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UKU中山道之開始之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年日本大河劇,很多以戰國或江戶時代為背景,因為是戲劇,所以能一下從這個A點轉到這個B點的畫面,但仔細想想這兩個地方,光搭新幹線就要1小時。以前的人沒有新幹線,就算騎馬也是要花一段時間,那平民應該只能走路,還有以前的人要去四國走遍路或是去伊勢神宮參拜也是用走路,那是走那裡的路?

於是開始尋找答案。

江戶時代各地諸侯要將正室跟孩子留在江戶,也就是現在的東京,每幾年就要從自己屬地走到江戶城面見將軍,在江戶辦公,順便跟家人聚聚,沒多久再走回屬地。非常耗時耗人力耗錢,而走的道路還有規定像是走海線東海道或是山線中山道,其他地方則有其他街道匯流到東海道或中山道。像是甲州街道,但甲州街道直通江戶城後門的概念,就只有少數諸侯可用這一條街道,其他諸侯都要走中山道。

天皇家跟德川幕府聯姻時,天皇家的公主也是走中山道!因東海道需渡河的地方比較多,人多非常非常耗時,但山路很多的中山道其實也沒多快。

選擇走中山道的原因,一個是想跟別人不一樣,明眼人一看東海道絕對簡單多,想先走比較難中山道,東海道就不怕。這是職場上前大大大BOSS曾經對我說過,最遠的店先輪過,其他店就不怕遠了。

一個是中山道路上保存較多江戶時代味道的風景,東海道路上城市發展快速,很多江戶時代的東西不見或被消滅了。

東京到京都這段路上有69個宿場,宿場都有浮世繪,又名木曾海道六十九次,由溪齋英泉、歌川廣重兩位畫師所繪製而成。當時繪師們看到的風景,現在的我也能看到同樣的風景嗎?我不太清楚,但想要試試看。

中山道跟東海道的宿場都有浮世繪,目前中山道的資料比較容易找到,多重原因交疊之下,就先走中山道吧!

中山道從東京的起點是在日本橋,下一個宿場是板橋,有10公里的距離。

江戶時代的一里約是現在的3.9公里,就先4捨5入當作是4公里,以日本橋為起點,主要街道,每一里會堆起土堆,在上面種植樹木,樹的種類以榎木居多。這個叫做一里塚,用來告訴用路人走了一里了。街道兩側都會設置一里塚,但是現存的很少,很多只剩下一側是一里塚,或是被消滅只剩一里塚跡,立個牌子告訴大家這裡以前有一里塚。

目前可以用的資源除了網路上的地圖外,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購買一本「中山道六十九次」的本子,裡面除了地圖外,還會標示景點、一里塚(跡)、宿場位置、宿場間距離、便利商店(實際上有遇過閉店的便利商店,但還是有參考的價值)…等資訊。而且有時遇到對面方向來的旅人,手上也拿同樣的一本,就知道大家都是中山道同好,有時打完招呼,還會簡單交流一下。

raw-image



剛剛說過便利商店的資訊,本子未更新,一定要搭配有網路的手機,使用GOOGLE MAP或是其他網路地圖,而且有時看著本子會不小心走錯路,這時GOOGLE MAP就很重要。

