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傳奇,沈睡的摩里沙卡(下):王武塔的林田山鐵道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遺落在大觀工作站的加藤式五噸機關車頭,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裡保存完好的關車頭,都是在日本時代就存在的開山祖車,為林場服務到最後一刻。

遺落在大觀工作站的加藤式五噸機關車頭,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裡保存完好的關車頭,都是在日本時代就存在的開山祖車,為林場服務到最後一刻。

林田山,又名「摩里沙卡(日本名『森坂』之音譯MORISAKA)」,在多數台灣人的心中,是花蓮森林鐵道的代名詞。一方面是因為其行政中心林田山工作站位於萬里橋溪南岸,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林業歷史聚落,今日成為了花東遊程必訪、遠近馳名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另一方面,是花蓮三大林場的其他兩處:木瓜山林場的哈崙工作站、太魯閣林場的嵐山工作站,行政中心都遺留在山中,在林業終止後,在平地都沒有如同林田山那樣具象而龐大的冠名園區,足以讓到訪的旅人留下深刻印象。哈崙的平地據點是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比起什麼都沒有的嵐山而言要知名些,但論規模還是無法與林田山相提並論。

然而,在登山者的世界裡,情況卻有那麼一點不一樣:這條為了尋找造紙原料而興建的森林鐵道,是1990年代後,有最多山友借道登山的一條;但林田山卻也是在熱愛探訪山中遺跡的資深山友圈子裡,最乏人問津、名氣遠不如嵐山與哈崙的一條。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若兩者在山中遺留的行政中心,如時光膠囊般原汁原味封存了1987年以來漸漸傾頹的蕭瑟,讓到訪者有如走進時光隧道般魔幻而感動,行政中心位於萬里橋溪畔的林田山,沒能在山中留下太多的建築群遺蹟,因此除了東進七彩湖與北進王武塔山的山友會經過外,甚少有人會專程到訪。

從王武塔山半途鳥瞰萬里橋溪、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與花東縱谷,王武塔山東稜非常明顯的切開了萬里橋溪與馬太鞍溪流域。

從王武塔山半途鳥瞰萬里橋溪、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與花東縱谷,王武塔山東稜非常明顯的切開了萬里橋溪與馬太鞍溪流域。

不過,這並不代表林田山的山中遺跡沒有看頭。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內保存的溫泉線鐵道片段,就是通往那曾直達中央山脈的巨大鐵道系統,連結山上與山下的兩個世界。

不若重生的摩里沙卡帶著歷史的記憶走向未來,沈睡在山中的林田山森林鐵道,散落著來自半世紀前的林業遺緒,靜靜與森林融為一體,帶著林田山最輝煌的時代,隱沒於時代與綠意的吞噬之下。

為紙而生的大林場,與留在山中的漫長鐵道

時間回到1938年,當時因為臺灣造紙原料鬼萱、鬼茅與甘蔗渣都不敷使用,卻又承擔著中日戰爭開打後日本內閣所要求「紙漿5年生產計畫」的壓力,「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在尋求造紙原料時,看中了萬里橋溪流域,林田山事業地內豐富的鐵杉、冷杉、雲杉、華山松等優質造紙材,以及玉里山林的潛力,遂向總督府申請開發許可。後來,臺灣總督府同意了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在林田山事業地的採伐申請,但有兩個先決條件:

  1. 每年伐採量暫定3萬立方公尺的紙料材(前述樹種,與各類林木的枝梢材)。
  2. 建築材(如紅檜扁柏等優質原木)需由官方指定配售,非屬會社所有。

這有點像是將貴重木以外的造紙用木材的採伐權,特許給臺灣興業株式會社經營一般,森林的所有權依然在官方手裡。這樣的合作模式延續到中華民國時期,然而有兩個問題從日本時代就一直存在,一是超量伐採,二是原訂伐採目標為紙漿用材,卻轉而以砍伐高價的扁柏紅檜出售獲利為主,違背了特許的本意。這個現象一直到1973年林務局將林田山收回直營後才結束。

王武塔山山頂附近的大紅檜

王武塔山山頂附近的大紅檜

在取得許可與用地後,臺灣興業株式會社馬上開始著手建設林田山,先是在1939年底,完成了摩里沙卡聚落至萬里橋車站間2.78公里的鐵路,與聚落通往一號索道接收站,長4.36公里的溫泉線鐵道。緊接著隔年便完成了大觀線運材鐵道前段和1、2、3號連續索道的架設,與行政中心「林田山事業所」的設立,購置5部瓦斯車(機關車)與300輛台車、4部集材機,到了8月正式開始運出木材。

