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陽明山_2016雪霰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陽明山的官方路標

陽明山的官方路標


陽明山在這幾年內難得的下了兩次雪,雖然嚴格來說是霰,但是一直這樣說太拗口而且也沒必要,所以接下來就都說是雪了 !

由於2016的大寒流來襲時去了趟陽明山,所以就達成了看雪的願望,雖然說是願望但其實不特別算是個願望,因為願望大概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真心希望,二是有機會達成,三是不能太容易做到,這樣可能才會符合願望的價值。

起初的目的很直接,叫做體驗低溫,因為當時沒衝過合歡山去看雪,所以真不知道下雪是什麼感覺,然後2016年初的寒流來襲前,甚至還有外媒指出台北會下雪,當時覺得畢竟預報講錯也沒什麼奇怪,所以不用太認真,到了星期六發現真的滿冷的,只是那年的冬天還有些冬天的氣氛,所以也沒覺得特別冷,所以也指示跟朋友約了要上山吹風,體驗這難得的低溫。

當天還沒七點就出發了,在路上就有聽到車上的人的驚呼,才知道原來有些從山上下來的車頂有雪人,此外房子的上方也有一層薄雪,當天九點前就到陽明山停車場,上面的員工特別告訴大家今天不開遊園公車,但是要去哪邊都可以,只是要用走的,於是就先跟著大家沿人車分道走到苗圃,一路上發現高度高一點真的結冰的狀況就更多,等到真的走到苗圃的時候,還特別穿短袖拍照紀念,後來繼續往七星公園上去發現結冰的情形實在有點出乎意料。

raw-image

當時沒想到原來雪被踩過後會積成冰,尤其當天指有穿一般運動鞋,所以偶爾會滑,可能也是因為步道太多人在走,所以上面都是碎冰,當時在森林裡本來是對這片雪景感到驚奇,但是走久了以後發現原來是從彩色變成黑白世界,到了七星公園以後發現雪還在下,所以才乖乖的決定要下山。

raw-image

這邊就是銀白世界了,接觸第一手的下雪資訊,所以認命的放棄去七星山的想法,而且當時才知道原來低溫會讓手機沒電,所以更要趕快下山了!

raw-image

途中有經過夢幻湖,我是第一次到夢幻湖,當天的景色真的滿夢幻的,不過因為當時手機沒電了,所以就用朋友拍的夢幻湖,不過因為當時對路況不熟,所以在找路時還有點驚險,因為結冰了有些地方都要另外找地方走,真的體會到結冰的可怕,而且當時手還有點失去知覺,幸好只是輕微的凍傷,但是指尖的部份也大概麻了一兩個星期才恢復。

當天可能新聞有報,所以後來上山的人還不少,畢竟當時到了冷水坑以後,又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回到陽明山停車場,本來想先在冷水坑遊客中心充電,但是發現那邊擠了一堆人,而且要那樣充電也很困難,所以只好先走下去,路上發現很多勇者騎機車上來,而且還知道要戴手套才能堆雪人,看來大部分人還滿有概念的,不過當天也有些人把家裡的狗帶來,但是除了哈士奇之外,幾乎都是凍到發抖的,所以哈士奇應該平常過得滿辛苦的,更不用說夏天了,當時那隻哈士奇還特別在雪地裡面打滾,那應該就是牠基因裡必須尋找的環境 !

raw-image

因為難得的機會,所以還是去了一下陽明山的代表性景點,這邊就沒有之前需要提心吊膽的結冰路段,走起來就跟平常一樣,而且發現很多人滿有概念的,原來來玩雪要帶皮手套才不會把手弄濕,畢竟手一冷全身也跟著冷了~

