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如何透過平易近人的方式,推廣在地農產品?|三小文創-李宜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註:本篇為參與2021年10月15日,由逢甲大學庶民研究中心與臺中社會創新基地共同協辦的第二屆地方創生論壇演講之側寫紀錄。


你聽過「食農教育」嗎?三小市集就是一個致力於友善耕作的食農平台。

近幾年食安問題危機四伏,食品廣告使得消費者天天都像是在過「食物嘉年華」,讓我們誤以為食物可以綿延不絕的出產,而忽略了背後有多少人為這個產業一同努力。

raw-image

像培養媒體識讀一般,食物正義的省思應該回歸到「教育」的基本面,學校亦或民間組織應當教導人們如何辨別食物來源,進而化解食安問題,而當普遍消費者都有意識去選擇「對的」食物,其背後的生產鏈也才有機會被一一謹慎檢視。

超市與速食文化的出現,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逐漸疏離,為了建立溝通、對話的平台,大學就讀雲科大的李宜倩,最初因為執行畢業專題的緣故,開始活化行啟紀念館前方荒廢的三棟防空洞老房子,將計畫取名為「三小棟」。而在專題結束後,則選擇繼續留在斗六深耕,在思索該透過市集的形式搭載對話平台時,才將三小棟改名為「三小市集」。

宜倩說,過去學生時期,她的行動比較像是學生社團,畢業後才慢慢摸索組織型態、慢慢將自己定位為轉譯者的角色,去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並透過「一直辦活動」來表達想傳達的事情,同時讓生產者直接了解市場需求,並在參與市場的過程中,重新思考自己的「永續生產品質」角色。

從過去政府政策推動的社區營造走到現在的地方創生,宜倩說:「地方創生是新名詞,思考這件事之前,都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利益是什麼,確定想要堅持的點,因為這樣才有辦法去支撐想做的事。」從社區營造的老屋活化到青年創業,再到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之姿實踐地方創生,是宜倩十三年如一日的堅持。

農村社會所保留的「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價值,在資源流向都市的動態過程中,流離失所。地方創生要思考的是:「該如何保留這樣的價值?」從慣行農法走回有機是很難的一件事,剛開始轉型的生產者是最辛苦的,因為不知道怎麼做、怎麼賣,三小文創團隊能做的就是持續的陪伴,讓生產者願意慢慢減少農藥,也幸虧現在出現越來越多有機合作社,可以互助。

因為果樹類一年只有一次機會,變成栽種的過程中免不了還是得適量的使用農藥,不然還沒採收,果樹可能就因抵抗不了病蟲害死了。也造就團隊需要舉辦很多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生產者、消費者有更多對話的空間與機會,不只給消費者承諾,也給生產者堅持下去的信心。

其實農產品不僅只是和價格劃上等號,更多的是展現了農村文化的獨特性,譬如梨瓜因為不太甜,經濟價值不高,漸漸被市場淘汰,但都可以是農耕者向市場推廣的素材。

蔬菜箱

蔬菜箱

三小文創如今有了屬於自己的店面與共學空間,不管是推出配置好的「#蔬菜箱」,去重新思考食材組合、還是利用買雜誌送食材的「#雲林時通信」,去培養固定、長期的消費者族群,團隊都不斷的在思考如何透過平易近人的方式,推廣在地農產品。舉例來說,把文旦精油做成柚子粉,再把它做成香,變成可以燃燒的香氛,然後再跟地方花藝店合作,設計新的燭台樣式,以傳產結合新技藝的方式重新包裝農產品,而不只是一直去強調有機,讓大家感覺距離很遙遠。

雲林食通信

雲林食通信

消費者透過「#好田計畫」認購在地食材保障農民收入,讓消費者更深入與生產者互動、支持友善耕作,不僅買到農產食材背後的故事,也保障了有機的可能,因為農民就不用去思考產銷的問題,便可以專心在耕作、友善的議題投入,進而支持社區轉型。農產品除了附有產銷履歷,還能做客製化禮品,以「環境永續+社會參與+故事傳遞」由一群人支持一群人的方式,支持農夫友善土地耕作。

