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雪地基礎認知,與元植的【冰爪選擇與使用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積雪的繩文杉步道,少數路段步道已完全沒於白雪之下

積雪的繩文杉步道,少數路段步道已完全沒於白雪之下

這個龍年的山上很不平靜,到今天才初四而已,還真的出很多事,辛苦救難人員了,也希望逝者安息。這些山難裡,有像嘉明湖那個因為身體因素只能無奈接受的,也有從知識與技術面可以避免的悲劇,如這幾天玉山與雪山摔的這兩例,初步研判都和不足的雪地知識、裝備再加上超出能力範圍的雪況所致。

或許是因為今年的雪況是疫情登山大爆發以來最好,才讓一些可能爬山不久、對雪陌生的登山者錯估了形勢,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雪,是很厲害的物質,它能改造地形地貌,讓所有你原本熟悉的地方,都變成另一種陌生的樣子。因此,無論擁有多少三季登山經驗,當時序入冬,都必須謙卑地放下既有的健行知能,學習「如何和冰雪相處」,才能在黑白藍三色吞噬山脈的季節裡,享受最不尋常的台灣之美。

學習有很多方法,課金雪訓是最快的一種,另外也有看書先吸收知識,然後找到環境按部就班實作累積經驗自學,以及跟緊大大屁股去雪裡玩,蹭爆現成的經驗知識等兩個途徑。

面對處處潛藏風險的雪地,這邊想跟大家分享張元植大大 aka 我的雪訓教練兼被我蹭爆的大大的雪地基礎認知好文【冰爪選擇與使用指南】,希望正確的雪地態度與知識能被更多山友知道,普及基礎的雪地安全,避免類似的、可以避免的悲劇繼續發生。


如果覺得元植千字文太長,這邊有二個我自己的雪地基礎態度與經驗整理,和大家分享,相當於元植的簡化版:

  1. 出發前發現山區積雪,會問「需不需要帶冰爪,簡易冰爪可以嗎?」的人,我都一率建議別帶了、或帶簡易爪就好。把登頂的念頭打消,走一走遇到雪摸一摸就撤退,路上沒雪或簡易爪能通過都算撿到。

    原因是,這樣的登山者,並不具備全面且系統性的雪地知識,不足以判斷眼前的雪況有沒有需要上冰爪、需要上什麼冰爪,更別提「穿了冰爪怎麼走路比較安全」、「怎麼用冰斧清除路上的硬冰、鑿冰階」甚至「在新雪裡摸索開路」了。

    不具備知識與技能的人,神裝滿配也是枉然,甚至會有「我帶了所以我安全」的錯誤認知,可能衍伸出原本不會發生的危險。
  2. 雪地裝備不會用,帶了比不帶更危險。
    冰斧、冰爪都屬於銳利堅硬的技術裝備,稍有不慎就會踩破褲子鞋子,弄傷自己或隊友。而冰爪也不是遇到雪穿了就安全,重點是「判斷」與「技巧」,如果這兩個都沒有,冰爪簡直是跌倒神器,尤其是12爪正式冰爪。

    這邊和各位分享一個故事:
    2018年我跟著元植去雪訓,就因為人生第一次穿冰爪,重心改變像踩高蹺,讓我踩到另一隻腳的冰爪綁帶而直接向前仆街。但那裡根本不是什麼危險地形,只是還沒到登山口的積雪車道而已。更衰小的是,當時我的相機掛在胸前,跌倒時鏡頭直接著地來了個「鏡頭制動」,鏡尾直接斷掉,好在鏡片都沒事,回台灣修了六千多外加被笑一輩子,慘。

    聽完這個,你確定你要在「沒有學過、老手帶著練習過」的狀況下,帶著12爪冰爪上山,要穿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綁才會緊,然後直接面對山上多變的雪況,以及台灣高山名產、雪地最討厭的「冰雪岩混合」地形嗎?

    這就是為什麼過去除了心術不正、或挺政府挺到背棄專業的人以外,沒有任何一個有雪地技術與經驗的登山前輩、好手,會支持國家公園荒謬且獨步世界的「登山口強制檢查有沒有帶冰斧冰爪頭盔」的政策,更別提浮濫發放且沒完全功能的雪訓證書了。

    因為檢查「裝備」與「證書」,完完全全無法驗證眼前的人究竟是「真的會」,還是「為了爬山隨便考考了忘光(強制BLS也一樣是無用且獨步世界的作為,骯髒至極的登山自治條例還躲在暗處伺機攻擊無辜的登山者)」、「裝備跟當兵一樣只是為了拿來檢查」,對登山安全可以說是毫無幫助,甚至更有負面影響「喔~有裝有照就安全,那我想辦法搞個最簡單最便宜的就好,忘了沒關係反正只是應付檢查」。

