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畢,在投資的路上報酬通常會伴隨著風險,但風險往往比報酬來得更快,一次重大的損失可能就會讓你損失大量資產,甚至離開投資市場,但不論從風險還是報酬來說,你都該選擇指數化投資。
首先許多主動投資者會自己挑選個股標的,來達到績效戰勝大盤的目標,而大部分投資人可能會覺得只要挑選資本夠大的個股,或是大公司就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但事實的真相卻不是如此,以美國為例,1985年創立的安隆集團,以天然氣和電力產品起家,曾列美國第七大企業,也是全美最大能源交易集團,但最後卻因做假帳於2001年宣布破產,第二個例子就是曾經是世界底片大廠的柯達公司,也在2012年申請破產保護,再來就是在1998年取代摩托羅拉成為全球最大手機品牌的諾基亞,因瀕臨破產而將其電話業務於2013年賣給了微軟,事實上,1950年後在美國股市上市的2萬多家公司中,到了2009年有80%的公司已經消失。
而指數化投資的標的是透過追蹤大盤的組成成分,做到盡量貼近大盤走勢,所以其成分股包含了數十家,甚至上千家股票,這代表除非今天這數十家或上千家公司全部倒閉或下市,你的資產才有可能全數歸零,所以從風險的角度來看,選擇指數化投資可以讓你留在市場內。
這時有些人可能會想,那些存活下來的公司和共同基金是不是會創造超越大盤的績效呢?以共同基金來說,前面提到經過43年期間還沒倒閉的共同基金,績效每年超過美股大盤指數,也就是S&P500,大於1%的只剩下10家,而這10家中只有2家勝過大盤2%以上,也就是355家共同基金中,只有不到1%的共同基金報酬打敗大盤指數,別忘了,這些可是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人和分析團隊創造出來的績效。
以台灣來說,0050算是最具代表性的股票指數ETF,代表台灣上市公司市值前50大公司,假設今天從2008年只投資0050成份股的個股,那麼到了2022年底的結果會是如何?其中奇美電子於2010年被群創併購下市,矽品於2018年被日月光併購下市,華亞科於2015年被美光併購從證交所下市,其他47檔成份股到了2022年底都還存在,但是50檔成分股中,到了2022年底還在0050成份股名單中的,只剩下35家,也就是有3成的公司市值跌出前50大,而被其他公司取代。
那麼報酬表現又是如何呢?由於個股有配發股利股息,為了簡化報酬率計算,報酬率採用還原股價來計算,結果可以看到2008到2022年底,投資0050的報酬率為143.5%,而個股的報酬輸給0050的有25家,代表今天如果從0050中挑選個股,有一半的機率報酬會輸給0050,此外,這25檔個股的平均報酬為51.4%,曾經是面板五虎中的友達和群創,報酬分別是-61.6%和-84.1%,而過去的股王宏達電,報酬是-80%。
從前面的結果我們知道過去的美好不代表未來,曾經具有競爭力的公司在未來是否還能繼續保有競爭力是個未知數,從個股報酬來看,想要藉著主動選股來打敗大盤的難度相當高,另外從歷史發現曾經的熱門個股或產業,都可能只是曇花一現,0050因為會自動剔除市值跌出前50大的公司,納入市值進入前50大的公司,雖然某些個股未來表現不佳,但由於其他個股能夠持續成長而創造優異的報酬,所以仍然可以獲得整體市場報酬,而不會有單押個股後,個股下市或報酬輸給大盤的結果。
之後的影片我會分享如果想要投資海外股票ETF,有哪些推薦標的?差異又是如何?歡迎大家訂閱和分享我的專題。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本篇內容同步發表在我的youtube頻道: