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Anthony Reid《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之一)

2023/11/2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 舞台:「東南亞」的地理、氣候、人

  1. 「東南亞」的範圍:西北方面是印度支那半島,包括今天的越南、泰國、寮國、柬埔寨、緬甸,向下一直到西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所謂的「中央群島」包括蘇門答臘、爪哇、東馬來西亞、婆羅洲、蘇拉威西;東北方向是呂宋、菲律賓、民答那峨,東端是帝汶與新幾內亞。
  2. 「東南亞」地理的二元性格。熱帶島嶼有茂密的雨林,又有活火山、地震及颱風,其實 不宜人居,在十九世紀以前都是人煙稀少的地方。靠海的地方,有以水上貿易與採集狩獵為 主的小型城邦或聚落;大陸區降雨較少的高地(即所謂的「贊米亞」地帶)以及中央諸島的內陸高地區,能夠形成最早的農業聚落。
  3. 由於地理環境,很難產生綿延不斷、廣土眾民的大國,開發程度也較低、較晚,因此東南亞保留高度的人種、物種、語言的多樣性。古代及中古歷史記載中的東南亞諸「國」,大多為小型城邦;印度支那半島的小型城邦,大多以多神教廟宇開發的農業為主;麻六甲海上航線的城邦,以海上貿易與海盜活動為主。
  4. 東南亞的性別意識與階級意識。傳統上沒有明確的「男尊女卑」結構,女性經常掌管家 族經濟大權,同時由於是母系社會,女人的「性自主」權力其實更高。東南亞各城邦傳統上 的階級意識,則是來自於部落封建結構,城邦的頭人對他屬下具有封建關係的部民、附庸, 行使保護權力以及禮儀上的尊崇。

二、 形塑東南亞的文化力量

  1. 東南亞地區缺乏長期的書面歷史傳統,史料考證通常運用東亞及印度的文字記載,而以 考古學證據相互參照。
  2. 東南亞的青銅器歷史不超過四千年,主要發源地是大陸高地區,包括今日的滇、緬、泰、 越,技術的主要擴散力量是村莊與小型城邦之間的貿易及專業分工網路。青銅器的貿易網路遠達東南亞的「島嶼區」,例如巴拉望、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陶瓷器的主要來源可能 是台灣的南島語族。
  3. 東南亞的「印度化」,學者認為是梵文及傳統印度宗教擴張的結果。公元五世紀以前,梵文的使用,從北印度一直到南印、斯里蘭卡,再擴及到婆羅洲、爪哇、印支半島,被視為是宗教、政治與文學的「雅言」。
  4. 梵文的傳播,與佛教的「僧伽」(僧人團體)及其所依附的貿易網路有密切關係。主要的 節點在蘇門答臘的巨港。但印度教(以 Vishnu 為主神)的信仰,其傳播則是影響了東南亞大陸區及某些島嶼區的政權。東南亞政權,透過與印度教聖地/神廟的認可與朝貢關係建立其合法性;而許多東南亞的印度教神廟遺址,看起來更像是城邦人民及當地教團自願奉獻而 建立,不是來自於大型國家組織的強制動員。
  5. 中世紀的主要發展有二:一是因為氣候溫暖、稻米生產剩餘而形成的【Nagara】市鎮興起,共同特點除了農業生產的剩餘以外,並且掌握主要貿易通道、易守難攻;二是梵文的本土化,民間的口語方言興起,並且使用梵文/巴利文拼寫本地方言。
  6. 吳哥/高棉,爪哇/峇里,當地的政權都不是世襲的編戶齊民,而是以神廟及地主為中心 的城邦,只是因為所處地理環境的優勢,能夠發展成更大規模及政治、經濟、軍事影響力的 實體。大型政權瓦解以後,伊洛瓦底江的高地山區分裂為眾多自治邦(稱為「勐」muang), 互相攻伐,但也透過貿易及所謂的上座部佛教信仰進行交流。
  7. 【Negeri】城邦,作者用以指稱位於麻六甲海峽、東南亞大陸區東部多山海岸區的城邦 國家。代表性的 Negeri 是位於今日越南中部的占婆(Champa)以稻米生產聞名,是最接近中國南部的自由港,但最後在與大越的戰爭中失敗。
  8. 大越的特色是受到中國的高度影響,從語言文字、文化、政治組織均是,與東南亞的 Nagara / Negeri 明顯不同。
  9. 對中世紀的東南亞諸城邦而言,最大的威脅是自然災害與氣候變遷,導致了吳哥的崩潰。 在東南亞島嶼區,這些卻很難造成長期的打擊。

