理,真理也在追尋我們

創造空間,製造沉默:彼此傾聽與回應

但是,若老師沒有意識到徹底改變認識論的基礎,以愛為知識的源頭,那仍無法讓學生與學科之間建立關係。因此,巴默爾便主張:「所謂教學,便是創造出一方空間,供人們操練對真理的順服。」(頁99)
這個空間,會接納無知,並迎向無知所帶來的可能性。巴默爾就說,學生不敢提問,就是因為我們害怕自己不知道、害怕被人質疑;而老師在台上滔滔不絕地講越多,用越多「舉例說明」來塞滿時間,正顯示他對自己所說的沒什麼把握。因此,大家如果要在課堂得到知識的成長,便要創造一個學生對老師、學生對學生彼此的質疑、提問與批判的空間,又不會淪於互相指責、欺壓。
書中提到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技巧,那就是適時在課堂中「製造沉默」。在上課上到一半的時候,加入沉默,能夠讓問題懸在空中,帶領學生進入問題的困難,並開始傾聽自己、傾聽他人與傾聽學科的聲音。
巴默爾在討論課時,就界定了一個規則,讓沉默自然出現。他要求每一位學生在每一小時的討論中,發言不得超過兩次。這能讓原本就很愛發表想法的人受到限制,強迫自己去聆聽別人,並在發言前整理好自己的思緒;而原本比較安靜的學生,也會發現自己有講話的空間,有責任回應討論的內容。
「沉默無語本來就會教我們去問問題,因為,沉默無語本身就是問句。我於沉默當中學會提出問題,打開一方空間,供學生傾聽自己的體驗、傾聽他人、傾聽所學的科目──而不是單單聽老師權威的話語。」(頁117)
這就帶來「順服」一詞的含意。順服並非下對上的盲從,而是願意彼此傾聽與回應的意志。在課堂中,老師與學生成為誓約的群體,透過提問與討論敞開彼此的生命。儘管每個人對於現實的解讀不同,有交集也有衝突,但在彼此順服的行動中,我們得以凝聚共識,追尋超越我們既有理解的現實,整理先前破碎的知識。
沉默無語本來就會教我們去問問題,因為,沉默無語本身就是問句

老師要重新當學生!

另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段落是,巴默爾建議老師應該要不斷涉獵陌生的領域,重新當學生。他認為,這樣可以培養謙卑的品格,而不會固守在專精的領域中自我膨脹。跨領域的學習,能夠讓老師有開闊的胸襟,讓學科與學生向他訴說嶄新的真理。
這也能讓老師以學生的角度看世界,增進同理心,去檢視自己的教學有什麼問題。例如,意識到原來那種自顧自地講一個小時的課,是令人厭煩的。
巴默爾如此問:
「所以,我們是否始終關在專精的教學和研究裡面,而未曾跨出去過?我們是否向來只當老師,從沒回頭去當學生?我們是否始終只從外部來研究專攻的學科,而沒鑽進去裡面?若是的話,我們的內在空間就是封閉的,我們順服聆聽的能力也會萎縮。」(頁163)

