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雪地基礎認知,與元植的【冰爪選擇與使用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積雪的繩文杉步道,少數路段步道已完全沒於白雪之下

積雪的繩文杉步道,少數路段步道已完全沒於白雪之下

這個龍年的山上很不平靜,到今天才初四而已,還真的出很多事,辛苦救難人員了,也希望逝者安息。這些山難裡,有像嘉明湖那個因為身體因素只能無奈接受的,也有從知識與技術面可以避免的悲劇,如這幾天玉山與雪山摔的這兩例,初步研判都和不足的雪地知識、裝備再加上超出能力範圍的雪況所致。

或許是因為今年的雪況是疫情登山大爆發以來最好,才讓一些可能爬山不久、對雪陌生的登山者錯估了形勢,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雪,是很厲害的物質,它能改造地形地貌,讓所有你原本熟悉的地方,都變成另一種陌生的樣子。因此,無論擁有多少三季登山經驗,當時序入冬,都必須謙卑地放下既有的健行知能,學習「如何和冰雪相處」,才能在黑白藍三色吞噬山脈的季節裡,享受最不尋常的台灣之美。

學習有很多方法,課金雪訓是最快的一種,另外也有看書先吸收知識,然後找到環境按部就班實作累積經驗自學,以及跟緊大大屁股去雪裡玩,蹭爆現成的經驗知識等兩個途徑。

面對處處潛藏風險的雪地,這邊想跟大家分享張元植大大 aka 我的雪訓教練兼被我蹭爆的大大的雪地基礎認知好文【冰爪選擇與使用指南】,希望正確的雪地態度與知識能被更多山友知道,普及基礎的雪地安全,避免類似的、可以避免的悲劇繼續發生。


如果覺得元植千字文太長,這邊有二個我自己的雪地基礎態度與經驗整理,和大家分享,相當於元植的簡化版:

  1. 出發前發現山區積雪,會問「需不需要帶冰爪,簡易冰爪可以嗎?」的人,我都一率建議別帶了、或帶簡易爪就好。把登頂的念頭打消,走一走遇到雪摸一摸就撤退,路上沒雪或簡易爪能通過都算撿到。

    原因是,這樣的登山者,並不具備全面且系統性的雪地知識,不足以判斷眼前的雪況有沒有需要上冰爪、需要上什麼冰爪,更別提「穿了冰爪怎麼走路比較安全」、「怎麼用冰斧清除路上的硬冰、鑿冰階」甚至「在新雪裡摸索開路」了。

    不具備知識與技能的人,神裝滿配也是枉然,甚至會有「我帶了所以我安全」的錯誤認知,可能衍伸出原本不會發生的危險。
  2. 雪地裝備不會用,帶了比不帶更危險。
    冰斧、冰爪都屬於銳利堅硬的技術裝備,稍有不慎就會踩破褲子鞋子,弄傷自己或隊友。而冰爪也不是遇到雪穿了就安全,重點是「判斷」與「技巧」,如果這兩個都沒有,冰爪簡直是跌倒神器,尤其是12爪正式冰爪。

    這邊和各位分享一個故事:
    2018年我跟著元植去雪訓,就因為人生第一次穿冰爪,重心改變像踩高蹺,讓我踩到另一隻腳的冰爪綁帶而直接向前仆街。但那裡根本不是什麼危險地形,只是還沒到登山口的積雪車道而已。更衰小的是,當時我的相機掛在胸前,跌倒時鏡頭直接著地來了個「鏡頭制動」,鏡尾直接斷掉,好在鏡片都沒事,回台灣修了六千多外加被笑一輩子,慘。

    聽完這個,你確定你要在「沒有學過、老手帶著練習過」的狀況下,帶著12爪冰爪上山,要穿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綁才會緊,然後直接面對山上多變的雪況,以及台灣高山名產、雪地最討厭的「冰雪岩混合」地形嗎?

    這就是為什麼過去除了心術不正、或挺政府挺到背棄專業的人以外,沒有任何一個有雪地技術與經驗的登山前輩、好手,會支持國家公園荒謬且獨步世界的「登山口強制檢查有沒有帶冰斧冰爪頭盔」的政策,更別提浮濫發放且沒完全功能的雪訓證書了。

    因為檢查「裝備」與「證書」,完完全全無法驗證眼前的人究竟是「真的會」,還是「為了爬山隨便考考了忘光(強制BLS也一樣是無用且獨步世界的作為,骯髒至極的登山自治條例還躲在暗處伺機攻擊無辜的登山者)」、「裝備跟當兵一樣只是為了拿來檢查」,對登山安全可以說是毫無幫助,甚至更有負面影響「喔~有裝有照就安全,那我想辦法搞個最簡單最便宜的就好,忘了沒關係反正只是應付檢查」。

