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福隆生活節邀您走入星空×藝素村,環保創生、純素飲食的奇蹟結晶!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圖:星空藝素村。

【王億如/新北 報導】「2023福隆生活節」除了自行車騎旅、草地浪花音樂會、創意市集、異國料理及首度舉辦的風箏嘉年華,還有最具福隆在地生活特色,遊客必訪的「星空藝素村」,該村是一群響應環保的守護者,以熱愛海洋生態為使命成立的村落,他們在此落地深耕,經營包括環保藝術品、絹印服飾與飾品、海洋素材的素食餐點、石花凍飲品、輕食,各有特色,目的就是推廣「環保創生」、「純素飲食」兩大理念。

來到福隆最熱鬧的火車站前大馬路,朝著海岸方向前進,只要看到一家捷安特自行車出租店,往下走就會看到路邊掛著非常顯眼的「星空×藝素村 — 海廢創生•友善蔬食」招牌,朝著指示走進去就到了。

「星空×藝素村」提倡推廣環保文化、純素飲食,同時鼓勵遊客從消費中了解生態循環,並在體驗中融入藝術創作元素,創作屬於個人的海廢藝術品,包括玻璃吊飾、海玻璃馬賽克拼貼、純植物沙蠟燭杯、浮球彩繪、手工皂、親子砂畫體驗等,讓遊客從創作中重視環保,了解大自然不能再受破壞,再從蔬食藝術飲食中,體驗素食養生的概念。

raw-image

圖:星空×藝素村發起人-陳雅惠老師講述村落成立的理念與過程。

「星空×藝素村」發起人陳雅惠說,星空藝素村是在2020年開始籌備及營運,沒想到此時疫情也跟著開始,創立至今篳路藍縷,終於在2021年2月正式成立,結合藝術與素食的概念,讓藝術與素食落實在民眾心中,並以友善環境的核心理念,讓來到村落的遊客感受到吃的友善、用的友善與心態友善。

目前村落有7位核心成員,除了本地成員,還有來自高雄、宜蘭、彰化等地的有志之士,原本大家都不認識,都因為有著守護環境的夢想而聚在一起,使得大家的生命有了交集,能在這裡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秉持共生概念,堅持推廣素食養生、資源循環再利用理念,成員們不僅自發性淨灘、撿海廢的東西回來進行生命再造,讓海廢物品重新生成精緻的藝術品或商品,變成有價值的物品。近年來,也號招企業或是團體的進行淨灘活動,期望活動過程中帶給參與者海洋生態及環境保護的概念。

「星空×藝素村」成立初期確實很辛苦,陳雅惠回憶當時遊客少,加上素食是小眾飲食,知名度也不高,但堅持理念的決心不變,漸漸吸引理念相同的朋友來,藝素村也積極地尋求媒體曝光增加知名度,更感謝東北角風景管理處給予很大的支持與輔助,這些支撐的力量讓藝素村的人們更有信心與毅力,直到現在這樣一路走來漸漸地被廣大群眾認識,現階段仍持續宣揚環境守護及教育、提倡素食理念。

raw-image

圖:月桃花源-生活環保-WuBy老師談論團體手作互動的感觸。

對於今年的「2023年福隆生活節」,月桃花源-生活環保-WuBy老師及阿波羅畫室-林宜秋老師表示藝素村共同響應已有二、三年了,很感謝東北角風景管理處在藝素村草創時期就給予協助,此外大型活動確實帶動許多遊客來訪,讓更多人走進藝素村了解這邊的文化脈絡,期許未來有更多朋友接受素食、認同環境守護,一起響應淨灘,守護我們的海洋環境。

此外,星空藝素村目前有聖地牙哥野餐吧、瑪斯麵包店及糖施手工貝果等蔬食及飲品店,其中就以當地最乾淨的石花藻做成的手工石花麵包最為出名,還有融合石花藻的洛神等各式飲品,蔬食部分還包括石花凍沙拉、海洋能量拌麵、石花能量棒搭配優格等創意料理。另外,今年「2023年福隆生活節」與糖施手工貝果店攜手合作,研發屬於草地音樂會的限量免費輕食餐盒,以日式點心為出發點,採用當地貢寮農特產-南瓜製作的南瓜貝果、南瓜豆沙糕點、以及形似日本蕨餅的黑糖石花凍。

