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賀。石山寺:紫式部寫《源氏物語》的靈感之地,與平安旅行史的軌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Photo Credit : NHK

Photo Credit : NHK


在大河劇裡,尋找平安旅行史的「參詣」之旅

吉高由里子主演,以《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為主人公,現正熱映中的NHK大河劇《光る君へ》,帶動眾多社群粉專,逐集討論劇情亮點,像是劇中的漢詩、和歌裡的東亞文化交流、平安朝與攝關政治的源起與極盛、宮廷心計(不是清宮劇裡賤人矯情那種張牙舞爪的樣態),或《源氏物語》的文本討論。

《源氏物語》:「霸道總裁系列」的平安時代言情小說,以物哀美學超越了它的時代

若試著捕捉劇情裡的旅行史,也有不少可談的枝節。例如平安時代的「參詣」之旅。

《光る君へ》的第15集劇末,まひろ的閨密さわ(まひろ之父親為時婚外對象前一段婚姻的女兒),抱持邂逅真命天子的憧憬,約他一起去近江石山寺散心,兩人帶著僕從出發,在石山寺還巧遇道綱的母親,也就是《蜻蛉日記》的作者藤原寧子,然後道綱因為將さわ誤認為まひろ,間接導致兩人產生嫌隙。這段劇情頗有現今結伴出國旅遊,但種種不愉快導致回國後拒絕往來的既視感。

或是在第19集裡,まひろ正在抄寫《新樂府》,保母卻質疑開卷無益於改善家境拮据,所以試圖說服まひろ去清水寺參拜,祈求嫁入豪門的良緣才是王道。


琵琶湖、逢坂關,與京阪電車:千年前後的旅行史變遷

古早東西方的旅行文化裡,都帶有與宗教朝聖密不可分的活動。平安時代,造訪神社或寺院等宗教聖地,進行祈願、淨化心靈,稱之為「参詣」,伴隨當時觀音信仰的流行,貴族無分男女,前往京都清水寺、滋賀石山寺,與奈良長谷寺的參詣活動,分別被稱之為「清水詣」、「石山詣」、「初瀨詣」。

《源氏物語》第16帖「關屋之卷」中,紫式部描述空蟬與夫婿常陸介在任滿回京半途,因為女眷所乘的牛車太多,在逢坂關來不及避讓要前去石山寺還願的光君一行人,只好先把女眷座車停進樹林裡。

《光る君へ》第21集劇中,まひろ隨父親在琵琶湖上乘舟,一路向北去越前(福井)赴任國司;而若從平安京出發,前往近江(滋賀)的石山寺參詣,通過逢坂關口之後,則是乘舟向南,駛進湖水所注入的瀨田川。透早出發,水陸兼程,約莫傍晚可以抵達石山寺。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如今,從京都搭乘京阪電車,前往石山寺只需半小時的光景。配合大河劇上檔,陳列劇照、道具與服飾,期間限定的大河ドラマ館,正在石山寺展出。二月初的下雨天,造訪石山寺觀覽大河劇館,假日不小的雨勢並未影響劇迷前來朝聖。在山門(東大門)口,與不遠處的土產賣店,熙攘往來,合影、購物的人群不絕。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石山詣裡的「參籠」,是平安女流作家閉關執筆的「研究小間」

走入寺境,未開放入內參觀的公風園內,停放了一輛平安貴族乘坐的牛車,彷彿走進大河劇所呈現的畫面裡。

《光る君へ》第15集裡,可以看見まひろ與さわ,夾雜在男女信眾間默念經文祈禱。劇中的まひろ,當時還只是身分低微的貴族,而靜謐氣氛裡,閨密兩人即便輕聲交談,也很難不引人側目,於是引來小間裡的道綱之母寧子,探出頭來瞪了一眼。

Photo Credit : NHK

Photo Credit : NHK

來石山寺參詣的平安信眾,通常會在本堂,也就是觀音堂進行「參籠」(おこもり),即閉門過夜祈禱、修行,藉以淨化身心,時程長短不一,長達千日甚至短至一晝夜都有。如果是皇親國戚這類身分高大上的人物,在本堂裡則有專屬的小房間提供顯貴人士參籠之用。

相傳紫式部在丈夫藤原宣孝死後,為了療癒喪夫之痛,接下自己的老闆,也就是一條天皇的中宮彰子,希望能由他來書寫新物語的託付。西元1004年,她來到了石山寺參籠了七日左右。既然紫式部的老闆是中宮皇后,不難理解他可以擁有專屬的空間進行參籠,作為構思寫作的研究小間。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源氏之間」裡的故事發想與傳說

一切的故事,就從石山寺開始。

參籠期間,正逢中秋滿月之夜,紫式部看著映照在瀨田川的月色,遂發想出《源氏物語》篇章裡的故事情節。例如「須磨」卷帙裡,光君在謫居的須磨海岸邊,想起當天是十五月夜,回憶上心頭,凝望月色,遙想京都清涼殿上,也是十五月夜的夜飲與詩歌管弦。

