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資源真的能回應地方需求嗎?【元來長這樣】五塊社區發展協會訪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此次【元來長這樣】執行step1便是深入雲林元長小農進行訪談🥜,在此次訪談中很榮幸能透過五塊社區發展協會蔡文彬理事長邀請社區內的務農專家李榮堂理事及吳麗娟總幹事進行訪談,而此篇也會與大家分享當地的務農精華!

五塊社去發展協會一隅

五塊社去發展協會一隅

raw-image

李榮堂理事:種植黑金剛不能向前看

raw-image

在正式經營溫室前,蔡理事從事開車行6、7年,受到社區大學環境及友人間的啟發便開始從事溫室籌備,漸漸的從種植小黃瓜🥒,再到種花以及番茄等🍅,直到看見漸入佳境的收益成果,便更進一步深造,至今主要種植作物為洋桔梗、番茄和香瓜🍈

吳麗娟總幹事:第一批返鄉青農👩‍🌾

左為吳麗娟女士

左為吳麗娟女士

來自桃園的吳麗娟總幹事與丈夫兩人現今為五塊社區內著名的農作物種植專家 現今以種植紅蘿蔔🥕花生、稻米、蒜頭和花生為主,因恰逢公司裁員,跟隨丈夫回到元長家鄉繼承農地耕種 便開始有了務農生涯。 總幹事也提到鄉下地方就業機會不足🔍,在地青年外流情況是常態,但慶幸的是隨著第一批青農返鄉的到來 也大幅提升了同齡人的洄鄉意願👥

一鄉一特色✨

提到雲林元長一鄉一特色🌟,五塊社區則仍舊認為是黑金剛花生為首,但也坦承現今黑金剛花生生存的不易。

總幹事招待我們火龍果

總幹事招待我們火龍果

氣候🌤因素導致種子的變異再加上經銷成果不盡人意,成為很多人考量是否繼續種植的關鍵,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容易種植的番茄、洋桔梗、香瓜等作物 ,較來說近期更為熱門✨

經濟來源與販售通路

對於五塊社區農民來說大多分為網路行銷💻、自產自銷及盤商為主,總幹事也提到一般農業都是傳承經營,因有經濟成效上的取捨委託他人經營較不合適,大多為小面的農👨‍🌾,不會走果菜市場,販售對象也大多為散客 而隨著周遭環境影響 現今經營溫室的人數也持續上升中👩‍🌾!

發現困境與危機:政策成效🔍

對於在地高齡農民來說申請政府補助📩似乎較為困難,政策配套的實際成效及作為似乎也沒能給予當地農民真正的改善,對此農民更進一步發聲💬希望能給予高齡務農者有更多爭取權力的配套方案📑,對於各項政策的執行方針也能夠有更明確的指向及查核✅

raw-image
五塊社區成為元長鄉家長爭相把國小學童送來的地方

五塊社區成為元長鄉家長爭相把國小學童送來的地方

更多元長故事

回鄉青年如何經營家鄉:【元來長這樣】鹿北社區發展協會訪談

繼承家業 自創品牌:【元來長這樣】田調_喜笑花生訪談

嘖嘖募資

我們將在11/11&11/12舉辦元長小農展覽,目前正在嘖嘖募資平台上爭取大家的支持。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元長小農的故事,或是支持我們的展覽,歡迎來支持我們。

此為我們的嘖嘖募資頁面。

賀!

2023跨界工作坊入選

2023跨界工作坊入選

畫畫徵件

📣Revery即將推出史無前例的⋯徵件投稿✨

raw-image

🙋🏻‍♀️🙋🏻‍♂️食譜徵件?手機桌布徵件?還是文章徵件?還是明信片徵件呢?

我們搜集了許多故事的養分和熱情的動力,於是❗我們不滿足❗

我們希望有機會看到有在追蹤Revery的夥伴們能夠共襄盛舉,讓本次專案不止於幹部💡

希望藉由各位的雙手將關於「洄鄉青年,耕耘傳承」的想像創作成各式型態的作品。 只要你敢參加,我們就敢收

詳細內容和比賽辦法在簡章,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記得下載簡章

📣投稿就有機會參與此次元長專案的成果展覽呦!


raw-image

我們即將在嘖嘖募資平台上籌備資金,將我們的訪談成果發表,對Revery夢想團隊有興趣、支持台灣在地故事與農業的朋友們,可以填寫表單,以獲得更多資訊!


IG:taichung.revery

FB:Revery夢想團隊

雲林縣元長鄉是團隊成員媽媽的娘家。本專案希望能協助雲林在地農民推廣農產品,尤其希望提高當地特產:黑金剛花生的能見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透過網路搜尋,我們找到了當地的花生品牌:喜笑花生。經過聯繫後,很幸運地能到他們的工廠以及田地參觀。
透過網路搜尋,我們找到了當地的花生品牌:喜笑花生。經過聯繫後,很幸運地能到他們的工廠以及田地參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玉井之門食品有限公司創辦人徐增埕在水果供過於求時創立品牌,加工果乾避免水果浪費,並堅持天然無添加保留水果的特色,不斷調整與挑戰並存,透過經驗分享讓臺灣水果站上國際舞臺。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稍早和歌房的朋友們閒聊,其中一位是住在雲林縣元長鄉的花生農夫,經他分享才知道原來嘉義縣六腳鄉灣內村的花生商家的花生原物料也是跑去元長鄉採購的耶,好震驚! 我們家的花生都是去嘉義縣六腳鄉灣內村購買的,連台北親戚姑姑們回來嘉義想吃花生,也都是開車去灣內的牛家莊花生採買.
Thumbnail
經營無藥無肥的果園需要長時間維護,但破壞總是瞬間,陳佩雲老師在東山的1.8甲山坡地果園已10年,她多年栽培的果園,跨區連結了臺南、嘉義的農們永續共同管理的小農經營。為我們加油,一起穩健的維護這片果園。
Thumbnail
佩雲老師過世後,1.8甲的東山果園由幾位農家院子畢業的專業農夫們承接耕作,延續了照顧土地的精神。協力勇氣拋開了管理的遲疑,果園在幾位農人的共同協助下開啟了新的生機。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霉女獲得一株桃金孃;在養她過程中,碰巧培養出耐旱技能的小故事~ 領苗小孩過程:林務局近年3月植樹月,在全台灣各縣市都有贈苗的活動,每個場次發放的苗種類和數量等等有所不同...剛領苗時,原本附贈的盆栽狀態,是非常簡陋、有點青苔和髒亂的臨時性容器;因此霉女替它更換了新盆栽、並放淺盤。...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中新社地區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的歷史,以及其在甘蔗種植和灌溉方面的重要性。透過深入的歷史和地理探訪,探索了白冷圳灌溉工事的重要地點,包括水橋、倒虹吸管等設施,提供了具有文化價值的旅遊資訊。
Thumbnail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宜蘭特產水果-金桔與金棗 當季節轉入冬季,除了各種葉子轉紅的植物,在宜蘭可以開始見到陸續成熟的金桔及金棗。 在藍鵲導覽的日子裡,每到這個季節,客人總開心地邊走邊吃,因為我所在的場域是不灑人工化學肥料及農藥的,為的是讓各種果實成熟時,野生動物們都可以好好享用。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玉井之門食品有限公司創辦人徐增埕在水果供過於求時創立品牌,加工果乾避免水果浪費,並堅持天然無添加保留水果的特色,不斷調整與挑戰並存,透過經驗分享讓臺灣水果站上國際舞臺。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稍早和歌房的朋友們閒聊,其中一位是住在雲林縣元長鄉的花生農夫,經他分享才知道原來嘉義縣六腳鄉灣內村的花生商家的花生原物料也是跑去元長鄉採購的耶,好震驚! 我們家的花生都是去嘉義縣六腳鄉灣內村購買的,連台北親戚姑姑們回來嘉義想吃花生,也都是開車去灣內的牛家莊花生採買.
Thumbnail
經營無藥無肥的果園需要長時間維護,但破壞總是瞬間,陳佩雲老師在東山的1.8甲山坡地果園已10年,她多年栽培的果園,跨區連結了臺南、嘉義的農們永續共同管理的小農經營。為我們加油,一起穩健的維護這片果園。
Thumbnail
佩雲老師過世後,1.8甲的東山果園由幾位農家院子畢業的專業農夫們承接耕作,延續了照顧土地的精神。協力勇氣拋開了管理的遲疑,果園在幾位農人的共同協助下開啟了新的生機。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霉女獲得一株桃金孃;在養她過程中,碰巧培養出耐旱技能的小故事~ 領苗小孩過程:林務局近年3月植樹月,在全台灣各縣市都有贈苗的活動,每個場次發放的苗種類和數量等等有所不同...剛領苗時,原本附贈的盆栽狀態,是非常簡陋、有點青苔和髒亂的臨時性容器;因此霉女替它更換了新盆栽、並放淺盤。...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中新社地區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的歷史,以及其在甘蔗種植和灌溉方面的重要性。透過深入的歷史和地理探訪,探索了白冷圳灌溉工事的重要地點,包括水橋、倒虹吸管等設施,提供了具有文化價值的旅遊資訊。
Thumbnail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宜蘭特產水果-金桔與金棗 當季節轉入冬季,除了各種葉子轉紅的植物,在宜蘭可以開始見到陸續成熟的金桔及金棗。 在藍鵲導覽的日子裡,每到這個季節,客人總開心地邊走邊吃,因為我所在的場域是不灑人工化學肥料及農藥的,為的是讓各種果實成熟時,野生動物們都可以好好享用。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