    另一個例子是我去年去屋久島前,在小倉的登山用品店考慮一陣子之後,決定不帶冰爪直接上了,自己判斷健行鞋能走到哪算到哪。結果最後發現上面大部分是未完全覆蓋步道的軟雪,踩起來的感覺也還ok,於是直接穩穩爬到繩文杉,平安往返。

    然而,當我隔天到屋久島最高峰宮之浦岳的登山口時,穿同一雙鞋子,往上走了5公尺就直接撤退了,因為雪深無路,需要全套裝備與綁腿才能爬。

    所以冰爪是不是必要?要看當天、當地的雪況而定,事前根本是說不準的。
    只能說雪季時,在山下決定裝備後,心中有撤退,處處有山爬。
宮之浦岳看起來雪比繩文杉少,實則有結硬冰、雪都藏在樹叢後面的登山口。一條路線能不能繼續前進,真的不是只看表面、聽別人講就能全盤了解的,一切還是以現場判斷為準喔!

宮之浦岳看起來雪比繩文杉少,實則有結硬冰、雪都藏在樹叢後面的登山口。一條路線能不能繼續前進,真的不是只看表面、聽別人講就能全盤了解的,一切還是以現場判斷為準喔!

幸好強制檢查裝備甚至證書的大封山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否則強調「向山致敬」、「風險自負」的今天,若還要以國家之力執行這種對安全毫無幫助的官僚主義檢查,那台灣還真的可以說是媽寶國而當之無愧了。

至於其它的,交給元植講就好,否則我打得比他還長,豈不妙哉?

總之,雪地是一種全新的環境,和你認識的山林、爬山很不一樣。唯有系統性的學習與練習,累積經驗,能「自己判斷需要什麼、該不該繼續前進」,而不是「別人決定你能不能爬」,才能真正地享受雪這種既奇妙美麗、又危險痛苦的冬季絕景,平安下山。