鎌倉時代,當年紫式部參籠的房間,在11世紀末燒失再建之後,有了「源氏之間」的名稱。而在16世紀中葉,由公卿委託土佐光元所繪製的《紫式部石山寺詣圖》,則將紫式部的參籠與寫作,賦予的圖像化的描繪,呈現了紫式部參籠之際,戶外景色當年與伏案創作的樣貌。

不過,近年的研究,對「源氏之間」的存在,甚至紫式部是否實際在此從事過參籠,也有提出懷疑的聲音。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通過參詣之旅,沉淨心靈,轉化為文學創作的能量

石山寺與瀨田川在地理上的相對位置,相互交融的景觀,提供來此參詣的平安旅人,一種與自然融合的信仰之旅。對平安朝的女流作家而言,在石山旅途與參籠的過程中,一方面體驗自然與季節之美,另一方面則是在宗教實踐中,淨化心靈,達到精神的轉化與重生,最終體現在文學的書寫上。

除了紫式部、藤原寧子,寫作《更科日記》的菅原孝標之女、和清少納言、和泉式部作品中,都少不了對石山寺的描寫。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看完大河劇館,走出石山寺,穿越馬路,漫步於瀨田川畔。平安時代,寺門前就設有乘船場,現今河畔的乘船碼頭,在特定的日期開航遊船,往返石山寺與大津港之間,行經著名的瀨田唐橋,部分復刻了平安旅人們的石山詣路線。雨天的溼氣中,京阪石山寺車站周邊,聞得到路旁正盛開的水仙花香。

