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等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想起之前唯唯諾諾的進入不孕診間,一來是想要一虧不孕症的神秘面紗,二來卻又擔心影響部長的看診。

在進入不孕診間我對於不孕的想像就是會很少人去看診,

一來是哪有那麼多生育不正常的人啊!

二來是因為最近少子化的風氣生小孩很貴欸,應該沒什麼人吧!


我大錯特錯。


一進到診間看看掛號人數,一個早上六十幾個人。

就連我提早二十分鐘到診間外面就已經大排長龍。

哇那這些人都是怎麼樣的人呢?


大部分都是約40歲的女性想要懷孕。但由於他們的胚胎品質都很不好,因此前來尋求幫助。

從做胚胎植入到處理基本的婦科手術,雖說麻煩但也是讓許多夫妻圓夢的必經過程。

進入了診間就可以看見一對對愁眉苦臉的夫妻,

有的是胚胎品質不好、有的是精蟲數量活動力不夠,更有的是不斷嘗試懷孕都失敗的案例。


主治在看病人中間的空擋就轉過頭來教我一些基本的概念並且嘆氣:

「你看她都四十幾歲了,那個品質都很差,大概成功率也只有10%而已吧。」

但不孕症的門診還是大爆滿,畢竟想要小孩的夢想也只有不孕專科的醫師可以幫助他們了。


主治醫師在幫助他們做胚胎植入的同時,也會想要處理子宮內的環境。

有些婦女有巧克力囊腫、子宮肌瘤等等的狀況需要入院進行手術以利後續的胚胎植入。

那我負責的就是幫這些不孕症的婦女撰寫病歷,並且幫他們處理手術前準備以及術後的照護。

然後就去跟著去刀房看主治醫師揮灑他們的刀法。

後來仔細想想為什麼不孕症門診會大爆滿,我在想跟現今晚婚的現況有關係。

由於晚婚,婦女大多早已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在20幾歲時可能因為還想再看看對象、沒有經濟基礎等等種種原因沒有結婚。

等到三十幾歲才發現自己想要小孩。先前也沒有執行凍卵,因此現在體內只有一些品質不好的卵子受孕。

時間對於女人的生育來說,雖然說這樣講很現實殘忍,但也就真的是歲月不等人。


是啊,歲月不等人的。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在我的世界觀而言,踏出舒適圈就是這樣的一件事情。

我們可能不想要現在的生活型態,但又由於恐懼外在不熟悉的環境而卻步,

總是告訴著自己:「再看看好了。」「我先好好準備好再說,先不要去報名好了。」「其實我現在這樣別人都已經超羨慕的了!」「但是外面的薪水比較低欸」

總是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去行動,

最怕的是啊,在我們發現恐懼後面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型態時,

「我們已經離不開我們的舒適圈了。」


又因為離不開因而憤恨、埋怨、並試圖在自己的舒適圈內彰顯自己的優越感與自信。

好的隱藏起自己的情緒好好教育提攜後輩,壞的則是將自己的年資經歷為由欺壓後進。

你,滿意現在的生活嗎?

你,想要改變嗎?

