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 火垂るの墓:「好像螢火蟲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988・日本・高畑勳


「昭和20年9月21日,我死了。」開頭是過去的男主角清太看著現實中的清太靠在柱子旁,路人經過他時說「怎麼那麼髒」,有人在身旁給他食物便離開。「節子。」這是他說的最後一句話。《螢火蟲之墓》描述昭和20年(1945年)二戰末期一對兄妹在母親因空襲過世、父親也聯繫不上後兩人相依為命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以一種非常溫柔的方式敘述,卻每一幕、每一個橋段都深深觸碰到觀眾的內心,也因為如此才使這部電影深植人心。或許是因為之前看過《單車失竊記》,知道在電影中的父親等了好幾個月才好不容易獲得一份工作,二戰、戰爭後的失業人潮眾多、工作缺額甚少,這也使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螢火蟲之墓》。清太還只是個14歲的小孩,雖然一個是在戰爭快結束前、一個是戰後;一個是在日本、一個是在義大利,如果以《單車失竊記》的失業人潮、工作所需的用品來看,清太的條件就算每天都去等也不一定等的到工作。就算等到通知,對方跟他說必須要有「腳踏車」,他能夠用一些鍋碗瓢盆或偷竊到的東西換到一輛他工作的必需品嗎?這是我在將它與《單車失竊記》做連結後最難以承受的。


《單車失竊記》描述義大利二戰後社會的階層、父子之間的情感;《辛德勒的名單》描述二戰期間辛德勒的一些作為、改變、壓迫、不平等;《美麗人生》描述二戰期間作為被壓迫者的父子在集中營父親為兒子想出的遊戲;而《螢火蟲之墓》則是描述二戰中後段一對相依為命的兄妹如何繼續生存。《螢火蟲之墓》許多部分都是以「空襲」為主,清太抬頭就看見數不勝數的火藥從天而降,而降下的火勢又迅速蔓延開來,這些畫面是很震撼也很令人心碎的。雖然故事中的清太沒有被火藥砸中過、在他後來趁空襲時進別人屋中偷竊時也沒有被蔓延的火勢燒傷過,但從他的媽媽可以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故事中的母親也因為燒傷被繃帶纏地只剩下雙腳和雙眼,那現實中又有多少與他母親相似、比她更嚴重、甚至當場死亡的人呢?


對於我來說,我一直認為「溫暖」很重要,如何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帶給別人溫暖的人。但如果是我生活在《螢火蟲之墓》中,我能夠在自己也所需不多時提供別人一點有可能可以救他一命的不管是食物或一些物品嗎?我並沒有「真正地」經歷過戰爭,許多對戰爭的印象都是從以前的歷史課或一些書籍、電影吸收到的。或許是因為《螢火蟲之墓》裡有許多地方與台灣有些相似,例如:外觀相似的防空洞、有災難時大家會集中到學校禮堂⋯⋯等,所以更能讓我有想著如果今天是我遇到這樣的兄妹、我會收留他們?趕走他們?叫他們回去找阿姨?如果我就是這對兄妹,我又會如何思考和行動。


這些電影帶我們認識了歷史、戰爭、社會、關係,也讓多年後的人們可以接觸到、共感到、被感動到。即使有時為了作品呈現做了一些改編、或是讓電影不像現實那麼殘酷(真實世界總是比作品更令人絕望),至少「多了一個人知道」,這些所有事並不會被遺忘,他會透過電影、透過文學、透過戲劇、透過藝術一代一代感染著許多人,也因為這些作品中的真實性、導演的想帶給觀眾的想法讓這些電影不論經歷多久的世代,仍然可以觸動人心。


了解這些作品會讓我感到很溫暖、相信看到這些作品的人也會有所啟發,在拍攝時,導演或許沒有想過會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改變。但我相信,世界上的許多人一定會因為他看過的某一部電影進行什麼改變。籠統地說,成年之前我們的價值觀主要是被家庭和同儕學校影響,當我們「有意識」地生活著時,看電影、書籍、吸收各種故事是我們得以重新建構我們各自價值觀的方式。


