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是「蝠」不是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作品純屬虛構】人物、事件、團體等,均為劇情所需設置,請勿代入現實。

當全世界面臨動盪,將有巨大轉折時,位於該時間點的人們該如何自處?

在2019年以前,邱穎熙曾想過這個問題無數次,想像包括了世界大戰、天然災害、世紀疾病等…覺得,那大概,會是生命裡,所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當事情真的來臨之時。

襲捲全球的COVID-19出現、控制,到現如今近四年的時間。身歷其境的自己,比想像中的還要『無所謂』。並不是對事件無感,或是帶有惡意。

儘管身邊,沒有因該疾病死亡的親友,卻有因抵抗力較弱而逝去的生命。相較其它時期,參與、聽聞更多的喪禮。哀思與悲痛縈繞在日常生活中。

只是日子總得過,時間如常的往前。縱使是影響全球甚巨的傳染病,於她,就如同在各人生階段中,總會面臨到的艱難時刻,過去了,便不再留下什麼。

‘這種『無所謂』的想法,能不能算是一種『粗神經』呢?’

可在這時代活著的人們,無時無刻被各種『末世說』警示著。如果不是毀天滅地情況,似乎難以被撼動。雖不是沒有受到影響,但總歸能堅忍向前,非無路可走。

其實就連『COVID-19』這個詞,如不是相關領域的人,都已經少有被提起。邱穎熙自然也不會去想到,只是很湊巧的,點擊到一篇網路文章,見到許久未見的字詞。文章也不是新的,是2020年的舊文章,時值疫情升溫的時期。是關於一封信,一封向『蝙蝠學者』發出的協助信件。

‘嗯?我剛剛在查什麼來著?’在被一堆專有名詞,和生態、環境議題的撞擊下,邱穎熙倏忽回過神來。回想剛剛被蝙蝠學者的標題吸引,點擊閱讀文章之前,原本要做的事情。

她在找,找蝙蝠式樣的鐵皮搭扣。那是祖母給她的首飾盒上的蝙蝠扣件,是用來上鎖的地方,因年久而受損。

狹長型的首飾盒,用小葉紫檀所製,盒面上雕有蝙蝠、壽桃和兩枚圓錢。按祖母的說法,這表示幸福、長壽與富貴,她希望她能福壽雙全。那年,她剛滿二十,這是一份生日的祝福。

可能因為這樣,即使許多未解疾病的源頭指向『蝙蝠』,她依然無法對其生出惡感。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去點擊那篇文章的吧!

信件主旨是向全球蝙蝠學者發出問卷,調查與蝙蝠密切接觸的群體(蝙蝠學者),感染COVID-19的風險,是否高於一般人群。

最終,調查的結果顯示,感染風險不僅沒有較高,甚至無人因觀察、研究蝙蝠而染疫。藉此呼籲停止對『蝙蝠』的迫害與追殺。並指出新興傳染疾病之所以爆發,源自於人類對資源與土地掠奪與破壞。然而卻未能阻絕,世人持續驅逐與撲殺蝙蝠的行動。

‘一直以來人類社會都是如此。’邱穎熙在心中如是想。人們總在事情未獲實證之前,自顧自的,找尋怪罪的目標,予以撻伐,好能求個心安。殊不知此舉,只是平白傷害無辜之生命。

身為自由作家的邱穎熙,主要的寫作方向,偏向生活居家類,對於生態環境、醫藥疾病等相關類別,並不熟悉,更遑論擅長。只是不知為何,這篇文章有些觸動到她,原因,有些說不上來。當然平常也決不是什麼正義之士,能夠高聲的和他人爭執與對抗。

‘可能有些好奇吧!’有一股想要挖掘真相的衝動,在她心中滋生。儘管有極大的可能,在找不到答案的同時,也沒有任何的收獲。

‘就是想試試看。’

而且,不知為何,談論到與疾病相關時,與其說蝙蝠,邱穎熙更先想到的是吸血鬼!

---

自那天起,邱穎熙開始海搜大量的關鍵字,希望藉由這樣能找到些蛛絲馬跡。相關領域裡的眾多網站、期刊、論文、書籍被找出、翻(點)閱。

多數的學者遵循病毒基因序列的研究調查結果,認為與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度高達96%的蝙蝠病毒,就是COVID-19的源頭。而傳染的途徑則有三種主張,分別是:食物鏈、排泄物以及實驗室外洩。還有持陰謀論者,認為病毒是由人為所合成出。

不過這所有的論述,卻都沒有脫離最初那篇文章所主張:無人因觀察、研究蝙蝠而染疫。此外所有的論述,雖然都提出了證據和調查,卻又不約而同的指明是『最有可能』,而非『就是』。

邱穎熙覺得自己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人類和猩猩的基因序列也很相似,可猩猩終究和人類差距甚遠。‘結論就是沒有結論!’