1941年,林田山第二期工程繼續進行,除了長10.35公里的大觀線全線通車外,也完成了4號索道、開始建設高嶺線與高嶺地區。日本時代的林田山運材鐵道,最終開發至高嶺而止,後續的開發要一直等到國民政府來台,經營權更迭至臺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後,才從1961年開始,繼續往中央山脈更深處推進,興建5號索道與高登線。最後,林場建設的工作,在1972年3月21日軋然而止,因為一場連燒11天的森林大火摧毀了高登線與七彩湖到草山一帶的的伐區,也從此讓林田山回歸林務局直營,緊縮經營、告別昔日榮光。

昔日七彩湖舊登山口附近之高登線鐵道橋,在東進七彩湖路線早已改由六順山直上後的今日,不知是否還安在?

昔日七彩湖舊登山口附近之高登線鐵道橋,在東進七彩湖路線早已改由六順山直上後的今日,不知是否還安在?

今天,留在山中的林田山森林鐵道遺跡,共有下列幾處:

  1. 溫泉線,長4.18公里,海拔自196公尺至259公尺,因緊鄰萬里橋溪,除保存於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內之鐵軌外,今大都不存。
  2. 1號索道,高差460公尺,接收站遭山洪沖毀,發送站緊臨2號索道接收站,木造索道支架已倒,留有完整制動機一部與工寮一座。
  3. 2號索道,高差388公尺,接收站與1號索道發送站共用腹地,位於一處電塔旁,木造索道支架半倒但仍看得出遺構,木造延伸平臺已倒僅存延伸鐵軌。發送站與3號索道共用腹地,狀況不明。
  4. 3號索道,高差371公尺,接收站與2號索道發送站共用腹地,狀況不明。發送站位於大觀,佔地廣大,木造索道支架已倒,鋼纜仍與制動機房連接。制動機保存完好惟機房已半倒,發送站不遠處尚有保存完好的水泥廁所、水泥辦公室與僅存之加藤式五噸機關車頭一輛。
  5. 大觀線,長10.35公里,海拔自1478公尺至1734公尺,在3號索道發送點周遭為主要聚落區,亦稱「大觀工作站」,為臺灣興業株式會社時期之作業重心,留有大量房舍如宿舍、俱樂部、制動機房等遺構,然而已全數倒塌,僅剩部分房舍仍有屋頂結構可見。
  6. 4號索道,高差545公尺,連接高嶺線與大觀線終點清水谷。清水谷接收站至2018年成大山協紀錄照片中仍可見屹立之延伸平臺結構,然而2023年據萬榮工作站護管員所述,已倒塌不存,僅剩部分索道支架結構。發送站支架同樣已倒塌,僅存制動機房與連結之鋼纜。
  7. 高嶺線,長7.62公里,海拔自2279公尺至2379公尺,為日本時代建設之終點,建有高嶺隧道(已坍塌僅存隧道口),昔日有大片宿舍群與行政區,然房舍已悉數倒塌消失,僅剩瓦斯車庫留有部分遺構。而海拔2485公尺的高嶺山頂,則於1957年由臺灣紙業建造了高嶺瞭望臺,結構完整保留至今,為台灣僅存少數的木造防火瞭望臺之一。
  8. 5號索道,高差116公尺,建於1961年,是台灣唯一的「平索道」;由於高差過小,元木無法靠自身重量下滑至接收站,因此發送站與接收站皆需安裝柴油引擎提供動力。發送站索道支架已倒塌,留有制動機、昔日被稱為「桂河大橋」的三股鐵道與四棟半倒或全倒房舍遺構。接收站狀況不明。
  9. 高登線,長34.045公里,海拔自2495公尺至約2570公尺,從高登工作站開始緊貼中央山脈主脊往北延伸,途經8.5k之七彩湖登山口、七星崗工作地,直至與丹大事業區交界的草山東南方落差兩百餘公尺處。
  10. 1990~1998年間台電建造新東西向輸電線之高登工寮遺跡,鐵皮結構,規模龐大功能完整,為不少東進七彩湖之登山者借宿之地,現場留有許多重型機具與台電索道發送站之遺構。非屬林田山運材鐵道系統但與之關係密切,故補充表列。

由於林田山運材鐵道系統總長近60公里,且裁撤後三十餘年來天災不斷,沿線早已柔腸寸斷無法行走甚至崩塌消失,因此這些散落山中的林田山遺跡幾乎乏人問津,成為了老林場員工口中的回憶,與極少數熱血登山人的嚮往目標。那林業輝煌時代的遺緒,便透過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策展與調查,將時代的經歷者、踏查者與觀察者,在萬里橋溪畔的展場內,全部串連了起來。

大觀工作站水泥辦公室遺跡內遠望大安山,窗內窗外,全都是林田山事業地的萬里橋溪流域,見證超過半世紀的台灣林業脈動,也永遠揮別了原始的巨木森林。

大觀工作站水泥辦公室遺跡內遠望大安山,窗內窗外,全都是林田山事業地的萬里橋溪流域,見證超過半世紀的台灣林業脈動,也永遠揮別了原始的巨木森林。

探訪最後的一等三角點,與沈睡的大觀工作站

王武塔山,海拔2022公尺,一等三角點。

這是一座山名威武卻十分冷門,但人們搭火車穿越花東縱谷時,過了鳳林在萬里溪橋上往中央山脈看去時,絕對不容錯過的大山。它分開了萬里橋溪與馬太鞍溪兩條發源自中央山脈的大溪,更與林田山關係密切,大觀工作站就位於其海拔1478公尺處的山腰,而溫泉線連接大觀線,三段總落差達1219公尺的架空索道,也全都是依著它東北東側的山體而建,可說是如同「林田山門戶」般的存在。

王武塔山東稜崩塌地的美麗日出

王武塔山東稜崩塌地的美麗日出

除此之外,它還有著「一個第一」與「一個最後」的趣事。

一個第一,指的是遠在林田山運材鐵道建設前的1930年,殖產局山林課的小林勇夫一行人為了踏查山區,從拔仔庄(富源)上山,沿清代關門古道登上倫太文山後,往南轉向完成了文字史上首次的丹大山攀登。之後再往北轉,沿中央山脈主稜繼續首登大小石公山、關門山與關門北山等高峰,最後從關門北山經王武塔山的稜線下山回到森坂。

這便是林田山林場一帶,第一次的非原住民涉足紀錄與路線。

而一個最後,指的是王武塔山的這顆一等三角點,是全台灣最後一個被重新找到的一等三角點。三角點是過去測繪地圖時,用以進行三角測量的基準點,有許多種類與等級,其中一等三角點等級最高,根據內政部公布的「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三角點成果表」顯示共有93個。而王武塔山頂的這一顆,則是從日本人最後一次在此進行三角測量工作後,一直到了2002年,才由岳界知名的基點踏勘隊東港博岳所登臨找到,相當於將近一甲子都沒有人登頂,真是座乏人問津的冷門中級山啊!

從海拔不到700的明利飛行場起登後,我循著王武塔山東稜一路往西爬升,目標是登上2022公尺的王武塔山頂後,再下550公尺到達大觀工作站。這是一條原始的山稜,是在地獵人行走的獵徑與山豬山羊使用的獸徑,沒有明顯的路跡,只有幾隊熱心前輩留下的路條指路,更別提地面鬆軟、藤蔓與黃藤擋道讓我吃了點苦頭,甚至第一天就折斷了登山杖。沿途紅檜大樹並不是很多,倒是地面十分常見長得像荔枝一般的鬼櫟果實,成為了山豬與猴子最好的食物。

長得很像荔枝的鬼櫟果實,人也可以烤來吃

長得很像荔枝的鬼櫟果實,人也可以烤來吃

一個人在無人之境登山時,若熟悉森林裡的萬物,那麼無論遇見什麼、走到哪,都不會感到害怕,因為我知道生命之間互動的方式與規則,但倒是常常被嚇到,然後大笑。王武塔山沿途生態豐富,我因為一個人的安靜而得以全神貫注的融入、觀察。走在長漢山的產業道路上,我時常被台灣山鷓鴣震耳欲聾的撲翅聲嚇到;牠們總是以自己精良的偽裝為傲,展現敵不動我不動之術,直到我與牠們的距離近到牠們再也按耐不住自身的恐懼時,才忽然張翅飛離。而雉科鳥類飛行時,如雞振翅那樣巨大的噗噗作響,會瞬間砸破森林的寧靜,也打破了我悠然自得的神閒。