    另一個例子是我去年去屋久島前,在小倉的登山用品店考慮一陣子之後,決定不帶冰爪直接上了,自己判斷健行鞋能走到哪算到哪。結果最後發現上面大部分是未完全覆蓋步道的軟雪,踩起來的感覺也還ok,於是直接穩穩爬到繩文杉,平安往返。

    然而,當我隔天到屋久島最高峰宮之浦岳的登山口時,穿同一雙鞋子,往上走了5公尺就直接撤退了,因為雪深無路,需要全套裝備與綁腿才能爬。

    所以冰爪是不是必要?要看當天、當地的雪況而定,事前根本是說不準的。
    只能說雪季時,在山下決定裝備後,心中有撤退,處處有山爬。
宮之浦岳看起來雪比繩文杉少,實則有結硬冰、雪都藏在樹叢後面的登山口。一條路線能不能繼續前進,真的不是只看表面、聽別人講就能全盤了解的,一切還是以現場判斷為準喔!

宮之浦岳看起來雪比繩文杉少,實則有結硬冰、雪都藏在樹叢後面的登山口。一條路線能不能繼續前進,真的不是只看表面、聽別人講就能全盤了解的,一切還是以現場判斷為準喔!

幸好強制檢查裝備甚至證書的大封山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否則強調「向山致敬」、「風險自負」的今天,若還要以國家之力執行這種對安全毫無幫助的官僚主義檢查,那台灣還真的可以說是媽寶國而當之無愧了。

至於其它的,交給元植講就好,否則我打得比他還長,豈不妙哉?

總之,雪地是一種全新的環境,和你認識的山林、爬山很不一樣。唯有系統性的學習與練習,累積經驗,能「自己判斷需要什麼、該不該繼續前進」,而不是「別人決定你能不能爬」,才能真正地享受雪這種既奇妙美麗、又危險痛苦的冬季絕景,平安下山。

