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恐怕最終只能以一種結果作結束。
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是伊朗與中國策畫的,伊朗負責提供技術與戰術支援,而中國則負責提供金錢,而目的在於轉移美國的焦點,使美國分神無暇處理伊朗與中國,並順便使的阿拉伯國家跟以色列的關係破裂。當然對中國來說為了維持伊朗的關係而選擇提供資金給哈瑪斯,確實也是一個不得不給的局。
但是這場戰爭實際上對地緣政治的影響並不大,埃及跟約旦以及許多伊斯蘭國家並不願意參與這場戰爭,因此以色列只是完成了近幾年來一直尾大不掉的地緣政治問題,也就是加薩跟西岸與以色列的敵對導致耶路撒冷缺乏縱深。因此不得不收回這些地區的自治權。由於阿拉伯國家們並沒有像當初那樣對以色列發動集體戰爭來支援加薩政權,因此儘管伊朗與中國希望能造成混亂,但實際上不但沒有吸引美國過多的注意力,唯一造成的結果是使得以色列現任政權變得更穩固(至少是一段時間)以及以色列終於能夠進入加薩處理哈瑪斯的問題。
巴勒斯坦(西岸+加薩)本質上是一個阿拉伯國家,在二十世紀中期,當地的主要訴求是併入約旦王國(約旦河東岸),所以他們才將自己的地區命名為「西岸」,而這個領土訴求加上阿拉伯人對猶太國家的敵視,使得約旦與埃及聯合各個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進行戰爭,但這個資源比懸殊的戰爭最終以以色列的勝利而告終。
而以色列勝利的原因就在於以色列能夠整合歐洲德系猶太人的技術與金融資本,加上猶太人本身就有的教條組織能力,使猶太人對周邊理論上有更多資源的阿拉伯人形成輾壓的態勢。並在幾十年的博弈後,使約旦與埃及放棄了對巴勒斯坦的領土訴求,但是由於阿拉伯國家無法接受希臘-土耳其式的種族交換方案,於是這些本該「回歸」約旦與埃及的阿拉伯人口就被丟到那邊,並迫使以色列將這兩個地區劃為自治政府,並以一種類似於緩衝國的狀態保留至今。
但是這個緩衝國的狀態並非一個穩定的狀態,實質上的穩定狀態應該是二十世紀中期以色列取消巴勒斯坦自治狀態,並將其視為「一般領土」的時代,在冷戰時代,由於西方的世俗化社會與思想的存在,因此能夠以一種強迫性的公民民主主義來保持對巴勒斯坦人的統治,但是這樣的時代也已經結束了;由於極端宗教人口的比例在過去幾年於中東快速成長,加上西方的衰弱連帶使的現代性與世俗化的文化瓦解,以色列最終還是無法阻止這兩國的反猶太主義,而以色列左派如工黨在過去幾十年擬定的和平計畫不是正要破產就是已經破產。
鑑於以上原因,以色列最終很有可能採取阿拉伯國家們在過去幾十年的政策,將加薩境內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數量降至10%以下,並在未來幾十年後,緩慢地使西岸自治區內的伊斯蘭人口也下降到一定程度後取消掉其自治權力,並最終將這兩個地去徹底劃為(以色列)猶太人領土,這樣作為以色列首都的耶路撒冷才有一定的地緣緩衝,而在以色列南部也不再有一個近兩百萬阿拉伯人生活在一個稠密地帶,隨時會像2023年十月的戰爭那樣,成為一個不穩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