除了鷓鴣,我還遇到了在我面前以比我百米衝刺還要快的速度逃跑的山豬、早上在稜線平台吃草被突然冒出的我嚇得吁吁嘶喊的台灣野山羊、對著我喀叩示威的台灣獼猴、嗶一聲就天崩地裂逃跑的水鹿,還有無數穿梭樹梢的美麗山鳥。林業遠走之後,這條從中央山脈關門北山伸出的長長支棱,恢復得有如人類從未開墾過一般;直到我逐漸往大觀工作站下切,遇見國土測繪中心的布條、橫過山腰疑似日本時代的木馬道遺址,以及一個日本時代「日本麦酒鉱泉株式会社」啤酒瓶,提醒了我,這是一個貨真價實,從日本時代就開始發展,擁有近半世紀歷史的林業遺跡。

意外遇見「日本麦酒鉱泉株式会社」讓我又驚又喜,我以為林田山山區遺跡中一切的日本痕跡,都在後續四十幾年的中華民國時代中被掩蓋了,沒想到此行第一個遇到的歷史物件,就是一個日本酒瓶。

但想來也有趣,成立於1921年的日本麦酒鉱泉株式会社,到了1933就被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給合併了,怎麼在1940年才落成的大觀工作站站區附近能找到這「過期七年」的酒瓶呢?合理推測,大概是合併後的大日本麦酒株式會社為了節省成本,繼續使用日本麦酒鉱泉株式会社的瓶子來裝酒吧!日本時代的最後五年,它遠渡重洋到花蓮港卸貨,搭乘花東線火車再轉乘最新竣工的溫泉線與1、2、3號索道後來到這裡,完成使命後便靜靜躺在這片日漸鼎盛終至繁華落盡的森林底層,直到80年後與我相遇。

多麽有趣的時空之旅啊!歷史現場總是這麼的迷人。
下山後買瓶SAPPORO或ASAHI來喝好了,畢竟大日本麦酒株式會社,在戰後的1949年,就被拆分成了今天的這兩家知名酒廠呢!

大觀工作站站區比我預想的大一些,從日本時代就是這裡的伐木重心,後來伐木核心才因為鐵道的延伸而往中央山脈移動。但仍在此留下大規模的房舍遺跡,以日漸頹敗的形體,用盡最後一絲光陰展示往昔的山城榮景。大觀曾經熱鬧到鳳林鎮為此設了一個行政區:大觀里,足見林田山對於地方發展與經濟的舉足輕重。

一輛加藤式五噸機關車頭,安靜停放在辦公室前,撤站後三十幾個年頭過去了,它依然盡忠職守的陪伴著日漸消失的房舍與軌道,成為北進王武塔山的山友途中必拍的山中明星。它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中,保存十分完好的閃亮亮加藤式機關車頭,應該同屬1940年代臺灣興業株式會社時期就購入的機關車。

這兩台機關車,在駕駛室後方都有一個看似無用的平臺,那是用來安放一氧化碳產生器(俗稱木炭瓦斯)的平台,是日本時代末期因石油短缺而生產的木炭瓦斯車所擁有的特徵,推測戰後又被改回燃燒汽油,繼續服役到林場的生命盡頭。若沒有年代更久遠的車頭出現,這台可能就是台灣僅存還留在山中,最古老、見證最多歷史變遷的一輛日本時代機關車頭了,是貨真價實的林業寶藏呀!(根據林容緣的資料比對,目前確定最老是嵐山三號索道發送點所遺留的火車頭,為1943年出廠,車身上還有銘版。而大觀這台從《林田山史話》表格中可見,應是1942年甚至以前出廠的機關車,有待進一步的資料考證確認年份。)

這兩輛車頭,緊緊地,將海拔高度相差1300公尺的大觀工作站遺跡與古樸可愛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連結了起來。看著園區內宛若模型的精美車頭,你會想起,山上還有一個一模一樣的兄弟,靜靜守護著沈睡的林田山。

