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的三條路徑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財務自由(financial independence)是指工作不是為了錢,但你身邊錢完全夠用的狀態。要達成這樣的狀態,需要資產產生的錢等於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這裡的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被動收入,另一個則是日常開支。首先,你要有能力可以去創造被動收入。

而談到被動收入,就要談到「複利」的概念,簡單來講,透過複利的威力,如果你的投資可以幫你每年帶來10%的報酬率,那根據複利公式,每7年可以翻一倍,如此繼續複利下去,就可以產生滾雪球般的效應,這就是為何巴菲特的自傳書名為「雪球」。這樣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底層邏輯》的作者劉潤指出,真正困難的是在如何每年找到「穩定」獲利10%的標的,因此高「收益率」才是複利效應的核心。他在書上有舉出一個巴菲特公開向全球基金經理人的挑戰,基金經理人可以任選6檔基金,只要10年的獲利高於大盤,他就認輸賠100萬美金,但事實上是無人敢接受挑戰,2008年唯一接受挑戰的經理人,在2018年結果揭曉時,只有一檔基金的獲利率超過大盤,其他4檔基金都落後大盤。

在難以獲取穩定獲利率狀況下,劉潤提出了三條可能實現財務自由的途徑,這三條路徑是基於以下公式:

本金(1+收益率)時間-欲望=財務自由

1.無欲無求式財富自由

當我們將慾望降到很低,其實每個月需要的開銷並沒有想像的高。我第一次有種感覺時是去爬嘉明湖打包行李的時候,第一次爬大山,總希望裝備齊全,但問題是你登山包裡面裝的東西越多,你爬山的過程就越辛苦;相反地,你帶的東西越少,爬山的過程就越輕鬆。因此,降低慾望是實現財務自由最簡單的路徑,但你要耐得住不去攀比,人家出國旅遊時你可以享受家裡附近風光,人家拿iPhone 15時,你還珍惜使用著iPhone 7,這樣實現財務自由就容易多了。

2.三生三世式財務自由

當無法降低欲望時,那就用公式裡的「時間」換取,只是對「時間」,我們要有充分的耐心。理論上,只要投資的每期收益扣除通貨膨脹後是正數,我們的錢放的時間越長,獲得的回報就越高。但是,這個時間的長度,可能要要超乎我們的想像,劉潤用「三生三世」這個形容,表示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我身邊有很多長輩,自己省吃簡用了一輩子,平常花一點錢都要計較個半天,最後讓下一代實現了財務自由。

3.第一桶金式財務自由

第一桶金,也就是上述公式裡的本金,其實是財務自由中的最大權重。劉潤指出:世界富豪榜的前100名,其中90名以上都是靠第一桶金獲得財富自由,而不是靠複利公式。因此如何累積第一桶金來啟動複利公式,是個重要關鍵。

財務自由的書上都會有類似的說明,教我們計算一年要有多少被動收入才能實現財務自由。以劉潤書上的說明為例:假如退休後我希望每月至少有5萬元的生活費來維持生活品質,那每年要有60萬元的淨現金流入。這60萬元不是本金,而是按5%收益率得來的投資收益,這樣的話本金至少要有1200萬元。這1200萬,就是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一桶金,你需要想辦法先累積1200萬的本金。至於如何累積這1200萬的第一桶金,又是另外的議題了。

從上述的三條財務自由路徑看來,第二種屬於老一輩人常有的想法,辛苦自己成就後人;第三種則是要有機遇,第一種我認為是任何人都可行的,降低慾望讓自己精神與生活更自由,但這需要相當的修行。

圖片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jbrewer/2020/06/07/focus-on-financial-freedom-not-retirement/?sh=6049417113dc