倒是進行病毒基因序列比對的病毒樣本有點意思,是採集自雲南的蝙蝠洞,一種名為中華菊頭蝠的蝙蝠。‘名字挺好聽的!’但重點不在此,重點在採集樣品的時間為2013年,那可是在COVID-19爆發的六年前。

當時研究團隊,除採集洞內樣本外,還採集了當地居民的檢體,發現有3%的居民具有蝙蝠病毒抗體,顯示居民曾感染過蝙蝠病毒,且在復原後產生抗體。然而在那時和之前,既未出現過死亡案例,病毒也沒有擴散開來的跡象。

‘嗯…離武漢還是有些距離的喔!’怎麼感覺像拼圖少了一塊,好像有哪裡不太對勁。她揉了揉額頭,總有些想不明白的地方。‘怎麼…突然的…就能夠人傳人?還變的如此猛烈?’或者該反過來想,兩種病毒終歸有些不太一樣。

‘不過,雲南…’應該能夠將注意力放在雲南試試,說不定當地的專家學者有更深刻的調查及研究,或許能夠提出進一步數據資料,抑或有其他不同的見解。

在這個想法影響下,所尋找到的學者,是專攻遺傳領域的伏振。那是一篇很不起眼的網誌,放在個人的社群網站,沒有太多的討論度,但他提出的觀點實在過於特殊,特殊到相較之下,人為合成病毒還比較有可能。自然引得邱穎熙的注目,因為當事情無法取得進展時,再不可能的奇想妙想,都有機會為你導引出新的道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End│莫盡
7會員
44內容數
分享個人創作。
NoEnd│莫盡的其他內容
2023/12/19
窗外一片漆黑無聲,連一點風都沒有。什麼都沒有,邱穎熙卻止不住自己的心跳,也移不開視線。就這麼直盯著,一動不動。不知過了多久,直到心臟漸漸恢復原有的速率。 “啪!”的一聲,她猛地翻正自己的身體,張開自己的雙手,呈大字型。須臾後,默默起身走到窗邊,猶豫著,該不該拉上窗簾。不確知在哪種情形下,較為恐怖。
Thumbnail
2023/12/19
窗外一片漆黑無聲,連一點風都沒有。什麼都沒有,邱穎熙卻止不住自己的心跳,也移不開視線。就這麼直盯著,一動不動。不知過了多久,直到心臟漸漸恢復原有的速率。 “啪!”的一聲,她猛地翻正自己的身體,張開自己的雙手,呈大字型。須臾後,默默起身走到窗邊,猶豫著,該不該拉上窗簾。不確知在哪種情形下,較為恐怖。
Thumbnail
2023/12/12
“原來還真有關啊!”讀完上網查詢到的資訊,邱穎熙喃喃自語一句。相傳鍾馗曾降服蝙蝠,替其偵察鬼物邪穢,常隨於側。且『鍾馗』源自於,殷商遺民七族之一的『終葵氏』。是以『椎型法器』驅鬼聞名的氏族。而『葵鎮』也是源始於此。 “噗哧…”邱穎熙急忙摀住自己的嘴巴,不著痕跡的察看四周。‘很好,沒人注意到我!’放
Thumbnail
2023/12/12
“原來還真有關啊!”讀完上網查詢到的資訊,邱穎熙喃喃自語一句。相傳鍾馗曾降服蝙蝠,替其偵察鬼物邪穢,常隨於側。且『鍾馗』源自於,殷商遺民七族之一的『終葵氏』。是以『椎型法器』驅鬼聞名的氏族。而『葵鎮』也是源始於此。 “噗哧…”邱穎熙急忙摀住自己的嘴巴,不著痕跡的察看四周。‘很好,沒人注意到我!’放
Thumbnail
2023/12/05
“目前研究中心,二十四小時監測的蝙蝠洞,主要有三個。由中心人員採四班制,輪流監看。”伏振走向其中一個座位,快接近時,停下了腳步。“劉衡,稍微打擾一下。” 只見那位研究人員,飛快的在鍵盤上敲擊著,少頃後,轉過身來:“有什麼事嗎?” “我想和邱小姐介紹你,以及監看的蝙蝠家族。” 劉衡朝其點點頭。“
Thumbnail
2023/12/05
“目前研究中心,二十四小時監測的蝙蝠洞,主要有三個。由中心人員採四班制,輪流監看。”伏振走向其中一個座位,快接近時,停下了腳步。“劉衡,稍微打擾一下。” 只見那位研究人員,飛快的在鍵盤上敲擊著,少頃後,轉過身來:“有什麼事嗎?” “我想和邱小姐介紹你,以及監看的蝙蝠家族。” 劉衡朝其點點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類進沒進化,邱穎熙不太確定,但知道有種在野地存活的吸血蝙蝠,生命週期只有約九年。假設有研究機構,研究該物種數百年,是有機會能看到『該物種』的『進化』。還有,這次她學聰明,不做無謂的思考,不懂就問。就問三件事,人類可有進化實例、反例與實證。 這次她一樣很快收到回覆,答案也簡單,是諺語、俗語。『
Thumbnail
人類進沒進化,邱穎熙不太確定,但知道有種在野地存活的吸血蝙蝠,生命週期只有約九年。假設有研究機構,研究該物種數百年,是有機會能看到『該物種』的『進化』。還有,這次她學聰明,不做無謂的思考,不懂就問。就問三件事,人類可有進化實例、反例與實證。 這次她一樣很快收到回覆,答案也簡單,是諺語、俗語。『
Thumbnail
辦展地點在科教館所以順道參觀館內,其中展櫃擺出蝙蝠的骨頭支架 蝙蝠不屬於鳥類,它的翅膀是半透明 內文提及蝙蝠專家們發動了倡議活動: 「Don't Blame Bats」(不要怪罪蝙蝠),為的是人們沒有根據而對蝙蝠詆毀與誤解
Thumbnail