目前大河劇的發展,尚未進行到《源氏物語》在石山寺的發想與寫作,屆時銀幕上將如何重現?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歡迎追蹤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6會員
351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4/11/15
宇治的抹茶、物語和世界遺產,多為後世歷史變遷,與當代觀光業所建構的意象。其實宇治也曾經是平安貴族通過兼併土地,營建別墅的首選地點之一。宇治獨特的山川景觀,吸引都市貴族來此建設別墅,作為閒居、遊宴、避暑或隱世之用,更是附庸風雅的生活空間。
Thumbnail
2024/11/15
宇治的抹茶、物語和世界遺產,多為後世歷史變遷,與當代觀光業所建構的意象。其實宇治也曾經是平安貴族通過兼併土地,營建別墅的首選地點之一。宇治獨特的山川景觀,吸引都市貴族來此建設別墅,作為閒居、遊宴、避暑或隱世之用,更是附庸風雅的生活空間。
Thumbnail
2024/10/25
奈良吉野山是今日的千本櫻名所與世界遺產。千年以前,被奉為修驗道始祖的役小角在此修道,建立金峰山寺,至平安時代成為顯貴與修行者的參詣聖地,來此參拜的活動稱為「御嶽詣」。吉野山從搏命跋涉與排除女性的參拜聖地,至近代解禁女性的登拜與交通變革,如今已是兼有景勝與文化信仰,向大眾開放的能量景點。
Thumbnail
2024/10/25
奈良吉野山是今日的千本櫻名所與世界遺產。千年以前,被奉為修驗道始祖的役小角在此修道,建立金峰山寺,至平安時代成為顯貴與修行者的參詣聖地,來此參拜的活動稱為「御嶽詣」。吉野山從搏命跋涉與排除女性的參拜聖地,至近代解禁女性的登拜與交通變革,如今已是兼有景勝與文化信仰,向大眾開放的能量景點。
Thumbnail
2024/10/18
《鉄オタ道子、2萬キロ》的故事又上演了續篇,主角大兼久道子這回在西武鐵道秩父線上,展開了兩天一夜的鐵道漫遊,探索秩父沿線「甚麼都沒有」的風景背後,打動人心的故事。
Thumbnail
2024/10/18
《鉄オタ道子、2萬キロ》的故事又上演了續篇,主角大兼久道子這回在西武鐵道秩父線上,展開了兩天一夜的鐵道漫遊,探索秩父沿線「甚麼都沒有」的風景背後,打動人心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再來一天待在大津市度過。大津是滋賀縣的縣廳所在地,從京都車站坐電車大約十來分鐘便可抵達(跟京都到宇治差不多距離),算是京都生活圈的一部分。早上出發前往大津時,發現乘客幾乎都是本國通勤人士。抵達大津的寺院,鮮少遇見外籍遊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日本歐吉桑歐巴桑,間或點綴幾位青年男女。看來這地區並非外國旅客
Thumbnail
再來一天待在大津市度過。大津是滋賀縣的縣廳所在地,從京都車站坐電車大約十來分鐘便可抵達(跟京都到宇治差不多距離),算是京都生活圈的一部分。早上出發前往大津時,發現乘客幾乎都是本國通勤人士。抵達大津的寺院,鮮少遇見外籍遊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日本歐吉桑歐巴桑,間或點綴幾位青年男女。看來這地區並非外國旅客
Thumbnail
身を投げし 涙の川の 早き瀬を しがらみかけて 誰か止めし ——《源氏物語.手習》 宇治這座鄰近京都的小城,去年就來過一次了,我依然非常喜愛它給人的閑靜與浪漫感。藉由今年大河劇《致光之君》的宣傳,想說再給自己一天的時間浸泡在宇治。宇治在《源氏物語》裡是結尾十幾帖故事的所在地,沿著晝夜不停奔流的宇
Thumbnail
身を投げし 涙の川の 早き瀬を しがらみかけて 誰か止めし ——《源氏物語.手習》 宇治這座鄰近京都的小城,去年就來過一次了,我依然非常喜愛它給人的閑靜與浪漫感。藉由今年大河劇《致光之君》的宣傳,想說再給自己一天的時間浸泡在宇治。宇治在《源氏物語》裡是結尾十幾帖故事的所在地,沿著晝夜不停奔流的宇
Thumbnail
在NHK大河劇《光る君へ》中,探究平安時代的旅行史,從神社、寺院參詣到石山寺的參籠,以及與今日旅遊的現象對比,探討宗教朝聖和旅遊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在NHK大河劇《光る君へ》中,探究平安時代的旅行史,從神社、寺院參詣到石山寺的參籠,以及與今日旅遊的現象對比,探討宗教朝聖和旅遊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回到河口湖駅,在有富士山背景的Lawson簡單吃了午餐,搭13:20的高速巴士往三島,亞璇說在山中湖附近看富士山會覺得觸手可及,有時間可在該站下車瞧瞧,但我們不想再多耗時走馬看花,便一車到底。15:00左右抵三島駅,南口距我們的旅舍昭明館只有150公尺,拖著行李2分鐘也走到了,這裡離預定的賞櫻點三嶋
Thumbnail
回到河口湖駅,在有富士山背景的Lawson簡單吃了午餐,搭13:20的高速巴士往三島,亞璇說在山中湖附近看富士山會覺得觸手可及,有時間可在該站下車瞧瞧,但我們不想再多耗時走馬看花,便一車到底。15:00左右抵三島駅,南口距我們的旅舍昭明館只有150公尺,拖著行李2分鐘也走到了,這裡離預定的賞櫻點三嶋
Thumbnail
對平泉的第一印象完全來自成吉思汗4,之後透過大河劇與歷史小說方粗淺了解這雄踞日本東北,且以黃金文化聞名海內外的北方王者。
Thumbnail
對平泉的第一印象完全來自成吉思汗4,之後透過大河劇與歷史小說方粗淺了解這雄踞日本東北,且以黃金文化聞名海內外的北方王者。
Thumbnail
原先對於寧靜山路的美好讚嘆一點一滴消退,兩眼昏花中開始期待下個轉角會出現香腸伯、鹹酥雞或是蔥抓餅……
Thumbnail
原先對於寧靜山路的美好讚嘆一點一滴消退,兩眼昏花中開始期待下個轉角會出現香腸伯、鹹酥雞或是蔥抓餅……
Thumbnail
原本不帶著目的的修善寺之旅,帶回躺在資料匣裡塵封許久的照片,居然成讓我今年有機會搭著大河劇的順風車與熱度,據之以寫下這篇遊記的線索。
Thumbnail
原本不帶著目的的修善寺之旅,帶回躺在資料匣裡塵封許久的照片,居然成讓我今年有機會搭著大河劇的順風車與熱度,據之以寫下這篇遊記的線索。
Thumbnail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崇敬的神社,在二十九帖「行幸」描寫冷泉帝隨行隊伍,前往大原野的華美風儀,在自家和歌集也有吟詩大原野景致,足見紫式部對大原野的喜愛。
Thumbnail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崇敬的神社,在二十九帖「行幸」描寫冷泉帝隨行隊伍,前往大原野的華美風儀,在自家和歌集也有吟詩大原野景致,足見紫式部對大原野的喜愛。
Thumbnail
古時天皇即為時,從未婚的皇女挑選齋王,作為代理、前往伊勢神宮侍奉神明,臨行前來野宮神社參拜,進行一年的淨化齋戒後才能動身。
Thumbnail
古時天皇即為時,從未婚的皇女挑選齋王,作為代理、前往伊勢神宮侍奉神明,臨行前來野宮神社參拜,進行一年的淨化齋戒後才能動身。
Thumbnail
3月25日,星期五,在家早餐後,與妻走到三条京阪搭08:48的11路公車往嵐山,候站都會標記各路公車抵達時間,且基本上準點,而公車不管該站有没有人上、下,到站必停,並就定位才會開門,因此常可見數輛公車在站牌前排隊的景象,日人也習慣等車停妥後才動身,初來乍到時真覺不可思議,但這又慢又笨的做法,
Thumbnail
3月25日,星期五,在家早餐後,與妻走到三条京阪搭08:48的11路公車往嵐山,候站都會標記各路公車抵達時間,且基本上準點,而公車不管該站有没有人上、下,到站必停,並就定位才會開門,因此常可見數輛公車在站牌前排隊的景象,日人也習慣等車停妥後才動身,初來乍到時真覺不可思議,但這又慢又笨的做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