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與不婚以外的選擇?——《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不婚女子相談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不婚女子相談室》

《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不婚女子相談室》

「你都要幾歲了,怎麼還不結婚?」
「要不要我幫你介紹男朋友?你朋友都生兩個了。」
「妳是哪裡不夠好才沒結婚?」

即使來到21世紀,這些彷彿中古世紀的質問依然存在,尤其是過年被長輩噓寒問暖的情節,更讓人難以招架,明明結婚只是選項之一,但為什麼好像人人必選?除了結婚與不婚的人生二分法,有無其他可能?不結婚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跨世代的不婚女子相談室

《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不婚女子相談室》

《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不婚女子相談室》

陸續看了幾本相關書籍,自己並非真的擁抱不婚人生,純粹是對於那些好像人生一定要作到哪些事這個價值觀感到不是那麽滋味,本書集結由年輕世代作家李珍松與70歲在國中就決定不婚至今的金愛順的一來一往的詼諧對談,藉由一篇篇對於不婚而延伸的問題和困惑拋出各自的看法,也對韓國現今的社會制度跟大環境提出建言與反思。

《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不婚女子相談室》

《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不婚女子相談室》

作為七十幾歲不婚女性的金愛順,曾經為了讓拒絕結婚及對抗偏見開拓人生的單身者得以齊聚一堂,組織了韓國國內第一個獨身女性團體「韓國女性同心會」,讓這個社會得以知道單身女性們的存在及生活方向,在還不是那麼開明或是民主的時代,能夠成為先鋒並且選擇過這樣的人生,此刻來看不免打從心底佩服。


▌不婚只是其中一種生活方式

而這本書不斷想強調的是,不婚只是其中一種生活方式。書中有段是這樣說的:「『不婚並不只是單純結不結婚的問題,而是以不結婚的人生為基礎,進而構築出屬於自己生活或人生。』我們不該單純地將重點放在比較哪種人生中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是該注意構成方式的差別在哪,我認為這個觀點蠻新穎的。現在這麼一想,不結婚不就總是被定義為「沒有結婚的人生」嗎?這儼然就是將結婚視為基礎價值,再下去進行比較,試圖找出兩者的差異,所以才會覺得不滿意啊。」

透過兩位不同世代的對話,時而一針見血,時而反芻思考,也預想了未來的社會政策如何與大環境的變動與時俱進,也更多知道人生有很多種可能,可以沒有常規也沒有正確答案,重要的是人生能否走得舒適且自在~

《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不婚女子相談室》

《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不婚女子相談室》

讀完本書不僅點頭如搗蒜,希望在更多的對話與關係之間,不再有探問結婚或是不婚,而是更廣大的去看待不同的關係與人生風貌。

推薦本書給所以在過年曾經被逼婚或被逼問怎麼還沒有對象的人們:)