而沿著鐵道往西走,可以看見路旁徹底倒塌的修車廠、水塔、遺留在鐵軌上剩下骨架的人力台車,而《戀戀摩里沙卡》中提到的三角調車軌道,早已淹沒在茂密的蕨海之中。再更往山裡走一點,才開始可以看見一些架空的鐵道橋,但不久便會遇到崩塌地,雖然可以通過,但我還是回來探索工作站區。

起霧時更有神秘的氛圍

起霧時更有神秘的氛圍

人力台車的骨架,昔日可乘坐台車自行以煞車桿控制速度,從鐵道終點溜往起點

人力台車的骨架,昔日可乘坐台車自行以煞車桿控制速度,從鐵道終點溜往起點

完全倒塌的車庫遺跡

完全倒塌的車庫遺跡

大觀附近的小架空鐵道橋

大觀附近的小架空鐵道橋

可惜的是,我逛了逛房舍區,或許因為這裡水氣較重,在撤站三十年多後,大觀工作站大約10棟左右的木造屋舍無一倖免全數倒塌。只留下了少數幾棟大公寮的屋頂,免強還有一點三角形結構,和世人、衛星圖宣示著「我們還在」。

大宿舍遺構,過去曾有山友在此找到大觀里的門牌,但今已不存。

大宿舍遺構,過去曾有山友在此找到大觀里的門牌,但今已不存。

另一棟房舍遺構

另一棟房舍遺構

俱樂部遺構

俱樂部遺構

氣象觀測評遺跡

氣象觀測評遺跡

通往房舍區的石階

通往房舍區的石階

長得像惡魔果實的陶罐

長得像惡魔果實的陶罐

公共澡堂的浴缸遺跡,功能仍完好,已成為青蛙的家

公共澡堂的浴缸遺跡,功能仍完好,已成為青蛙的家

大觀工作站最有看頭的,還是那壯觀的三號索道發送站了。

雖然索道支架早已倒塌,但巨大的絞盤、遺留在現場的大量鋼纜、仍與發送站相連的制動機房等,還是能讓人感受到昔日這裡的忙碌鼎沸,以及機具在運送原木時巨大的轟鳴與震撼的鋼索噪音。時間一點一滴將大觀的形體從山中偷走,一代一代登山者所看見的遺跡終將回歸虛無,或許十年後就只剩下機關車與水泥屋能讓人緬懷了吧?

但這現場的真實、在草叢裡踢到鐵軌的驚喜、見到歷史現場的悸動,還是無可取代的台灣山林記憶。


倒塌的三號索道發送站索道支架

倒塌的三號索道發送站索道支架

三號索道巨大的循環轉盤

三號索道巨大的循環轉盤

從索道發送站回望制動機房,此為老照片之角度

從索道發送站回望制動機房,此為老照片之角度

從制動機房俯瞰三號索道發送站

從制動機房俯瞰三號索道發送站

索道頭旁的水泥廁所

索道頭旁的水泥廁所

制動機房半倒,但被制動機穩穩撐著

制動機房半倒,但被制動機穩穩撐著

制動機成排的巨大煞車鼓與厚厚的煞車皮,不難想像當年索道運作時有多麽的震撼。

制動機成排的巨大煞車鼓與厚厚的煞車皮,不難想像當年索道運作時有多麽的震撼。

索道發送站的V型鋼纜引導裝置,與遠處的大安山

索道發送站的V型鋼纜引導裝置,與遠處的大安山

從三號索道發送站旁的平台,就可以直接看見萬里橋溪與溪畔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當年留守山上的林場職員,大概就是用一樣的角度看著山下燈火思鄉的吧!

從三號索道發送站旁的平台,就可以直接看見萬里橋溪與溪畔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當年留守山上的林場職員,大概就是用一樣的角度看著山下燈火思鄉的吧!

嚴重超過預設下山時間,依依不捨的告別大觀工作站後,我沿著昔日林場人往返大觀與三號索道接收站之間的小徑,跟隨電線桿與陶瓷礙子一路往下。然後穿過一大片仙氣飄飄的柳杉人造林,抵達台電「明潭-鳳林線」第160號電塔。從這裡開始,一路下到海拔900的萬榮林道21k台電工寮,都是清晰好走的電塔保線路。不過可能因為我走得太快,沿途至少嚇走了9隻水鹿,到後來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呢!

