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Book 亨利說書-avatar-img

HenBook 亨利說書

17 位追蹤者
畢業於物理系與社會所,腦袋穿梭在理工與人文的世界中。興趣是將閱讀到的知識以淺顯易懂的形式分享給身旁的朋友,定期分享書評與帶領讀書會。一直在學習怎麼好好當一個人,陪伴又培力自己與他人。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本文探討馬可福音14:1-11中,一位女子將珍貴香膏澆在耶穌頭上的故事,反思門徒與女子的價值觀差異,以及現代人如何看待資源的運用。文章探討耶穌重視生命品質與擺上的態度,提醒讀者將焦點放在耶穌身上,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並呼籲讀者在三八婦女節記念這位無名女性的典範。
馬可福音十章46-52節記載耶穌醫治盲人巴底買的故事,闡述了生命中突破困境的三個階段:首先是抱怨與無力感,接著是放下慣性與安全感,最後是渴望美善並積極行動。本文以此經文為基礎,探討如何回應生命中的限制,並呼籲讀者積極回應上帝的呼喚,勇敢追求生命中的改變與成長,最終為上帝國的宣教而活。
Thumbnail
2024.12.23 台南大專中心於2024年12月20日於臉書發布「聲援冬季青鳥」貼文,內文提及支持「退回選罷法修正案、退回憲法訴訟法修正案、退回財劃法修正案」三大訴求,並支持有意願前往台北立院現場聲援「冬季青鳥運動」之學生之來回交通費,共同為台灣民主打拼。不料,12月23日台南國民黨議員蔡育輝
Thumbnail
在《時間神學》一書中,探討了屬靈計時的藝術,如何通過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來豐富我們的信仰生活。面對現代人常見的「屬靈計時障礙症」,書中提供了必要的思考框架,讓我們不再困於過去的懷舊或羞恥,而是勇敢地活在當下,期待未來的來臨。這是一部充滿詩意和哲學思考的著作,值得每位追尋信仰與時間之美的讀者細讀。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青少年工作者如何從潘霍華的神學視角反思對青少年的牧養,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和挫折。透過對潘霍華著作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現代青少年事工應著眼於引導青年聆聽上帝的話語,而非只是填補知識的容器。文章強調,信仰的重視應在於與青年生命的真實接觸,並鼓勵教會工作者重新思考青少年工作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不預設有什麼「收穫」的避靜 上學期天主教青年中心的朋友與成大團契展開一些交流,讓我有契機參加他們的彌撒與中心小夜市的活動,體驗一下不同的禮儀與認識學生工作。說到天主教,我很喜歡參觀各種天主堂,因為整個空間設計、採光與藝術,總是比新教的教堂還要來得莊嚴與神聖(雖不一定「華美」)。可能是年紀有到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佛洛姆對人性的理解,特別是《人心》一書中提出的惡的三種形式:戀屍癖、自戀和亂倫共生,並分析人性善與惡之間的矛盾。透過對人性本質的哲學思考,本文旨在引導讀者反思選擇善的自由及其重要性,強調在科技發展的時代,對生命的敏感度和覺察力不可或缺。
Thumbnail
在現今社群媒體充斥的時代,我們對即時新聞感到越來越疲倦,這篇文章探討了群體認同與共享美好事物的重要性。透過英國倫理學家歐唐納文的觀點,我們瞭解到群體的形塑與道德反思之間的關聯。社會的多元價值與文化責任迫使我們反思自身的行為與愛的對象,並在資訊過載中尋找真正的共同連結。
Thumbnail
Johnny Lai-avatar-img
2024/11/14
“Authoritarianism, especially of the ideological kind, springs not from excess of authority, but from a perversion of it, which fails to receive it from its source in the true word of judgment, from outside and prior to all existing society, and attempts to construct it instead upon the self-projection of society. The critique of authoritarianism ought to extend not into a critique of authority, but into a critique of social self-projection. It is, in fact, precisely as governments conceive themselves as an image, expressing a soul, or personality, or ideals of a people, that they overreach themselves and depart from the terms of their mandate for justice.” (英文版,p.57)這段對於authority的思考﹛也成為教會群體——作為聖靈溝通的群體——警惕將自身的ideology(領袖、教派意見)成為絕對,卻又不否定authority的重要性。下一道問題可問,甚麼是authority? 這就是歐氏神學一直所關注,並不斷進展的神學論點。這是他的獨特貢獻,也是學界非常爭議的一點,可見侯活士的著作。 6.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為何作者要談論愛,為何要用愛來補足theoretical reason and practical reason——倫理學關注的兩大理性,這是值得讀者細味的。 以上只是我的意見,希望這重述幫助你明白這書可貴之處。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很開心今天能夠代表台南大專中心為大家分享神的話語。我現在在大專中心擔任成大團契的義工輔導,每週會帶成大的學生一起聚會,讓大家透過團契在信仰上有更多的造就。   今天分享的這段經文,是耶穌升天的故事。耶穌在世上的服事告一
Thumbnail
「當我走進會議室,看見鋼琴上有一個小小的彩虹旗,我就知道這個基督教群體應該是個很特別的地方……這讓我有機會再重拾對信仰的追尋。」 如果生活營沒有「出事」,那就不是生活營了吧。去年的颱風,我們被迫滯留在台東兩天,經歷了彼此共在的奇幻旅程。今年我們則圍繞在群山中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