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想挑戰寫論文嗎?

更新於 2024/12/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又到了研究所招生的季節,不知道大家現在還會想挑戰「寫論文」嗎?
身為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的畢業生,這篇文章除了幫忙宣傳一下陽明交大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招生中,想順便聊一下關於「論文」這個最近最火熱的話題。
(看到這份簡章,感覺速率決定步驟應該是推薦信吧?!我以前是考進去的好像沒有推薦信這個環節,本來還想說一下考試不難,原來現在已經不需要⋯⋯)
一篇論文為什麼會前後不一致有時真是難以解釋
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或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簡單來說是用社會科學的方法研究科學與科技。關於STS是什麼與不是什麼,郭文華教授的文章〈從跨領域人才與組織發展看STS研究〉值得參考。另一篇〈從零到一:由人文領域出發的 STS 跨領域學習經驗〉也透過自身在研究所的學習經驗,提到運用STS方法可以探討科技爭議。真正實踐跨領域研究。
那STS領域可以討論「論文抄襲」、「論文造假」嗎?沒問題!這篇部落格文章〈科學家的生涯結構與研究組織變遷:John Walsh讀書會場記(下)〉看得出來關於「學術不端」的問題,已經有學者在研究。
該文提到根據組織社會學的「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什麼叫學術不端,沒有絕對標準,而是由「組織中社會控制者(social control agent)判斷」。我們的「社會控制者」是誰,很值得再進一步思考。
比如最近多位政治人物論文案,以及2016台大醫學論文造假案,社會控制者似乎並非單一機構,而是形成網絡。在查驗論文是否存有抄襲,「相似性比對軟體」扮演重要角色,也成為現在研究生的必備工具。而醫學論文案中「學界同行審論平臺」(PubPeer)作為糾舉造假的利器,然而,另一方面來說,PubPeer網站也因其匿名性質受到質疑,認為可能被當作毀謗、黨同伐異的工具。
「相似性比對軟體」的演算法為何,使用哪裡出產的軟體,資料庫有多大,在各類論文抄襲爭議中值得思考。而比對結果「多少百分比算抄襲」,「不當引用是否算抄襲」,則沒有一定答案。有些討伐甚至刁鑽到討論引用或出版格式是否正確,在台灣社會竟然能成為重大辯論議題,又是另一個現象。值得詢問的是,台灣民眾真的在乎知識產出的結果嗎?真的是在「守護學術倫理」嗎?或者這種對特定政黨人物(基本上通常就是針對綠營政治人物,連小英總統都無法倖免)的學術產出進行嚴格審視,而學術機構作為主要的社會控制者,他們的作為究竟是「守護學術倫理」,還是「淪為政治打手」,可能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充分檢視。
扯得有點長,總之科學科技與我們所處的社會原本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共同形塑、共同演化,科學影響社會、社會也影響科學。科學本來就是混雜不純的,絕對不是某市長說的「照SOP就好」。當一些理工人振振有詞地說自己「相信科學、支持真理」,其實他相信的是「在某個時空社會脈絡之下產生的某種科學概念所認定的真理」。正如同前文提到的,「STS四不」:STS不是科普、不是科學與人文的對話、不是搞環保運動、科學與社會不是兩種文化。STS這個領域可以從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各種不同角度切入,科技與政治的關係也可以是研究的內容,誰說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ngyi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到吳釗燮大使在BBC談2758決議文,有點感觸,雖然我不是UN專家,但認識這條決議文也過了15年,想隨性聊一下一些自己的看法與在美國歷史所念的硬核內容。
    今天是美國的感恩節(加拿大的已經過了),想來感恩一下,推薦謝金蓉老師的英文寫作課。
    本文從這篇文章整理改寫。 本書與我的研究直接相關,也是重要的關於東亞鼠疫的經典作品。 我的研究題目是「臺灣鼠疫」,主要關注在臺灣漢醫治療鼠疫的行動、臺灣漢醫與日本政府與民間社會的互動等向度⋯⋯
    看到吳釗燮大使在BBC談2758決議文,有點感觸,雖然我不是UN專家,但認識這條決議文也過了15年,想隨性聊一下一些自己的看法與在美國歷史所念的硬核內容。
    今天是美國的感恩節(加拿大的已經過了),想來感恩一下,推薦謝金蓉老師的英文寫作課。
    本文從這篇文章整理改寫。 本書與我的研究直接相關,也是重要的關於東亞鼠疫的經典作品。 我的研究題目是「臺灣鼠疫」,主要關注在臺灣漢醫治療鼠疫的行動、臺灣漢醫與日本政府與民間社會的互動等向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只是想要單純被看見或是被了解, 至於能否解決, 對於說的人而言, 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他們最需要的不是別人是否可以解決, 而是在於他們是否可以透過說, 來讓他們把心放正。 對與那些只會攻擊的人而言, 則是自己要去反思, 為何自己會挑錯人說的情況, 可以讓你說出口的人真的很少,
    Thumbnail
    待在那一些時間觀察到有客人 專程近來外帶 熟門熟路的樣子就是熟客 這也再再說明,這裡是間專門煮好咖啡的咖啡廳呢
    Thumbnail
     飲食習慣真的是從小養成的,因此父母師長的責任就特別重要,為了孩子一輩子的健康,真的必須多花點心思注意我們吃進了多少的東西啊!
