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詠母島之歌:Ado阿洛《Sasela’an 氣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音樂裡,我們交織著歷史、⽣命、記憶與南島生命的氣息。

Ado 吟詠母島之歌,擁抱海洋南島民族的家⼈

太平洋島國的文化概念裡,時間並不總是直線前行,或許更像編織的紐帶交錯相連。以台灣為起點,邁向太平洋諸島;歷時七年,阿洛在歌聲與跳島行旅之間不斷探索、來回修正關於南島認同的思考,從而開啟音樂、甚至跨島電影的想像。 阿洛以 Pangcah(常譯為邦查,阿美族語對阿美族自稱的講法)的身分,透過耆老口傳的神話與音樂人的氣息,回到祖先走過的古老航路。

這一路,音樂就是一條路,像祖先曾經航行的紋路一樣


專輯名《Sasela’an 氣息》,Sasela’an 的中譯同時具有「氣息」和「生命」的意義;而radiw(歌)在 Pangcah 的文化中,自古就背負著乘載神話、歷史、地景的使命。在泛太平洋島國的航海傳統裡,「歌」往往記錄著星象和方位,是指向島嶼的路徑,也是船隻的航海指南。用氣息唱出 radiw,人便有了方向,與萬物就產生連結,這當中蘊含著對於生命的純粹喜悅。



這張和南島音樂家跨界合作的專輯,radiw 做為一場生命交換的儀式,牽引著橫跨太平洋島嶼的記憶與情誼——歌聲像是航行的紋理,又像浪潮,綿延不絕 往島嶼發散。為專輯撰寫的史詩則成為另一條回溯 Pangcah 認同的支線,也觸及了許多關於土地和殖民等南島民族的共同議題。這場面向太平洋的音樂流浪,許多提問在南島音樂家的器樂與合聲裡得到回應。

阿洛與南島音樂家合作專輯錄音

阿洛與南島音樂家合作專輯錄音

《Sasela’an 氣息》的發想始於拍攝紀實節目《吹過島嶼的歌》期間與紐西蘭 毛利音樂人 Horo 的相遇——阿洛第一次嘗試毛利人的 hongi(碰鼻禮),對象就是 Horo。談到碰鼻交換氣息的意義,Horo 描述:「此時此刻,我們的靈魂透過 氣息的交換,確認了彼此的生存領域、山川以及氏族。」深受 Horo 的描述觸動, 阿洛幾乎在當下就完成專輯同名曲,將南島音樂納入編曲的調性不久便拍板定案。島國的氣息接著將阿洛吹往下一段旅程。


赴澳洲錄製專輯時,阿洛無意間從合作的南島音樂家口中得知:凝視的「眼 睛」、聆聽的「耳朵」、悲傷的「淚水」、指引方向的「這裡」和「那裡」,在彼此的語言中幾乎一致,簡短的詞彙中彷彿可以聽見隱藏千年的航海線索:歷經跨越太平洋的族群遷徙、語言演變到殖民壓迫,南島最深層的文化核心裡,有些事物似乎被溫柔地保存下來。


這段插曲於專輯中化為朗朗上口的〈itini itira〉 (這裡、那裡),阿洛與來自復活節島的 Yoyo、紐西蘭毛利的 Horo、索羅門群 島的 Charles 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 Ben 合作,這首十分鐘內即完成曲目,看似簡單卻充滿力量。


阿洛與毛利音樂家行 hongi 碰鼻禮

阿洛與毛利音樂家行 hongi 碰鼻禮

旅程尾聲阿洛以Pangcah 母語和多變的編曲寫下飄洋過海的島嶼記行。亦如氣息的交換,南島音樂人以器樂或合唱回應彼此的身分追尋。即便因當代海域的制定,跳島航行被迫中止,吟唱聲中依然可以聽見浩瀚星空下的航海故事。


只要歌聲繼續傳唱,漂泊的船隻就有停靠的終點,那裡就有島嶼


《Sasela’an 氣息》https://lnk.to/ADO-0001

raw-image

《Sasela’an 氣息》曲目:

