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很迷信!?真正算命很科學解釋在這!(上)先想科學是什麼

2023/12/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其他同時期、新一代命理師的IG發文討論,還有不久前擺攤時,聽到路人經過我攤位時說出「我只相信科學」的這句話,讓小波我發想出來寫這篇文章。

我想以小波我的背景(高中時是國科會計畫學生、大學讀生物醫學、碩班臨床醫學兼修奈米材料)來說,應該還算是可以來討論這個主題。

小波紫微-預約表單https://www.surveycake.com/s/KZlaW

(雖然我知道這篇的重點或許大家不太有興趣,比較像是我個人對於命理的想法分享)

raw-image

不得不小嘴一下,其實有很多命理師都早已討論過算命是否科學、是否是迷信之類的議題。


但是幾乎沒討論科學是什麼,以及算命(紫微斗數八字...等)是什麼,並且來進行比較。


那也就算了,甚至還有歸納成算命是紓壓或是心靈慰藉之類的說法...

(如果只是慰藉,那我怎麼去預測命主幾月幾號住院...)


當然這是一個超級大的主題,所以不小心就要分上下集(哇!我第一次寫上下集耶),而且定位在淺談的部分(不然題目實在是太大了)


討論這個主題,首先要先確認的就是

什麼是科學?

在日常觀察之中,其實很多人以為的科學,是拿在手上的3C產品。

還有認為能夠以儀器偵測的,才叫做科學......之類的

我認為這樣算是對,但也不完全正確。

因為科技其實是科學所衍生的產物,而科學的原則,就要大家回憶國中自然課第一堂

(對,就是大家覺得最不重要、最簡單、考試占比最少的第0章之類的章節,但是其實是科學架構的核心)

科學研究的途徑,就是所謂的科學方法,形成學術知識的方法

科學方法是一種有系統的尋求知識的程序,主要關鍵是以下三個步驟:

問題的認知與表述(包含所謂的觀察)、假說的構成設計測試及實驗數據的收集,其中也包含再現性可量化等等的重點

最常被多數人當科學的,儀器測量的部分,其實只是科學方法的其中一部分而已。

(還記得大學的時候,還有一門課討論科學方法,光是假說就上了1個月)


所以只要符合科學方法原則的研究過程,都可以是所謂科學的範疇,當然也就包含醫學、社會科學.......等等


當然,這個過程主要是用在探索未知事物的時候進行的。

那麼,如果是針對已知的事物進行確認呢?

那就會有點類似科學方法三步驟的反向進行,形成「應用階段」


例如是要診斷一個已知的疾病,像是菌血症,一種嚴重感染的疾病。

當如果有一個病患,高燒超過39度、打寒顫、拉肚子、嘔吐、血壓明顯下降、心律變快

看起來就是有明顯感染現象,接著血液檢查發現Neutrophil band (帶狀中性球,一種細菌感染會增加的白血球)數量上升,這時候就有很高的機會是嚴重細菌感染造成的。

因為細菌培養需要時間,所以要趕快採集培養用的血液檢體。

如果經過培養發現真的有長細菌,那就是確定為菌血症。


在這個過程,就像是用各種條件去收斂出原因,這大致上是透過反向的科學方法去確認已知的事情的「應用階段」,也是符合科學的原則。


實務上,科學也不見得是絕對

不論是科學或科技,其實在實際狀況上也不是絕對,例如像有個新聞提到:

"三星在3奈米製程的良率已達到60%,比台積電的55%還高。"

當然,3奈米真的是滿難的精密高科技,但是也可以發現,就算是很多人相信的科學或科技,實際狀況是很難做到理想。

類似的案例還有許多化工、化學類的,也有產率的問題,很難達到理論值;另外醫學上例如癌症治療後被說「五年存活率為60%」之類。

其實這些事情本質上都很科學,但是實際上沒辦法像許多人想的那樣,真的那麼絕對。


寫了那麼多,發現還沒討論到算命@@

沒關係,那就放到下集繼續~


小波紫微IG-https://www.instagram.com/s96001074/

小波紫微-預約表單https://www.surveycake.com/s/KZlaW

透過案例的命盤解析,理解紫微斗數怎麼看,以及人生課題甚至別人可能有改運的跡象作為參考喔!用案例實際解析,體驗紫微斗數對性格、感受以及人生面向的解析,還有運勢及風險的判斷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