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法】你還在看交易對帳單嗎?

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很多股票投資人,都知道短線交易不容易賺到錢,也很想從交易者轉換成長線的投資者。但多數的人無法辦到,為什麼?

因為他們太關注交易損益。心裡想的,和眼睛看的都是個股的損益。

這個很自然,因為是抱著買賣賺差價的心態,當然就會隨時關心個股的損益。但也因為這個習慣,讓你神經跟著損益跳動,造成無法長抱股票。

要成為長線的投資者或存股者,最重要的是要改變你的績效指標:從[交易損益]改為[帳戶資產總值的增長](帳戶總值包括股票現值+現金部位)。

我個人早期投資時也是完全關注交易損益,甚至每周記錄自己的交易記錄,其中詳細記載當周的交易損益,以及累積的交易損益。後來發現,這樣做的結果會有很多後遺症。包括:

1.為了實現獲利,太早賣出賺錢的股票;

2.為了衝高當周獲利,太早賣出賺錢的強勢股;

3.因為會產生虧損而不敢賣出走空的股票,也捨不得賣出換股;

4.為追求快速獲利,會追逐熱門股,造成短線操作、追高殺低;

5.只求差價,不計基本面,會忽視風險,經常追高。

以賺取差價的股票交易模式,會導致下列的結果:

1.交易報酬不穩定,時常產生挫折感:

2.投資的目標不易達成,無法靠投資支應生活所需:

3.會患得患失、時常提心吊膽:

4.短線交易,頻頻換股,往往錯失大波段行情。

我現在投資績效指標,已經完全轉換成:資產總值增長,以及未來可領取總股息的金額及增長。現在不只不太關注個股的損益,甚至在買進一檔股票後,就應當把買進的成本忘掉。這樣,好的股票也才抱得住。

一檔股票要繼續持有或賣出,依據的不是它現在的損益情況,而是這檔股票的市值(或價值)會不會繼續成長,以及它未來的股息會不會繼續增加。

要戒掉短線交易的行為,只有從改變觀念著手。要把股市投資的觀念和心態,從「買賣價差」改變為「股份投資」,也就美國人講的「share」的概念。投資的原本意思就是注資參與一項盈利事業,取得這項事業的份額(share),然後參與該事業利潤的分紅,以及該事業未來的成長。

除了觀念的改變,衡量的投資績效指標也要改變。在追求買賣價差的操作下,自然地關心的指標是交易盈虧和累積的獲利,以及每一檔手中股票的目前盈虧狀態。在這樣的關注之下,自然會患得患失並偏向短期操作。

價值投資法考量和關注的重點,只有股息殖利率和股息成長率,以及資產總值的增長。當要出脫股票時,也是以現值的角度,不用考慮交易盈虧,不用考慮當初購買的成本,不要讓當初的成本影響現在的交易決策,要忘掉成本。現值的考量是希望能賣出拿回較多的現金,以能買進未來更多的股票(或換到其他更多的股票),而不是要賺價差或減少虧損。簡單地說,不要因為虧損而不敢賣股票,以致於不敢換股。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歡迎按追蹤和分享。

