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 | 關於 Cookie、Session、Token

2023/10/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延續先前的筆記,「網路請求」是瀏覽器和伺服器的溝通橋梁,目的是為了取得資料庫內的資源,除了 CORS 這種瀏覽器本身的阻擋機制,伺服器也會需要進行「身分驗證或授權」這道阻擋,並不是使用者有帶上 header 告知身分,就一定可以把資料 response 回來的。

像是最常見的會員資料,伺服器就必須確認你是會員本人,才會將你的訂單資訊、歷史訂單...等內容回傳過來,所以我們需要進行「登入」,告知伺服器:我就是會員本人啦

一般常見的身分驗證方式有以下三種:

  1. 使用者應該知道的資訊 ex:密碼
  2. 使用者持有的證件、憑證 ex:身分證、Token
  3. 使用者的身體特徵 ex:指紋

很顯然的,一般我們使用的會員登入,驗證的是「使用者應該知道的資訊」,但總不能每次要查看購物車內的商品或歷史訂單,就要重新進行驗證吧,所以登入以後的請求,就會改用「使用者持有的證件」,也就是 Token 這項令牌了

我聽過一句話,「技術的發明,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了解 Token 以前,也需要知道它為什麼而誕生吧?

這就需要從身分驗證的狀態來說了,先定義一下此時的「狀態」所代表的意思是:

  • 有狀態 ➜ 表示會保存關於使用者的信息、具有記憶性,能夠追蹤使用者的活動
  • 無狀態 ➜ 表示對處理過的事件並沒有記憶性,每個請求都是獨立的,因此也無法辨識這次的請求和上次的請求是否為同一個人


最初瀏覽器和伺服器驗證身分後,是透過瀏覽器的 Cookie 紀錄使用者的狀態,並在後續訪問資料時,帶著 Cookie 儲存的狀態去進行請求

raw-image

此時 Cookie 有很致命的問題是

1. 資料透明 ➜ 透明意味著完全公開,沒有任何加密動作,存在安全性問題

2. 網域限制 ➜ 無法跨網域共用 Cookie 所儲存的狀態訊息


因此開發者們轉而使用 Session 來記錄使用者狀態,Session 的存取方式基本上與 Cookie 相同,但狀態存取方改變為「伺服器」了

raw-image

伺服器會將使用者狀態打包成一個 ID,並將這個 ID 回傳給瀏覽器,瀏覽器要訪問後續資源時,就帶這個 ID 進行驗證,解決了 Cookie 資料透明和只能存取字串的問題


然而 Session 也有存在其他的問題

1. 只要瀏覽器關閉就會失效

  1. 狀態由伺服器存取,假設每次訪問到的伺服器不同,則伺服器之間又需要互相索取資料,消耗效能


因此 Token 就誕生啦!

raw-image

Session 已經解決資料裸奔的問題, Token 要解決的則是「無狀態」的身分驗證問題


Token 會在使用者進行身分驗證後,由伺服器將使用者狀態打包加密,再傳送給瀏覽器,成為一種瀏覽器向伺服器訪問資料時的通行證,也可以稱為金鑰或令牌


此時伺服器不再需要保留使用者狀態,只要確認 Token 的時效性,就可以進行身分驗證,也可以進行跨域的請求啦!就相當於去遊樂園,只要持有一日票券的使用者,都可以使用遊樂設施,是認票不認人的~



本篇筆記參考 深入解析 JWT:了解 Token 的運作與應用 整理而成

我是Amber,前端學習中,歡迎交流討論🧸

20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