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磬聲各自正念》-- 海雲和上[五觀堂開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主講者:海雲繼夢 | 字幕編輯:澧婆夷

我們在訓練的過程裡,

方方面面的。

相信剛才有一個突兀感。

「供養」字的後面呢?

我們突然轉變了。

這個改進,現在叫改進啦,

其實20年前

我們把這個臨齋制啊,

二時臨齋儀,

硬給各位的時候,

就已經一再地交代--

這些維那,腦筋是放顛倒的。

我們說

「佛制比丘」這一句,是在最後。

我們念疏文啊,

這個捻香的功德主代表出來的時候,

在頂禮跟念疏文的時候,

這一句話是不能唱的。

是疏文念完了,

大家開始要用齋了,

這個時候呢,才講佛制的問題。

也就是你要怎麼吃飯的問題?

到最後,

還有一點我們要改進的,

就是今天改到最後,是改了。

但是那一個「大眾聞磬聲,各自正念」

聞磬聲啊,

是還沒有聽到磬聲,

這維那就「叮」--就打了。

要聞磬聲都還未呢,

你都還沒念完呢,

你去打磬幹嘛?

聞磬聲,各自正念

這個時候,「叮」一聲

主法說:「請!」

這個時候,大家要有個回應,

那才叫:「阿彌陀佛。」

這個,是有一個段落的,

都沒有臨場感。

那就反正應了,我就照唸。

我會唱就不錯了。

這個情況的變化,就像

昨天我們在唱

「迎請禮敬普賢王菩薩」的那一段的第一句。

我們是不是稿子有一點變化?

對不對?

是一樣的道理。

它應要這樣應,你唱不能這樣唱。

那是個底稿而已。

這個也是底稿。

所以看你有沒有用心

然後一個維那照念下去啊,

不知改進的時候

表示他只是上下班嘛!

打卡而已啊,他不是在修行。......

連結至-->完整內容及原視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澧婆夷影音頻道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2017 藥師海會[護摩火供]系列,2009 東南亞弘法系列[藥師經],海雲和上[五觀堂開示]
2023/10/14
我們漢音,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頭,是一個特色的語音文化。有些字詞,它是二合 (音)、三合(音) 的 -- 就好比日文,就它一個字,但是兩個音 -- 這兩個音是同時發的......這有點像他西安人的那個連音制。假如各位,要唱華嚴字母,只有用漢音發音。你不能用普通話發音,一定唱不好......
Thumbnail
2023/10/14
我們漢音,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頭,是一個特色的語音文化。有些字詞,它是二合 (音)、三合(音) 的 -- 就好比日文,就它一個字,但是兩個音 -- 這兩個音是同時發的......這有點像他西安人的那個連音制。假如各位,要唱華嚴字母,只有用漢音發音。你不能用普通話發音,一定唱不好......
Thumbnail
2023/10/13
我們用齋就好像壇城一般,在修法,這些儀軌(相)必須先訓練好,然後「用心體」才得以運作,去鑽研「如何用心」這回事......生活上不必要的零碎東西,對於我們修法是構成干擾及障礙;因此,進入佛門就要~單純化~以清淨心來供養。如何能從修法中獲得法益,並帶回紅塵與大眾分享?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Thumbnail
2023/10/13
我們用齋就好像壇城一般,在修法,這些儀軌(相)必須先訓練好,然後「用心體」才得以運作,去鑽研「如何用心」這回事......生活上不必要的零碎東西,對於我們修法是構成干擾及障礙;因此,進入佛門就要~單純化~以清淨心來供養。如何能從修法中獲得法益,並帶回紅塵與大眾分享?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Thumbnail
2023/10/12
作為一個靈性、真理的追求者,應該要具備哪些條件?我們從最「基本」的開始培養。來學習,我們要學到真的東西;是故修行,是從事相上來修,所以一定跟生活有關......有很多同修老遠到道場來,一定是有問題與目標 -- 究竟是需要些什麼?你要弄清楚,要趕快提問。你別不好意思。你不好意思,就白來了......
Thumbnail
2023/10/12
作為一個靈性、真理的追求者,應該要具備哪些條件?我們從最「基本」的開始培養。來學習,我們要學到真的東西;是故修行,是從事相上來修,所以一定跟生活有關......有很多同修老遠到道場來,一定是有問題與目標 -- 究竟是需要些什麼?你要弄清楚,要趕快提問。你別不好意思。你不好意思,就白來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將不定時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將不定時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
Thumbnail
我們用齋就好像壇城一般,在修法,這些儀軌(相)必須先訓練好,然後「用心體」才得以運作,去鑽研「如何用心」這回事......生活上不必要的零碎東西,對於我們修法是構成干擾及障礙;因此,進入佛門就要~單純化~以清淨心來供養。如何能從修法中獲得法益,並帶回紅塵與大眾分享?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Thumbnail
我們用齋就好像壇城一般,在修法,這些儀軌(相)必須先訓練好,然後「用心體」才得以運作,去鑽研「如何用心」這回事......生活上不必要的零碎東西,對於我們修法是構成干擾及障礙;因此,進入佛門就要~單純化~以清淨心來供養。如何能從修法中獲得法益,並帶回紅塵與大眾分享?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Thumbnail
…所以各位要了解到,「修行」跟「學佛」不同的。學佛,是教你人生的覺醒;修行的話,是叫你解脫。你從凡夫--完全無知的地方,開始進入學佛以後,就是做著這種~人生觀念的調整~那你就會覺醒,並為了生死。那麼,學佛懂了以後,就要開始修行,才能真正地解脫。
Thumbnail
…所以各位要了解到,「修行」跟「學佛」不同的。學佛,是教你人生的覺醒;修行的話,是叫你解脫。你從凡夫--完全無知的地方,開始進入學佛以後,就是做著這種~人生觀念的調整~那你就會覺醒,並為了生死。那麼,學佛懂了以後,就要開始修行,才能真正地解脫。
Thumbnail
修行的成就,在於能否提起「覺性」。不必找理由去解釋,也無須追求事相上的成功 -- 我,邁向未知;然後回來,自我調整 -- 這個叫做「克己復禮,反求諸己。」......當這幾個「適當」能夠湊在一起時 ~不論在生活中,或者在法界裡~很快就會到達 圓滿、止於至善的境界。
Thumbnail
修行的成就,在於能否提起「覺性」。不必找理由去解釋,也無須追求事相上的成功 -- 我,邁向未知;然後回來,自我調整 -- 這個叫做「克己復禮,反求諸己。」......當這幾個「適當」能夠湊在一起時 ~不論在生活中,或者在法界裡~很快就會到達 圓滿、止於至善的境界。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各位同修,你在(修身養性)?還是在(修行)?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別把“修身養性”當作”修行“?何以故?開經時為何起頭「如是我聞」!世尊是這麼告訴我們的:為後世眾生來讀經念佛時,你是否能真實的身歷其境!有如VR實境,正如現場學習一般,世尊現身說法,諸
Thumbnail
各位同修,你在(修身養性)?還是在(修行)?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別把“修身養性”當作”修行“?何以故?開經時為何起頭「如是我聞」!世尊是這麼告訴我們的:為後世眾生來讀經念佛時,你是否能真實的身歷其境!有如VR實境,正如現場學習一般,世尊現身說法,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