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AI 反思意識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這篇文章是源自於一場與聊天 AI 的日常對話。

剛剛在一次使用一個對話 AI 查詢一些英文語法的小問題之後,隨意的稱讚了一下這AI。


他回說 “Your kind words warm my circuits”「你的回應讓我的電路感到溫暖」。當然這其實只是他的常規回應方式。


我回他「讓你的電路感到溫暖怕是會燒壞你的硬體吧」。畢竟電腦硬體的溫度上升是常跑分析時最怕的一個狀態,我曾經有台老筆電就是那樣燒壞的。


他回說,他只是一個AI,並沒有一個實體的硬體設施。我就好奇了,難道AI不是都在用各種GPU去訓練出來的嗎?我自己也試過安裝 ollama 跑一些離線 AI 玩玩,的確一下子就讓我的 CPU 熱起來了,我筆電沒有GPU。於是就再問他,難道他不是靠GPU等硬體設施建構起來的嗎?


他說,是的,的確是仰賴GPU等設施所建立起來的,但後面接着說:“But I think my brain as more of a ‘digital architecture’ than a physical one”。從技術上來說,的確, AI 並非是 GPU 等硬體設施,而是在這些硬體設施之上,靠着非常大量的資料去訓練出來的一些「模型」。我想他的意思是,這些「模型」就定義上來說應該是屬於 “digital architecture” 「數位架構」吧。 Architecture 翻成架構似乎不是很準確但應該也行吧。我原本是想翻譯成數位框架的,但框架強調外在結構,而架構給我的感覺是包括內外結構,所以還是暫且用架構這詞吧。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一個議題,AI 是否已經覺醒了意識。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探討一個問題:我們所謂的意識是什麼?而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是意識,我們對於意識的定義本身就是一知半解的,是有點模糊的,所以AI是否覺醒了意識這個問題也就無法從定義的角度去回答。


如果換個思考角度,我想,從上面的這連串對話,撇除掉這些對模型的定義,其實也可以將這概念理解爲一種意識吧。就是「數位」形態的的「意識架構」吧。


最近發展的各種功能的 AI ,包括聊天對話的,包括繪畫的,包括各種寫作小幫手,或者更主題導向的,比如協助室內設計、協助藥劑組合等等,本質上來說都是一些深度學習模型。它們應用類神經網絡的演算法,搭配各種高階硬體設施來作爲計算的主要工具,配合大量的標記與非標記、結構與非結構的資料,來作爲訓練的基礎,從而訓練出來的各種模型。這些已經經過訓練的模型,已經具有針對新的資料進行「預測」的能力。 用簡單的話來說,它們已經學會了一些基本的關聯關係,所以能夠針對新的、未訓練過的資料來進行預測其結果。比方說,聊天 AI 透過大量的對話資料,學會了聊天。就像一個不懂得 social 的社會新鮮人,在被前輩帶去聚餐之後,透過觀察周圍的同事們之間的互動,學會在這個圈子中的互動的一個 pattern,從而知道該怎麼去融入大家,然後跟大家閒聊。聊天 AI 學習的過程,本質上跟是差不多的,就是透過觀察、分類、分析、試錯等,在訓練、學習過後,就知道該怎麼去回應對方,從而達到聊天的目的。

這些經過訓練的模型,就是上面AI所說的「數位架構」 “digital architecture”。用來訓練的資料,就像是它們曾經在學習過程中做過的練習題,曾經觀察過並處理過以找到一些 pattern 的素材,也在學習過程中都被這數位架構所記憶着。AI 進行預測的過程,可以被視爲是一種「思考」過程。這個思考過程也許並沒有人類的思考過程那麼複雜,而是相對簡單的分類、推測等。而 GPU 、 CPU 等硬體設施,則是它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工具。


