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速寫:中正紀念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這是杭州南路與信義路間的入口,許久沒來,要不是為插畫展也不會到這來,它跟國父紀念館的味道就是不一樣,冰冷多了,許是琉璃瓦的藍,還有週遭已是少聽的濃濃外省腔調,那些來此納涼的老人們說的話,給人很遙遠的距離。

進入大堂被長長長長的人龍嚇壞了,還是有許多藝術愛好人,回頭出來找地方歇歇腳,看人餵松鼠,再看那藍瓦,晶晶亮亮的不見了,釉層大多脫落,看起來像老祖母的藍布衫,敢緊畫下來,不久會它會消失不見了.空蕩蕩可找人作伴,呵呵,松鼠無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93會員
4.1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午後的陽光斜灑在台北大直,街道邊的樹影隨著微風輕晃。我從捷運劍南路站走出來,眼前那棟高雅的建築映入眼簾——維多利亞大飯店,沉穩地佇立在城市邊緣,像是從歐洲舊城街道移植而來的一幅畫。它的紅磚外牆與灰白雕花線條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溫潤,不張揚,卻自有一種內斂的華麗。門前的噴水池靜靜流轉,水珠在空氣中飛濺
Thumbnail
2025/04/24
午後的陽光斜灑在台北大直,街道邊的樹影隨著微風輕晃。我從捷運劍南路站走出來,眼前那棟高雅的建築映入眼簾——維多利亞大飯店,沉穩地佇立在城市邊緣,像是從歐洲舊城街道移植而來的一幅畫。它的紅磚外牆與灰白雕花線條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溫潤,不張揚,卻自有一種內斂的華麗。門前的噴水池靜靜流轉,水珠在空氣中飛濺
Thumbnail
2025/04/21
台北敦化南路夜景 夜幕低垂,台北的敦化南路換上另一張臉。白日車水馬龍、商辦林立的街道,在夜色的渲染下,變得柔和而迷人。兩旁整齊排列的行道樹,如綠色隧道般延展,路燈從樹葉縫隙灑下點點光影,為這座城市勾勒出一條靜謐又浪漫的軸線。走在敦化南路的林蔭大道上,微風拂面,不時傳來機車呼嘯而過的聲音,但你會
Thumbnail
2025/04/21
台北敦化南路夜景 夜幕低垂,台北的敦化南路換上另一張臉。白日車水馬龍、商辦林立的街道,在夜色的渲染下,變得柔和而迷人。兩旁整齊排列的行道樹,如綠色隧道般延展,路燈從樹葉縫隙灑下點點光影,為這座城市勾勒出一條靜謐又浪漫的軸線。走在敦化南路的林蔭大道上,微風拂面,不時傳來機車呼嘯而過的聲音,但你會
Thumbnail
2025/04/20
臺北國立教育大學宿舍 午後三點,陽光灑在臺北國立教育大學宿舍的外牆上,舊式建築的水泥牆面斑駁卻不顯破敗,反而透著一股時間的韻味。窗戶外有晾著衣服的竹竿,T恤隨風輕晃,像是學生們生活的旗幟,在微風中宣告青春的存在。 門口總有幾台腳踏車靠牆排著,車架有些生鏽,車籃裡亂塞著筆記本、雨衣、或一顆還沒吃完
Thumbnail
2025/04/20
臺北國立教育大學宿舍 午後三點,陽光灑在臺北國立教育大學宿舍的外牆上,舊式建築的水泥牆面斑駁卻不顯破敗,反而透著一股時間的韻味。窗戶外有晾著衣服的竹竿,T恤隨風輕晃,像是學生們生活的旗幟,在微風中宣告青春的存在。 門口總有幾台腳踏車靠牆排著,車架有些生鏽,車籃裡亂塞著筆記本、雨衣、或一顆還沒吃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今天想要到植物園去,上了車到市中心,找個停車場,出來就看到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的建築非常雄偉壯觀。不過,坦白說,中正紀念堂給我的感覺有些複雜。一方面,它是台灣歷史的重要象徵,代表著過去那個威權統治的時代。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地方,有人認為它是威權統治的象徵,應該被拆除。出去右轉,前面有一
Thumbnail