2017年12月通往赤岳登山口的積雪車道,回頭者正是元植,而我在拍完這張照後沒多久,就因不熟悉冰爪而自己絆自己、跌倒摔斷鏡頭,慘啊~

2017年12月通往赤岳登山口的積雪車道,回頭者正是元植,而我在拍完這張照後沒多久,就因不熟悉冰爪而自己絆自己、跌倒摔斷鏡頭,慘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雪羊隨筆,共享視界
1.6K會員
335內容數
跟著雪羊的腳步,悠遊山林隨影隨筆,在《共享視界》裡,一起看見山的萬千樣貌,加入以影像與文字探索世界的行列。在文影交流間結識同樣熱愛大自然的同好,輕鬆分享彼此的影像記憶與山林故事,建立山與人最深刻的連結。
2025/04/13
2024/03/31 00:00, 赤心巔峰-越野挑戰中央山脈的發起人既紀錄創造者 山頂狼古大哥,啟動了他的又一大計畫:#速攀百岳 ! 然而,就在挑戰轟轟烈烈展開,並且一路順遂三天之後,台灣迎來了0403的地動山搖,不僅震碎了花蓮山川,也震碎了籌備已久的最速完百計畫。 然而,今年他捲土重來啦!
Thumbnail
2025/04/13
2024/03/31 00:00, 赤心巔峰-越野挑戰中央山脈的發起人既紀錄創造者 山頂狼古大哥,啟動了他的又一大計畫:#速攀百岳 ! 然而,就在挑戰轟轟烈烈展開,並且一路順遂三天之後,台灣迎來了0403的地動山搖,不僅震碎了花蓮山川,也震碎了籌備已久的最速完百計畫。 然而,今年他捲土重來啦!
Thumbnail
2025/04/12
4月7日,歌手Tank到中國進行了「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術後高調發文分享,卻由此掀起了輿論的滔天巨浪,因為Tank無法交代心與肝的來源,只知道是「一位腦死亡大愛者決定無私地捐獻器官」。 我不想賭會不會統一、不想賭會不會被強摘器官,所以我邀請你,一起了解黑幕、遠離賭桌,做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
Thumbnail
2025/04/12
4月7日,歌手Tank到中國進行了「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術後高調發文分享,卻由此掀起了輿論的滔天巨浪,因為Tank無法交代心與肝的來源,只知道是「一位腦死亡大愛者決定無私地捐獻器官」。 我不想賭會不會統一、不想賭會不會被強摘器官,所以我邀請你,一起了解黑幕、遠離賭桌,做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
Thumbnail
2025/04/10
下個月底,5/25週日午後,在台中kawas 有一場由冒險精靈舉辦的系列講座,我很榮幸受美涼姐的邀請和大家分享這些年遠征高峰的點點滴滴。 其實一開始的對話很有趣,美涼姐說他們要舉辦海外攀登的講座,問我可不可以分享,我說:「在您面前,我有什麼好分享的啦!」美涼姐可是台灣人女性登山家海外攀登的先驅者呢
Thumbnail
2025/04/10
下個月底,5/25週日午後,在台中kawas 有一場由冒險精靈舉辦的系列講座,我很榮幸受美涼姐的邀請和大家分享這些年遠征高峰的點點滴滴。 其實一開始的對話很有趣,美涼姐說他們要舉辦海外攀登的講座,問我可不可以分享,我說:「在您面前,我有什麼好分享的啦!」美涼姐可是台灣人女性登山家海外攀登的先驅者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冰山」 擬人化散文,冰山為主角。來看看冰山的成長。他最後得到了什麼?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冰山」 擬人化散文,冰山為主角。來看看冰山的成長。他最後得到了什麼?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異鄉的隨筆,旅行總是能讓文字更有故事。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異鄉的隨筆,旅行總是能讓文字更有故事。
Thumbnail
「寒冷時節,宜將厄運斬草除根,成為嶄新救藥。」 序章:《寒》 片片凋零草 霧雲對渺渺 你是來自天上的小鳥 我是屬於地表的獵豹 世間由你、我一同共造 霏霏雨下 繁花伴枯草 抹去烏黑籠罩 帶來黎明曙曜 像極了翠綠樹梢 成為嶄新的救藥 一:《初心》| 如果
Thumbnail
「寒冷時節,宜將厄運斬草除根,成為嶄新救藥。」 序章:《寒》 片片凋零草 霧雲對渺渺 你是來自天上的小鳥 我是屬於地表的獵豹 世間由你、我一同共造 霏霏雨下 繁花伴枯草 抹去烏黑籠罩 帶來黎明曙曜 像極了翠綠樹梢 成為嶄新的救藥 一:《初心》| 如果
Thumbnail
陽明山在這幾年內難得的下了兩次雪,雖然嚴格來說是霰,但是一直這樣說太拗口而且也沒必要,所以接下來就都說是雪了 !
Thumbnail
陽明山在這幾年內難得的下了兩次雪,雖然嚴格來說是霰,但是一直這樣說太拗口而且也沒必要,所以接下來就都說是雪了 !
Thumbnail
龍年的山上很不平靜,到今天才初四,還真的出很多事,辛苦救難人員了。這些山難裡,有像嘉明湖那個因為身體因素只能無奈接受的,也有從知識與技術面可以避免的悲劇,如這幾天玉山與雪山摔的這兩例,都和不足的雪地知識、裝備再加上超出能力範圍的雪況所致。 如何和雪相處?就讓我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與元植的好文吧!
Thumbnail
龍年的山上很不平靜,到今天才初四,還真的出很多事,辛苦救難人員了。這些山難裡,有像嘉明湖那個因為身體因素只能無奈接受的,也有從知識與技術面可以避免的悲劇,如這幾天玉山與雪山摔的這兩例,都和不足的雪地知識、裝備再加上超出能力範圍的雪況所致。 如何和雪相處?就讓我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與元植的好文吧!
Thumbnail
我,未曾見雪。沒去過國外賞雪,也沒去過太平山、拉拉山、合歡山賞雪。2016年霸王級寒流來臨,許多平地、郊山都有雪蹤,但我那時候無法追雪,因此遲遲未曾見過「雪」。這幾天,聽聞會有寒流,陽明山有機會降雪,所以前一日便採買許多東西,整裝待發,準備衝一波......
Thumbnail
我,未曾見雪。沒去過國外賞雪,也沒去過太平山、拉拉山、合歡山賞雪。2016年霸王級寒流來臨,許多平地、郊山都有雪蹤,但我那時候無法追雪,因此遲遲未曾見過「雪」。這幾天,聽聞會有寒流,陽明山有機會降雪,所以前一日便採買許多東西,整裝待發,準備衝一波......
Thumbnail
這幾天天氣真的有夠冷,很多高海拔的山區也都下雪了,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如果想直接衝到山上看雪景也好,或是待在家中從社群平台上欣賞網友們分享各地的雪景也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暖做好。
Thumbnail
這幾天天氣真的有夠冷,很多高海拔的山區也都下雪了,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如果想直接衝到山上看雪景也好,或是待在家中從社群平台上欣賞網友們分享各地的雪景也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暖做好。
Thumbnail
這一波霸王級的寒流,讓台北市的陽明山再次下起靄靄白雪,許多人紛紛糾團乘興追雪,打卡秀出冰雪之舞的合影,畢竟台灣難得有此輕鬆親近大地的雪白妝容。不禁想起大二那年,我躲在溫暖的宿舍被窩裡賴床,被同學糾著下山幫《屏風表演班》打工,當時我並不知道外面早已白了山頭 ...
Thumbnail
這一波霸王級的寒流,讓台北市的陽明山再次下起靄靄白雪,許多人紛紛糾團乘興追雪,打卡秀出冰雪之舞的合影,畢竟台灣難得有此輕鬆親近大地的雪白妝容。不禁想起大二那年,我躲在溫暖的宿舍被窩裡賴床,被同學糾著下山幫《屏風表演班》打工,當時我並不知道外面早已白了山頭 ...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