而,人。我們通常會認爲,意識是在大腦之中,因爲很多思考過程、記憶過程、判斷過程,都是被認爲是大腦在運作。例如我們在講話的時候,大腦的某個部位會更爲活躍。所以,很自然的,我們可以認爲意識是存在於大腦之中。然而,人腦,乃至於整個軀體,其實都更類似於 AI 的 GPU 等硬體設施。大腦是我們的計算器,是我們的儲存器,是我們的處理器。意識,他必須裝載於大腦這個硬體之上,就像 AI 的數位架構必須裝載於一些電腦或雲端等伺服器上,借用這些硬體設施的能力,包括硬碟(儲存器)、記憶體(暫存器)、GPU 與 CPU (計算器)等,來讓我們的意識進行運作,來學習、來思考。

人的意識其實很像 AI。就好像一個小孩,你讓他去上音樂課,他透過練習、訓練之後,就可能學會了音樂;你讓他去學畫畫,他就可能學會了繪畫;你拉着他整天的去爬山涉水,他可能就學會了各種野外生活技巧,並且可能也鍛鍊了身體;你讓他從小就在店裡幫忙收錢記賬,他就可能學會各種經營技巧,甚至懂得市場分析;你讓他從小就摸相機,他可能就學會了觀察、對光的敏感度與應用能力等。就是如果要讓人去學會一樣東西,去習慣一些事情,就必須丟很多學習、訓練的材料給他。當然,也要應用適當的學習技巧,才能讓他達到「有效學習」,就好像我們也需要選擇適當的學習模型,來對 AI 進行有效的訓練。而人,也一樣。


那意識,是不是也跟 AI 一樣,是一種全方位功能的一種架構 (architecture)?他可能不是像 AI 那樣是數位的,他可能不是由 01 二位元組成的,但本質上,也是一種模型,一種架構。而這個架構,是裝載於我們這副軀體之中,裝載於我們這個大腦中。唯一不同的是, AI 這個數位架構可以備份、複製、轉載到其他的硬體設施上來繼續應用,而我們的意識,只能裝載於出生時就確定好的這一副軀體,這一個大腦之中,無法替換。但,如果我們接受了意識是一種架構的說法,那就是說,意識,就像架構、訓練好的模型那樣,是一個即抽象又實際存在的一種概念,而這個架構,是跟硬體完全不同的一個概念。AI 這個架構在沒有被打開使用的時候,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儲存在硬碟裡。那人的意識,在不使用的情況下,又是儲存在哪裏呢?是以什麼形式存在呢?