辦展地點在科教館所以順道參觀館內,其中展櫃擺出蝙蝠的骨頭支架 蝙蝠不屬於鳥類,它的翅膀是半透明 內文提及蝙蝠專家們發動了倡議活動: 「Don't Blame Bats」(不要怪罪蝙蝠),為的是人們沒有根據而對蝙蝠詆毀與誤解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年來,對於人類來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在傳染病學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可貴記錄。 《冠狀病毒的發現》 冠狀病毒早在1920年代就被發現,當時是在被傳染急性支氣管炎的雞隻中發現的,當時被感染的小雞約有40-90%的高死亡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雞瘟之一。1940年代晚期,發現在老鼠身上發現也有一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年來,對於人類來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在傳染病學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可貴記錄。 《冠狀病毒的發現》 冠狀病毒早在1920年代就被發現,當時是在被傳染急性支氣管炎的雞隻中發現的,當時被感染的小雞約有40-90%的高死亡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雞瘟之一。1940年代晚期,發現在老鼠身上發現也有一
Thumbnail
道德經第三十不道章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要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亡。」 縱觀當今世界列強,皆以兵強天下為第一優先,孰不知其事好,還大兵之後必有凶年.疫情者,
Thumbnail
道德經第三十不道章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要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亡。」 縱觀當今世界列強,皆以兵強天下為第一優先,孰不知其事好,還大兵之後必有凶年.疫情者,
Thumbnail
什麽叫『疫苗逃脫』(vaccine escape) ?  當病毒變異到能避開疫苗的全部作用,並繼續傳染人時,就是「疫苗逃脫」 有可能嗎?我們先看一下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突變,是COVID19 病毒🦠日常生活 。COVID19 病毒🦠有那麽多的
Thumbnail
什麽叫『疫苗逃脫』(vaccine escape) ?  當病毒變異到能避開疫苗的全部作用,並繼續傳染人時,就是「疫苗逃脫」 有可能嗎?我們先看一下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突變,是COVID19 病毒🦠日常生活 。COVID19 病毒🦠有那麽多的
Thumbnail
毒控制腸道細菌數量,也控管細菌種類。所以病毒功能在於調節。通常不會引起疾病。但當它們跳躍到另個物種,該物種沒有能力去適當調節這種病毒。現今世上出現新病毒,也就是冠狀病毒。
Thumbnail
毒控制腸道細菌數量,也控管細菌種類。所以病毒功能在於調節。通常不會引起疾病。但當它們跳躍到另個物種,該物種沒有能力去適當調節這種病毒。現今世上出現新病毒,也就是冠狀病毒。
Thumbnail
嘲笑蠢人以顯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樂趣,有什麼可以比?
Thumbnail
嘲笑蠢人以顯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樂趣,有什麼可以比?
Thumbnail
網上傳言武漢肺炎是由帶菌的蝙蝠傳染至人類。中國人喜歡吃野味,加上專家都初步相信是經由動物傳播,令大眾都普遍接受武漢肺炎是因為吃蝙蝠這個說法。但是事情的真相卻不是那麼簡單。
Thumbnail
網上傳言武漢肺炎是由帶菌的蝙蝠傳染至人類。中國人喜歡吃野味,加上專家都初步相信是經由動物傳播,令大眾都普遍接受武漢肺炎是因為吃蝙蝠這個說法。但是事情的真相卻不是那麼簡單。
Thumbnail
真的是所有的、所有的人都辛苦了。把防洪拿來比喻,就是為了避免潰堤(感染者數量大爆衝,醫護人員累死),我們和病毒傳染的洪流搶時間,大家一起努力讓水減緩速度進來,不要這麼快進入社區,『預防勝於治療』──防疫人員努力篩檢,公民配合篩檢與隔離等政策,學習並貫徹公衛知識,爭取更多時間讓疫苗和藥物治療的研發⋯⋯
Thumbnail
真的是所有的、所有的人都辛苦了。把防洪拿來比喻,就是為了避免潰堤(感染者數量大爆衝,醫護人員累死),我們和病毒傳染的洪流搶時間,大家一起努力讓水減緩速度進來,不要這麼快進入社區,『預防勝於治療』──防疫人員努力篩檢,公民配合篩檢與隔離等政策,學習並貫徹公衛知識,爭取更多時間讓疫苗和藥物治療的研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