牧養實務的反思: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於我而言可說振聾發聵,讓我對教育的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身為在基督教體系下的學生工作者,與本書產生相當多的共鳴。
例如,在團契查經的時候,我因為害怕沉默帶來的尷尬,而不斷解析經文的意義或「假裝提問」,卻沒有讓大家有時間去消化、聆聽、回應彼此的見解。
我更像是審判耶穌的彼拉多,問耶穌:「真理是什麼?」但耶穌不願回答,因為他整個人生正體現了真理的面貌,而非能用三言兩語框架住(道成了肉身)。耶穌的生命不應淪為一種高談闊論的信仰知識,而是告訴我們人生的真相,並藉由我們的生命來回應。所以,儘管我教導再多,若沒有生命的品質與見證,那一切都是空的,甚至充滿謊言。
人生很複雜,而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光是用一些空洞的神學教義、簡化的心理與社會分析回應生命議題,是一種驕傲與粗暴。這種牧養上的「客觀主義」,以為能用聖經的字句、「童年經驗」、「社會結構」去分析與框架一個人,以為能給予別人「正確」的人生指引。諷刺的是,客觀主義反而創造出最「主觀」的世界,因為我們任由自己的形象扭曲世界,把世界視作毫無反擊能力、對話能力的物體,供自己把玩。
我們更傾向「反群體」的認識論,不願將別人的問題視作自己的問題,因為深怕他人的脆弱披露自己的脆弱,他人的傷痛披露自己的傷痛,他人的迷惘披露自己的迷惘。因為,當我們進入他人的生命,就等於要進入自己的生命。如此一來,就必須回應愛的源頭對我們生命的所求。
巴默爾說,「現代知識的失敗……不是敗在我們如何運用知識,而是敗在我們如何求知。」(頁19)好奇心與控制欲帶來的知識,讓人們與世界的隔閡加劇;源於愛的知識,卻要求我們於群體中彼此順服、彼此回應。認識真理,並讓真理認識我們。
求知,就是去愛。」這是《未來在等待的教育》給現代教育的一句警醒,也是一句盼望。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已了解人類真正的本質。人類發明了奧許維茲毒氣室,同時也抬頭挺胸、口中念著主禱文或猶太祈禱文步入毒氣室。」[1] 這是歷經二戰集中營浩劫的維也納心理醫師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所寫下的一段話,可謂濃縮了《向生命說Yes!》(…trotzdem Ja zum Leben
「是我們太自私,才會教出這種變態。」 2018年公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全台掀起一波針對教養的討論,該劇不僅批判升學主義造成親子之間的緊張與疏離,也表達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其劇本大多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例,深刻描寫一群飽受升學壓力所苦的學生產生的負面精神影響,亦呈現現代父母對
這次要來介紹深深令我著迷的作家。他曾任教於哈佛、耶魯等一流大學;他也致力於美國的反戰、反核武與黑人民權運動,為真理與正義發聲。但是,就在事業與成就蒸蒸日上時,他卻毅然決然辭去教職,將人生的最後階段都奉獻在照顧重度身心障礙者的「方舟團體」。他是盧雲(Henri Nouwen),一位非常有才華、極具影響
今年為期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繞境,估計全台有400萬人次參與。信眾行經多個縣市、約340多公里路程,從隊伍第一人到最後一人,預估要走超過一天的時間。有的時候,我們不免懷疑,為什麼眾人甘願為了一個神明奔波,並獻上許多時間與金錢,只為了祈福? 要現在的年輕人去相信、遵守這些宗教的信條、儀式、文化,只是令人
拖延是因為性格問題嗎? 說好要赴的約,卻在前一晚才跟人取消;明明知道死線將近,卻在最後的凌晨趕工做報告;房間很髒亂,卻覺得還有時間整理;已經空下一段時間要運動,卻躺在床上滑手機;處在痛苦的親密關係中,卻遲遲不肯結束。 你也是拖延症候群嗎?拖延代表我們天生的時間感不好嗎?還是我們在逃避些什麼呢?暢銷3
陌生男子闖入房間 有一次我在睡午覺時,突然驚覺我的紗門被人開啟。在那三秒鐘,我的心臟加速、呼吸急促,一股不安感在我身體裡狂竄。當內房門也被打開時,我已呈現戰鬥狀態,怒視那個亂開房門的中年陌生男子。中間過程不贅述,最後我把他驅離宿舍。然而,我不僅沒有睡到覺,還必須趕著去參加講座,緊張的情緒在事發後一小
「我們已了解人類真正的本質。人類發明了奧許維茲毒氣室,同時也抬頭挺胸、口中念著主禱文或猶太祈禱文步入毒氣室。」[1] 這是歷經二戰集中營浩劫的維也納心理醫師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所寫下的一段話,可謂濃縮了《向生命說Yes!》(…trotzdem Ja zum Leben