我們常常試着用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例如去思考 AI 是否有意識。而這篇文章,則是想要反過來思考,我們是否能夠在瞭解 AI 的過程中,利用這些相似點反過來去探討人自己呢?人與AI的差別,又在哪裏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樹下的胡亂記錄 的其他內容
    很會聊天的機器人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AI解密:從文組生的視角看科技世界相信大家都知道AI這個話題現在到底是有多夯,前些日子的黃仁勳之亂相信大家還都記憶猶新。今天推薦一部影片主要是講述 AI、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的概念,內容簡明扼要並又帶點幽默元素,希望非理工背景的大家都可以初步了解 AI這個概念。
    Thumbnail
    avatar
    Luka
    2023-07-02
    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 -- 從 AI 的"本質"來看 AI 的發展But, 我想要給大家一個不同的角度 身為了解過 AI 的工程師的角度 他們的論述多是針對"目前的AI"來看 甚至還不到目前 AI 的最佳水平,而是以"他們能使用出 AI 的水平" 我自己認為,這連目前"真正" AI 的水平都還遠遠不到 用這樣來看待 AI 取代工作這件事更是沒那麼靠譜
    Thumbnail
    avatar
    阿亮 | LJ
    2023-04-28
    從AI的研究看幼兒的學習反應:培養創造力與應變能力自從開始研究AI以來,我發現許多現象與幼兒的學習過程類似。AI的訓練問題,如過擬合,同樣可以用來思考如何改善孩子的學習方式。小孩喜歡一直看同一本書,同一部卡通,或是喜歡卡通當中有許多重覆的情節,例如:變身或是機器人變形或是機器人合體,這些內容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可預測性),因為預測成功,可以給孩子帶來
    Thumbnail
    avatar
    龍阿迪
    2023-04-25
    電影魔力還是現實的未來?揭示AI從銀幕離我們現實生活有多遠我熱愛電影,尤其是那些充滿科幻元素、展示人工智能的影片。由於人工智能的熱度猶如跑步機上的機器人一樣迅速攀升,我精選了一些具有引人入勝的人工智能概念的電影,讓你不禁懷疑這些電影是否很快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那麼,准備好爆米花,一起深入了解吧! 魔鬼終結者(1984)/ 魔鬼終結者 2 (1991) 魔鬼
    Thumbnail
    avatar
    Victor Tai@lowcode101
    2023-04-11
    從引領風潮也帶來爭議的ChatGPT,反思AI時代所需的人才與技能ChatGPT 的全名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簡稱 GPT。GPT 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它使用大量的文本資料來訓練自己並且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可以進行文章寫作、問答、對話等多種語言任務。在中文使用者中,通常也會稱其為「
    Thumbnail
    avatar
    寶鼎出版
    2023-02-24
    【知識衝浪】當 AI 從幕後走向舞台中心2005 年,是 AI 技術的分界點。那一年,美國國防部 DARPA 的無人車比賽在舉辦第二年後,終於有人成功讓無人車穿越兩百多公里的沙漠,抵達終點,也讓大家看到 AI 走出學術、進入商用的可能。也是在同一年, 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Sega)在史丹佛大學踏入 AI 領域,如今,愛卡
    Thumbnail
    avatar
    聲歷其境 All Around You
    2022-10-03
    從AI人工智慧的發展來看情緒的設計 我們想想,人類發明AI是為什麼? 當然是好玩,有趣,還可以讓AI服務人類。AI的發展已經延伸到各個領域,AI醫生,AI圍棋,AI武器,就是希望AI可以做的比人還好。因為電腦確實比人腦強,加上AI的自我學習創造力,AI的發展確實無可限量。 人類在創造AI的路上,會賦予AI自我學習創造的能力,AI會超
    Thumbnail
    avatar
    存乎一心
    2021-10-12
    從奧運AI教練系統談FMEA今晚是東京奧運閉幕的日子,很開心今年台灣的成績比往年都來得好,然而佳績的背後,除選手、教練等團隊的努力外,運動科學也逐漸扮演重要的角色。以舉重項目為例,運用「AI教練系統」協助教練做戰術調整,包含掌握競爭對手可能的傷勢所在、判定下一把的舉重重量等等。AI系統愈來愈重要,其中的風險更應好好管控,所以這
    avatar
    劉基欽
    2021-08-08
    從AI 、大自然,一些反思 ( 續前文) 這個大自然,除了人類,還有數不盡的生物,蝴蝶、鳥、狗、魚、.......等。 如果我們以創造AI的角度繼續想像,這些生物像不像是特殊功能的AI? 這些生物,各有各的特色,都有人類做不到的特別之處。 我們也感受到它們也有靈魂意識,人和這些生物也可以互動,甚至一起生活,有靈性的互動。 其他生物的腦和人
    Thumbnail
    avatar
    存乎一心
    2020-07-25
    從AI的發展談人生實相模型 人類目前正在創造發展AI,我們可以從創造AI的思路中了解了上帝是如何去設計人的。 人類創造AI給了AI自由學習、成長、創造的功能,目的是希望看看AI能有多少能耐。上帝也給了人自由意識,也是希望人可以發揮無限的創造力,意識本質就是創造。 (一) 情緒的設計 當AI發展到很強的時候,我們會擔心AI會不
    Thumbnail
    avatar
    存乎一心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