---非典型醫生 2023/04/18


avatar-img
4會員
37內容數
和你分享急診見聞、人生體悟以及健身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解憂急診室 的其他內容
分享一個癌症病人的故事,或許可以間接看出一些台灣醫療的照護問題。
在醫院看見了一個流產的病人的小故事......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你知道iphone的app可能會救你一命嗎?
禮拜天在我們醫院是急診的「洗腎日」,這是為什麼呢?
在急診接到了一位髒亂的阿伯,沒想到他......
分享一個癌症病人的故事,或許可以間接看出一些台灣醫療的照護問題。
在醫院看見了一個流產的病人的小故事......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你知道iphone的app可能會救你一命嗎?
禮拜天在我們醫院是急診的「洗腎日」,這是為什麼呢?
在急診接到了一位髒亂的阿伯,沒想到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以前想要有個女兒,但在急診待久了,感覺生小孩就像抽盲盒,最怕抽到都20多歲了,還要你幫他收拾善後的,有這個風險,我不如多存點錢讓自己日子過好一點。』
Thumbnail
妊娠期間,作者面臨了胎兒體重偏輕、腳底奇癢、等健康的健康挑戰。
Thumbnail
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可以很快的就決定要讓一個生命誕生下來。
【不孕症分享-1】 想懷孕來看中醫的患者,有的是做過西醫檢查治療未成功,或越來越多是“原因不明”。 我臨床上就遇過一位女患者(當時39歲),曾經3次在孕期第7個月莫名就小產,所有檢查都已經做過(子宮卵巢機能、驗血激素、精卵排斥、染色體……),皆無異常😑,想有子卻懷抱著未爆彈的無奈心情,讓她不只一
Thumbnail
隨著社會的變遷  晚婚和晚生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不孕的問題也就越加浮上檯面  不孕的定義是什麼? 我什麼時候需要看不孕症科? 快點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打從確定有身小倆口划指雲端 選定醫院醫生月中月嫂兼保母 育嬰用具養孩要訣都蒐羅齊全 誕生之日三代同慶風神來共舞
Thumbnail
擁有至少兩個小孩是我和先生一致的夢想,就算經歷了小孩受傷的事情,一度打亂了我們的步調,但想到小孩即將滿一歲,我的身心也恢復地差不多,是可以開始準備懷下一胎。 才剛有這樣的念頭,還沒開始計算排卵期,也才剛買了一年份的衛生棉條,結果就意外地發現,我 懷 孕 了 !!
訂下了無產兆催生入院的日期,主因是每次產檢時醫師都會輕輕帶過一句孩子的頭圍偏大,雖然說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偏大(畢竟有那麼多保健食品),但對自然產來說,超越生長曲線太多總歸不是一件「醫療行為」樂見的事。 特別把醫療行為用引號標示起來,是因為總也有那麼另外一套說法——你的身體不會製造出你生不出來的小孩。
本來是打算發表一篇,後來發現太過落落長,就分三篇發表了,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先前在Dcard看到一名大三女生說自己懷孕了,發現懷孕的時間大概就是在寒假過後的下學期開學不久,她說和男友都有意願生下孩子,考慮是否要先休學,擔心的是身材會變胖走樣... 網友鄉民也是各種意見,大多都是勸她拿掉孩子
Thumbnail
想來聊聊生育這件事,或許是因為春節見了親戚,又被催產了,奇怪的是家裡兩個20多歲的女孩子都沒有男朋友,比起催產不是應該先催婚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以前想要有個女兒,但在急診待久了,感覺生小孩就像抽盲盒,最怕抽到都20多歲了,還要你幫他收拾善後的,有這個風險,我不如多存點錢讓自己日子過好一點。』
Thumbnail
妊娠期間,作者面臨了胎兒體重偏輕、腳底奇癢、等健康的健康挑戰。
Thumbnail
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可以很快的就決定要讓一個生命誕生下來。
【不孕症分享-1】 想懷孕來看中醫的患者,有的是做過西醫檢查治療未成功,或越來越多是“原因不明”。 我臨床上就遇過一位女患者(當時39歲),曾經3次在孕期第7個月莫名就小產,所有檢查都已經做過(子宮卵巢機能、驗血激素、精卵排斥、染色體……),皆無異常😑,想有子卻懷抱著未爆彈的無奈心情,讓她不只一
Thumbnail
隨著社會的變遷  晚婚和晚生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不孕的問題也就越加浮上檯面  不孕的定義是什麼? 我什麼時候需要看不孕症科? 快點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打從確定有身小倆口划指雲端 選定醫院醫生月中月嫂兼保母 育嬰用具養孩要訣都蒐羅齊全 誕生之日三代同慶風神來共舞
Thumbnail
擁有至少兩個小孩是我和先生一致的夢想,就算經歷了小孩受傷的事情,一度打亂了我們的步調,但想到小孩即將滿一歲,我的身心也恢復地差不多,是可以開始準備懷下一胎。 才剛有這樣的念頭,還沒開始計算排卵期,也才剛買了一年份的衛生棉條,結果就意外地發現,我 懷 孕 了 !!
訂下了無產兆催生入院的日期,主因是每次產檢時醫師都會輕輕帶過一句孩子的頭圍偏大,雖然說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偏大(畢竟有那麼多保健食品),但對自然產來說,超越生長曲線太多總歸不是一件「醫療行為」樂見的事。 特別把醫療行為用引號標示起來,是因為總也有那麼另外一套說法——你的身體不會製造出你生不出來的小孩。
本來是打算發表一篇,後來發現太過落落長,就分三篇發表了,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先前在Dcard看到一名大三女生說自己懷孕了,發現懷孕的時間大概就是在寒假過後的下學期開學不久,她說和男友都有意願生下孩子,考慮是否要先休學,擔心的是身材會變胖走樣... 網友鄉民也是各種意見,大多都是勸她拿掉孩子
Thumbnail
想來聊聊生育這件事,或許是因為春節見了親戚,又被催產了,奇怪的是家裡兩個20多歲的女孩子都沒有男朋友,比起催產不是應該先催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