完整文章內容: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改編自野阪昭如自傳小說的動畫電影,故事圍繞1945年日本神戶的兄妹清太與節子的艱辛生存。不僅描寫了戰爭的殘酷,還深入探索了人性、家庭和失去帶來的痛苦。導演高畑勳以寫實主義展現角色在絕望中掙扎,使觀眾深切感受到戰爭的陰影。電影自1988年上映以來,成為經典之作。
Thumbnail
重新再看一次,才看懂了高畑勳從第一個鏡頭開始的安排,才感受到最悲傷的不是死亡,而是被現實壓著打無力翻身的無奈。這部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影本就是訴說著悲劇,只是沒想到,導演每一個畫面與細節的安排,都透過戰火下小人物的故事警惕著我們,悲劇不會只在戰爭發生,清太與節子的遭遇,那些生命的轉折,都是你我的日常。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不是別人的看法-作家余華。 《輝耀姬物語》是導演高畑勳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電影描述一對居住於山林的夫妻,在竹子裡發現一名嬰兒,並且將她扶養長大的故事。 看完輝耀姬物語,深深覺得結局帶來的後勁好大,悲傷好像一條絲線,一直不斷延續。
Thumbnail
看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內心有一種深沉不見底的悲哀! 電影是改編自轟動整個日本社會的1988年東京西巢鴨兒童遺棄事件,描述被母親遺棄的同母異父四兄妹如何自立自生。 影片一開頭:母親為了不被新房東驅趕,將最小的兩個孩子「裝進行李箱」偷渡進公寓 ;傍晚時大哥明再去車站接二姊京子回家。接著一家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燃燒烈愛》是一部充滿著抽象劇情和對話的韓國劇情片,呈現出當代年輕人對現況的無力感,以及存在與否的定義。文章討論了影片中對生命的渴求和遺忘的主題,以及導演對當前年輕世代生命光的出口的探討。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改編自野阪昭如自傳小說的動畫電影,故事圍繞1945年日本神戶的兄妹清太與節子的艱辛生存。不僅描寫了戰爭的殘酷,還深入探索了人性、家庭和失去帶來的痛苦。導演高畑勳以寫實主義展現角色在絕望中掙扎,使觀眾深切感受到戰爭的陰影。電影自1988年上映以來,成為經典之作。
Thumbnail
重新再看一次,才看懂了高畑勳從第一個鏡頭開始的安排,才感受到最悲傷的不是死亡,而是被現實壓著打無力翻身的無奈。這部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影本就是訴說著悲劇,只是沒想到,導演每一個畫面與細節的安排,都透過戰火下小人物的故事警惕著我們,悲劇不會只在戰爭發生,清太與節子的遭遇,那些生命的轉折,都是你我的日常。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不是別人的看法-作家余華。 《輝耀姬物語》是導演高畑勳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電影描述一對居住於山林的夫妻,在竹子裡發現一名嬰兒,並且將她扶養長大的故事。 看完輝耀姬物語,深深覺得結局帶來的後勁好大,悲傷好像一條絲線,一直不斷延續。
Thumbnail
看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內心有一種深沉不見底的悲哀! 電影是改編自轟動整個日本社會的1988年東京西巢鴨兒童遺棄事件,描述被母親遺棄的同母異父四兄妹如何自立自生。 影片一開頭:母親為了不被新房東驅趕,將最小的兩個孩子「裝進行李箱」偷渡進公寓 ;傍晚時大哥明再去車站接二姊京子回家。接著一家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燃燒烈愛》是一部充滿著抽象劇情和對話的韓國劇情片,呈現出當代年輕人對現況的無力感,以及存在與否的定義。文章討論了影片中對生命的渴求和遺忘的主題,以及導演對當前年輕世代生命光的出口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