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邏輯思考力》專訪作者 郝旭烈 / 理解他人就是啟動邏輯的金鑰

《贏在邏輯思考力》專訪作者 郝旭烈 / 理解他人就是啟動邏輯的金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贏在邏輯思考力》的初衷及原由

在這次Podcast訪談中,很榮幸邀請到郝哥分享他的新書《贏在邏輯思考力》的背後故事以及他對邏輯思考和人際關係的深刻見解。郝哥有半導體業、金融業、學術界、補教業,甚至駐唱歌手等等的多元經驗,其中在台積電的職涯中,時常運用了邏輯思考於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強調「持續優化」的概念。郝哥也講述了他在淡馬錫集團工作期間學到的金字塔原理,這架構擴展了邏輯思考的範疇。在他的敘述中,也提到了與麥肯錫合作的經驗,以及他如何在教育和培訓領域分享這些概念,最終促成了他寫書的契機。

邏輯來自理解他人的過程

郝哥進一步強調了邏輯思考的多樣性,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邏輯觀點,所以「理解他人」就是關鍵要素之一。他強調邏輯思考是一種來自每人自身的觀點,並指出我們無法將自己的邏輯強加於他人。因此郝哥提出人際關係和理解他人的角度非常重要,從狹隘到無礙,如果沒有成見,就能更多看見,並分享了自己與人謀合的過程中所學到的體悟。

唯有留白、留空、留心才能留住人

然而人之所以能理解他人,郝哥認為與與時間管理有極大的關係。郝哥分享了他對如何理解他人、管理情緒和與他人建立深刻連結的見解。他強調了留白給自己、留空給他人、和留心給彼此的概念。他說明了當一個人非常忙碌時,通常很難再有多點時間來理解他人的觀點,並提到了注意力是一種珍貴的資源。他提倡要為自己留出時間,以確保在與他人互動時有更高品質的互動。

 「擴張邊界」玩一場不知道到知道的遊戲

訪談中郝哥也分享了書中的三個主要概念,即「擴張邊界」、「以終為始」和「行動為王」,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它們。擴張邊界是第一個概念,他強調了不斷學習和擴大自己知識的重要性。這種擴展邊界的行為是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可以通過將複雜的概念轉化為簡單易懂的方式來解釋給他人,以及不斷學習新事物來實現並拉近與人的距離。也強調「不知道」是知道的開始,「不知道」要感到驕傲,因為唯有察覺自己不知道,才會有意識地學習而達到知道的境界,進而從多向學習的「量變」轉變為「質變」,讓自己充實並豐盛。

「以終為始」就是達成雙方關係的和諧

以終為始是第二個主要概念,郝哥提到根據哈佛商學院的調查,人在最終的願望都是追求「關係」的美好。不論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自己與環境的關係,通常最終希望達到的就是認同彼此的想法,也就是追求「關係」的和諧。這也意味著要以融和的方式處理自己、他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當然要尋求幸福和和諧的關係,必須與他人互動時適當地調整自己的行為。這也包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立場,才能促進更好的互動。即便是適度的退讓,只要能達成雙方關係的和諧,都是邏輯性的決定。

「行動為王」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

最後,行動為王強調了實際行動的重要性。它強調了不僅僅是思考和計劃,還要實際採取行動,並根據行動的結果進行調整和學習。行動為王的概念也強調了不要讓情緒干擾行動,而是要先管理自己的情緒。此外,郝哥也提到了善待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以及理解每個人獨特的經歷和困難。善待自己是善待他人的出發點,通常人們都會期待對方來配合自己,但與其期待不如善待,以自身主動調整才能夠建立更加理解和和諧的關係。任何事、任何關係,都是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

