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東糖漏窯之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兩年前,與徐世和老師等人,在古都台南的許縣溪河床旁的媽廟橋、保東橋附近竹林裡,因出土並提報了距今一百多年前,1897年之前的清代窯燒遺址,此處,當地耆老俗稱是「小窯山」,在日本時代則叫「保東窯」,它是一處清代專燒製糖器皿的民間工具-「糖漏」窯址。

這幾年,台南歸仁媽廟地區因開拓保順路且直通關廟下湖,這個遺址現今正面臨了被迫出土的命運,如同1990年代曾經紅極一時的「歸仁十三窯」,因在歸仁關廟地處偏僻的交界處出土,因有學術探勘價值,也曾經在台南轟動一時,如今,因諸多原因,此遺址已消失殆盡了,畢竟「十三窯」屬於私權,然而,這個遺址對於地方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意義,最後卻因集體共業的角力傷痕,讓我們反省,「南關線」是否真的不配留下屬於自我的文化資產?!,如同早期被破壞的文物遺跡:歸園古宅、沙崙石燭古墓、歸仁十三窯…...通通都消失了,這種結局確實令人難堪與不捨,以前的長輩古人們,沒有能力為後代留下什麼,這是歷史集體共業的不堪,南關線仍一直處在文資與建設輪迴的重蹈覆徹,這種難堪處境,我們是否該深刻檢討,我們的未來! 這一次,南關線又再度出現了一座完整的歷史遺址,尤其它出現在保大地區,未來它的命運會是如何,亟需保大地區(保東與保西)在地居民們能夠共同關心此公共文化資產的議題,或者遞延文化意義,能讓文物最後有好的歸宿,尤其,無法現地保留時,在地的保東與保西國小的閒置空間,是否未來可以開闢成文物典藏館,能讓在地子弟,能夠繼續傳承這一份土地故事。

保大地區(北歸仁、北關廟),有著豐富的人、文、地、產、景的文化生態,卻長年不被重視,其歷史價值意義的古物或者遺跡,被消失了不少或者根源刨去,無論如何,未來的我們應該重新盤點這一片北歸仁、北關廟的文化資源,以尋找在地文化魂,尤其是許縣溪兩岸的史前遺址與西拉雅平埔族的脈絡,甚至福建漢人對保大地區墾荒的各時期意義~ 當然,我們也在乎這一塊土地即將開闢成工業區,是否現代工業的發展,會污染台南母親之河- 許縣溪中游的環境生態!

這兩年以來,在地議員 鄭佳欣,持續關心保大地區(北歸仁:保西,保東:北關廟)的各項文化活動,尤其,此次清代糖漏窯遺址的發掘,她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共同努力一起推動與敦促台南市文化局能夠重視此次遺址,用力守護在地的文資,用力的監督與質詢。

幾週前,陳以信立委也特別以在地子弟身份,共同一起關心守護這一議題的難度與處境,因此,也特別安排文化部官員從中央南下到現地考察,最後也得到了文化部真正的允諾重視,讓南市文化局能夠更積極的推動與保存此一批駐地文物的保存行動,更加正視我們的土地迴聲,讓他們更積極的保存文物機緣,留下典範,畢竟,當你們重視自己的土地意義,別人才會來尊重你。

期望此次的「保大」歷史文化資產,能夠獲得在地南關線- 歸仁、關廟鄉親的支持,讓彼此能獲得該有的文化尊嚴!

#陳以信 立委、鄭佳欣 議員

#保大人文空間 張清泓

#關廟青文化協會 許玓維

#大海影像工作室 劉芳吉

#畦詩農場 種田少年 張清文

#南藝大藝術史學系盧泰康教授、教師 徐世和、許耿肇、簡辰全

---------------------------------------------------------------------------------------

台南清代糖漏窯遺址出土 議員盼市府重視助維護保存(2021.04.13自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98830

臺南見清朝糖漏燒瓷遺跡-文資處會勘列冊追蹤(2021.04.23公視)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3036

台灣僅存?清代糖漏窯遺址 關廟「保東窯」搶救呼聲再起(2022.03.04自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849126

歸仁窯考古重大發現,解密台灣清代「糖漏」 南藝大 盧泰康教授(2020.10.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6t7xfThwU

臺南文資正在快速消失中:清代臺南的糖和磘許耿肇 (2023.04.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kMqdaimOk