2017年12月通往赤岳登山口的積雪車道,回頭者正是元植,而我在拍完這張照後沒多久,就因不熟悉冰爪而自己絆自己、跌倒摔斷鏡頭,慘啊~

2017年12月通往赤岳登山口的積雪車道,回頭者正是元植,而我在拍完這張照後沒多久,就因不熟悉冰爪而自己絆自己、跌倒摔斷鏡頭,慘啊~



avatar-img
1.6K會員
270內容數
跟著雪羊的腳步,悠遊山林隨影隨筆,在《共享視界》裡,一起看見山的萬千樣貌,加入以影像與文字探索世界的行列。在文影交流間結識同樣熱愛大自然的同好,輕鬆分享彼此的影像記憶與山林故事,建立山與人最深刻的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初二在西濱的大甲溪橋上看見白皚皚的聖稜線時,我一路讚嘆,也一面想著如果未來幾天天氣都如此透明,那麼是否能在年假結束前,到金面山補完我心中的那個小小遺憾? 三年前,一場霸王寒流的隔天,我到金面山和Minnazoo一起爬山,在清澈透亮的空氣中,看見了70公里外覆滿白雪、在天邊閃耀的南湖北山。
大年初二,今年和爺爺奶奶一起回到沙鹿老家,和一大群最可愛的姨婆舅公與姑姑叔叔們相聚,實在太溫馨啦❤️ 下午跟著Google導航的建議走西濱回台北,未料今日天氣之好,讓我一過高美濕地,就有著雪白的聖稜線一路相伴到竹南,讓三月前都沒機會在台灣爬大山的我,也能過過今年雪況大好的乾癮。
大年初一新年到,小龍賀歲福龍來! 龍年走春之餘,忽然想到去年在檳城植物園裡遇見一隻可愛的小恐「龍」:暗影巨蜥的寶寶,而且照片也剛好在手機裡,便請他出來和各位朋友拜年囉!
除夕夜,就用兔年拍到的最後一張排雲日落,紀念這精彩的一年吧!再過幾分鐘龍就要來了,祝大家新年快樂、開春大吉、龍騰虎嘯好運來!和家人一起的團圓時刻,都要平安快樂!至於龍的照片... 等我有朝一日看到科莫多龍再發好了😂 #CANON #R5 #RF70200f28
出水(izumi)讀音通「泉」,是日本最大的鶴度冬地。 這裡每年11月~隔年3月的冬季期間,會聚集超過一萬隻來此度冬的鶴群候鳥,和一望無際的水田構成了非常壯觀的景色,也被日本指定為國家特別天然紀念物。
「誒?才幾月而已,怎麼有積雪?」 有次我走在雪山山脈的某條稜線上,山徑倏然離開林蔭進入開闊的天空下時,我被地表突如其來的白所迷惑,而幾秒後轉為驚嘆:是地衣!猶如千堆雪的地面,滿滿的都是枝狀地衣,綿綿軟軟、蓬鬆蓬鬆的,可愛極了! 地衣並不是單一種生物,而是真菌與藻類組成的共生體。
初二在西濱的大甲溪橋上看見白皚皚的聖稜線時,我一路讚嘆,也一面想著如果未來幾天天氣都如此透明,那麼是否能在年假結束前,到金面山補完我心中的那個小小遺憾? 三年前,一場霸王寒流的隔天,我到金面山和Minnazoo一起爬山,在清澈透亮的空氣中,看見了70公里外覆滿白雪、在天邊閃耀的南湖北山。
大年初二,今年和爺爺奶奶一起回到沙鹿老家,和一大群最可愛的姨婆舅公與姑姑叔叔們相聚,實在太溫馨啦❤️ 下午跟著Google導航的建議走西濱回台北,未料今日天氣之好,讓我一過高美濕地,就有著雪白的聖稜線一路相伴到竹南,讓三月前都沒機會在台灣爬大山的我,也能過過今年雪況大好的乾癮。
大年初一新年到,小龍賀歲福龍來! 龍年走春之餘,忽然想到去年在檳城植物園裡遇見一隻可愛的小恐「龍」:暗影巨蜥的寶寶,而且照片也剛好在手機裡,便請他出來和各位朋友拜年囉!
除夕夜,就用兔年拍到的最後一張排雲日落,紀念這精彩的一年吧!再過幾分鐘龍就要來了,祝大家新年快樂、開春大吉、龍騰虎嘯好運來!和家人一起的團圓時刻,都要平安快樂!至於龍的照片... 等我有朝一日看到科莫多龍再發好了😂 #CANON #R5 #RF70200f28
出水(izumi)讀音通「泉」,是日本最大的鶴度冬地。 這裡每年11月~隔年3月的冬季期間,會聚集超過一萬隻來此度冬的鶴群候鳥,和一望無際的水田構成了非常壯觀的景色,也被日本指定為國家特別天然紀念物。
「誒?才幾月而已,怎麼有積雪?」 有次我走在雪山山脈的某條稜線上,山徑倏然離開林蔭進入開闊的天空下時,我被地表突如其來的白所迷惑,而幾秒後轉為驚嘆:是地衣!猶如千堆雪的地面,滿滿的都是枝狀地衣,綿綿軟軟、蓬鬆蓬鬆的,可愛極了! 地衣並不是單一種生物,而是真菌與藻類組成的共生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走過數量多到只想大喊碎石坡不要再來了!總算摸到火石山。爬呀爬的看著參天玉山圓柏純林,經過下翠池蕩漾漣漪,爬呀爬的數著隨便都年歲過百的圓柏,趕到翠池山屋,卻因天候因素無緣賞到金色北稜角。最後一天的風雨交加中,不知不覺走完據說很陡的翠池陡坡,在殘雪寒冷的霧雨及白牆中上到"雪"山,呼~雪西之行要完結啦!
Thumbnail
在匹匹達草原乘著陽光睡覺,看著水池中美麗的大雪山倒影,懶散的下午,終於老天看不下了,隔天一早馬上來個突然下點小冰刨,喜迎(?)白忙大雪山,果真如原住民形容的:含淚泣別大雪山啊~(誤)。恍如走不完的石瀑上坡下坡與橫渡,奇之奇峻山,無鷹也沒藍天的頭鷹山,總算可以安睡在大南山西鞍。
02/11/2022 雪山驚魂記   原說過再也不在雪季登山了。 但圈谷的雪況,是個強大的吸引力。 最終我違背了自己說的話, 出爾反爾的又去了。 也許是如此,有了這次的雪山驚魂記。   但其實只是有驚嚇,而沒危險。 畢竟就帶了個六爪冰爪也爬不上主峰。 驚嚇的則是, 到登山口足
