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朋友對於工作的超中肯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先說一下我強者朋友Cindy是資深媒體公關人,曾服務於數位時代、商業週刊、區塊鏈、AI物聯網等科技公司,也是台大新聞所的高材生

她一路順利跨界轉職,對於工作的觀點我覺得非常實際也很中肯!

以下節錄訪談片段:

很多年輕人會想說:
“哎~反正我再努力工作也沒有用啊”
“再怎麼努力工作我也買不起房啊”

實話說大環境是這個樣子沒有錯
但是從職涯發展的路徑來看
我還是蠻建議全力以赴的

手頭上的每一份工作
都做到極致然後取得成績
取得每一個人的信任
然後留下好的名聲
我覺得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因為它會成為你
進入下一個職場的一個敲門磚
你職場上過去認識的每一個人
同事或以前的主管
可能都會是你未來的引路人

但後期啊(如工作5到10年後)
大家還是可能要Work Smart
不要把自己燃燒殆盡
因為工作之路是很長遠的

如果一開始就把
自己全部給燃燒殆盡的話
你後來也走不遠
畢竟身體還是
最重要的


IG Reels版本 👇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xhXLhHSvk9/?igshid=MzRlODBiNWFlZA==

avatar-img
19會員
3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S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週被爆紅的Friend.Tech洗板 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Web3社交平台 以往傳統行銷漏斗不外乎: 知道Awareness → 想要Desire → 使用Adoption (或稱 行動Action) → 擁護Adcovate 往往大量資源花在讓市場”知道”以增加品牌能見度
「山道猴子的一生」最近網路聲量爆炸 出於好奇我把上下兩部看完 劇情實在是太寫實太真實 難怪能夠取得廣大共鳴 上下集最後各有一句警世格言 後座力好強… 跟「山道猴子的一生」男主一樣 30歲以下年輕男性 也是Web3的主要人群 鏈圈幣圈都是如此 Web3熟悉的造富神話
Web3每個賽道的受眾不同 行銷策略和做法也會有不小的差異 想轉職Web3的行銷人 可以先著手了解Web3分成哪些領域 目前Web3項目大概有這幾類
你面試曾經緊張甚至腦袋空白嗎? 明明事前準備充分為什麼還是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根本原因是因為"放錯焦點" 太在乎自己的表現是對是錯 反而忘了: 雇主只在意你能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因此最重要的是
投過履歷的朋友都知道 比較有制度的公司會發送拒絕信 有一次我收到一封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拒絕信 信件前面也是用模板依樣畫葫蘆 不過最後多加了一段畫龍點睛 看完真的有被啟發的感覺 也會讓人瞬間鬥志破表
什麼時候開會變成打太極和攻防的戰地? 怎麼樣才能在會議中不帶情緒就事論事高效解決問題? 會議這麼多,組織的績效真的有比較好嗎? 耳熟能詳的"這個方法" 原來就是減少會議時間增加溝通效率的好工具
這週被爆紅的Friend.Tech洗板 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Web3社交平台 以往傳統行銷漏斗不外乎: 知道Awareness → 想要Desire → 使用Adoption (或稱 行動Action) → 擁護Adcovate 往往大量資源花在讓市場”知道”以增加品牌能見度
「山道猴子的一生」最近網路聲量爆炸 出於好奇我把上下兩部看完 劇情實在是太寫實太真實 難怪能夠取得廣大共鳴 上下集最後各有一句警世格言 後座力好強… 跟「山道猴子的一生」男主一樣 30歲以下年輕男性 也是Web3的主要人群 鏈圈幣圈都是如此 Web3熟悉的造富神話
Web3每個賽道的受眾不同 行銷策略和做法也會有不小的差異 想轉職Web3的行銷人 可以先著手了解Web3分成哪些領域 目前Web3項目大概有這幾類
你面試曾經緊張甚至腦袋空白嗎? 明明事前準備充分為什麼還是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根本原因是因為"放錯焦點" 太在乎自己的表現是對是錯 反而忘了: 雇主只在意你能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因此最重要的是
投過履歷的朋友都知道 比較有制度的公司會發送拒絕信 有一次我收到一封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拒絕信 信件前面也是用模板依樣畫葫蘆 不過最後多加了一段畫龍點睛 看完真的有被啟發的感覺 也會讓人瞬間鬥志破表