「是我們太自私,才會教出這種變態。」 2018年公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全台掀起一波針對教養的討論,該劇不僅批判升學主義造成親子之間的緊張與疏離,也表達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其劇本大多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例,深刻描寫一群飽受升學壓力所苦的學生產生的負面精神影響,亦呈現現代父母對
這次要來介紹深深令我著迷的作家。他曾任教於哈佛、耶魯等一流大學;他也致力於美國的反戰、反核武與黑人民權運動,為真理與正義發聲。但是,就在事業與成就蒸蒸日上時,他卻毅然決然辭去教職,將人生的最後階段都奉獻在照顧重度身心障礙者的「方舟團體」。他是盧雲(Henri Nouwen),一位非常有才華、極具影響
今年為期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繞境,估計全台有400萬人次參與。信眾行經多個縣市、約340多公里路程,從隊伍第一人到最後一人,預估要走超過一天的時間。有的時候,我們不免懷疑,為什麼眾人甘願為了一個神明奔波,並獻上許多時間與金錢,只為了祈福? 要現在的年輕人去相信、遵守這些宗教的信條、儀式、文化,只是令人
拖延是因為性格問題嗎? 說好要赴的約,卻在前一晚才跟人取消;明明知道死線將近,卻在最後的凌晨趕工做報告;房間很髒亂,卻覺得還有時間整理;已經空下一段時間要運動,卻躺在床上滑手機;處在痛苦的親密關係中,卻遲遲不肯結束。 你也是拖延症候群嗎?拖延代表我們天生的時間感不好嗎?還是我們在逃避些什麼呢?暢銷3
陌生男子闖入房間 有一次我在睡午覺時,突然驚覺我的紗門被人開啟。在那三秒鐘,我的心臟加速、呼吸急促,一股不安感在我身體裡狂竄。當內房門也被打開時,我已呈現戰鬥狀態,怒視那個亂開房門的中年陌生男子。中間過程不贅述,最後我把他驅離宿舍。然而,我不僅沒有睡到覺,還必須趕著去參加講座,緊張的情緒在事發後一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提靈女王》是一系列的三部曲小說,是作家艾瑞卡.喬翰森的作品,其靈感來自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演講啟發。主角凱爾希必須登基成為女王,面臨鄰國莫梅尼的入侵威脅,與傳承項鍊中的奇幻魔法,她能夠帶領自己的國家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嗎?
Thumbnail
推薦指數:★★★★(推) 作者:佐藤青南 ▲▲注意:本次書評內含大量主觀情緒性字眼,無法接受者請迴避▲▲ 這是一本很沉重的書,但也是本上乘的作品,如果是喜歡社會派作品的人歡迎選閱。
Thumbnail
大家都以為出版就是聖杯,多少人懷抱中有一天能出版的美夢去寫作,但還有比未能出版的辛酸更深沈的打擊:出版之後卻乏人問津。
Thumbnail
在開始進入這本書之前,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時間跟記憶賽跑,到底會是誰贏?” 曾經,我以為可以憑藉記憶,保留點過去。 但那畢竟是年少,沒有太多人需要惦記、沒有太多事需要煩憂。 隨著時間的堆疊,久了,很多過去就隨著記憶消逝了。 不過,卻有些過去,永遠也過不去。 在我看來《最初之前》最大的亮點不是男女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提靈女王》是一系列的三部曲小說,是作家艾瑞卡.喬翰森的作品,其靈感來自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演講啟發。主角凱爾希必須登基成為女王,面臨鄰國莫梅尼的入侵威脅,與傳承項鍊中的奇幻魔法,她能夠帶領自己的國家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嗎?
Thumbnail
推薦指數:★★★★(推) 作者:佐藤青南 ▲▲注意:本次書評內含大量主觀情緒性字眼,無法接受者請迴避▲▲ 這是一本很沉重的書,但也是本上乘的作品,如果是喜歡社會派作品的人歡迎選閱。
Thumbnail
大家都以為出版就是聖杯,多少人懷抱中有一天能出版的美夢去寫作,但還有比未能出版的辛酸更深沈的打擊:出版之後卻乏人問津。
Thumbnail
在開始進入這本書之前,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時間跟記憶賽跑,到底會是誰贏?” 曾經,我以為可以憑藉記憶,保留點過去。 但那畢竟是年少,沒有太多人需要惦記、沒有太多事需要煩憂。 隨著時間的堆疊,久了,很多過去就隨著記憶消逝了。 不過,卻有些過去,永遠也過不去。 在我看來《最初之前》最大的亮點不是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