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日本・高畑勳
「昭和20年9月21日,我死了。」開頭是過去的男主角清太看著現實中的清太靠在柱子旁,路人經過他時說「怎麼那麼髒」,有人在身旁給他食物便離開。「節子。」這是他說的最後一句話。《螢火蟲之墓》描述昭和20年(1945年)二戰末期一對兄妹在母親因空襲過世、父親也聯繫不上後兩人相依為命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以一種非常溫柔的方式敘述,卻每一幕、每一個橋段都深深觸碰到觀眾的內心,也因為如此才使這部電影深植人心。或許是因為之前看過《單車失竊記》,知道在電影中的父親等了好幾個月才好不容易獲得一份工作,二戰、戰爭後的失業人潮眾多、工作缺額甚少,這也使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螢火蟲之墓》。清太還只是個14歲的小孩,雖然一個是在戰爭快結束前、一個是戰後;一個是在日本、一個是在義大利,如果以《單車失竊記》的失業人潮、工作所需的用品來看,清太的條件就算每天都去等也不一定等的到工作。就算等到通知,對方跟他說必須要有「腳踏車」,他能夠用一些鍋碗瓢盆或偷竊到的東西換到一輛他工作的必需品嗎?這是我在將它與《單車失竊記》做連結後最難以承受的。
《單車失竊記》描述義大利二戰後社會的階層、父子之間的情感;《辛德勒的名單》描述二戰期間辛德勒的一些作為、改變、壓迫、不平等;《美麗人生》描述二戰期間作為被壓迫者的父子在集中營父親為兒子想出的遊戲;而《螢火蟲之墓》則是描述二戰中後段一對相依為命的兄妹如何繼續生存。《螢火蟲之墓》許多部分都是以「空襲」為主,清太抬頭就看見數不勝數的火藥從天而降,而降下的火勢又迅速蔓延開來,這些畫面是很震撼也很令人心碎的。雖然故事中的清太沒有被火藥砸中過、在他後來趁空襲時進別人屋中偷竊時也沒有被蔓延的火勢燒傷過,但從他的媽媽可以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故事中的母親也因為燒傷被繃帶纏地只剩下雙腳和雙眼,那現實中又有多少與他母親相似、比她更嚴重、甚至當場死亡的人呢?
對於我來說,我一直認為「溫暖」很重要,如何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帶給別人溫暖的人。但如果是我生活在《螢火蟲之墓》中,我能夠在自己也所需不多時提供別人一點有可能可以救他一命的不管是食物或一些物品嗎?我並沒有「真正地」經歷過戰爭,許多對戰爭的印象都是從以前的歷史課或一些書籍、電影吸收到的。或許是因為《螢火蟲之墓》裡有許多地方與台灣有些相似,例如:外觀相似的防空洞、有災難時大家會集中到學校禮堂⋯⋯等,所以更能讓我有想著如果今天是我遇到這樣的兄妹、我會收留他們?趕走他們?叫他們回去找阿姨?如果我就是這對兄妹,我又會如何思考和行動。
這些電影帶我們認識了歷史、戰爭、社會、關係,也讓多年後的人們可以接觸到、共感到、被感動到。即使有時為了作品呈現做了一些改編、或是讓電影不像現實那麼殘酷(真實世界總是比作品更令人絕望),至少「多了一個人知道」,這些所有事並不會被遺忘,他會透過電影、透過文學、透過戲劇、透過藝術一代一代感染著許多人,也因為這些作品中的真實性、導演的想帶給觀眾的想法讓這些電影不論經歷多久的世代,仍然可以觸動人心。
了解這些作品會讓我感到很溫暖、相信看到這些作品的人也會有所啟發,在拍攝時,導演或許沒有想過會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改變。但我相信,世界上的許多人一定會因為他看過的某一部電影進行什麼改變。籠統地說,成年之前我們的價值觀主要是被家庭和同儕學校影響,當我們「有意識」地生活著時,看電影、書籍、吸收各種故事是我們得以重新建構我們各自價值觀的方式。
完整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