除了特色蔬食,「星空×藝素村」的核心價值就是資源再生利用的概念,現場提供了遊客手作DIY,親自體驗如何將海廢成為藝術品或實用的商品,此外,還有其他結合職人手作元素的項目,包括提純植物染布、療癒畫室、親子砂畫等體驗,生活節期間,星空藝素村都會有特別創藝市集,讓更多理念相同的文創藝術家一起齊聚一堂介紹自己的產品,為守護地球盡一分心力。

raw-image

圖:阿波羅畫室-林宜秋老師講述藝術村草創歷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尚品味生活誌的沙龍
10會員
639內容數
2025/03/26
大陸配偶劉振亞(網名「亞亞」)因在網路上發表有關兩岸關係的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並限期於3月25日離境。劉振亞最終於當日晚間7點在松山機場召開記者會後離境,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新黨副祕書長游智彬發表言論表示,雖然「100個亞亞喊武統也不會有武統」,但他認為若總統賴清德推動台獨,將會
Thumbnail
2025/03/26
大陸配偶劉振亞(網名「亞亞」)因在網路上發表有關兩岸關係的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並限期於3月25日離境。劉振亞最終於當日晚間7點在松山機場召開記者會後離境,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新黨副祕書長游智彬發表言論表示,雖然「100個亞亞喊武統也不會有武統」,但他認為若總統賴清德推動台獨,將會
Thumbnail
2025/03/25
記者/陳均 德國IF官方公布 2025 獲獎名單,今年共有72個參賽國家,近 11,000 件作品參賽,如此輝煌的參賽數量再次證明了iF設計獎作為全球最舉足輕重、最具有影響力的設計獎項之一的地位。 今年的一大創新是更加強調永續性作為五項評選標準之一,評審團從創新性、功能性、美學價值、永續性與
Thumbnail
2025/03/25
記者/陳均 德國IF官方公布 2025 獲獎名單,今年共有72個參賽國家,近 11,000 件作品參賽,如此輝煌的參賽數量再次證明了iF設計獎作為全球最舉足輕重、最具有影響力的設計獎項之一的地位。 今年的一大創新是更加強調永續性作為五項評選標準之一,評審團從創新性、功能性、美學價值、永續性與
Thumbnail
2025/02/27
▲錠嵂保經40週年 承諾同仁一起創造幸福樂活的人生。(圖/錠嵂保經提供) 記者陳正安/台中報導 2025錠嵂春季藍鵲業務大會「錠嵂40 壯出幸福新篇章」26日於台中臻愛花園飯店隆重登場,超過2000位同仁和嘉賓一齊感受錠嵂40年來奠定的根基文化、並與奧運金牌選手李洋、金曲歌后彭佳慧,共同
Thumbnail
2025/02/27
▲錠嵂保經40週年 承諾同仁一起創造幸福樂活的人生。(圖/錠嵂保經提供) 記者陳正安/台中報導 2025錠嵂春季藍鵲業務大會「錠嵂40 壯出幸福新篇章」26日於台中臻愛花園飯店隆重登場,超過2000位同仁和嘉賓一齊感受錠嵂40年來奠定的根基文化、並與奧運金牌選手李洋、金曲歌后彭佳慧,共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圖:星空藝素村。 【王億如/新北 報導】「2023福隆生活節」除了自行車騎旅、草地浪花音樂會、創意市集、異國料理及首度舉辦的風箏嘉年華,還有最具福隆在地生活特色,遊客必訪的「星空藝素村」,該村是一群響應環保的守護者,以熱愛海洋生態為使命成立的村落,他們在此落地深耕,經營包括環保藝術品、絹印
Thumbnail
圖:星空藝素村。 【王億如/新北 報導】「2023福隆生活節」除了自行車騎旅、草地浪花音樂會、創意市集、異國料理及首度舉辦的風箏嘉年華,還有最具福隆在地生活特色,遊客必訪的「星空藝素村」,該村是一群響應環保的守護者,以熱愛海洋生態為使命成立的村落,他們在此落地深耕,經營包括環保藝術品、絹印
Thumbnail
圖:福隆海洋風箏嘉年華登場 ,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馬處長惠達 親臨現場推廣福隆觀光。 【李婉如/ 報導】交通部觀光署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今年特別規劃「2023福隆生活節」,活動包羅萬象,除以自行車騎旅為主軸的舊草嶺海岸漁村線、貢寮雙溪小鎮故事線,還有草地浪花音樂會及星空藝素
Thumbnail
圖:福隆海洋風箏嘉年華登場 ,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馬處長惠達 親臨現場推廣福隆觀光。 【李婉如/ 報導】交通部觀光署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今年特別規劃「2023福隆生活節」,活動包羅萬象,除以自行車騎旅為主軸的舊草嶺海岸漁村線、貢寮雙溪小鎮故事線,還有草地浪花音樂會及星空藝素
Thumbnail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前身為空軍眷村「信義新村」,擁有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景觀及豐富的植物生態,是少見的農村型眷村。於101年獲選為國防部全國13處眷村文化保存區之一。 其實它就在臺中港區藝術中心的對面,傻瓜二人組,頂著大太陽,騎著摩托車🏍️,在小路繞啊繞⋯⋯著實還迷路了一會兒啊😧 花花兒 今天