沿著萬榮林道下山的路上,我又順便去探了一下1號索道發送站暨2號索道接收站,但我一時忘記海拔已經降到600公尺左右,不取電塔保線路而直接從稜線直上的後果,就是又被可怕的花蓮低海拔林相給教訓了,又刺又熱又糾纏啊!

但努力的成果還是十分甜美的,遠在電塔旁就能看見發送站的水泥小屋,看樣子有被獵人當作獵寮使用。而連接兩個索道的鐵軌、1號索道的制動機與鋼纜,都十分完整的保留在現場,狀態好到簡直上點油就還能用似的。不過1號索道發送站還是很可惜的完全倒塌了,我不死心,小心翼翼地爬到上面往下一望,果然還是能直接看見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想像當年索道暢通的模樣,只是植被有點茂密,需要多費點心才能找到好角度。

而這個索道轉換站最大的亮點,莫過於2號索道接收站半倒的索道支架了。它比我想像的還要寬與粗,那奮力保持站姿的身影,用頑強的身軀把握最後的時間講述著林田山史話,成為了這裡最大的亮點,也是我這趟旅程最後的完美句點。

1號索道發送站暨2號索道接收站的水泥小屋

1號索道發送站暨2號索道接收站的水泥小屋

1號索道發送站的制動機,原本就只有簡單的棚架而無機房,如今卻能保持完好的姿態見證林田山的歷史,真是厲害

1號索道發送站的制動機,原本就只有簡單的棚架而無機房,如今卻能保持完好的姿態見證林田山的歷史,真是厲害

連接1號與2號索道的鐵軌

連接1號與2號索道的鐵軌

1號索道發送站倒塌的索道支架,從滑輪組中間往外望,可以遙想當年來來去去的原木與車廂,以及不遠處的林田山

1號索道發送站倒塌的索道支架,從滑輪組中間往外望,可以遙想當年來來去去的原木與車廂,以及不遠處的林田山

2號索道接收站遺構,木造延伸平臺已完全坍塌,只剩下延伸的鐵軌懸在空中

2號索道接收站遺構,木造延伸平臺已完全坍塌,只剩下延伸的鐵軌懸在空中

林田山2號索道接收站索道支架,屹立在這半世紀滄海桑田的山林之中,是林田山,也是台灣極少數碩果僅存的林業索道支架遺跡,彌足珍貴,但也因歲月的侵蝕而倒數計時。

林田山2號索道接收站索道支架,屹立在這半世紀滄海桑田的山林之中,是林田山,也是台灣極少數碩果僅存的林業索道支架遺跡,彌足珍貴,但也因歲月的侵蝕而倒數計時。

走過大觀工作站,我還有清水谷、高嶺瞭望台、七星崗工作地等林田山夢尚未圓滿,由衷期盼它們能保持著形體,撐到我到訪的那一天。

雖然我真的很希望這些林田山遺留在山中的寶藏,甚至全台灣的山中遺跡,都能被好好的呵護、保存,如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多年來努力復舊老房子、保存林場記憶一樣。但現實總是骨感的,經費有限、時間有限、人力有限、環境不允許... 台灣所有埋藏在深遠山中的歷史現場,或許也就只能靠著我們的雙腳與相機,去見證、去感受,用影像與我們的生命,將最真實的台灣脈絡與山林故事,帶回人間,永久保存。

讓記憶深刻到,當我們有一天走不動時,閉上眼仍能回到那個現場,和各種機具的轟鳴一起,對著來者述說那一段段山裡的故事。

又或者,有一個像林田山這樣的地方,讓歷史現場持續呼吸,並會聚能量,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與媒介,紀錄、守護著,這些熬過時間摧殘,繼續用剩下不多的餘命,點滴重構上世紀景象拼圖的無聲耆老。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依然和山上那些遺跡們,緊緊連結著。有機會走訪林田山,在欣賞美麗的重生老屋、享受古樸氛圍與林場歲月之餘,可以想起,不遠處1300公尺之上的王武塔山山腰,還有一輛火車頭,與一整座森林鐵道和索道們,安祥沈睡在日益壯美的森林之中。


敬請延伸閱讀:
《山城故鄉,重生的摩里沙卡(上):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全文資料來源:

《林田山史話》
《戀戀摩里沙卡――林田山林業史》
《憶森坂-林田山林業影像集》

#洄瀾林業三部曲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廣告


1.6K會員
245內容數
跟著雪羊的腳步,悠遊山林隨影隨筆,在《共享視界》裡,一起看見山的萬千樣貌,加入以影像與文字探索世界的行列。在文影交流間結識同樣熱愛大自然的同好,輕鬆分享彼此的影像記憶與山林故事,建立山與人最深刻的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田山,毫無疑問是台灣最完整,且還活著的林業時光膠囊,讓我們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感受五十年前林業在此崛起的風華與時代流轉,並讓當代速食世界中的我們,在洄瀾的中心點覓得一方平靜天地,漫步在美麗的雕塑、重生的建築、林場老員工的陪伴之中,忘卻資訊時代的煩憂,融入那個瓦斯車哐噹作響、生活簡單純樸的林田山時代。
這三天一個人去王武塔山走了環形縱走,從海拔不到700公尺的明利飛行場起登,背著8升水爬上2022公尺的一等三角點;再從山的北側直下林田山森林鐵道遺跡,最後回到被今年颱風摧殘得只通車到12.5K的萬榮林道。 這趟主要目的,是為一睹「林田山」這個花蓮遠近馳名的林業文化園區,它沈睡在中央山脈深處的部份。
雨滴不停落下,我們三人衝下草坡來到九華池畔,在濕到需要穿上雨衣前迅速物色了一塊平坦又靠近九華池的草地,搭起我們要度過兩天的家。 沒想到,在我們迅如風地完成營地建設後,點點落下的雨滴居然越變越小,終至消失不見,天色也由濃重的油墨淡化為雁鴨胸前的一抹灰,甚至還透出了些許陽光。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自由的起點」2023年最後一班,除了有始有終的陪伴台北朋友以外,也又再往外邁出了一步。在這三年裡,我們從台北出發,走過台中、台南、高雄、桃園、嘉義,在這2023年的尾聲,又來到一個全新的縣市:新竹市囉!
每年,我都會從過去一載的影像中,挑選對我而言最具意義、最美的「10張」影像,成為該年度的精選照片。這個精選集到了2023已邁入第九個年頭,並在明年即將滿十年。 毫無疑問,因為今年新春全力籌備道拉吉里而無暇分享的2022精選,代表了一個充滿里程碑的時代:畢業、出書、結婚、拍電影...
上週和上山下海過一夜一起去拜訪了巒安堂與西巒大山,老友相見依然歡鬧,真誠快樂的氛圍仍舊瀰漫在每一個隊員的身上,我真是太喜歡他們了,也喜歡他們的作品。 現正熱映中的 #極島台灣 系列,是帶著許多過往沒機會親近自然的明星藝人們,走遍遠超乎他們原本想像,並在事後愛上的台灣山海。
林田山,毫無疑問是台灣最完整,且還活著的林業時光膠囊,讓我們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感受五十年前林業在此崛起的風華與時代流轉,並讓當代速食世界中的我們,在洄瀾的中心點覓得一方平靜天地,漫步在美麗的雕塑、重生的建築、林場老員工的陪伴之中,忘卻資訊時代的煩憂,融入那個瓦斯車哐噹作響、生活簡單純樸的林田山時代。
這三天一個人去王武塔山走了環形縱走,從海拔不到700公尺的明利飛行場起登,背著8升水爬上2022公尺的一等三角點;再從山的北側直下林田山森林鐵道遺跡,最後回到被今年颱風摧殘得只通車到12.5K的萬榮林道。 這趟主要目的,是為一睹「林田山」這個花蓮遠近馳名的林業文化園區,它沈睡在中央山脈深處的部份。
雨滴不停落下,我們三人衝下草坡來到九華池畔,在濕到需要穿上雨衣前迅速物色了一塊平坦又靠近九華池的草地,搭起我們要度過兩天的家。 沒想到,在我們迅如風地完成營地建設後,點點落下的雨滴居然越變越小,終至消失不見,天色也由濃重的油墨淡化為雁鴨胸前的一抹灰,甚至還透出了些許陽光。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自由的起點」2023年最後一班,除了有始有終的陪伴台北朋友以外,也又再往外邁出了一步。在這三年裡,我們從台北出發,走過台中、台南、高雄、桃園、嘉義,在這2023年的尾聲,又來到一個全新的縣市:新竹市囉!