三、 貿易網路

  1. 整個東南亞地區,在中世紀就是貿易活動極其頻繁的地方。陸上貿易主要是在高地的農 業城邦與低地海岸的港口城市之間發生。海上貿易網路則是幾批不同勢力的疊加:先是印度南部的商人階級(種姓),具有金融實力與大型船團,但逐漸被伊斯蘭教取代;其次是中華帝 國的朝貢貿易體系,主要經營者是位於編戶齊民體系之外的閩人、粵人,這些人通常具有雙重姓名與身份,能夠穿梭於東南亞城邦統治階級與中華帝國貿易官僚體制之間;第三波是伊斯蘭教貿易社群,他們具有較先進的教法體系能夠處理借貸、合夥、奴隸、契約關係,且伊斯蘭教具有更高的普世性。伊斯蘭教貿易社群對於香料貿易的貢獻,在於他們更能深入原產 地,然後與歐洲的商人對接。最後出現的歐洲勢力,原本以葡萄牙人為主,而西班牙人在發 現美洲之後,繼續橫跨太平洋,取得了馬尼拉作為全球白銀及經濟作物筫易的主要據點。最後登場的則是荷屬東印度公司。
  2. 1400-1650年的貿易活動,東南亞島嶼區的輸出品主要是丁香、肉豆蔻,香木(蘇木、沉香、檀香),樹脂,森林中的動物製品。由於歐洲對香料的需求逐年增加,以胡椒為首的香 料作物逐漸出現大規模的種植。此外,棉花也成為出口大宗。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通常 以城邦的首領 raja 家族為主導)則進一步影響人口分布,從高地遷移到港口城市。
  3. 繁榮的貿易帶來了人口財富高度集中的中世紀商業城市,這些城市也是工藝品製造中 心。
  4. 西方火器的發明,在中世紀的東南亞引發了政治組織的變革。有力的城邦國家透過貿易財富,取得大量火器與外籍(穆斯林/葡萄牙)傭兵,對週圍小邦形成軍事優勢。然而不同 於歐洲,新技術、外來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頻繁的貿易活動及其商業財富,並沒有形成「保護財產權」的體制,統治者更傾向於集權獨裁。
  5. 商業組織的發展,主要依賴東南亞原住民的習俗及語言;會計系統及商業法律則是伊斯 蘭教的貢獻。但東南亞未能在十七世紀以前發展出自己的資本主義傳統,可能是因為城邦統治者本身依賴海上貿易財富,不若歐洲或日本係以土地財富為主,給予商業資本自由發展的空間。

四、 宗教

  1. 東南亞傳統宗教的特色:泛靈論,萬物皆有神明;神明有性別之分,分庭抗禮。
  2. 上座部佛教的影響力源於斯里蘭卡,影響所及之處為東南亞大陸區(泰、緬、柬、 寮、雲南南部)。佛教寺院受到王權支持,本身為教育、文化及商業中心。
  3. 伊斯蘭教的傳播,主要起源於武裝貿易團的散佈。原始的中心在泉州,但在元明朝代交替之時,因為動亂,導致泉州的穆斯林商團南遷到占婆、爪哇、蘇門答臘、汶萊等地。阿拉伯文、波斯文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混入了馬來文中。在葡萄牙人之前,伊斯蘭教在各港口城市有興盛發展,主要基於其普世性及開放性。
  4. 十六世紀葡萄牙的入侵,引發了伊斯蘭教與葡萄牙人(及其天主教勢力)的一系列鬥爭。 葡萄牙人的真正動機是企圖壟斷香料產地與貿易路線。而為了對抗葡萄牙人,亞齊(Aceh) 的蘇丹引入了鄂圖曼帝國的勢力,然後各地的蘇丹又倚靠鄂圖曼帝國的海軍及技術去打壓當地原有的印度教或原始宗教勢力,結果反而導致東南亞島嶼區的大量伊斯蘭化。

(待續)

214會員
40內容數
這份電子報的初衷是帶領讀者看懂重大財經新聞背後的法律議題,以北美地區為主,但不局限於一般人愛看的高科技巨頭或新舊獨角獸,以深入(但不一定淺出)的方式,解釋重大交易案中出現的各種縮寫,從SPAC、Going Private到毒藥丸。作者偶爾也會寫一些與企業併購無關,但絕對與商業模式有關的新聞分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