什麼時候開會變成打太極和攻防的戰地? 怎麼樣才能在會議中不帶情緒就事論事高效解決問題? 會議這麼多,組織的績效真的有比較好嗎? 耳熟能詳的"這個方法" 原來就是減少會議時間增加溝通效率的好工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寫的摘要)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從過去的全職工作到現今的自由職業,揭示了尋求平衡的艱辛與對個人價值的反思。文章同時也質疑社會對工作的期待,並強調真正的成就應該是能夠幫助他人,而不僅僅是追求金錢。整體來看,這是一篇充滿思考的生活觀察,提醒我們在追逐工作的同時,亦需珍視內心的聲音與生活的真諦。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小美在職場上的困境和轉變,以及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和行動,重新找回職場的熱情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嘿,各位正在找工作或想轉職的朋友們!最近有沒有覺得自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我最近遇到一位朋友小美,她的故事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Thumbnail
學生在學期間應開始累積更多相關的經驗,選修相關課程、尋找實習機會、參與專業社群等都可為未來求職累積競爭力。已工作人士應試著盤點自己的可移轉技能,尤其著重在軟實力。以及對於跨領域轉換工作的求職者,應善加利用相似能力並凸顯自我差異。
Thumbnail
透過本文您可以瞭解如何透過記帳、投資自己和多跟自己期許的人靠近,來實現無痛轉職的目標。您將得到應對不喜歡的職場環境的一些建議,並找到可以開始改變的方法。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努力與放鬆之間的平衡,並強調了自我價值和生涯發展規劃的重要性。作者建議讀者應該停下來反思自己的努力程度,並且不要忘記對自己的寬容和欣賞。
分享最近遇到的一些人事物的小故事。最近,有同事在工作十幾年後決定放棄科技業轉換跑道,投入傳產,例如裝潢工作,因為覺得科技業的壓力太大,每天的負擔太重,令人苦不堪言。我個人會考慮轉換職業,但不會選擇與我目前學經歷無關的工作,因為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我想你大家可能不懂這件事情,我在看了老高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寫的摘要)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從過去的全職工作到現今的自由職業,揭示了尋求平衡的艱辛與對個人價值的反思。文章同時也質疑社會對工作的期待,並強調真正的成就應該是能夠幫助他人,而不僅僅是追求金錢。整體來看,這是一篇充滿思考的生活觀察,提醒我們在追逐工作的同時,亦需珍視內心的聲音與生活的真諦。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小美在職場上的困境和轉變,以及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和行動,重新找回職場的熱情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嘿,各位正在找工作或想轉職的朋友們!最近有沒有覺得自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我最近遇到一位朋友小美,她的故事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Thumbnail
學生在學期間應開始累積更多相關的經驗,選修相關課程、尋找實習機會、參與專業社群等都可為未來求職累積競爭力。已工作人士應試著盤點自己的可移轉技能,尤其著重在軟實力。以及對於跨領域轉換工作的求職者,應善加利用相似能力並凸顯自我差異。
Thumbnail
透過本文您可以瞭解如何透過記帳、投資自己和多跟自己期許的人靠近,來實現無痛轉職的目標。您將得到應對不喜歡的職場環境的一些建議,並找到可以開始改變的方法。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努力與放鬆之間的平衡,並強調了自我價值和生涯發展規劃的重要性。作者建議讀者應該停下來反思自己的努力程度,並且不要忘記對自己的寬容和欣賞。
分享最近遇到的一些人事物的小故事。最近,有同事在工作十幾年後決定放棄科技業轉換跑道,投入傳產,例如裝潢工作,因為覺得科技業的壓力太大,每天的負擔太重,令人苦不堪言。我個人會考慮轉換職業,但不會選擇與我目前學經歷無關的工作,因為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我想你大家可能不懂這件事情,我在看了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