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小記】美茵河畔思索德國-蔡慶樺

2020/07/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饗宴。」

對蔡慶樺而言,法蘭克福是他的巴黎,是他不能忘記的異鄉城市,而他的靈魂與之緊密相連者。

在閱讀本書前,我對法蘭克福的刻版印象就是金融工商大城,相較於德國其他特色小城,這裡似乎太新,欠缺歐洲古早味的迷人特質。當初會想買這本書來閱讀,是因為意外聽了中廣流行網《週末煉金術》專訪蔡慶樺,談論他的另一本作品《邪惡的見證者》;聽到蔡慶樺聊德國人如何處理轉型正義問題時,以為他單純地是一名學者、好奇寶寶,上網一查,才發現原來蔡慶樺任職外交部,不得不說,他豐富的學識與談吐和我印象中的公務員有很大的差別。

一個在德國待上大半輩子的靈魂

蔡慶樺,數年前因派駐德國台北代表處法蘭克福辦事處的契機,促使他寫下《美茵河畔思索德國》這本書,雖然只在德國待了五年半,但談起德國的歷史與德語的詞源,像是一個已在德國已待上大半輩子的人。

在《美茵河畔思索德國》中,他從文學、科學、社會學、學運、歷史、轉型正義等切入,側寫勾勒出屬於法蘭克福的樣貌,在這一篇篇的故事中,時間點大多集中在二十世紀,探討德國人(德西)在二戰前後的改變,人們又是如何與那段不堪回首的法西斯歷史纏鬥著。

其中我最喜歡的篇章是「文學之城」、「大學之城」及「六八學運之城」。

「文學之城」一開始就點明「法蘭克福是文學的城市,是歌德的城市」。

寫下《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的世界文豪歌德正是在法蘭克福出生的;「一七四九年八月二十八日,中午鐘點十二聲,我在法蘭克福來到這個世界」,歌德在父親期望下成為法學博士,但最終他仍投向文學的懷抱,並成為「狂飆突進運動」文學思潮的代表與德國文化高度的象徵,更長遠地影響德文用語。

在「大學之城」中,讀著因納粹上台被迫流亡的社會學博士生魯賓絲坦(Nina Rubinstein)在相隔五十六年後,又再回到法蘭克福大學答辯論文,讓我不禁地落下眼淚,縱使這份遲來的正義沒有辦法改變過去,可卻提醒社會大眾那些曾經發生過的事,這屬於德國的轉型正義。

在「六八學運之城」中,見證戰後德國學生是如何用自身的力量反抗上一個世代的體制,瞭解兩個世代如何在這場衝突中溝通與對話,這場學院甚至改變了生活、改變了一切,並促成後現代、後結構等新思潮的興起。

微型法蘭克福城市字典

對一般人來說,這本書較難咀嚼的章節可能是「社會學之城」;過去在準備傳播新聞的插大考試時,老師一口氣介紹的「法蘭克福學派」,那些以左派理論批判分析社會的的學者,如馬庫色(Herbert Marcuse)、阿多諾(Theodor Adorno)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又突然出現在這本書中,也是讓人十分驚喜。

《美茵河畔思索德國》就像是一本微型法蘭克福城市字典,記載著二戰前後的關鍵事件與人物,讓讀者可在短時間內認識孕育這座城市的文化特質,這也是屬於德意志的文明與衰愁,看完這本書後,之後也很想有機會到法蘭克福走一趟呢!推薦給大家~

raw-image

購書去》我的讀墨AP推薦:http://moo.im/a/jmstxL

相關連結:
從法蘭克福降落起 蔡慶樺愛上德國秩序感, https://taronews.tw/2019/02/19/258566/
專訪蔡慶樺:為什麼德國面對二戰歷史時,不需畏首畏尾、可以直接面對?,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4516

【關於無墨報】西班牙文是Letras sin tinta。在這個不用墨水也能發報的年代,我有些話想說、有些字想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