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這個章節點出了人們常見的「偏見」與「獨斷」,我倒覺得不只是在技術,通常只要是「自己的選擇」,都會覺得是最正確的,凡是跟自己走不同的路或是做不同的選擇,通常都會下意識的否定它。
我認同軟體開發人員在「創業」上有優勢,尤其是可以自行開發產品,不用仰賴他人。但一體兩面,就因為自己懂技術會開發,常常「太著急」跳下去做產品開發,而忘記去了解「目標客戶」在哪裡。
從「副業」開始是個好建議,用最小的成本來驗證想法,這是精實創業的核心思想,我認為特別適合軟體創業的人使用。
不管對創業題目有多大的信心,都別忘記新創公司陣亡率超過 80%,要做好失敗的準備。千萬不要跟賭徒一樣 ALL IN,保留東山再起的資源,這樣才不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去嘗試新的想法。
作者很聰明,當初他也有獲得創業加速器的協助,但他考慮到自己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來面對「創業生活的煎熬」,所以就放棄那次機會。
以我「接受過外部投資」的經驗來看,真的要審慎評估自己是否真的能熬過那個痛苦的過程,畢竟投資人都希望能早日變現,速度越快越好,因此「創業者的生活大概就只剩工作沒有其它」。
換成我是投資人,也會希望所投資的企業早日成長茁壯,讓投資者「快速獲利出場」,因此就別怪投資者冷血,絲毫不理會身在局中的人有多痛苦,畢竟這個遊戲規則從一開始就講清楚了,「願者上鉤,別抱怨」。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軟體開發人員在創業之路上具有優勢,不僅能自己提出概念或新想法,還能自己開發。
請避免為一個不存在的問題建立解決方案。
不要貿然跳入追尋創業的道路,先從小處著手,先當副業經營。
要理解新創公司拿外部投資人的錢,目標通常就是要在創業這條路上的某個點,讓投資者獲得巨大的報酬。
在開始拿外部投資創業之前,要謹慎考慮,投入數年的人生並瘋狂工作,最終如果失敗,除了艱苦工作的人生經驗外,沒有任何事能證明你曾經辛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