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身體與心靈的再塑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訂下了無產兆催生入院的日期,主因是每次產檢時醫師都會輕輕帶過一句孩子的頭圍偏大,雖然說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偏大(畢竟有那麼多保健食品),但對自然產來說,超越生長曲線太多總歸不是一件「醫療行為」樂見的事。

特別把醫療行為用引號標示起來,是因為總也有那麼另外一套說法——你的身體不會製造出你生不出來的小孩。

懷孕在純屬人類天生自然行為與醫療行為中間,有很多值得商討的地方,是以現在流行事先溝通,以「生產計畫書」預演可能會發生的行為,以及孕產婦(及其伴侶)最能接受的每一個項目。

相比數十年前我們的母親幾乎都是純醫療行為,醫生說什麼就是什麼,或祖母體驗到的「產婆主導」(也算是另外一種在家生產啦),現今要考慮的事情的確變得很多,既要選擇,就要做功課;既要選擇,就要承擔。

我們都在選擇讓自己身心舒適的方式。

打或不打減痛?

剪或不剪會陰?

剃毛或不剃毛?

先生是否陪產?

無論哪個項目都會有不同的建議湧現,然而每一個經歷過的人,都需要面對並接受經驗,並且為經驗找一個解釋和答案,因此我傾向把這些分享視為獨立事件(畢竟你的第一胎和第二胎也仍是非常不同的),然後想想自己的需要。




這些只是生產前夕需要思考的問題,讓我們把時間軸再往前拉一點。

從孕期的一開始,就有許多政府公費補助檢查項目以外的內容,等著你領完衛教單回去做功課,下一次來再說明是否要加做,然而這卻不像商店櫃台後方的加價購商品,總是重複又能後悔,有些檢查時間、有些檢查項目,錯過了就是錯過。

上網查詢各式說法,目前幾個檢查如SMA、X脆折染色體的主流想法是「經濟允許就都做」,畢竟比起幾千、幾萬的檢查費用,更龐大的應是無預警、無選擇之下出生,卻需花大量心力照顧的孩子——我一直不知道如何說明,也許有人會說殘缺、或者缺陷、或者障礙,然而這些觀念,是否可以用來評判其他人、以及其他人的選擇?美醜、聰明與否、健康與否,都是相對的。

按部就班計畫,並沒有辦法閃躲注定要來的意外。

醫生說,這胎應該會比較好生,畢竟上一胎催生時子宮頸已經開過了。

是啊,雖然為了方便解釋,面對月中、或者其他並未參與前事的新朋友,我總是笑笑說樂多是第一胎,但如果真的把樂多當成第一胎,那個曾經在身體裡待過17週的胚胎,是否就從此被遺忘了呢?

還是忍不住在樂多出生以前,最後再寫一寫檸檬。

第一次得知懷孕,總是有許多要克服的事情。

第一次知道什麼叫驗不到胚囊要再等一等、第一次知道原來早期流產的機率很高,等到確認你有了心跳,領到媽媽手冊,診所及相關院所會開始稱呼我為「媽媽」、第一次認真煩惱前面所說那些要做的功課,也感受到自己的血與尿開始變得不值錢,每次都要驗尿/常常需要抽血、第一次知道自己是不是孕吐體質,孕吐指數是抱著馬桶還是成為食物榨汁機、第一次經歷看懂超音波畫面裡的模糊影像,還有醫生宣布你的性別⋯⋯當時的我以為這些就足夠煩惱,也足夠改造一個女人成為母親。

整個過程中,竟對腹中從未真正見面的孩子一點一滴產生執念、慢慢慢慢產生連結。

沒想到更大的考驗是等待一次又一次的檢查報告,因為我檢測出SMA帶因、便需要另一半也去抽血檢測,當確知我們兩個人都帶因,孩子其實還有3/4的機會完全沒有遺傳到這條基因或者只是像我們一樣的帶因者(好像重新上了一次以前的高中生物課)。

後來的後來,你在羊膜穿刺報告中確診了SMA脊髓性基因萎縮症重症,我們決定要和你說再見,在醫院待了兩天,引產一個孩子。

明明我和你沒有相處過實質意義上的一天。然而在那之後的許多時刻,我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停下來,都還是會流淚。

「你沒有機會活下來,媽媽沒有一天不覺得遺憾。」

病態地去看相關的文章,也只能寫下相關的事情。

還好,你離開的那天,天氣很好很好,我們擁有很多人的愛,也因為感覺自己被愛,感覺自己有用,感覺自己存在,所以在想了又想之後,去接受和重新做出選擇,樂多才來到這裡。

每一個、每一個降生在世界上的生命皆非自願,卻是那麼不容易也不可控,獨一無二的旅程充滿美好和苦難。

現在做和樂多相關的決定時,我的心態已不再像第一胎一樣充滿焦躁與控制,也沒有那麼多非怎麼做不可,例如訂下入院日期後,開始倒數樂多來到的日子,雖然有更多的擔心湧現,但能夠更坦然、平靜地快樂和把握當下。