「記得越少,記得越牢」

除此之外,在這個充滿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常常面臨著資訊過載,這也引發了對如何培養更好的邏輯思考能力的煩惱。在這方面,郝哥建議人們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因為每個人的學習風格都不同。他自己是一個聽覺型的學習者,所以他更喜歡以聽書來提昇閱讀的技巧。他認為,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習過程更加輕鬆和快樂。其次,郝哥強調了「記得越少,記得越牢」的原則。他建議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要試圖記住太多內容,而是選擇其中最重要的幾點記住。這樣可以避免知識焦慮,減輕學習壓力,同時更容易記住所學的知識。

除了這些方法,郝哥也分享了他授課或說書的方式,他認為不應過度依賴PPT或提示,而是應該用自己的概念和思維去呈現內容,這樣能更好地記住和理解。即使過程中或許會遺漏,也以大方向及完整的概念來進行,並不用太擔心細節的遺漏。郝哥也提醒我們,先思考後邏輯。找到事件的因果關係,進而歸類再分析。並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朝目標去行動及實踐。

最後,郝哥提到了他未來的計劃,包括寫兩本書、參加多場比賽以保持身體健康,以及繼續閱讀和分享自己的知識。所以郝哥一直以身作則,要分享給大家的人生觀就是「留白給自己,活在當下並享受身心健康的生活,自然就能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找到平衡與理解,進而就能贏在邏輯思考力。」

🔥郝哥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aesarHao96


🔥 Carol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0713124171 (歡迎追踨支持)

✨ Carol的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DYmIDwj (歡迎品牌合作洽詢)

🔥 歡迎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findyourself.carol

🔥Podcast節目: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m5tnav01cf01zx1nmtcqpq/platforms

 

avatar-img
思考人生做自己-Carol的沙龍
11會員
24內容數
思考無界限,人生無極限,讓我們一起思考人生做自己,成就想成為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天想分享一本很實用的書《軟技能》,所謂的「軟」卻是最有彈性的、最有延展性的、最有韌性的。硬技能處理物,軟技能影響人。對於我而言,軟技能就是「創造機會的能力」。  這本書的作者包含了 劉潤, 李笑來, 萬維綱, 吳軍, 劉擎, 薛兆豐等知名人士,共寫了30封信的方式,給讀者許多見解與建議。
當人生沒有選擇的時候,我們還會計較嗎? 我們還會怨恨嗎? 我們還會執著嗎? 最近讀了遠流出版社的這本書《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作者是一位日本心理腫瘤科名醫--清水研。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中年並不可怕,反而是一個蛻變與成長的美好過程。只要我們願意從內在出發,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與自由。
󠀠如果你正處於天人交戰、身心俱疲,但又不可自拔的工作中,推薦來看這本《我在Amazon上班,需要紅酒與心理師》這本書。讓生活保有屬於工作以外的樂趣,擁有更多彈性與自在,而不是讓工作吞噬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界線,最終我們所追求的其實就是心寧的平靜與平淡的幸福。
今天想分享一本很實用的書《軟技能》,所謂的「軟」卻是最有彈性的、最有延展性的、最有韌性的。硬技能處理物,軟技能影響人。對於我而言,軟技能就是「創造機會的能力」。  這本書的作者包含了 劉潤, 李笑來, 萬維綱, 吳軍, 劉擎, 薛兆豐等知名人士,共寫了30封信的方式,給讀者許多見解與建議。
當人生沒有選擇的時候,我們還會計較嗎? 我們還會怨恨嗎? 我們還會執著嗎? 最近讀了遠流出版社的這本書《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作者是一位日本心理腫瘤科名醫--清水研。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中年並不可怕,反而是一個蛻變與成長的美好過程。只要我們願意從內在出發,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與自由。
󠀠如果你正處於天人交戰、身心俱疲,但又不可自拔的工作中,推薦來看這本《我在Amazon上班,需要紅酒與心理師》這本書。讓生活保有屬於工作以外的樂趣,擁有更多彈性與自在,而不是讓工作吞噬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界線,最終我們所追求的其實就是心寧的平靜與平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