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黑暗面 中國立新法,懲治學術文章農場?

科學家的黑暗面 中國立新法,懲治學術文章農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中國科技部在今年9月頒佈,目前為止最完整的學術研究不端行為(acadamic misconduct)懲戒制度。新法當中,首度將專門接case,不止為研究者們修正英文文法,還可以幫研究者撰寫學術文章,捏造數據,甚至連 submit 給期刊都包在一起幫你弄到好,江湖人稱 ”學術文章農場(paper mill)” 的相關罰則都明文規定了下來。

對於中國這一舉動,科學家們當然也會有兩極的意見。贊成的一方,樂見其成,認為此舉可以整肅中國科學界的風氣。觀望的一方,認為中國此前也不是沒有規定,只是法規怎麼寫是一回事,大家怎麼做是另一回事。問題在於執法效率不彰,再多的法規也是裝飾用而已。

學術文章農場的客戶,大多是需要學術文章發表才能畢業的醫學系學生及臨床醫生。他們的時間用來念書都來不及了,還要發表文章,實在有點強人所難。學術文章農場把可以直接 submit 的文章,或是已經被接受的文章的作者欄位賣給客戶(更改作者名字再發表)。而這些文章的內容到底是不是真的經過實驗得到的數據和結果,都無法查證,且大多是假造的而來,造成學術資訊混淆。

學術文章的發表,通常會經過同儕評閱(Peer review),而這些學術文章農場的作品,有可能在這裡就被退件而無法刊登。但是也有一些開源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相關文章:https://reurl.cc/odK0y5)是沒有同儕評閱制度的。

同儕評閱制度的流程通常是在期刊編輯收到研究作者的學術文章初稿後,將其送與3位,曾經在該期刊刊登過文章,且研究領域與研究作者相似的同儕專家們審閱。許多期刊也動用了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等技巧來幫助判別抄襲或偽造的圖像。然而,根據University World News 2018年的估計,全球約有3萬個期刊,學術文章的產量約在,2百萬篇左右,而以學術文章初稿被期刊接受刊登的比率大約在50%左右,每篇文章有3位同儕評閱,就需要1千2百萬位認真負責的評閱者....  這正是各期刊編輯面臨的巨大問題。

再多的規章和審閱機制,都無法滴水不漏的防堵學術道德的缺口。正視科學的真正價值在於為人類知識之塔再添一塊磚,而不是自身眼前的畢業壓力,升遷機會,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評閱委員,人類將能省下更多精力與時間,形成正確且珍貴的智慧,加惠你我,以及往後的世世代代。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016-2020年間,超過500篇學術文章農場的作品列表:

https://docs.google.com/.../1KXqTAyl4j.../edit...

#科學家的黑暗面 #學術文章農場 #中國法律 #世界沒信心 #還是潔身自好比較重要

參考來源: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92-019-03026-x

https://www.universityworldnews.com/post.php....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10.1111/1750-3841.1346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445-8

圖片來源:

https://forbetterscience.com/.../the-full-service-paper.../

------------------------------------------------------

【 收聽 喜劇系科學 Podcast:Sky in the Wall】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k0rn0n

Anchor FM: https://anchor.fm/wallis-liu

Youtube: https://reurl.cc/6l7KGr

【收看 喜劇系科學 Articles:Sky in the Wall】

Instagram: https://reurl.cc/m9rxMW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skyinthewall