這些是你帶來的改變,雖然沒有機會創造更長的相遇,但經歷你來到與離開,謝謝你教會我重要的事情——正如當時寫下的:親愛的小檸檬,謝謝你來過,我會記得你來過,希望你無論在哪裡,都是個自由的靈魂。

avatar-img
5會員
24內容數
關於我兒樂多,但更多是關於我個人成為母親這條路上的種種碎片,怕痛苦育兒的部分沒有用文字捕捉會忘記,也怕快樂的點滴沒有記錄會被忽略,於是有了這樣一個所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養樂多的二三事 的其他內容
「你決定要餵母奶或配方奶了嗎?」 對尚未有經驗的人來說,一言以蔽之:親餵是一條艱困難行的荊棘之路、停掉母乳則可能是另一條自我批評的碎石子路。 然後餵母奶真是一門科學。
「你決定要餵母奶或配方奶了嗎?」 對尚未有經驗的人來說,一言以蔽之:親餵是一條艱困難行的荊棘之路、停掉母乳則可能是另一條自我批評的碎石子路。 然後餵母奶真是一門科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少子化情況嚴重,而生小孩的經濟負擔是其中一個原因。本文分享自然產費用的細節,提供產檢和生產費用的詳細金額,讓讀者瞭解生小孩的經濟負擔。
Thumbnail
懷孕是每個女生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時刻!在準備懷孕之前,調整身體、心理和生活方式,提高受孕機率,確保胎兒的健康,以及減少懷孕的風險。
Thumbnail
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可以很快的就決定要讓一個生命誕生下來。
Thumbnail
從不孕症門診中看見了歲月時間的重要性,然後還發現了原來渴望生小孩的家庭如此之多......
Thumbnail
一、生產前可以先做些什麼嗎? 1.醫療與生產相關 2.產後生活相關 二、生產的路途既孤單,又不孤單
Thumbnail
Emma分享:在孕醫 #超乎期待 的心得分享❤️ 我們在婚前做健康檢查時 除了更了解彼此的身體狀況外 也發現家族的遺傳病 因此,在生育上有所擔憂… 後來看到網路上關於PGT的文章 在胚胎早期做染色體篩檢 把帶病的胚胎篩選掉 在洽詢各家機構後,選了 #孕醫生殖中心 做完整個療
Thumbnail
婦產科看診前的備孕歷程以及心情起伏,對初次備孕者而言都是不同全新的挑戰和經歷,自身的感受與變化也影響著情緒以及身體。這篇文章分享了個人的身體反應和心路歷程。
Thumbnail
「雖然生殖醫學很進步,但是若有生育計劃,還是要趁早尋求協助。」黃千倉醫師指出,「在32歲以前,自然受孕的機率還不錯。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
Thumbnail
成功驗出兩條線,就從生殖中心畢業了嗎?
Thumbnail
當今社會風氣開放,個人自由主義盛行,墮胎、流產、吃事後避孕藥,或人工受孕減胎...等情事司空見慣,殊不知這些行為背後都將有「嬰靈」干擾的產生。如果嬰靈長期在身上,就會常常感到肩痛、腰痛、頭暈腦脹、身體不舒服,看醫生吃藥却長年也無法治癒。更有許多女生在墮胎、流產後,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感情不美。由於懷孕
Thumbnail
少子化情況嚴重,而生小孩的經濟負擔是其中一個原因。本文分享自然產費用的細節,提供產檢和生產費用的詳細金額,讓讀者瞭解生小孩的經濟負擔。
Thumbnail
懷孕是每個女生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時刻!在準備懷孕之前,調整身體、心理和生活方式,提高受孕機率,確保胎兒的健康,以及減少懷孕的風險。
Thumbnail
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可以很快的就決定要讓一個生命誕生下來。
Thumbnail
從不孕症門診中看見了歲月時間的重要性,然後還發現了原來渴望生小孩的家庭如此之多......
Thumbnail
一、生產前可以先做些什麼嗎? 1.醫療與生產相關 2.產後生活相關 二、生產的路途既孤單,又不孤單
Thumbnail
Emma分享:在孕醫 #超乎期待 的心得分享❤️ 我們在婚前做健康檢查時 除了更了解彼此的身體狀況外 也發現家族的遺傳病 因此,在生育上有所擔憂… 後來看到網路上關於PGT的文章 在胚胎早期做染色體篩檢 把帶病的胚胎篩選掉 在洽詢各家機構後,選了 #孕醫生殖中心 做完整個療
Thumbnail
婦產科看診前的備孕歷程以及心情起伏,對初次備孕者而言都是不同全新的挑戰和經歷,自身的感受與變化也影響著情緒以及身體。這篇文章分享了個人的身體反應和心路歷程。
Thumbnail
「雖然生殖醫學很進步,但是若有生育計劃,還是要趁早尋求協助。」黃千倉醫師指出,「在32歲以前,自然受孕的機率還不錯。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
Thumbnail
成功驗出兩條線,就從生殖中心畢業了嗎?
Thumbnail
當今社會風氣開放,個人自由主義盛行,墮胎、流產、吃事後避孕藥,或人工受孕減胎...等情事司空見慣,殊不知這些行為背後都將有「嬰靈」干擾的產生。如果嬰靈長期在身上,就會常常感到肩痛、腰痛、頭暈腦脹、身體不舒服,看醫生吃藥却長年也無法治癒。更有許多女生在墮胎、流產後,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感情不美。由於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