1. Sasela’an 氣息
2. Fuis 星星
3. O satopa 印記
4. Radiwen no mita 唱自己的歌
5. Pinokay to ya wawa ako 回家吧孩子
6. Itini itira 這裡,那裡
7. Mipaliw 換工歌
8. Sakalemet ita 我們共享的福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音樂暖風/Wind Music
46會員
263內容數
我們把風潮音樂人的故事,收藏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2025/02/27
被譽為「民歌之父」的楊弦,暌違近五十年再次推出專輯《鄉.旅.詩.歌》,集結了自1990年代開始、橫跨近三十年的作品,除了收錄自己的詩詞之外,也將余光中、瘂弦、席慕蓉、陳育虹和羅門等知名詩人的作品譜寫成曲,為早年推廣現代民歌運動寫下新的篇章,也一起迎接「民歌50」演唱會的到來。
Thumbnail
2025/02/27
被譽為「民歌之父」的楊弦,暌違近五十年再次推出專輯《鄉.旅.詩.歌》,集結了自1990年代開始、橫跨近三十年的作品,除了收錄自己的詩詞之外,也將余光中、瘂弦、席慕蓉、陳育虹和羅門等知名詩人的作品譜寫成曲,為早年推廣現代民歌運動寫下新的篇章,也一起迎接「民歌50」演唱會的到來。
Thumbnail
2024/12/27
歷經五年沉澱與蛻變,來自南投賽德克族的「創作女聲」Yoku Walis幽谷・瓦歷斯於12月20日推出全新專輯《Klalay 見蝶》。首次擔任專輯製作人的Yoku幽谷,將賽德克族獨特的文化底蘊與當前的環境議題融合,以現代流行曲風創作出充滿韻律與生命力的作品。
Thumbnail
2024/12/27
歷經五年沉澱與蛻變,來自南投賽德克族的「創作女聲」Yoku Walis幽谷・瓦歷斯於12月20日推出全新專輯《Klalay 見蝶》。首次擔任專輯製作人的Yoku幽谷,將賽德克族獨特的文化底蘊與當前的環境議題融合,以現代流行曲風創作出充滿韻律與生命力的作品。
Thumbnail
2024/12/26
「無疆界創作歌手」Sauljaljui戴曉君睽違四年,推出全新創作專輯《VAIVAIK尋走》。首次擔綱製作人的戴曉君,在作品中融入了在日常生活與各地演出所經歷的體悟與收穫,以傳統樂器月琴為基底,與多組音樂人合作,將排灣族語結合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讓樂迷透過耳朵一起探索戴曉君無邊無際的音樂世界。
Thumbnail
2024/12/26
「無疆界創作歌手」Sauljaljui戴曉君睽違四年,推出全新創作專輯《VAIVAIK尋走》。首次擔綱製作人的戴曉君,在作品中融入了在日常生活與各地演出所經歷的體悟與收穫,以傳統樂器月琴為基底,與多組音樂人合作,將排灣族語結合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讓樂迷透過耳朵一起探索戴曉君無邊無際的音樂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睽違兩年,在去年底推出新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的舞思愛(Usay Kawlu),承接上一張專輯《那葡萄樹上的女孩》的主題,走入部落的女孩帶領聽者接受文化的洗禮,進一步走入了阿美族生活裡的各種感受。
Thumbnail
睽違兩年,在去年底推出新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的舞思愛(Usay Kawlu),承接上一張專輯《那葡萄樹上的女孩》的主題,走入部落的女孩帶領聽者接受文化的洗禮,進一步走入了阿美族生活裡的各種感受。
Thumbnail