接著準備開走,但不可能一次走完,就用日歸小旅行的概念開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奶茶味ARUKU筆記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日本旅遊遊記分享
2024/04/19
繼續往大津宿前進! 途中遇到車石的講解牌,以前京都到大津宿間道路上,會鋪設花岡岩的石板,讓載貨物的牛車好走,而車石上的溝,是長時間石板跟牛車輪子摩擦的結果,也代表這段路真的是很繁榮。(這張拍照沒抓到車石的重點,只顧著解說牌要清楚。車石的話要立起來看,溝的部分很明顯) 再往前一點就到追分。追分
Thumbnail
2024/04/19
繼續往大津宿前進! 途中遇到車石的講解牌,以前京都到大津宿間道路上,會鋪設花岡岩的石板,讓載貨物的牛車好走,而車石上的溝,是長時間石板跟牛車輪子摩擦的結果,也代表這段路真的是很繁榮。(這張拍照沒抓到車石的重點,只顧著解說牌要清楚。車石的話要立起來看,溝的部分很明顯) 再往前一點就到追分。追分
Thumbnail
2024/04/17
2018年開始走中山道,之後都關注在JR北海道廢線,等到要再回來走中山道時,飛東京機票太貴了!飛關空還比較便宜。加上從東京出發遇到比較偏僻的點,交通跟住宿不好處理。於是就改從京都出發。 相隔一年多,從京都開始走中山道。京都開始的起點是三条大橋,從三条大橋到草津宿這段,東海道也是走相同的路線,這段路
Thumbnail
2024/04/17
2018年開始走中山道,之後都關注在JR北海道廢線,等到要再回來走中山道時,飛東京機票太貴了!飛關空還比較便宜。加上從東京出發遇到比較偏僻的點,交通跟住宿不好處理。於是就改從京都出發。 相隔一年多,從京都開始走中山道。京都開始的起點是三条大橋,從三条大橋到草津宿這段,東海道也是走相同的路線,這段路
Thumbnail
2024/04/16
前一天從日本橋走到巢鴨,還不到10公里。第二天礙於有其他行程,走到板橋宿附近,最近的車站是本蓮沼。 從巢鴨出發就悠閒地逛逛巢鴨商店街,不過先到旁邊供奉江戶六地藏的第三尊地藏的真性寺拜個碼頭,祈求平安。 接著繼續走,快到板橋站時,發現有新選組隊長「近藤勇」墓所,有朋友喜歡新選組,就拍一下給朋友聞香
Thumbnail
2024/04/16
前一天從日本橋走到巢鴨,還不到10公里。第二天礙於有其他行程,走到板橋宿附近,最近的車站是本蓮沼。 從巢鴨出發就悠閒地逛逛巢鴨商店街,不過先到旁邊供奉江戶六地藏的第三尊地藏的真性寺拜個碼頭,祈求平安。 接著繼續走,快到板橋站時,發現有新選組隊長「近藤勇」墓所,有朋友喜歡新選組,就拍一下給朋友聞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再來一天待在大津市度過。大津是滋賀縣的縣廳所在地,從京都車站坐電車大約十來分鐘便可抵達(跟京都到宇治差不多距離),算是京都生活圈的一部分。早上出發前往大津時,發現乘客幾乎都是本國通勤人士。抵達大津的寺院,鮮少遇見外籍遊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日本歐吉桑歐巴桑,間或點綴幾位青年男女。看來這地區並非外國旅客
Thumbnail
再來一天待在大津市度過。大津是滋賀縣的縣廳所在地,從京都車站坐電車大約十來分鐘便可抵達(跟京都到宇治差不多距離),算是京都生活圈的一部分。早上出發前往大津時,發現乘客幾乎都是本國通勤人士。抵達大津的寺院,鮮少遇見外籍遊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日本歐吉桑歐巴桑,間或點綴幾位青年男女。看來這地區並非外國旅客
Thumbnail
在NHK大河劇《光る君へ》中,探究平安時代的旅行史,從神社、寺院參詣到石山寺的參籠,以及與今日旅遊的現象對比,探討宗教朝聖和旅遊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在NHK大河劇《光る君へ》中,探究平安時代的旅行史,從神社、寺院參詣到石山寺的參籠,以及與今日旅遊的現象對比,探討宗教朝聖和旅遊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我從淺草附近出發前往藤澤,再從藤澤到往龍宮造型的片瀨江之島站,而後江之島就在眼前了。
Thumbnail
我從淺草附近出發前往藤澤,再從藤澤到往龍宮造型的片瀨江之島站,而後江之島就在眼前了。
Thumbnail
香川遍路行程日誌:第七十九番天皇寺至第八十八番大窪寺
Thumbnail
香川遍路行程日誌:第七十九番天皇寺至第八十八番大窪寺
Thumbnail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Thumbnail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Thumbnail
距離城崎溫泉搭公車一個小時多的地方 有個被稱為小京都的小鎮-出石 下了公車周邊有點平凡不起眼 如果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可以走到出石的觀光區 其實不用開地圖 因為同一班公車的日本人他們的目的地跟你是一樣的!
Thumbnail
距離城崎溫泉搭公車一個小時多的地方 有個被稱為小京都的小鎮-出石 下了公車周邊有點平凡不起眼 如果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可以走到出石的觀光區 其實不用開地圖 因為同一班公車的日本人他們的目的地跟你是一樣的!
Thumbnail
繼續往大津宿前進! 途中遇到車石的講解牌,以前京都到大津宿間道路上,會鋪設花岡岩的石板,讓載貨物的牛車好走,而車石上的溝,是長時間石板跟牛車輪子摩擦的結果,也代表這段路真的是很繁榮。(這張拍照沒抓到車石的重點,只顧著解說牌要清楚。車石的話要立起來看,溝的部分很明顯) 再往前一點就到追分。追分
Thumbnail
繼續往大津宿前進! 途中遇到車石的講解牌,以前京都到大津宿間道路上,會鋪設花岡岩的石板,讓載貨物的牛車好走,而車石上的溝,是長時間石板跟牛車輪子摩擦的結果,也代表這段路真的是很繁榮。(這張拍照沒抓到車石的重點,只顧著解說牌要清楚。車石的話要立起來看,溝的部分很明顯) 再往前一點就到追分。追分
Thumbnail
前幾年日本大河劇,很多以戰國或江戶時代為背景,因為是戲劇,所以能一下從這個A點轉到這個B點的畫面,但仔細想想這兩個地方,光搭新幹線就要1小時。以前的人沒有新幹線,就算騎馬也是要花一段時間,那平民應該只能走路,還有以前的人要去四國走遍路或是去伊勢神宮參拜也是用走路,那是走那裡的路? 於是開始尋找答案
Thumbnail
前幾年日本大河劇,很多以戰國或江戶時代為背景,因為是戲劇,所以能一下從這個A點轉到這個B點的畫面,但仔細想想這兩個地方,光搭新幹線就要1小時。以前的人沒有新幹線,就算騎馬也是要花一段時間,那平民應該只能走路,還有以前的人要去四國走遍路或是去伊勢神宮參拜也是用走路,那是走那裡的路? 於是開始尋找答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