每年,我都會從過去一載的影像中,挑選對我而言最具意義、最美的「10張」影像,成為該年度的精選照片。這個精選集到了2023已邁入第九個年頭,並在明年即將滿十年。 毫無疑問,因為今年新春全力籌備道拉吉里而無暇分享的2022精選,代表了一個充滿里程碑的時代:畢業、出書、結婚、拍電影...
上週和上山下海過一夜一起去拜訪了巒安堂與西巒大山,老友相見依然歡鬧,真誠快樂的氛圍仍舊瀰漫在每一個隊員的身上,我真是太喜歡他們了,也喜歡他們的作品。 現正熱映中的 #極島台灣 系列,是帶著許多過往沒機會親近自然的明星藝人們,走遍遠超乎他們原本想像,並在事後愛上的台灣山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11/07盤前重點新聞】 *美債殖利率恢復升勢 三大指數小幅收紅 *美企財報季營收創四年來最慘澹 *手機業擺脫谷底將迎春燕 供應鏈營運升溫 *可組團赴陸旅遊了? 業界傳明年3月解禁
期貨打到我們先前預測的支撐地區16000-15900現在就看做多的人有沒有勇氣
Thumbnail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拜訪一個客戶,在打招呼之後突然腦袋空白?」 「跟主管一起出門,坐在副駕駛座感覺極度尷尬?」 心態:平等與不帶目的性。 禮貌與尊重 沒有人是特別的 不要刻意的引導話題走向 「心態調整好,已經成功超過一半」。 因此對於初次見面拜訪的陌生人,可以用以下的主題來做話題的展開。 ...
Thumbnail
如果要為三月書單下一個關鍵字,應該就是「時間」。科幻元素最愛用的、現代觀點重新審視的、歷史長流所應證的。 透過「腦」這個載體,包裝成「科幻」,這些書吹起我們腦內風暴以外,更省思了時間帶給我們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你會在週記中,看見日益嚴峻的土耳其疫情和我在臺灣的連線日常;也或許,你只會注意到,我將在日記裡時常提及的那隻貓以及此時的我無法觸及的,關於過去的一切往常。
Thumbnail
娃娃屋式世界觀、仿偶動畫角色設定、飽滿細膩音樂音效、結構完整的文本及適時的互動參與,這是一場30分鐘成熟精美的互動VR體驗。
Thumbnail
最近剛看完由格瑞姆.唐諾所寫的《我們如何丈量世界》,副標是《從生活的單位看見科學的趣味》。望文生義,這本書的重點就是介紹從古至今人類文明中拿來使用的各種標準單位成因,其背後的文化發展、科學考量。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11/07盤前重點新聞】 *美債殖利率恢復升勢 三大指數小幅收紅 *美企財報季營收創四年來最慘澹 *手機業擺脫谷底將迎春燕 供應鏈營運升溫 *可組團赴陸旅遊了? 業界傳明年3月解禁
期貨打到我們先前預測的支撐地區16000-15900現在就看做多的人有沒有勇氣
Thumbnail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拜訪一個客戶,在打招呼之後突然腦袋空白?」 「跟主管一起出門,坐在副駕駛座感覺極度尷尬?」 心態:平等與不帶目的性。 禮貌與尊重 沒有人是特別的 不要刻意的引導話題走向 「心態調整好,已經成功超過一半」。 因此對於初次見面拜訪的陌生人,可以用以下的主題來做話題的展開。 ...
Thumbnail
如果要為三月書單下一個關鍵字,應該就是「時間」。科幻元素最愛用的、現代觀點重新審視的、歷史長流所應證的。 透過「腦」這個載體,包裝成「科幻」,這些書吹起我們腦內風暴以外,更省思了時間帶給我們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你會在週記中,看見日益嚴峻的土耳其疫情和我在臺灣的連線日常;也或許,你只會注意到,我將在日記裡時常提及的那隻貓以及此時的我無法觸及的,關於過去的一切往常。
Thumbnail
娃娃屋式世界觀、仿偶動畫角色設定、飽滿細膩音樂音效、結構完整的文本及適時的互動參與,這是一場30分鐘成熟精美的互動VR體驗。
Thumbnail
最近剛看完由格瑞姆.唐諾所寫的《我們如何丈量世界》,副標是《從生活的單位看見科學的趣味》。望文生義,這本書的重點就是介紹從古至今人類文明中拿來使用的各種標準單位成因,其背後的文化發展、科學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