這張專輯的論述,從阿洛身為阿美族的女人島神話出發,乘著風穿越海洋,讓海洋成為連結南島民族的音樂論述,進而貫穿了這幾位女性在當代所面臨的議題,相當壯闊。而這樣的遼闊,不只在專輯概念及論述上,也表現在專輯的完整性和歌曲的精彩程度,相當值得聆聽。重新認識這片海洋,這座島嶼,與族群。
Thumbnail
這張專輯的論述,從阿洛身為阿美族的女人島神話出發,乘著風穿越海洋,讓海洋成為連結南島民族的音樂論述,進而貫穿了這幾位女性在當代所面臨的議題,相當壯闊。而這樣的遼闊,不只在專輯概念及論述上,也表現在專輯的完整性和歌曲的精彩程度,相當值得聆聽。重新認識這片海洋,這座島嶼,與族群。
Thumbnail
以台灣為起點,邁向太平洋諸島;歷時七年,阿洛在歌聲與跳島行旅之間不斷探索、來回修正關於南島認同的思考,從而開啟音樂、甚至跨島電影的想像。 阿洛以 Pangcah(常譯為邦查,阿美族語對阿美族自稱的講法)的身分,透過耆老口傳的神話與音樂人的氣息,回到 祖先走過的古老航路。
Thumbnail
以台灣為起點,邁向太平洋諸島;歷時七年,阿洛在歌聲與跳島行旅之間不斷探索、來回修正關於南島認同的思考,從而開啟音樂、甚至跨島電影的想像。 阿洛以 Pangcah(常譯為邦查,阿美族語對阿美族自稱的講法)的身分,透過耆老口傳的神話與音樂人的氣息,回到 祖先走過的古老航路。
Thumbnail
基於語言與文化等族群因素,使得大馬華人在台灣的音樂發展,相較其他國家與族群,擁有一定的優勢。 但來到 2021 年,台灣出現了異國風情濃厚的旋律。同樣來自大馬,來自婆羅洲的阿蓮娜.沐塱(Alena Murang),帶著個人第一張專輯《Sky Songs 致‧天空》彈奏出神秘的音樂。
Thumbnail
基於語言與文化等族群因素,使得大馬華人在台灣的音樂發展,相較其他國家與族群,擁有一定的優勢。 但來到 2021 年,台灣出現了異國風情濃厚的旋律。同樣來自大馬,來自婆羅洲的阿蓮娜.沐塱(Alena Murang),帶著個人第一張專輯《Sky Songs 致‧天空》彈奏出神秘的音樂。
Thumbnail
如果問你「什麼是原住民音樂?」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喔嗨央」嗎?抑或是「那魯灣」? 如果是這樣,《Elug》這張由太魯閣青年協力錄製的專輯將會打破你對原住民音樂的固有印象。
Thumbnail
如果問你「什麼是原住民音樂?」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喔嗨央」嗎?抑或是「那魯灣」? 如果是這樣,《Elug》這張由太魯閣青年協力錄製的專輯將會打破你對原住民音樂的固有印象。
Thumbnail
榮獲葛萊美獎製作人的Deep Forest (Éric Mouquet),運用臺灣三個世代的原住民聲音,跨國打造電音EP《吼海》。專輯名稱取自臺灣原住民虛詞「hohiyan」的發音,企望以島嶼為根基,融合國際級製作,將原住民文化的傳承及臺灣的生命力度往外吼向海洋,向島嶼外推出新高度。
Thumbnail
榮獲葛萊美獎製作人的Deep Forest (Éric Mouquet),運用臺灣三個世代的原住民聲音,跨國打造電音EP《吼海》。專輯名稱取自臺灣原住民虛詞「hohiyan」的發音,企望以島嶼為根基,融合國際級製作,將原住民文化的傳承及臺灣的生命力度往外吼向海洋,向島嶼外推出新高度。
Thumbnail
在流淌著排灣血液的身份下,戴曉君/Sauljaljui(族名:少拉芮)一反樂壇以吉他進行創作的常態,採用學習多年的月琴作為發想,九首排灣語、兩首中文創作曲,迸發出這張穿梭於流行、原住民曲調、拉丁雷鬼、民謠及節奏藍調等,令人無法輕言定義的極致跨界作品。
Thumbnail
在流淌著排灣血液的身份下,戴曉君/Sauljaljui(族名:少拉芮)一反樂壇以吉他進行創作的常態,採用學習多年的月琴作為發想,九首排灣語、兩首中文創作曲,迸發出這張穿梭於流行、原住民曲調、拉丁雷鬼、民謠及節奏藍調等,令人無法輕言定義的極致跨界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