未來更將致力於搭載「#雲林食務所」的多方串連,從在地的食去延伸產業,建立地方認同感,創造地方食媒體,並穩定夥伴關係。



白露未晞,四季予你

偷每天一點點的時光消磨,在時鐘的硯盤裡,把心血滴盡

我是予晞,我們下段旅程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予晞🌸的沙龍
216會員
227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予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9
春夏交替之際,散落的枯枝綠葉,我們將之拾起,在上頭寫下一起參與市集的品牌名稱,作為一份大地餽贈的禮物,送給大家。
Thumbnail
2023/04/29
春夏交替之際,散落的枯枝綠葉,我們將之拾起,在上頭寫下一起參與市集的品牌名稱,作為一份大地餽贈的禮物,送給大家。
Thumbnail
2023/02/04
家庭照顧者的情緒困擾源自於,他們需要24小時上緊發條,連睡覺的時候都得時刻保持警覺,因為躺臥在病床上的,是他們的至親與摯愛。
Thumbnail
2023/02/04
家庭照顧者的情緒困擾源自於,他們需要24小時上緊發條,連睡覺的時候都得時刻保持警覺,因為躺臥在病床上的,是他們的至親與摯愛。
Thumbnail
2022/08/14
致力於協助無家者返家的「明日餐桌環境廚房」位於台中中區,創辦人七喜秉持著「人和蔬果一樣,都沒有所謂的剩餘」精神,與台中第五市場長期合作,收下賣相不佳、過熟的醜蔬果,經處理後成為一道道餐桌上豐盛的佳餚,且以自由定價的模式邀請民眾共食,推廣續食的永續觀念。
Thumbnail
2022/08/14
致力於協助無家者返家的「明日餐桌環境廚房」位於台中中區,創辦人七喜秉持著「人和蔬果一樣,都沒有所謂的剩餘」精神,與台中第五市場長期合作,收下賣相不佳、過熟的醜蔬果,經處理後成為一道道餐桌上豐盛的佳餚,且以自由定價的模式邀請民眾共食,推廣續食的永續觀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此次「元來長這樣」執行step1便是深入雲林元長小農進行訪談🥜,在此次訪談中很榮幸能透過五塊社區發展協會蔡文彬理事長邀請社區內的務農專家李榮堂理事及吳麗娟總幹事進行訪談,而此篇也會與大家分享當地的務農精華!
Thumbnail
此次「元來長這樣」執行step1便是深入雲林元長小農進行訪談🥜,在此次訪談中很榮幸能透過五塊社區發展協會蔡文彬理事長邀請社區內的務農專家李榮堂理事及吳麗娟總幹事進行訪談,而此篇也會與大家分享當地的務農精華!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文 /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參與共識營,發現每個團隊不論是透過文化、產業的方式推動地方創生,於本質上都是透過「教育」在發揮「影響力」。 而在處理地方問題的同時,創生團隊與外部團隊的合作,甚至有良性競爭的必要性,才能於有限的資源中,發展出最有影響力的成績。以後壁的兩個創生單位而言,俗女村在區域與硬體
Thumbnail
文 /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參與共識營,發現每個團隊不論是透過文化、產業的方式推動地方創生,於本質上都是透過「教育」在發揮「影響力」。 而在處理地方問題的同時,創生團隊與外部團隊的合作,甚至有良性競爭的必要性,才能於有限的資源中,發展出最有影響力的成績。以後壁的兩個創生單位而言,俗女村在區域與硬體
Thumbnail
這些獨立書店,除了對書,對農業或農村都有特別情感,都很生活化,不是革命糾結的情感;我想這樣,反而長久。這些書店,在臉書或媒體都有介紹,就不多說。這裡節錄《閱讀的島》部分記錄,還有個人認識的店主面貌;想側重在新生代的坦白與坦然。或許這是食農書店很重要的個性,也是台灣社會需要的。