    Thumbnail
    大家還記得幾天前我在限時動態問了一個問題嗎?「轉職後還有可能再轉職」結果百分之百的人都回答會再換。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想再次換工作呢? 1.夢幻與現實的差距 我們總是看到工作的美好一面,畢竟現在社會上很少有人願意坦承自己的工作有多辛苦,都傾向展現最亮眼的一面。比如,有人可能會說開店賺很多錢、當老
    Thumbnail
    你知道人一天會說幾次謊嗎? 精選跟數學有關的搞笑諾貝爾獎!一起探究科學研究背後的數學原理! 在《異想天開的有趣數學1:掉到地上的糖果能吃嗎?》中,我們討論了細菌的「腳程」有多快,但無論食物掉在地上多久,只要沾到了地板都別吃下肚!
    Thumbnail
    與心裡的他斷聯一段時間了😭 他有想我嗎嗎? 這次大眾占卜的題目是「斷聯的他還會想我嗎?」 一起來看看吧! ⭐⭐⭐⭐⭐⭐⭐⭐⭐⭐⭐⭐⭐⭐⭐⭐ 注意事項: 1️⃣無法每個人都能完整對應到,僅供參考 2️⃣以你的第一直覺做選擇 3️⃣每週四固定上傳答案 4️
    Thumbnail
    你身邊有朋友在國外工作嗎? 還是你自己也嚮往去國外工作呢?
    Thumbnail
    明知內心會不安﹐還想去做﹐那就做吧。 當然﹐可能有某些情況﹐你不願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或者改變你做事的態度﹐來獲得安寧。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你﹐不要因為明知內心會不安寧還繼續去做﹐而批判自己為有罪或懈怠。 這種過份的自責最終會摧毀整個選擇安寧的過程。因為不久﹐你會發現﹐你再也不願為不選擇安寧而感到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只是想要單純被看見或是被了解, 至於能否解決, 對於說的人而言, 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他們最需要的不是別人是否可以解決, 而是在於他們是否可以透過說, 來讓他們把心放正。 對與那些只會攻擊的人而言, 則是自己要去反思, 為何自己會挑錯人說的情況, 可以讓你說出口的人真的很少,
    Thumbnail
    待在那一些時間觀察到有客人 專程近來外帶 熟門熟路的樣子就是熟客 這也再再說明,這裡是間專門煮好咖啡的咖啡廳呢
    Thumbnail
     飲食習慣真的是從小養成的,因此父母師長的責任就特別重要,為了孩子一輩子的健康,真的必須多花點心思注意我們吃進了多少的東西啊!
    Thumbnail
    大家還記得幾天前我在限時動態問了一個問題嗎?「轉職後還有可能再轉職」結果百分之百的人都回答會再換。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想再次換工作呢? 1.夢幻與現實的差距 我們總是看到工作的美好一面,畢竟現在社會上很少有人願意坦承自己的工作有多辛苦,都傾向展現最亮眼的一面。比如,有人可能會說開店賺很多錢、當老
    Thumbnail
    你知道人一天會說幾次謊嗎? 精選跟數學有關的搞笑諾貝爾獎!一起探究科學研究背後的數學原理! 在《異想天開的有趣數學1:掉到地上的糖果能吃嗎?》中,我們討論了細菌的「腳程」有多快,但無論食物掉在地上多久,只要沾到了地板都別吃下肚!
    Thumbnail
    與心裡的他斷聯一段時間了😭 他有想我嗎嗎? 這次大眾占卜的題目是「斷聯的他還會想我嗎?」 一起來看看吧! ⭐⭐⭐⭐⭐⭐⭐⭐⭐⭐⭐⭐⭐⭐⭐⭐ 注意事項: 1️⃣無法每個人都能完整對應到,僅供參考 2️⃣以你的第一直覺做選擇 3️⃣每週四固定上傳答案 4️
    Thumbnail
    你身邊有朋友在國外工作嗎? 還是你自己也嚮往去國外工作呢?
    Thumbnail
    明知內心會不安﹐還想去做﹐那就做吧。 當然﹐可能有某些情況﹐你不願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或者改變你做事的態度﹐來獲得安寧。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你﹐不要因為明知內心會不安寧還繼續去做﹐而批判自己為有罪或懈怠。 這種過份的自責最終會摧毀整個選擇安寧的過程。因為不久﹐你會發現﹐你再也不願為不選擇安寧而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