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智慧實現個人和組織價值

利用人工智慧實現個人和組織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年10月,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與波士頓顧問集團聯合發表了《人工智慧與商業策略全球高階主管學習與研究計畫》的調查結果。該研究對1,741名經理進行調查和對17名高階主管進行訪談,並提出的五項調查結果:  

1.大多數個人從AI中獲得價值  

超過半數(6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從使用AI中獲得了至少中等價值。這些員工的工作滿意度,是未從AI獲得價值的員工的3.4倍。  

2.AI被視為同事,而非工作威脅  

有趣的是,有高達60%的受訪者認為AI工具就像同事,而非預期中的工作威脅。這結果與一些媒體的炒作恰恰相反,他們認為AI將取代這些人類。  

3.要求使用AI比建立對AI的信任更為有效  

該研究顯示,要求個人使用AI比建立對AI的信任更能鼓勵他們使用。儘管建立信任和強制使用AI都會增加實際使用AI的可能性,但建立信任只會使個人使用AI的可能性增加一倍,而強制使用AI的可能性則增加三倍。  

4.強制使用AI帶來個人價值  

強制使用即使看似壓抑,但仍會帶來個人價值。研究結果顯示,要求使用AI可能會導致不情願的使用,但當組織強制使用AI時,個人從AI中獲得價值的可能性,是不強制使用AI者的1.4倍。  

5.個人獲取價值即為組織獲取價值  

當個人從AI中獲得價值時,組織也同樣跟著受益。根據該研究,表示其組織從AI中獲得價值的經理人裡,有85%聲稱他們個人也從AI中獲得了好處。  

最後,這份報告提出了以下見解:   「人工智慧(AI)所帶來的個人價值對組織極為關鍵,因此組織必須善用AI獲取價值。當個人能夠透過AI技術提升自身能力、擴展自主權並改善人際關係時,便能充分享受AI帶來的好處。其中,管理者扮演著關鍵角色,他們可以透過建立信任、增進理解,鼓勵員工積極運用AI技術,以推動個人層面的價值創造。」  

羅凱揚(台科大兼任助理教授)、黃揚博(政大企管碩士、識商創辦人)  

資料來源:S. Ransbotham, D. Kiron, F. Candelon, S. Khodabandeh, and M. Chu, “Achieving Individual — and Organizational — Value With AI,”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and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November 2022. 

--

識商IG:https://www.instagram.com/bizsense2023/
識商Line交流社群:
https://line.me/ti/g2/a2QRj--XfM3FRZBOZpB4rdJGravtdpVOeSLBp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avatar-img
識商的沙龍
18會員
72內容數
AI轉型策略、AI商業思維,帶你從宏觀的角度看A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識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年11月,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與波士頓顧問集團聯合發表了一篇報告《人工智慧在企業中的文化益處》(The Cultural Benefi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Enterprise),該報告基於全球2197名經理的調查和18位高管的訪談,明
人工智能(AI)技術持續更迭下,如何有效利用新興資訊科技,成為企業發展競爭優勢的關鍵。然而,企業在導入新科技時,常遭遇員工和客戶的反彈。如何確保各方利害關係人能夠滿意,成為企業經理人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跨國公司奧多比(Adobe Inc.)的董事長兼執行長山塔努·納拉延(Shantanu Nar
在2023年9月的《哈佛商學院》一篇文章中,兩位研究AI及自動化如何改變消費者行為及心理超過7年的學者,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校區的助理教授吉珍.雅辛(Gizem Yalcin)和華頓商學院講座教授斯蒂法諾.彭托尼(Stefano Puntoni),提到了一個故事。 在1950年,通用磨坊(Gener
傳統關鍵績效指標(KPI)管理體系在人工智慧(AI)有了顯著的改變。新一代智慧KPI系統不僅能夠協助企業進行績效分析,還能提供實時行動建議,引領企業決策。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研究員麥可‧施拉格(Michael Schrage)等人於2023年5月,在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
在2023年9月,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網站上刊登了一份研究報告。這份報告由由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和波士頓諮詢集團(BCG)針對全球3,043名經理所進行的調查,以及對17位高階主管進行深入訪談。研究結果指出,透過AI的協助,能讓傳統的
過去的研究顯示,員工通常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所提出的建議持有懷疑態度,這導致企業在建立了昂貴的AI系統後,卻無法充分發揮其效用。 這種現象與我們的直覺認知相符。由於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算法的複雜性,人們難以了解AI在產生結果之前的處理過程,這使得他們對AI的可信度產生極大的疑慮。 然而,在2023年9
2021年11月,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與波士頓顧問集團聯合發表了一篇報告《人工智慧在企業中的文化益處》(The Cultural Benefi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Enterprise),該報告基於全球2197名經理的調查和18位高管的訪談,明
人工智能(AI)技術持續更迭下,如何有效利用新興資訊科技,成為企業發展競爭優勢的關鍵。然而,企業在導入新科技時,常遭遇員工和客戶的反彈。如何確保各方利害關係人能夠滿意,成為企業經理人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跨國公司奧多比(Adobe Inc.)的董事長兼執行長山塔努·納拉延(Shantanu Nar
在2023年9月的《哈佛商學院》一篇文章中,兩位研究AI及自動化如何改變消費者行為及心理超過7年的學者,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校區的助理教授吉珍.雅辛(Gizem Yalcin)和華頓商學院講座教授斯蒂法諾.彭托尼(Stefano Puntoni),提到了一個故事。 在1950年,通用磨坊(Gener
傳統關鍵績效指標(KPI)管理體系在人工智慧(AI)有了顯著的改變。新一代智慧KPI系統不僅能夠協助企業進行績效分析,還能提供實時行動建議,引領企業決策。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研究員麥可‧施拉格(Michael Schrage)等人於2023年5月,在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
在2023年9月,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網站上刊登了一份研究報告。這份報告由由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和波士頓諮詢集團(BCG)針對全球3,043名經理所進行的調查,以及對17位高階主管進行深入訪談。研究結果指出,透過AI的協助,能讓傳統的
過去的研究顯示,員工通常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所提出的建議持有懷疑態度,這導致企業在建立了昂貴的AI系統後,卻無法充分發揮其效用。 這種現象與我們的直覺認知相符。由於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算法的複雜性,人們難以了解AI在產生結果之前的處理過程,這使得他們對AI的可信度產生極大的疑慮。 然而,在2023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