當天實在是心滿意足,不但看到難得的雪景而且是在平常會去的地方,才知道原來下雪有那麼不方便,本來以為經過那次就不會對雪那麼執著,但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avatar-img
6會員
38內容數
前幾年去了幾趟旅行,再不回顧就真的越忘越多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中的美妙時光 的其他內容
首先,這邊講的北投是指新北投,也就是可以從新北投捷運站直接步行到達,不過因為不是專門為行人設計的路線,也不是新北投熱門的觀光路線,所以路上沒有完善的人行道,所以要能接受會跟車子擦身而過的可能性。
先說一下這標題,魚路古道也有一個名稱叫做金包里大路,是一條可以從陽明山走到金山的路,本來我想寫成初訪,但我並不是去金山玩,重點不是我到達的地方而是路的本身,但我又沒有足夠的詞彙,所以就用最簡單明瞭的單詞來完成。
今年的清明連假有五天,按照慣例其中一天會去鹿港掃墓,因為鹿港真得很遠而且本身具有觀光價值,所以每次在掃墓完成以後都會留一點時間來拜拜,還有買名產,但這些都會隨著時間改變,不管是掃墓的方式或是買的名產都會調整。
首先,這邊講的北投是指新北投,也就是可以從新北投捷運站直接步行到達,不過因為不是專門為行人設計的路線,也不是新北投熱門的觀光路線,所以路上沒有完善的人行道,所以要能接受會跟車子擦身而過的可能性。
先說一下這標題,魚路古道也有一個名稱叫做金包里大路,是一條可以從陽明山走到金山的路,本來我想寫成初訪,但我並不是去金山玩,重點不是我到達的地方而是路的本身,但我又沒有足夠的詞彙,所以就用最簡單明瞭的單詞來完成。
今年的清明連假有五天,按照慣例其中一天會去鹿港掃墓,因為鹿港真得很遠而且本身具有觀光價值,所以每次在掃墓完成以後都會留一點時間來拜拜,還有買名產,但這些都會隨著時間改變,不管是掃墓的方式或是買的名產都會調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03/01/2009 今年的欠的山約有三個,桃山已經去了.還有一個就是雪山了. 雖然時間早早就約好了,可是人員,菜單,行程卻一改再改. 原本安排雪山輕鬆行的活動,在出發前改成,雪山不輕鬆行活動. 還是想,有機會還是上主峰看看.   但實際走起來變成. 雪山! 不!! 輕鬆行活動.
Thumbnail
龍年的山上很不平靜,到今天才初四,還真的出很多事,辛苦救難人員了。這些山難裡,有像嘉明湖那個因為身體因素只能無奈接受的,也有從知識與技術面可以避免的悲劇,如這幾天玉山與雪山摔的這兩例,都和不足的雪地知識、裝備再加上超出能力範圍的雪況所致。 如何和雪相處?就讓我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與元植的好文吧!
Thumbnail
初二在西濱的大甲溪橋上看見白皚皚的聖稜線時,我一路讚嘆,也一面想著如果未來幾天天氣都如此透明,那麼是否能在年假結束前,到金面山補完我心中的那個小小遺憾? 三年前,一場霸王寒流的隔天,我到金面山和Minnazoo一起爬山,在清澈透亮的空氣中,看見了70公里外覆滿白雪、在天邊閃耀的南湖北山。
Thumbnail
清領時期,《淡水廳志》列出了「屯山積雪」為「淡水八景」之一。但隨著氣候變遷,陽明山降雪已非年年得見的常態景象,偶然間才會下雪。筆者此次恰逢其會,上山觀雪,於此留下一篇記錄,載明賞雪準備、交通方式等等事項。
Thumbnail
我,未曾見雪。沒去過國外賞雪,也沒去過太平山、拉拉山、合歡山賞雪。2016年霸王級寒流來臨,許多平地、郊山都有雪蹤,但我那時候無法追雪,因此遲遲未曾見過「雪」。這幾天,聽聞會有寒流,陽明山有機會降雪,所以前一日便採買許多東西,整裝待發,準備衝一波......
Thumbnail
臺灣陽明山下雪的回憶,一位國中生因寒流走了20多公里路賞雪,懇求警察局幫忙。這讓我回想起多年前國小時,我們也曾計畫賞雪行程,最後卻因未見到雪而放棄,風險管理讓我們避免了不必要的困難。新聞中的國中生此次經歷,必然會成為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這一波霸王級的寒流,讓台北市的陽明山再次下起靄靄白雪,許多人紛紛糾團乘興追雪,打卡秀出冰雪之舞的合影,畢竟台灣難得有此輕鬆親近大地的雪白妝容。不禁想起大二那年,我躲在溫暖的宿舍被窩裡賴床,被同學糾著下山幫《屏風表演班》打工,當時我並不知道外面早已白了山頭 ...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03/01/2009 今年的欠的山約有三個,桃山已經去了.還有一個就是雪山了. 雖然時間早早就約好了,可是人員,菜單,行程卻一改再改. 原本安排雪山輕鬆行的活動,在出發前改成,雪山不輕鬆行活動. 還是想,有機會還是上主峰看看.   但實際走起來變成. 雪山! 不!! 輕鬆行活動.
Thumbnail
龍年的山上很不平靜,到今天才初四,還真的出很多事,辛苦救難人員了。這些山難裡,有像嘉明湖那個因為身體因素只能無奈接受的,也有從知識與技術面可以避免的悲劇,如這幾天玉山與雪山摔的這兩例,都和不足的雪地知識、裝備再加上超出能力範圍的雪況所致。 如何和雪相處?就讓我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與元植的好文吧!
Thumbnail
初二在西濱的大甲溪橋上看見白皚皚的聖稜線時,我一路讚嘆,也一面想著如果未來幾天天氣都如此透明,那麼是否能在年假結束前,到金面山補完我心中的那個小小遺憾? 三年前,一場霸王寒流的隔天,我到金面山和Minnazoo一起爬山,在清澈透亮的空氣中,看見了70公里外覆滿白雪、在天邊閃耀的南湖北山。
Thumbnail
清領時期,《淡水廳志》列出了「屯山積雪」為「淡水八景」之一。但隨著氣候變遷,陽明山降雪已非年年得見的常態景象,偶然間才會下雪。筆者此次恰逢其會,上山觀雪,於此留下一篇記錄,載明賞雪準備、交通方式等等事項。
Thumbnail
我,未曾見雪。沒去過國外賞雪,也沒去過太平山、拉拉山、合歡山賞雪。2016年霸王級寒流來臨,許多平地、郊山都有雪蹤,但我那時候無法追雪,因此遲遲未曾見過「雪」。這幾天,聽聞會有寒流,陽明山有機會降雪,所以前一日便採買許多東西,整裝待發,準備衝一波......
Thumbnail
臺灣陽明山下雪的回憶,一位國中生因寒流走了20多公里路賞雪,懇求警察局幫忙。這讓我回想起多年前國小時,我們也曾計畫賞雪行程,最後卻因未見到雪而放棄,風險管理讓我們避免了不必要的困難。新聞中的國中生此次經歷,必然會成為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這一波霸王級的寒流,讓台北市的陽明山再次下起靄靄白雪,許多人紛紛糾團乘興追雪,打卡秀出冰雪之舞的合影,畢竟台灣難得有此輕鬆親近大地的雪白妝容。不禁想起大二那年,我躲在溫暖的宿舍被窩裡賴床,被同學糾著下山幫《屏風表演班》打工,當時我並不知道外面早已白了山頭 ...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