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淨零碳排」已成全世界顯學,若要在2050年前完成該目標,預估全世界將投入150兆美元,該領域的企業將能爭取到此龐大商機。
源於50年前的10大建設,台灣排碳量南方超過北方,鑑此,南方城市需積極減碳的同時,也擁有碳權商機。
是故,建構產業低碳技術及創新交流平台,協助推動碳盤查與碳權管理的觀念與技術分享,共同為台灣奠定另一個兆元產業基礎,與國際接軌,為全球環境變遷善盡職責。
個人觀點:
1.第四次工業革命:數位轉型、淨零碳排、AI協作,有別於前三次(蒸汽動能、電力發展、網際網路)以環境為代償對象,本次前期將付出高額代價修復生態,故資產價值(格)膨脹為不可逆的趨勢,後俟科技效能涵蓋幅度與速率,才能反轉。
2.企業整合轉型(如:鋼化聯產)為國家層級的重大規劃,潛在效益等同10大建設,未來集團將更有條件爭取政府資源率先轉型,獲取競爭力資產後衍生併購效益(大者恆大),才有機會穩居國際,發展方向如后:
(1)低能耗、高能效,(2)關鍵技術,(3)循環經濟,(4)產業聚落,(5)韌性城市,(6)戰略外交。
3.國家/城市軟(服務、資訊)硬(製造、工業)實力兼備,植基人力資源,輔以金融奧援,最終將反映於國力與房地資產。
4.倘無法克服電池效能與充電效率不彰,民用電動汽車終將淪為過渡產品,一旦氫能技術純熟,現有設施(如:加油站、儲油槽)將無縫接轉;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電動機車、常規商用/公務交通工具電動化無礙。
5.行政效能低劣的定義,是團隊無法對已知的危機、趨勢完善應處,導致更多的不確定性接連引爆,造成社會過劇的資源耗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