我們的島,帶你解密府城的製糖產業與歷史 南藝大 盧泰康教授(2023.09.30)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SuSqSUCP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哉沙龍
6會員
35內容數
邂逅於文化廢墟~
老哉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本文探討在AI大量生成內容的時代,「作者已死」理論的啟示。AI作為「無作者」的工具,其生成內容的意義由讀者解讀決定,但AI缺乏人類的「肉身經驗」和文化脈絡理解。因此,AI與人類創造力的關係並非取代,而是共生:AI可作為創造力的催化劑,人類則負責意義的賦予和價值的錨定。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探討在AI大量生成內容的時代,「作者已死」理論的啟示。AI作為「無作者」的工具,其生成內容的意義由讀者解讀決定,但AI缺乏人類的「肉身經驗」和文化脈絡理解。因此,AI與人類創造力的關係並非取代,而是共生:AI可作為創造力的催化劑,人類則負責意義的賦予和價值的錨定。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探討陳錦芳的新意象派與1960年代興起的觀念藝術的差異。新意象派雖具有觀念性,但與觀念藝術在媒介、形式、觀念與視覺表現的關係、觀眾參與模式、創作動機、歷史參照系及美學效應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新意象派更強調文化融合與社會美學工程,並延續現代主義繪畫的傳統,追求視覺的和諧與平衡。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探討陳錦芳的新意象派與1960年代興起的觀念藝術的差異。新意象派雖具有觀念性,但與觀念藝術在媒介、形式、觀念與視覺表現的關係、觀眾參與模式、創作動機、歷史參照系及美學效應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新意象派更強調文化融合與社會美學工程,並延續現代主義繪畫的傳統,追求視覺的和諧與平衡。
Thumbnail
2024/10/26
風影搖曳,透出了不定的姿態, 時空裂縫,總抹下了一片紅彩~ 台灣,這片如詩如畫的寶島,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與希望,曾在此地擺渡幻化與孕生。然而,它的歷史也曾歷經兩度易主的殖民命運。中、日兩國之間的歷史交織,自二戰後,土地分屬於兩種不同宿命的抗體,象徵著各自扮演了國族認同與家庭悲
Thumbnail
2024/10/26
風影搖曳,透出了不定的姿態, 時空裂縫,總抹下了一片紅彩~ 台灣,這片如詩如畫的寶島,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與希望,曾在此地擺渡幻化與孕生。然而,它的歷史也曾歷經兩度易主的殖民命運。中、日兩國之間的歷史交織,自二戰後,土地分屬於兩種不同宿命的抗體,象徵著各自扮演了國族認同與家庭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兩年前,與徐世和老師等人,在古都台南的許縣溪河床旁的媽廟橋、保東橋附近竹林裡,因出土並提報了距今一百多年前,1897年之前的清代窯燒遺址,此處,當地耆老俗稱是「小窯山」,在日本時代則叫「保東窯」,它是一處清代專燒製糖器皿的民間工具-「糖漏」窯址。 這幾年,台南歸仁媽廟地區因開拓保順路且直通關廟下
Thumbnail
兩年前,與徐世和老師等人,在古都台南的許縣溪河床旁的媽廟橋、保東橋附近竹林裡,因出土並提報了距今一百多年前,1897年之前的清代窯燒遺址,此處,當地耆老俗稱是「小窯山」,在日本時代則叫「保東窯」,它是一處清代專燒製糖器皿的民間工具-「糖漏」窯址。 這幾年,台南歸仁媽廟地區因開拓保順路且直通關廟下
Thumbnail
在「臺紅茶業文化館」聽著專人與我們分享關西茶業走天下的故事,讓Tang覺得有著專人導覽真的很重要,不然常常只是走過路過,經過了什麼精彩都不知道。
Thumbnail
在「臺紅茶業文化館」聽著專人與我們分享關西茶業走天下的故事,讓Tang覺得有著專人導覽真的很重要,不然常常只是走過路過,經過了什麼精彩都不知道。
Thumbnail
台南『保大』地域的思考 近年來,台灣本土意識已走向了主體化,在地『台南學』的研究更引領了不少文史工作者投入對於家鄉土地的辯證,更從在地的人、文、地、產、景材料之中,挖掘與釐析出更多不同的詮釋視角。在2019年政府展開了『地方創生』的元年啓動,落實從縣市到鄉鎮,找尋不同鄉鎮的在地特色,尤其是『社區創生
Thumbnail
台南『保大』地域的思考 近年來,台灣本土意識已走向了主體化,在地『台南學』的研究更引領了不少文史工作者投入對於家鄉土地的辯證,更從在地的人、文、地、產、景材料之中,挖掘與釐析出更多不同的詮釋視角。在2019年政府展開了『地方創生』的元年啓動,落實從縣市到鄉鎮,找尋不同鄉鎮的在地特色,尤其是『社區創生