Thumbnail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前身為空軍眷村「信義新村」,擁有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景觀及豐富的植物生態,是少見的農村型眷村。於101年獲選為國防部全國13處眷村文化保存區之一。 其實它就在臺中港區藝術中心的對面,傻瓜二人組,頂著大太陽,騎著摩托車🏍️,在小路繞啊繞⋯⋯著實還迷路了一會兒啊😧 花花兒 今天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2023福隆生活節」除了自行車騎旅、星空藝素村、迪士尼百年慶典沙雕展、風箏嘉年華精彩節目,最令人驚豔的就是《饗時光-草地浪花音樂會》,以海洋為背景的永續再生的舞台設計,讓遊客坐在草地上欣賞旺福等表演慢活音樂及火舞達人演出,空閒時逛逛創作市集、品嚐異國美食,還可邊聽音樂邊體驗絹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2023福隆生活節」除了自行車騎旅、星空藝素村、迪士尼百年慶典沙雕展、風箏嘉年華精彩節目,最令人驚豔的就是《饗時光-草地浪花音樂會》,以海洋為背景的永續再生的舞台設計,讓遊客坐在草地上欣賞旺福等表演慢活音樂及火舞達人演出,空閒時逛逛創作市集、品嚐異國美食,還可邊聽音樂邊體驗絹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以山海奇觀吸引國內外遊客的東北角,在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的推行之下,辦理的「福隆生活節」已行之有年,成為福隆在地的年度盛會。 此外,每年6月3日為世界自行車日,今年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響應全台環騎世界自行車日,舉辦2條自行車路線,分別是石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以山海奇觀吸引國內外遊客的東北角,在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的推行之下,辦理的「福隆生活節」已行之有年,成為福隆在地的年度盛會。 此外,每年6月3日為世界自行車日,今年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響應全台環騎世界自行車日,舉辦2條自行車路線,分別是石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新北市於5/20(六)至6/11(日)推出「青春山海線—貢響山海祭」活動,現場以多組療癒氛圍的露營帳篷及彩繪衝浪板裝置藝術進行營造,週末進駐美食餐車和文青市集攤位,讓來到貢寮的民眾能恣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此外,還有結合在地特色的手作體驗及海風瑜珈課程,到了夜晚則有絢爛燈光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新北市於5/20(六)至6/11(日)推出「青春山海線—貢響山海祭」活動,現場以多組療癒氛圍的露營帳篷及彩繪衝浪板裝置藝術進行營造,週末進駐美食餐車和文青市集攤位,讓來到貢寮的民眾能恣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此外,還有結合在地特色的手作體驗及海風瑜珈課程,到了夜晚則有絢爛燈光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沿著台11線來到風光旖旎的台灣東部海岸,一路飽覽台東藍,欣賞碧海藍天和壯闊山景,探索自然與人文軌跡,順遊「2022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六件作品,接著參訪一系列由藝術家串聯的大小工作室與藝文平台,了解從環境舊物再造到實踐環保愛地球的重要性,以及對地球永續的美好生活。絕對是在百忙之中可以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沿著台11線來到風光旖旎的台灣東部海岸,一路飽覽台東藍,欣賞碧海藍天和壯闊山景,探索自然與人文軌跡,順遊「2022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六件作品,接著參訪一系列由藝術家串聯的大小工作室與藝文平台,了解從環境舊物再造到實踐環保愛地球的重要性,以及對地球永續的美好生活。絕對是在百忙之中可以
Thumbnail
前天到台東關山演講,之後除了騎關山非常著名的自行車道外,晚上住到池上。 池上這十多年在台灣好基金會的深耕經營,透過以農村生活的節奏,創造了春耕――野餐節、夏耘――辦桌,秋收――稻穗藝術節、冬藏――文化講座,已成為世界上知名的景點。175公頃沒有一根電線桿的金黃色稻田,是台灣遞向世界最美的一張名片。
Thumbnail
前天到台東關山演講,之後除了騎關山非常著名的自行車道外,晚上住到池上。 池上這十多年在台灣好基金會的深耕經營,透過以農村生活的節奏,創造了春耕――野餐節、夏耘――辦桌,秋收――稻穗藝術節、冬藏――文化講座,已成為世界上知名的景點。175公頃沒有一根電線桿的金黃色稻田,是台灣遞向世界最美的一張名片。
Thumbnail
土是滋養萬物的重要元素,無論是農作的土及製陶的土,都同是腳下所踩踏的這片土地,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以自然食材和陶製器皿幻化成日常生活。
Thumbnail
土是滋養萬物的重要元素,無論是農作的土及製陶的土,都同是腳下所踩踏的這片土地,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以自然食材和陶製器皿幻化成日常生活。
Thumbnail
這週關注的兩個藝術節都是屬於大型地景裝置藝術,適合旅人觀光散步之餘,拍出別有意境的照片,裝置都是期間限定,過了就沒囉!
Thumbnail
這週關注的兩個藝術節都是屬於大型地景裝置藝術,適合旅人觀光散步之餘,拍出別有意境的照片,裝置都是期間限定,過了就沒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