avatar-img
14會員
41內容數
▍上班賣書下班看書的愛書人 ▍壓力太大就會狂煮飯 ▍早上不能喝奶但燕麥拿鐵殼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書與它們的產地 的其他內容
「一旦少了植物,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都活不下去,但就算少了動物,植物依然能追求物種的繁榮。人類向來都只是短暫被邀請至地球這個生態環境作客而已,而且是地位岌岌可危、隨時都能驅逐的存在。」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由【霧室】操刀,以立體設計,而隨書頁後封面綻放而出的漸層圖形,如同豐富的世界一般綻放,就像生命各種不同的狀態,也呼應書名《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世界並不是大人眼中的那樣,世上的人事物、價值觀、人生的目標.....等等,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藉由本書,李惠貞老師想提出的
沒有超級科幻或什麼史詩級的澎湃場面,《一千種藍》以簡單的人物背景和角色設定,帶領讀者看見在近未來底下那些仍試圖存在的溫暖、平凡以及彼此為了理解而努力對話的時刻。
《巴別塔學院》是匡靈秀R.F. Kuang長年一心想寫的主題,出版當週即空降《紐約時報》排行榜冠軍、英國《週日泰晤士報》排行榜第二名,奇幻X歷史X語言X文化,大概是這本書的元素,閱讀過程中下意識以為是哪個哈利波特外傳,但因著放入鴉片戰爭、廢奴法案等歷史作為小說基底,讓虛構與現實融合為一。
這本剛上市就在待看書單裡頭,書介其實沒細看太多,只看到文案:「描繪千禧世代的孤寂與情感,懺情經典之作——甜蜜而迷惘的戀情,苦澀卻動人的青春————讓人掩卷後熱淚盈眶,想要再談一次戀愛!」就讓人瞳孔地震(?
「為什麼要認識黎.米勒?」,我想這是在是否要把這本書放入購物車時可能會先問自己的問題,關於人物傳記也許從來就不是大多人首要覺得一定要閱讀的書,但就如同凱特.溫絲蕾所言:「黎.米勒卻是創造命運的女人。」
「一旦少了植物,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都活不下去,但就算少了動物,植物依然能追求物種的繁榮。人類向來都只是短暫被邀請至地球這個生態環境作客而已,而且是地位岌岌可危、隨時都能驅逐的存在。」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由【霧室】操刀,以立體設計,而隨書頁後封面綻放而出的漸層圖形,如同豐富的世界一般綻放,就像生命各種不同的狀態,也呼應書名《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世界並不是大人眼中的那樣,世上的人事物、價值觀、人生的目標.....等等,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藉由本書,李惠貞老師想提出的
沒有超級科幻或什麼史詩級的澎湃場面,《一千種藍》以簡單的人物背景和角色設定,帶領讀者看見在近未來底下那些仍試圖存在的溫暖、平凡以及彼此為了理解而努力對話的時刻。
《巴別塔學院》是匡靈秀R.F. Kuang長年一心想寫的主題,出版當週即空降《紐約時報》排行榜冠軍、英國《週日泰晤士報》排行榜第二名,奇幻X歷史X語言X文化,大概是這本書的元素,閱讀過程中下意識以為是哪個哈利波特外傳,但因著放入鴉片戰爭、廢奴法案等歷史作為小說基底,讓虛構與現實融合為一。
這本剛上市就在待看書單裡頭,書介其實沒細看太多,只看到文案:「描繪千禧世代的孤寂與情感,懺情經典之作——甜蜜而迷惘的戀情,苦澀卻動人的青春————讓人掩卷後熱淚盈眶,想要再談一次戀愛!」就讓人瞳孔地震(?
「為什麼要認識黎.米勒?」,我想這是在是否要把這本書放入購物車時可能會先問自己的問題,關於人物傳記也許從來就不是大多人首要覺得一定要閱讀的書,但就如同凱特.溫絲蕾所言:「黎.米勒卻是創造命運的女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已婚人士的我,從小就沒有特別嚮往婚姻,也不認為一定要結婚生小孩,至今仍認為選擇獨身抑或是步入婚姻都各有優缺點,從來不會鼓吹身邊的朋友結婚或生小孩。 在《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作者楊珈珈的主觀想法比較偏向結婚優於單身,而且朋友也不比配偶來得牢靠。作者本身是留英的碩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結婚與離婚的意義,作者分享了對於儒家思想、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幸福定義的看法,以及對離婚的痛苦和選擇的堅持。文章通過對《性/生活》中女主角的經歷和脈絡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呈現了一個生活中真實而複雜的情感世界。
Thumbnail
你有沒想過在現今的社會人為何要結婚?是不一定要結婚才能和愛的人一起生活和養育小孩呢?最近無意看見英國一間中學的辯論比賽題目,題目是結婚是否已經過時?這只是一個辯論題目,所以結婚是否真正過時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我就聽說過香港每十對結了婚的人中有五對是離婚的,包括我在內
Thumbnail
為什麼女性不想結婚?不怕越老越沒人要?這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很多人都是出於社會期待、家人壓力或其他消極因素,而草率地走入婚姻。結婚似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管是交往多年後、年齡壓力或對方父母的催促,都讓許多女性感到有必要結婚。但結婚,不單單只是感情上多了一張有法律效率的紙這麼簡單。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這本並不是要站在高處評斷婚姻制度,不管你是想結婚、不想結婚的人,都能在這些時而搞笑的日常對話中看見另一種選擇,真的非得從社會制度、各種「你應該...」的洗腦中,對自己的生活如此將就嗎?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Thumbnail
網友提問 28 現代男人該不該結婚?   網友提問: 「請問女人婚前和婚後是不是只要發現男人有真命天女症後就一定會去找下一個紅藥丸男來滿足女人的生理需求? 如果要避免這種事情發生的對應方法是甚麼? 還有就是男人結婚生下孩子來傳宗接代這對男人重要嗎? 謝謝」   先聲明我對於婚姻還沒有了解的
也許是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國際性的文化背景,上了國際學校,住了不同國家,最後現在主要待在台灣,突然覺得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進而發覺在台灣,我身邊有越來越多不結婚的女生,或是不把婚姻當成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事,似乎背後有其道理。   先說說那些,把婚姻當成重要追求的故事。在我身邊的女生朋友,大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已婚人士的我,從小就沒有特別嚮往婚姻,也不認為一定要結婚生小孩,至今仍認為選擇獨身抑或是步入婚姻都各有優缺點,從來不會鼓吹身邊的朋友結婚或生小孩。 在《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作者楊珈珈的主觀想法比較偏向結婚優於單身,而且朋友也不比配偶來得牢靠。作者本身是留英的碩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結婚與離婚的意義,作者分享了對於儒家思想、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幸福定義的看法,以及對離婚的痛苦和選擇的堅持。文章通過對《性/生活》中女主角的經歷和脈絡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呈現了一個生活中真實而複雜的情感世界。
Thumbnail
你有沒想過在現今的社會人為何要結婚?是不一定要結婚才能和愛的人一起生活和養育小孩呢?最近無意看見英國一間中學的辯論比賽題目,題目是結婚是否已經過時?這只是一個辯論題目,所以結婚是否真正過時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我就聽說過香港每十對結了婚的人中有五對是離婚的,包括我在內
Thumbnail
為什麼女性不想結婚?不怕越老越沒人要?這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很多人都是出於社會期待、家人壓力或其他消極因素,而草率地走入婚姻。結婚似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管是交往多年後、年齡壓力或對方父母的催促,都讓許多女性感到有必要結婚。但結婚,不單單只是感情上多了一張有法律效率的紙這麼簡單。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這本並不是要站在高處評斷婚姻制度,不管你是想結婚、不想結婚的人,都能在這些時而搞笑的日常對話中看見另一種選擇,真的非得從社會制度、各種「你應該...」的洗腦中,對自己的生活如此將就嗎?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Thumbnail
網友提問 28 現代男人該不該結婚?   網友提問: 「請問女人婚前和婚後是不是只要發現男人有真命天女症後就一定會去找下一個紅藥丸男來滿足女人的生理需求? 如果要避免這種事情發生的對應方法是甚麼? 還有就是男人結婚生下孩子來傳宗接代這對男人重要嗎? 謝謝」   先聲明我對於婚姻還沒有了解的
也許是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國際性的文化背景,上了國際學校,住了不同國家,最後現在主要待在台灣,突然覺得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進而發覺在台灣,我身邊有越來越多不結婚的女生,或是不把婚姻當成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事,似乎背後有其道理。   先說說那些,把婚姻當成重要追求的故事。在我身邊的女生朋友,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