今天想要到植物園去,上了車到市中心,找個停車場,出來就看到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的建築非常雄偉壯觀。不過,坦白說,中正紀念堂給我的感覺有些複雜。一方面,它是台灣歷史的重要象徵,代表著過去那個威權統治的時代。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地方,有人認為它是威權統治的象徵,應該被拆除。出去右轉,前面有一
Thumbnail
初二,到雲林隨意走走。 先來到北港武德宮,幾年前有一陣子曾經來這吃過幾次早午餐,很棒的一個空間。 結果一到滿滿的人。 門口有一棵大金樹,金光閃閃挺好看的金,不會感覺俗氣的設計。 排隊領錢母的隊伍長長,沒有打算排隊先入內參觀。
Thumbnail
初二,到雲林隨意走走。 先來到北港武德宮,幾年前有一陣子曾經來這吃過幾次早午餐,很棒的一個空間。 結果一到滿滿的人。 門口有一棵大金樹,金光閃閃挺好看的金,不會感覺俗氣的設計。 排隊領錢母的隊伍長長,沒有打算排隊先入內參觀。
Thumbnail
這是杭州南路與信義路間的入口,許久沒來,要不是為插畫展也不會到這來,它跟國父紀念館的味道就是不一樣,冰冷多了,許是琉璃瓦的藍,還有週遭已是少聽的濃濃外省腔調,那些來此納涼的老人們說的話,給人很遙遠的距離。 進入大堂被長長長長的人龍嚇壞了,還是有許多藝術愛好人,回頭出來找地方歇歇腳,看人餵松鼠,再看
Thumbnail
這是杭州南路與信義路間的入口,許久沒來,要不是為插畫展也不會到這來,它跟國父紀念館的味道就是不一樣,冰冷多了,許是琉璃瓦的藍,還有週遭已是少聽的濃濃外省腔調,那些來此納涼的老人們說的話,給人很遙遠的距離。 進入大堂被長長長長的人龍嚇壞了,還是有許多藝術愛好人,回頭出來找地方歇歇腳,看人餵松鼠,再看
Thumbnail
那天有事來到銘傳,一路順著校舍往上走,走得氣喘吁吁的,來到便利商店前,想買水喝,邊喝水邊往露臺上走,居然可以遠眺整個士林。這讓我驚喜不已。 找個地方坐下來尋找熟悉的建物,哪是官邸,哪是老街,哪是捷運站。發現有紙與筆,畫將起來。時間瞬間凍住,想起念大學時的光陰,彷彿回到那年代,年少輕狂。 視覺焦點
Thumbnail
那天有事來到銘傳,一路順著校舍往上走,走得氣喘吁吁的,來到便利商店前,想買水喝,邊喝水邊往露臺上走,居然可以遠眺整個士林。這讓我驚喜不已。 找個地方坐下來尋找熟悉的建物,哪是官邸,哪是老街,哪是捷運站。發現有紙與筆,畫將起來。時間瞬間凍住,想起念大學時的光陰,彷彿回到那年代,年少輕狂。 視覺焦點
Thumbnail
坐在國父紀念館的牛庄咖啡廳的庭園中看池畔,這裡最不缺的就是水泥做的欄杆,漆成樹幹狀,假裝自然,殊不知它本身就是讓人覺得匠氣之所在,只是就如同國父紀念館的存在是歷史因素所需,城市的宮殿建築就是形朔權位,創造高度與深度做出氣勢,幾十年過去漸漸不再雄偉趨近平民,庭院也屬於你我不再是別人的了。
Thumbnail
坐在國父紀念館的牛庄咖啡廳的庭園中看池畔,這裡最不缺的就是水泥做的欄杆,漆成樹幹狀,假裝自然,殊不知它本身就是讓人覺得匠氣之所在,只是就如同國父紀念館的存在是歷史因素所需,城市的宮殿建築就是形朔權位,創造高度與深度做出氣勢,幾十年過去漸漸不再雄偉趨近平民,庭院也屬於你我不再是別人的了。
Thumbnail
昨天與同學聚餐兼購物遊,一晃時間過得飛快;從西門最繁華時期到沒落時,到現在又逐漸熱絡的觀光發展,從熟悉到陌生的街道上遊走。 看到曾用心繪畫過的紅樓~以前覺得他宏偉,不知道是否是眼界逐漸成熟或是年紀稍長的關係;白天看起來卻沒夜晚的高聳。 捷運出口處的雕像也印證著時代的變遷,很久以前倒是沒這個雕像;
Thumbnail
昨天與同學聚餐兼購物遊,一晃時間過得飛快;從西門最繁華時期到沒落時,到現在又逐漸熱絡的觀光發展,從熟悉到陌生的街道上遊走。 看到曾用心繪畫過的紅樓~以前覺得他宏偉,不知道是否是眼界逐漸成熟或是年紀稍長的關係;白天看起來卻沒夜晚的高聳。 捷運出口處的雕像也印證著時代的變遷,很久以前倒是沒這個雕像;
Thumbnail
舊屋椽已倒,榔葉秋風掃; 宗兄飼雞來,食盡故園草° 偶懷感心傷, 但不愁顏老°
Thumbnail
舊屋椽已倒,榔葉秋風掃; 宗兄飼雞來,食盡故園草° 偶懷感心傷, 但不愁顏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