01/19/2016 雪山的淬練 過去有一些雪地經驗,但從未真正上過任何訓練課程。 雪訓是雪地裝備及技術操作的訓練。 原本的計劃,在上山前青綠的山頭,讓我們早己打消雪訓的念頭。 只是大自然的無常,永遠出乎意料之外。 一天兩夜的大雪,讓整個山區淹沒在大雪中。   也讓我們在大風雪中
01/13/2016 新達山屋前,朋友和我,剛著好了裝,步出山屋的那一刻,天空却下起了冰雹。 站在山屋前,我看著一小粒一小粒的冰珠灑落在山屋前。 大量的傾瀉而下。   登山多年來, 我思考著, 人,真的可以靠自己的體力,意志力而登上一座山? 人,是萬物之靈,但最終真的可以征服大自然嗎
04/12/2014 Wow!玉山 山! 不用海枯石爛,也不需滄海桑田。 只要短短的四天。 就可以由上週的全體撤退, 變成登頂成功。 這裏是另一個世界,對於在亞熱帶長大的我們來說。 當你拉著結滿冰霰的鐡鍊, 腳底踏著厚厚的冰雪, 自己身上的背包,衣物,甚至髮梢都結了層霜。 站在
05/06/2010 無形無相 雪山 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形容雪山 離上次登山有三個月了. 這三個月都忙著公司的事,再一個星期要告一段落了. 也為過去二十年的工作作個結束 第一次帶著腳傷上山,但真正困擾我的卻是心中的傷. 山原本是個我用來止痛療傷的地方 只要踏進登山口,我會放下所有的事
Thumbnail
我,未曾見雪。沒去過國外賞雪,也沒去過太平山、拉拉山、合歡山賞雪。2016年霸王級寒流來臨,許多平地、郊山都有雪蹤,但我那時候無法追雪,因此遲遲未曾見過「雪」。這幾天,聽聞會有寒流,陽明山有機會降雪,所以前一日便採買許多東西,整裝待發,準備衝一波......
Thumbnail
這幾天天氣真的有夠冷,很多高海拔的山區也都下雪了,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如果想直接衝到山上看雪景也好,或是待在家中從社群平台上欣賞網友們分享各地的雪景也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暖做好。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走過數量多到只想大喊碎石坡不要再來了!總算摸到火石山。爬呀爬的看著參天玉山圓柏純林,經過下翠池蕩漾漣漪,爬呀爬的數著隨便都年歲過百的圓柏,趕到翠池山屋,卻因天候因素無緣賞到金色北稜角。最後一天的風雨交加中,不知不覺走完據說很陡的翠池陡坡,在殘雪寒冷的霧雨及白牆中上到"雪"山,呼~雪西之行要完結啦!
Thumbnail
在匹匹達草原乘著陽光睡覺,看著水池中美麗的大雪山倒影,懶散的下午,終於老天看不下了,隔天一早馬上來個突然下點小冰刨,喜迎(?)白忙大雪山,果真如原住民形容的:含淚泣別大雪山啊~(誤)。恍如走不完的石瀑上坡下坡與橫渡,奇之奇峻山,無鷹也沒藍天的頭鷹山,總算可以安睡在大南山西鞍。
02/11/2022 雪山驚魂記   原說過再也不在雪季登山了。 但圈谷的雪況,是個強大的吸引力。 最終我違背了自己說的話, 出爾反爾的又去了。 也許是如此,有了這次的雪山驚魂記。   但其實只是有驚嚇,而沒危險。 畢竟就帶了個六爪冰爪也爬不上主峰。 驚嚇的則是, 到登山口足
01/19/2016 雪山的淬練 過去有一些雪地經驗,但從未真正上過任何訓練課程。 雪訓是雪地裝備及技術操作的訓練。 原本的計劃,在上山前青綠的山頭,讓我們早己打消雪訓的念頭。 只是大自然的無常,永遠出乎意料之外。 一天兩夜的大雪,讓整個山區淹沒在大雪中。   也讓我們在大風雪中
01/13/2016 新達山屋前,朋友和我,剛著好了裝,步出山屋的那一刻,天空却下起了冰雹。 站在山屋前,我看著一小粒一小粒的冰珠灑落在山屋前。 大量的傾瀉而下。   登山多年來, 我思考著, 人,真的可以靠自己的體力,意志力而登上一座山? 人,是萬物之靈,但最終真的可以征服大自然嗎
04/12/2014 Wow!玉山 山! 不用海枯石爛,也不需滄海桑田。 只要短短的四天。 就可以由上週的全體撤退, 變成登頂成功。 這裏是另一個世界,對於在亞熱帶長大的我們來說。 當你拉著結滿冰霰的鐡鍊, 腳底踏著厚厚的冰雪, 自己身上的背包,衣物,甚至髮梢都結了層霜。 站在
05/06/2010 無形無相 雪山 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形容雪山 離上次登山有三個月了. 這三個月都忙著公司的事,再一個星期要告一段落了. 也為過去二十年的工作作個結束 第一次帶著腳傷上山,但真正困擾我的卻是心中的傷. 山原本是個我用來止痛療傷的地方 只要踏進登山口,我會放下所有的事
Thumbnail
我,未曾見雪。沒去過國外賞雪,也沒去過太平山、拉拉山、合歡山賞雪。2016年霸王級寒流來臨,許多平地、郊山都有雪蹤,但我那時候無法追雪,因此遲遲未曾見過「雪」。這幾天,聽聞會有寒流,陽明山有機會降雪,所以前一日便採買許多東西,整裝待發,準備衝一波......
Thumbnail
這幾天天氣真的有夠冷,很多高海拔的山區也都下雪了,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如果想直接衝到山上看雪景也好,或是待在家中從社群平台上欣賞網友們分享各地的雪景也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暖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