avatar-img
116會員
108內容數
許多優質的價值成長股,在展開大行情之前都像是璞玉,沉潛在水中等待人們去發掘,就看我們能不能慧眼識英雄;只有在璞玉尚未被雕琢前,就能辨識它並從水中撈起,才得享有超額報酬。 本專題文章以深入淺出方式,提出有力的分析和觀點(不會複製貼上一堆公開資訊),希望讓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一家公司的脈動,分辨出那些是最具潛力的價值成長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用什麼方法可以算出一家公司的價值? 巴菲特告訢我們要僅守[安全邊際],也就是要在股價低於公司價值時才買進,這樣才能獲得安全保障,才能檢到便宜。但巴菲特並沒有告訴我們,要如何計算一家公司的價值!或許這是他不公開的獨門密技吧。我不知道! 後來,我領悟出下列幾個重點觀念: 沒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用什麼方法可以算出一家公司的價值? 巴菲特告訢我們要僅守[安全邊際],也就是要在股價低於公司價值時才買進,這樣才能獲得安全保障,才能檢到便宜。但巴菲特並沒有告訴我們,要如何計算一家公司的價值!或許這是他不公開的獨門密技吧。我不知道! 後來,我領悟出下列幾個重點觀念: 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前文提到台股中有9成的個股是屬景氣循環股,因此必須要熟悉各種景氣循環的判讀,以及要順應景氣循環的方式投資,避免在景氣高峰入市,而在景氣的谷底則要勇於挖掘優質的投資標的。 當一家好公司落難時,就好像是一顆珠寶表面蒙塵,此時絕對是低價收藏入手的好時機。聖經上有一句話說:「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Thumbnail
作者 Only分享投資心法,透過公式,讓你知道心魔越小投資越好,透過消除心魔的投資老師,施昇輝老師,與闕又上老師,讓你知道誰在消除大家的心魔,心魔是恐懼與貪婪,如何克服,透過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建立判定標準,可以幫助你減少心魔!
Thumbnail
台股封關後,在新的一年的開始,有二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 其一是:台股過去一年當沖交易平均每戶賠24萬 2023年當沖交易買進金額25.41兆,較2022年成長約1成,雖比不上2021年航運股熱潮創下39兆的佳績,但投資收益從2022年的372億元提升到504億元,不過若扣掉證交稅與手續費後,當沖
Thumbnail
什麼是價值成長股,看過下面的比喻,你就會理解了。 有一棟大樓,你可以用合理價100萬買入部份的權利,每年可以收到4.2萬的租金分紅(殖利率4.2%)。二年前,這棟大樓的管理者開始加蓋另一棟新的大樓,預計再半年後,這棟大樓就可以完工,並開始招租。好消息是新大樓的權利你也有份,而且你不用再付任何費用,
Thumbnail
約莫半年前,我一個朋友邀請我幫他的長輩檢視一下股票帳戶。這位長輩是做小生意退休下來的,從事股票投資很多年了,後來因為年紀大了,就委託券商營業員推薦股票,並幫他做進出(依規定都有做電話確認)。 這位長輩經常向子女報說,今天交易又賺了多少錢,而且大部份的時間都賺錢。經我檢視他的二年交易記錄,確實交易的
Thumbnail
最近美國成長型科技股大幅下殺,調整幅度甚為驚人,直追去年三月因疫情觸發的崩盤。在痛定思痛之後,我認為市場環境與以前相比的確產生了些變化。在具體操作策略上,對投資人而言有兩方面必須作出相應調整。
Thumbnail
說到進場買股票,最怕買貴。要等股災再入市嗎?還是最起碼該等股票回調一下再買進?當滿街都是天價估值的股票,怎麼辦?本文談談我的操作方式。
Thumbnail
買股票總會遇到虧損時候,一直拿著怕跌跌不休,要狠心止損卻又沒有萬全之策。止損?還是不止損?這是一個問題。
Thumbnail
甚麼是「財富自由」?最簡單的定義,就是你的被動收入超出你的日出支出。如果依照這個定義,假設你沒甚麼物欲,一個月三萬台幣已足夠生活有餘,那麼一年被動收入只要有36萬台幣,就已經可以算是達到「財富自由」。在投資路上,這個概念也曾經深深吸引著我,而有許多實踐,但現在回頭反思,我認為完全不切實際。
Thumbnail
為什麼說這次GameStop的大軋空事件,可看作是發生在金融圈的右派革命?這次「軋空集團」並不單單軋了做空機構,也可以理解為過去幾年一直進行中的投資邏輯上的「軋空」。身處這個變革的年代,散戶相對於機構投資者,有何應變的優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前文提到台股中有9成的個股是屬景氣循環股,因此必須要熟悉各種景氣循環的判讀,以及要順應景氣循環的方式投資,避免在景氣高峰入市,而在景氣的谷底則要勇於挖掘優質的投資標的。 當一家好公司落難時,就好像是一顆珠寶表面蒙塵,此時絕對是低價收藏入手的好時機。聖經上有一句話說:「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Thumbnail
作者 Only分享投資心法,透過公式,讓你知道心魔越小投資越好,透過消除心魔的投資老師,施昇輝老師,與闕又上老師,讓你知道誰在消除大家的心魔,心魔是恐懼與貪婪,如何克服,透過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建立判定標準,可以幫助你減少心魔!
Thumbnail
台股封關後,在新的一年的開始,有二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 其一是:台股過去一年當沖交易平均每戶賠24萬 2023年當沖交易買進金額25.41兆,較2022年成長約1成,雖比不上2021年航運股熱潮創下39兆的佳績,但投資收益從2022年的372億元提升到504億元,不過若扣掉證交稅與手續費後,當沖
Thumbnail
什麼是價值成長股,看過下面的比喻,你就會理解了。 有一棟大樓,你可以用合理價100萬買入部份的權利,每年可以收到4.2萬的租金分紅(殖利率4.2%)。二年前,這棟大樓的管理者開始加蓋另一棟新的大樓,預計再半年後,這棟大樓就可以完工,並開始招租。好消息是新大樓的權利你也有份,而且你不用再付任何費用,
Thumbnail
約莫半年前,我一個朋友邀請我幫他的長輩檢視一下股票帳戶。這位長輩是做小生意退休下來的,從事股票投資很多年了,後來因為年紀大了,就委託券商營業員推薦股票,並幫他做進出(依規定都有做電話確認)。 這位長輩經常向子女報說,今天交易又賺了多少錢,而且大部份的時間都賺錢。經我檢視他的二年交易記錄,確實交易的
Thumbnail
最近美國成長型科技股大幅下殺,調整幅度甚為驚人,直追去年三月因疫情觸發的崩盤。在痛定思痛之後,我認為市場環境與以前相比的確產生了些變化。在具體操作策略上,對投資人而言有兩方面必須作出相應調整。
Thumbnail
說到進場買股票,最怕買貴。要等股災再入市嗎?還是最起碼該等股票回調一下再買進?當滿街都是天價估值的股票,怎麼辦?本文談談我的操作方式。
Thumbnail
買股票總會遇到虧損時候,一直拿著怕跌跌不休,要狠心止損卻又沒有萬全之策。止損?還是不止損?這是一個問題。
Thumbnail
甚麼是「財富自由」?最簡單的定義,就是你的被動收入超出你的日出支出。如果依照這個定義,假設你沒甚麼物欲,一個月三萬台幣已足夠生活有餘,那麼一年被動收入只要有36萬台幣,就已經可以算是達到「財富自由」。在投資路上,這個概念也曾經深深吸引著我,而有許多實踐,但現在回頭反思,我認為完全不切實際。
Thumbnail
為什麼說這次GameStop的大軋空事件,可看作是發生在金融圈的右派革命?這次「軋空集團」並不單單軋了做空機構,也可以理解為過去幾年一直進行中的投資邏輯上的「軋空」。身處這個變革的年代,散戶相對於機構投資者,有何應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