Thumbnail
這些獨立書店,除了對書,對農業或農村都有特別情感,都很生活化,不是革命糾結的情感;我想這樣,反而長久。這些書店,在臉書或媒體都有介紹,就不多說。這裡節錄《閱讀的島》部分記錄,還有個人認識的店主面貌;想側重在新生代的坦白與坦然。或許這是食農書店很重要的個性,也是台灣社會需要的。
Thumbnail
鄉村生活的日常,每天近距離和土地接觸,日覆一日依著節氣不斷律動著,明顯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當時序進入「白露」之後,氣温漸漸轉涼,此時日夜溫差大,正適合秋冬蔬菜作物的成長,慢島學堂迎接秋季蔬菜班開課第一天。
Thumbnail
鄉村生活的日常,每天近距離和土地接觸,日覆一日依著節氣不斷律動著,明顯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當時序進入「白露」之後,氣温漸漸轉涼,此時日夜溫差大,正適合秋冬蔬菜作物的成長,慢島學堂迎接秋季蔬菜班開課第一天。
Thumbnail
北投社大在好幾年前整合了北投區幾個小農農園的夥伴,成立「青菜底呷農業市集」。 也就是大家集合起來當成開一家店在經營,在市集中的每個人賣的是大家的菜,而非賣完自己的部分就拍拍屁股走人。
Thumbnail
北投社大在好幾年前整合了北投區幾個小農農園的夥伴,成立「青菜底呷農業市集」。 也就是大家集合起來當成開一家店在經營,在市集中的每個人賣的是大家的菜,而非賣完自己的部分就拍拍屁股走人。
Thumbnail
本文章經 叫車吧 授權合法轉載自:【用地方創生券趣玩三峽精選美食圈】 「謝謝阿姨辛苦做飯,謝謝老師,謝謝志工,謝謝爸爸媽媽。我會好好學習、我會快樂成長、我很幸福,開動。」伴隨孩子們餐前朗朗的謝飯詞流露出的幸福感。 2. 碧螺春豆腐冰 3. 禾乃川釀酵坊 4. 以木雕刻工坊 延伸閱讀:
Thumbnail
本文章經 叫車吧 授權合法轉載自:【用地方創生券趣玩三峽精選美食圈】 「謝謝阿姨辛苦做飯,謝謝老師,謝謝志工,謝謝爸爸媽媽。我會好好學習、我會快樂成長、我很幸福,開動。」伴隨孩子們餐前朗朗的謝飯詞流露出的幸福感。 2. 碧螺春豆腐冰 3. 禾乃川釀酵坊 4. 以木雕刻工坊 延伸閱讀:
Thumbnail
你聽過「食農教育」嗎?三小市集就是一個致力於友善耕作的食農平台。 近幾年食安問題危機四伏,食品廣告使得消費者天天都像是在過「食物嘉年華」,讓我們誤以為食物可以綿延不絕的出產,而忽略了背後有多少人為這個產業一同努力。
Thumbnail
你聽過「食農教育」嗎?三小市集就是一個致力於友善耕作的食農平台。 近幾年食安問題危機四伏,食品廣告使得消費者天天都像是在過「食物嘉年華」,讓我們誤以為食物可以綿延不絕的出產,而忽略了背後有多少人為這個產業一同努力。
Thumbnail
社群經濟下,農產品的價格是由價值認同所決定,而不是供需市場。當我們肯定賴青松的友善耕作方式和嚮往他的生活方式,自然成為購買他的米的動機,接受友善耕作米一斤80元的價格。因為,我買的不只是一斤米,而是一張門票,一張親近這樣生活型態的門票。
Thumbnail
社群經濟下,農產品的價格是由價值認同所決定,而不是供需市場。當我們肯定賴青松的友善耕作方式和嚮往他的生活方式,自然成為購買他的米的動機,接受友善耕作米一斤80元的價格。因為,我買的不只是一斤米,而是一張門票,一張親近這樣生活型態的門票。
Thumbnail
 Agriculture源自拉丁文中土地(Agri)與文化(Culture),遂而成為橫貫歷史三千年的浪漫想像......
Thumbnail
 Agriculture源自拉丁文中土地(Agri)與文化(Culture),遂而成為橫貫歷史三千年的浪漫想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