avatar-img
Sky in the wall 的沙龍
34會員
80內容數
我們是一群科學博士所組成的科學概念推廣團隊, 落腳世界各地追尋夢想. 秉著對科學原初的熱情與好奇, 分享科學角度中的生活. podcast (Sat 10am) 與科學家系列小文 (日更), 歡迎訂閱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企鵝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只會潛水的鳥。企鵝家族廣佈在南半球,現存共有18個種類。 企鵝們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這麼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成為鳥中怪咖的呢?又到底企鵝是從南極出發探險非洲和澳洲,還是反過來從非洲澳洲前往冰天雪地的南極?這些問題,從2005年開始,科學家們就吵吵鬧鬧的爭辯著,還沒有個結
人類吃辣的歷史有多長?  明明是一種痛覺,憑什麼讓人這麼想念?(莫非人就是愛自虐?) 痛竟然還跟免疫有關!當然也要跟管超寬的腸道菌叢有關~~ 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到底是誰?  桌上那些到底是毛巾還是食物? 小雞悲慘的童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小雞媽最好不要聽這集....) CS是怎麼學會吃辣
美國勞動部13日公布,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普林斯頓大學,在經過多年的纏訟之後,終將補發近百萬美金積欠的薪資給女性教授。 報導指出,聯邦政府調查於2012-2014年間,該校對106名女性教授差別給薪屬實,並違反聯邦公平就業機會法。普林斯頓大學並不承認做錯任何事,認為將所有教授的收入合併統計是錯誤的分
斑馬魚有個性感的學名,丹尼爾. 雷利奧(Danio rerio),原生在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是一種小型淡水魚,身長3公分左右,穿著一席黑白條紋裝,長相淳樸可愛(牆編從來沒有注意過,斑馬魚身上,一共有五條黑條紋,你算過了嗎?)。 由於斑馬魚的生命週期短,卵殼透明,觀察與操作胚胎都非
這週Podcast 食物的防腐當中( https://reurl.cc/j5QYGZ),提到以海雀(Little Auk)為食的因紐特人(Inuit),將捕獲的海雀裝填在生海豹皮製成的袋子中,於冰天雪地裡熟成1-2年後,成為美味的Kiviak。 海雀的拉丁文學名叫Alle alle(為何可愛的生物
食物的防腐要是早點發展的話,或許在台灣的我們會是金髮碧眼的混血兒? 到底什麼是女巫蛋糕,好吃嗎? 吃泡麵到底會不會變成木乃伊? 住在格陵蘭的捧油們都吃些什麼鳥? 歡迎收聽 Anchor: https://reurl.cc/j5QYGZ https://reurl.cc/D6KL35 Apple P
企鵝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只會潛水的鳥。企鵝家族廣佈在南半球,現存共有18個種類。 企鵝們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這麼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成為鳥中怪咖的呢?又到底企鵝是從南極出發探險非洲和澳洲,還是反過來從非洲澳洲前往冰天雪地的南極?這些問題,從2005年開始,科學家們就吵吵鬧鬧的爭辯著,還沒有個結
人類吃辣的歷史有多長?  明明是一種痛覺,憑什麼讓人這麼想念?(莫非人就是愛自虐?) 痛竟然還跟免疫有關!當然也要跟管超寬的腸道菌叢有關~~ 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到底是誰?  桌上那些到底是毛巾還是食物? 小雞悲慘的童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小雞媽最好不要聽這集....) CS是怎麼學會吃辣
美國勞動部13日公布,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普林斯頓大學,在經過多年的纏訟之後,終將補發近百萬美金積欠的薪資給女性教授。 報導指出,聯邦政府調查於2012-2014年間,該校對106名女性教授差別給薪屬實,並違反聯邦公平就業機會法。普林斯頓大學並不承認做錯任何事,認為將所有教授的收入合併統計是錯誤的分
斑馬魚有個性感的學名,丹尼爾. 雷利奧(Danio rerio),原生在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是一種小型淡水魚,身長3公分左右,穿著一席黑白條紋裝,長相淳樸可愛(牆編從來沒有注意過,斑馬魚身上,一共有五條黑條紋,你算過了嗎?)。 由於斑馬魚的生命週期短,卵殼透明,觀察與操作胚胎都非
這週Podcast 食物的防腐當中( https://reurl.cc/j5QYGZ),提到以海雀(Little Auk)為食的因紐特人(Inuit),將捕獲的海雀裝填在生海豹皮製成的袋子中,於冰天雪地裡熟成1-2年後,成為美味的Kiviak。 海雀的拉丁文學名叫Alle alle(為何可愛的生物
食物的防腐要是早點發展的話,或許在台灣的我們會是金髮碧眼的混血兒? 到底什麼是女巫蛋糕,好吃嗎? 吃泡麵到底會不會變成木乃伊? 住在格陵蘭的捧油們都吃些什麼鳥? 歡迎收聽 Anchor: https://reurl.cc/j5QYGZ https://reurl.cc/D6KL35 Apple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