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40代的人,不會不知道敦南誠品帶起的24小時書店的風潮。記得當得知敦南誠品要結束營業時,心中也是不捨那個在少年時期常去溜達的時光。當年要結束營業前舉辦了一連串的活動,我其實已經沒有去參與。一是當時已經較少去敦南誠品了,二是不想去湊熱鬧拍幾張照片來表徵自己也是愛書少女,那些回憶就是在我的心中腦中,就讓它深藏化,不必刻意去參與這段結束的過程。開始與結束,本來就是相倚的,就像我對於自己的求學時期學校的畢業典禮,總是不那麼認為值得大肆紀念。而成年後參加的講座、活動的大合照,我更是敬謝不敏,就跟我很討厭參加新班級、新團體時,有人提議要來個「自我介紹」那樣,我不是社恐,只是不想社交。
回到正題。當朋友邀請我去聽陳雪要談關於推理的講座時,剛好也是信義誠品的Bye Bye Sale時刻,就是剛好在這樣的時候我去參與了又一間誠品(我怎麼說「又」了呢wwwww)結束營業的時期,就當作剛好順路拜訪老友,進去走走看看,寒暄一下。
在信義誠品吃完飯後,我先到6樓應該是「曬書市集」的特賣會去,出了電梯,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堆行李箱www,好吧,特賣會嘛~行李箱是常見的品項,也許有人真的搬了很多書,確實需要行李箱沒錯。
再往前看到特賣會的會場,我先遠遠看到了一堆運動服飾和鞋子......嗯,真的很有一般百貨公司特賣會的Fu~再往前進到入口,幸好只是門面有那些衣服和鞋子,裡面真的是有「晒書」的(笑)。不過書的品質確實是不太好,如果真的是常在誠品買書的TA,這些書是不太屬於具有收藏價值的類別的。
圍繞著中間書的牆面商品反而較引起我的興趣,有些東西對我這個窮人來說是賣得比較貴,看有什麼我可以趁這時候買的,我就進去繞了一圈,背包、玩具、收納用品、文具、保溫杯等.....都沒有吸引我的,除了結帳櫃檯旁的皮件區、牆邊的背包區等,讓人覺得質感不錯,有在翻找有無剛好我需要的外,最後還是兩手空空的這樣離開了6F特賣會。
現在回想,那個特賣會場的「門面」,以及中間的「特價」的花車攤位,真的已經開始把「信義誠品」變成一般百貨的樣子了,就像逐漸凋零的花一樣,讓人有點感慨,卻又有點不忍卒睹。在理想與商業行為的平衡下,這樣的轉變溶解,也是無法逆轉的狀態,畢竟合約已白紙黑字註明,收攤已是注定,風格什麼的,自然是逐漸邁向金錢化,變成商人喜愛的樣子了。
而身為消費者,以及身上沒太多錢的人來說,口袋不夠深,即使想消費支持,也是像一滴水滴到大河中,幫助甚微。誠品帶起的風格生活在商業利益面前,也是螳臂擋車,自身沒有足夠的盈利能力,就沒有太多的話語權來改變這個世界。多數消費者用「錢」投票的同時,自然就出現了又一間誠品消失的場景。與其在結束時期轟轟烈烈參加幾場活動,在門口拍幾張照片發限動聊表紀念與「張揚」之外,在誠品還在商業區中當一個榜樣的時候,平時有多常去看看及消費呢?
這次「又」一間24小時誠品書店消失的過程,相較於誠品敦南那樣,對我而言更是不足道,信義誠品接棒敦南誠品不久,累積的回憶與情感不甚多,再次面臨告別,以及迎接下一個松菸誠品的接棒,這樣的紀念活動與參與,對我這個40代的人來說,紀念意義更是稀薄,甚至已經快要成為「常態」。我只是剛好因緣際會來到這裡,現在正是口袋空空負債深深的「0金錢貢獻」消費者,就以此文向誠品,用「不值錢的文字」一鞠躬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