圖片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jbrewer/2020/06/07/focus-on-financial-freedom-not-retirement/?sh=6049417113d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5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財務自由(financial independence)是指工作不是為了錢,但你身邊錢完全夠用的狀態。要達成這樣的狀態,需要資產產生的錢等於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這裡的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被動收入,另一個則是日常開支。首先,你要有能力可以去創造被動收入。 而談到被動收入,就要談到「複利」的概念,簡單
Thumbnail
財務自由(financial independence)是指工作不是為了錢,但你身邊錢完全夠用的狀態。要達成這樣的狀態,需要資產產生的錢等於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這裡的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被動收入,另一個則是日常開支。首先,你要有能力可以去創造被動收入。 而談到被動收入,就要談到「複利」的概念,簡單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提到.. 「向未來的自己預支」的文中說到我又去借了20萬的信貸,所以可以在excel檔案當中,我的信貸又增加了,沒錯!我想提早退休!所以我不停地加上槓桿,或許有天遇到了股市爆炸,我就會跳水,市值歸零。 但道理都懂,難道不可拚搏一次嗎? 歸零就再賭一次而已!我一次不想做到的就是用 20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提到.. 「向未來的自己預支」的文中說到我又去借了20萬的信貸,所以可以在excel檔案當中,我的信貸又增加了,沒錯!我想提早退休!所以我不停地加上槓桿,或許有天遇到了股市爆炸,我就會跳水,市值歸零。 但道理都懂,難道不可拚搏一次嗎? 歸零就再賭一次而已!我一次不想做到的就是用 20
Thumbnail
巴菲特跟蒙格透過波克夏這間公司用下面的方法,向世人證明:『複利的可怕』。
Thumbnail
巴菲特跟蒙格透過波克夏這間公司用下面的方法,向世人證明:『複利的可怕』。
Thumbnail
30歲就退休,不用看慣老闆臉色、不用跟爛客戶陪笑、不用跟雞掰同事假裝好兄弟好姐妹、不用每天早起趕捷運上班…天啊!光是用想的,就陷入心理的高潮了不是嗎?
Thumbnail
30歲就退休,不用看慣老闆臉色、不用跟爛客戶陪笑、不用跟雞掰同事假裝好兄弟好姐妹、不用每天早起趕捷運上班…天啊!光是用想的,就陷入心理的高潮了不是嗎?
Thumbnail
絕不要只仰賴單一收入,用投資為自己創造第二收入。-巴菲特
Thumbnail
絕不要只仰賴單一收入,用投資為自己創造第二收入。-巴菲特
Thumbnail
時間很快的進入2022年,康波週期說明:每個人一生中大概率的可以遇到幾次股市的低檔周期,如果可以好好把握住一次,那財富自由就水到渠成了。我知道聽起來很玄,很虛幻,但是仔細推敲一下,用白話文來說明,其實跟我們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有異曲同工之妙。
Thumbnail
時間很快的進入2022年,康波週期說明:每個人一生中大概率的可以遇到幾次股市的低檔周期,如果可以好好把握住一次,那財富自由就水到渠成了。我知道聽起來很玄,很虛幻,但是仔細推敲一下,用白話文來說明,其實跟我們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有異曲同工之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和大家分享 1. 在香港,要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 2. 巴菲特的方法可行嗎?能否學習並複製? 3. 為甚麼我們無法學習巴菲特? 4. 時間值和第一桶金的關係。 5.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投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和大家分享 1. 在香港,要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 2. 巴菲特的方法可行嗎?能否學習並複製? 3. 為甚麼我們無法學習巴菲特? 4. 時間值和第一桶金的關係。 5.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投機。
Thumbnail
如果今天你戶頭裡的錢連一杯星巴克都買不起,我給你一個五年內將資產成長至三千七百萬元、達成提早退休的挑戰,而且以後都不可以去工作、用正職換取收入(好機車,真的有人要理我嗎),你有辦法完成嗎?你會如何完成? 想不到的話,來看本書作者如何完成吧!
Thumbnail
如果今天你戶頭裡的錢連一杯星巴克都買不起,我給你一個五年內將資產成長至三千七百萬元、達成提早退休的挑戰,而且以後都不可以去工作、用正職換取收入(好機車,真的有人要理我嗎),你有辦法完成嗎?你會如何完成? 想不到的話,來看本書作者如何完成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