Thumbnail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糖廠) 日期:2021/04/11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糖廠) 又名佳里糖廠, 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後來閒置空間再利用,於2003年成立,以藝文基地的面貌重現。
Thumbnail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糖廠) 日期:2021/04/11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糖廠) 又名佳里糖廠, 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後來閒置空間再利用,於2003年成立,以藝文基地的面貌重現。
Thumbnail
台南市玉井區/南化區 地點:玉井商圈、玉井糖廠、噍吧哖紀念館、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噍吧哖紀念公園、噍吧哖事件紀念碑、南化水庫、南化源之旅休閒公園(軍史公園) 日期:2020/12/06
Thumbnail
台南市玉井區/南化區 地點:玉井商圈、玉井糖廠、噍吧哖紀念館、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噍吧哖紀念公園、噍吧哖事件紀念碑、南化水庫、南化源之旅休閒公園(軍史公園) 日期:2020/12/06
Thumbnail
一名享譽國際的陶藝大師,他的作品櫃裡擺滿許多得了國際獎項的陶藝品,但在最高處卻有一個空位,據說是為了他的第一個作品而留的。 陶師總是叨念著的心願就是要把他的第一個作品找回來,但卻一直不見他有實際動作,他的學生曾問他為什麼不去找,陶師只搖頭說時機還沒到。 那個陶藝品就是 Ra 指定的物品之一,到底作品
Thumbnail
一名享譽國際的陶藝大師,他的作品櫃裡擺滿許多得了國際獎項的陶藝品,但在最高處卻有一個空位,據說是為了他的第一個作品而留的。 陶師總是叨念著的心願就是要把他的第一個作品找回來,但卻一直不見他有實際動作,他的學生曾問他為什麼不去找,陶師只搖頭說時機還沒到。 那個陶藝品就是 Ra 指定的物品之一,到底作品
Thumbnail
中都唐榮磚窯廠是全台少數還保存完整的大型磚窯廠,而且是免費開放給民眾參觀,它前身為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興建於明治32年(1899年),於民國92年(2003年)公告為高雄市定古蹟,再於民國94年(2005年)公告為國定古蹟,具有123年的歷史,在高雄算是相當知名的古蹟。 地點:中都唐榮磚窯廠
Thumbnail
中都唐榮磚窯廠是全台少數還保存完整的大型磚窯廠,而且是免費開放給民眾參觀,它前身為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興建於明治32年(1899年),於民國92年(2003年)公告為高雄市定古蹟,再於民國94年(2005年)公告為國定古蹟,具有123年的歷史,在高雄算是相當知名的古蹟。 地點:中都唐榮磚窯廠
Thumbnail
設立於1913年的三合瓦窯場,為南台灣知名的窯廠,原名順安煉瓦廠,後來改名為源順安煉瓦廠,最後改為三和瓦廠,現由第5代的李俊宏先生經營。窯場即將走過一整個世紀的歲月,見證了產業的風華與衰退。 地址:高雄市大樹區竹寮路94號 服務電話:(07)651-2037
Thumbnail
設立於1913年的三合瓦窯場,為南台灣知名的窯廠,原名順安煉瓦廠,後來改名為源順安煉瓦廠,最後改為三和瓦廠,現由第5代的李俊宏先生經營。窯場即將走過一整個世紀的歲月,見證了產業的風華與衰退。 地址:高雄市大樹區竹寮路94號 服務電話:(07)651-2037
Thumbnail
因為開始著手「新東糖廠」的訪調工作,準備資料的過程對於當代還存在的私人糖廠起了一些好奇,之前透過網路能查到較有名的就是新竹「寶山糖廠」跟台東「新東糖廠」,其餘的多是凋零在歷史中,只聞其名不見其影。
Thumbnail
因為開始著手「新東糖廠」的訪調工作,準備資料的過程對於當代還存在的私人糖廠起了一些好奇,之前透過網路能查到較有名的就是新竹「寶山糖廠」跟台東「新東糖廠」,其餘的多是凋零在歷史中,只聞其名不見其影。
Thumbnail
刮掉草鞋泥土的傳說,除了鶯歌的尖山外,還有南投草屯、中和尖山。但為何認為山是由泥土堆成的,我總覺得不可思議;泥土堆成的山,豈不是軟綿綿的?不過,這種「軟綿綿」的想像或許就是原因。尖山出產的「尖山黑土」,具有黏性,會不會是因為土質本身給人的印象與鞋底泥土相似,所以才有了「草鞋底下泥土堆成」的傳說呢?
Thumbnail
刮掉草鞋泥土的傳說,除了鶯歌的尖山外,還有南投草屯、中和尖山。但為何認為山是由泥土堆成的,我總覺得不可思議;泥土堆成的山,豈不是軟綿綿的?不過,這種「軟綿綿」的想像或許就是原因。尖山出產的「尖山黑土」,具有黏性,會不會是因為土質本身給人的印象與鞋底泥土相似,所以才有了「草鞋底下泥土堆成」的傳說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