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元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醫院的批價櫃台,小姐跟我要了230元,原來只要230元就可以確認自己有沒有懷孕,荒謬的是我才想起我已經好幾期沒有繳健保費,要是未來小孩出來後知道了這件事情,他也會覺得很荒謬吧,媽媽竟然連這基本的錢都沒有繳。

raw-image

人生本來就是荒謬吧。


護理師給我看陰道超音波,說黑色的球球是妊娠囊(光是打這兩個字我都打不出來,還要去google搜尋「妊」然後「娠」跑出來再直接複製貼上!),我一臉疑惑,臨走前還再次問她到底那名稱是什麼。


醫生說兩個禮拜來看有沒有心跳,有的話就可以領媽媽手冊。蛤,我以為他會問我要不要?或是公式化地說聲恭喜,結果都沒有,一點drama都沒有(好,drama的是我自己)


還沒有心跳算懷孕嗎?他現在只是一個胚囊(我要用「他」了嗎?但現在還沒有生命吧?但我懶得選字算了)原來兩條線後有一堆事情要確認,他兩個禮拜後有沒有心跳都還不確定,那我現在又在什麼狀態?尚未準媽媽?


而要不要小孩一直是灰色地帶,我不是像那種一定要生的人,也不是一定不生的人,身為中間選民應該要再多評估多了解自己再做決定,可是我發現中間選民的聲音超級少的,怎麼會大家都是要或不要這麼乾脆決定了呢?那中間的聲音怎麼辦?這就是我一直卡住的。沒想到卡住的總會遇上逼你做出決定的機會(對,還有該死的女性生育年齡限制,這世界從一開始就性別不平等。)


如果現在決定不生,未來想生也可以,再準備,先撇開年齡不談,我又覺得這種預期的備孕少了一些刺激跟命中注定?要嘛就意外吧,是他選擇來的(雖然這麼講有點不負責任我承認),結果就變成驚慌失措,我看到兩條線沒有那種電視劇常見的感動,就是不知道怎麼反應,驚慌失措地哭了,我怎麼可能怎麼可能,當一個媽媽?


我開始搜尋我三十幾年來不曾搜尋過的懷孕注意事項、到底可運動不可運動、到底能不能喝咖啡、這個囊怎麼產生心跳、水瓶座寶寶如何等等等。才發現資訊亂到不行,還有許多是廠商偽裝的科普文章,也有各種媽媽論壇們分享經驗跟問題,甚至還有文章就斬釘截鐵說不能清貓砂,因為會有寄生蟲,但根本沒有好好說原因跟傳染途徑。要當媽已經夠焦慮了,這些資訊根本就是越看越焦慮,難怪生育率越來越低,根本是社會共業。


而我有時候會很欽佩堅決不生小孩的人,他們的理由我全都買單,我就是沒有那種底氣。

這兩天面對這現實根本把從歐洲回來的輕飄感消失於無形。後來想想其實最大的問題是我自己卡住了,我以為要成為某種樣子的人才有資格當媽媽而不會失去自己。我以為如果有小孩就不能怎樣怎樣,但其實我現在沒有小孩我也沒有怎樣怎樣,根本都是我自己限制了自己,反而現在有了這個機會逼自己去想說,到底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我知道我最害怕的是失去自己。


但我沒有想像中排斥,當媽媽,好像內心還是有個小期待,可以開啟一個全新的體驗,可以去體驗那些我忘記或錯過的生命經驗,再從這些體驗中重新發現自己,是這樣的吧?我好像也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媽的無限小劇場的沙龍
5會員
5內容數
2024/03/27
沒想到生完孩子以後反而沒有這麼懷孕這麼厭世,以至於拖到現在才繼續寫文章,除了每天都在跟時間打仗外,某部分是因為好像又跟懷孕的人設又不同了有點自己打臉,但是為了維持一些自我,書寫必須擠出時間證明自我的方式,完全懂了《以我為器》裡說的:「書寫,助我從盲昧而瑣碎的深海中透脫出來,從全然圍繞著孩子的專注中鬆
Thumbnail
2024/03/27
沒想到生完孩子以後反而沒有這麼懷孕這麼厭世,以至於拖到現在才繼續寫文章,除了每天都在跟時間打仗外,某部分是因為好像又跟懷孕的人設又不同了有點自己打臉,但是為了維持一些自我,書寫必須擠出時間證明自我的方式,完全懂了《以我為器》裡說的:「書寫,助我從盲昧而瑣碎的深海中透脫出來,從全然圍繞著孩子的專注中鬆
Thumbnail
2023/12/23
懷孕後開始有人會叫你媽咪,或馬麻,彷彿我的名字不見了,也還懷不到三個月,會不會太快就叫我馬麻,連醫生一開始見到我叫我陳小姐,趁到胎兒心跳後就立刻轉口說馬麻...。我想說,hello就還沒生出來,要裝熟也不是這樣的吧。反正我承認我很不喜歡。 尤其各種客服更明顯,以前都還會禮貌的問一下貴姓,現
Thumbnail
2023/12/23
懷孕後開始有人會叫你媽咪,或馬麻,彷彿我的名字不見了,也還懷不到三個月,會不會太快就叫我馬麻,連醫生一開始見到我叫我陳小姐,趁到胎兒心跳後就立刻轉口說馬麻...。我想說,hello就還沒生出來,要裝熟也不是這樣的吧。反正我承認我很不喜歡。 尤其各種客服更明顯,以前都還會禮貌的問一下貴姓,現
Thumbnail
2023/11/20
書籍名稱:《當媽後,你是公主也是壞皇后:從榮格心理學看童話故事中的母性智慧》  身為人母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也重新審視那些原本支撐著我們生命的價值觀。 本書作者為榮格分析師瑪基雅諾,瑪基雅諾從榮格心理學中汲取靈感,透過童話描繪出媽媽們將經歷從天鵝少女到智慧老婦的各
Thumbnail
2023/11/20
書籍名稱:《當媽後,你是公主也是壞皇后:從榮格心理學看童話故事中的母性智慧》  身為人母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也重新審視那些原本支撐著我們生命的價值觀。 本書作者為榮格分析師瑪基雅諾,瑪基雅諾從榮格心理學中汲取靈感,透過童話描繪出媽媽們將經歷從天鵝少女到智慧老婦的各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